第443章 討巧

李言聞等不及了,冬月二十九日晚,亦即是從大青山回來的當晚便向徐晉告辭,他要在過年前趕回老家湖北與家人團聚。徐晉十分理解李言聞的心情,他自己亦是歸心似箭,記掛着京中的妻婢,可惜手頭上的事務還沒忙完,估計還得在山東耗上半個月,能否回京過年還是個未知數。

所以徐晉並沒挽留李言聞父子,將編寫好的現代醫學常識冊子交給了李言聞,又重金僱了一艏客船送他們父子回湖北,還附贈了三百兩銀子的路費和一船的山東本地特產,讓他帶回家送給親友和鄰里。

正所謂盛情難卻,李言聞並沒有拒絕,光就是冒險上大青山協助官兵“剿賊”這一件功勞,他便受得起這份禮。

冬月三十日早上,徐晉親自把李言聞父子送到了黃河渡口登船,禮遇之高,讓巡撫胡世寧也爲之側目。

“開船——嘍!”隨着艄公一聲拉長調子的吆喝,客船駛離了碼頭,向着上游慢吞吞地劃去。客船屆時將會在上游進入京杭運河,然後南下長江,再逆流回湖北,一個月的時間估計夠嗆的。

“謝過大人相送,請回吧!”

“大人保重,明年見!”

李言聞父子站在船尾的甲板,向着碼頭上的徐晉揮手作別。話說李言聞已經答應了進太醫院任職,以他的醫術,再加上撲滅瘟疫的功勞,到時徐晉只要一舉薦,要進太醫院還是輕易如舉的。

“你告訴徐晉,他日後若不當個好官,本姑娘定會回來取他人頭!”

這句話是李言聞臨上船前告訴徐晉的,徐晉聽完只有苦笑,經過前晚的事,那冰妞兒估計已經恨得要提劍殺回來了吧。

本來,薛冰馨手下那幾十名的殘餘已經成不了氣候,剿不剿滅已經不打緊了,但是徐晉卻不能明目張膽地放水,這樣無疑會把自己搭進去,更何況總得給冒着嚴寒圍山的官兵一個交待吧?

所以徐晉用計留下了薛冰馨的所有馬匹,最後還弄了兩艏動過手腳的破船,淹死近半的馬賊。這樣子雖然有些狠,但整個剿山行動才顯得更加真實,而且剿山的官兵也獲得了一份功勞,至於那些淹死的馬賊,站在徐晉的官方立場來看,他們本來就該死。

當然,如果從官方立場來看,作爲反賊頭目的薛冰馨更該死,但是從私人立場來看,薛冰馨現在是自己的女人,徐晉自然不能看着她死,而且還得保護她,這是作爲一個男人應有的擔當。至於這個時代的忠君報國思想,對徐晉這個穿越者沒有絲毫的約束力。

……

一轉眼便是臘月初八了,隨着案件的深入調查,牽連進糧倉虧空案的官員越來越多,光是知府就逮捕了三個,濟南城中的牢房已經人滿爲患了。

徐晉雖然是要拿山東作爲典型,狠殺一把全國各地盜賣官糧的歪風,但也不想矯枉過正,以至於最後失控擴大化,所以一方面嚴厲懲處那些鉅貪,而對於那些罪責較輕的則“罰酒三杯”了事,畢竟就朝廷給的那點俸祿,官員要是丁點好處都不拿,估計一家子都得喝西北風了,自剖證清白的範縣主薄鄒謙就是個例子。

臘月十二日晚,大雪,已經接近凌晨了,提刑按察司後衙的書房內卻還燃着三根蠟燭,亮得如同白晝,熊熊的炭火讓整個房間暖意融融。

徐晉正坐在書案後奮筆疾書,旁邊還摞着兩沓近半米高的案件卷宗。直至今日,糧倉虧空案已經全部查明,可以結案定罪了,徐晉此刻便是在寫奏本向皇上回報。

話說山東省治下共有六個府,糧倉均有不同程度的虧空,查明的虧空數目達到五十萬石之巨,讓人觸目驚心。山東省左右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揮使等省一級軍政大員均參與了分贓,全部被抄家收監。

此外,以鎮守太監羅祥爲首,左右布政使,都指揮使等人還涉及通賊資賊,這條可是等同於謀反的重罪,估計是要族誅的,但最後怎麼判還得由刑部來決定。

至於鎮守太監羅祥,這閹貨不僅參與盜賣官糧、通賊資賊、還指使人挖毀大堤謀害欽差,這些罪名加起來估計足夠夷三族了,當然,最後怎麼判還得經過三法司會審。

又奮筆疾書了近半個時辰,徐晉這才擱筆,揉了揉已經麻痛的右手,摸出懷錶看了一眼,發現已經接近凌晨兩點了。

徐晉打了個長長的呵欠,將奏本的墨跡吹乾,然後合起來用專門的匣子封好,明日一早便會派人送去驛站,驛站自然就會派快馬送往京城通政使司。

其實,徐晉從今日下午便開始寫奏本了,一共寫了五封之多,第一封是關於賑災的總結、第二封是謀害欽差案的總結、第三封是鎮壓反賊的總結(爲衆將請功)、第四封是糧倉虧空案的總結。

而第五封奏本是一封彈劾奏本,彈劾衍聖公府大量侵佔民田,導致曲阜附近的百姓流離失所,最終爲反賊所乘,輕易聚集起大量的流民造反。爲了證實所言非虛,徐晉還在奏本中附加了一份反賊攻打曲阜時張貼的檄文。

此處,徐晉還以此爲契機,指出山東各地流民積聚問題之嚴峻,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倡議朝廷遏制地方勳貴豪門兼併土地,並且將所有侵吞的土地發還給百姓耕種。

土地兼併是明朝由來以久的問題,而且還變得越來越嚴重,已經到了危及明朝統治的地步,朝中也不乏有識之士認識到這一點,但就是沒人主動提出來。

究其原因,一方面當官的都是利益既得者,自然不願意損害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是不敢,因爲這涉及太多人的利益的,其中就包括天子,所以沒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包括內閣首輔楊廷和。

徐晉之所以敢如此沙膽,並不是頭腦一時發熱,而是有所憑恃的。首先,徐晉提出的倡議有理有據,山東的反賊之以能在短時間內拉起大批人馬,確實是因爲生活沒着落的流民太多。

其次,徐晉有剛立下大功這塊擋箭牌,有功者“傲嬌”一點很正常嘛,更何況徐晉提出這倡議確實是利國利民,像楊廷和這些有識大臣不僅不會爲難他,反而可能會欣賞他的“赤膽忠心”。至於小皇帝朱厚熜,徐晉更是絲毫不用擔心,就目前面言,他們的關係很鐵,這小子絕對會支持徐晉的倡議。

另外,徐晉之所以還沒回京就上奏本,本來就是想討個巧,就好比某人往水潭中扔了一塊大石頭,然後自己站在岸上看熱鬧。

可以想象得出,徐晉這封奏本一呈上去,肯定會掀起軒然大波,而徐晉人不在京城,那些大臣勳貴吵翻天也不關他的事,他只需靜待結果就好。

徐晉雖然很想爲大明乾點實事,但是讓他赤膊上陣打擂,把自己也搭進去,這種事他是打死也不會幹的。徐晉自問還沒偉大無私到那種程度,他的首要人生目標就是讓自己和家人平安幸福地過活,至於其他,力所能及的就幹,力所不及堅決不幹。

冬月十五日,濟南城中萬人空巷,因爲欽差大人今天就要啓程回京復旨了,幾乎全城的百姓都跑來送行,當然,也有部份人是來看熱鬧的。

實在太熱鬧了,因爲包括鎮守太監羅祥、左右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揮使在內的所有犯官,全部被裝進了囚車當中,浩浩蕩蕩地押出城,大家可以提着臭雞蛋和爛菜葉盡情的發泄,一擲一個大官,光想想都酸爽!

濟南城北門外,徐晉一身從六品的官袍,高踞在馬背上,五百騎兵開道,四周簇擁着三百錦衣衛,旌旗招展,身後是長長的囚車隊。

“出發!”徐晉一聲令下,隊伍便啓程直奔黃河碼頭,看着隊伍遠去,站在城門口送行的地方官員都長長鬆了口氣,終於把這尊要命的大佛送走了,阿彌託佛啊!

徐晉這次回京將一百多名主要的犯官都押上了,其他的則繼續關押在濟南的大牢,等候刑部做出最後的判決。

徐晉的這支進京隊伍,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囚車中的一百多名犯官,其次便是滿載金銀珠寶的箱子,這些都是抄沒犯官所得,足足裝了數千只箱子,總價估計過三百萬兩,不過,這些都是要上繳國庫的。

第474章 嘉靖巡營(上)第1106章 廷議(中)第96章 羣匪覆滅第686章 一門三誥命(求票求訂閱)第1064章 大善第951章 冬月出塞第949章 追擊俺答第876章 王直反了第1298章 好事近第160章 禍福難料(求票)第450章 大朝會(下)第245章 寧王末路第190章 銷售火爆第550章 該死第1228章 敦煌血戰(下)第105章 我不怕(求票)第1132章 閣臣第620章 去留第418章 新泰會戰(四)第1054章 變生波節第264章 鹿鳴宴(下)第788章 大明銀號,御駕歸京(兩章合一)第650章 懷才不遇第463章 打折扣的清田莊第1084章 惡人先告狀第1189章 一戰定君臣(下)第813章 出大事了第826章鹿死誰手?第610章 方向——揚州城第1108章 廷議(完)第662章 文璧獻計第329章 皇帝登門(下)第549章 宣德通寶第881章 老狐狸第58章 縣試案首第707章 望門三寡第387章 徐家有喜第198章 密謀第937章 一網打盡(完)第57章 內圈第一(求票)第329章 皇帝登門(下)第1244章 嘉靖巡邊(中)第205章 臨危受命(大章)第1238章 衝突第1290章 葉爾羌風雲(上)第1150章 韃靼第一勇士第173章 鬥戰堂第1187章 一戰定君臣(上)第1273章 深藏不露第894章 俺答破關第439章 想要什麼交待?第939章 請君入甕(中)第902章 馳援通州第1265章 遊園(中)第604章 大肆搜殺第340章 李時珍第307章 老爺兇猛第1052章 拿下第163章 救人第164章 正山小種第552章 反劫第236章 魔高一尺第1153章 嚴陣以待第1018章 兵分三路(下)第282章 客死異鄉第884章 在劫難逃?第1105章 廷議(上)第418章 新泰會戰(四)第815章 心腹大患第1088章 京城來人了第696章 王綠姝獻計(兩章合一)第14章 進城偶遇第186章 報名參戰第969章 年後選婚第106章 驅逐第601章 挑釁第1285章 驚喜第681章 戰利品第42章 小乞丐(2更)第654章 有鬼第1153章 嚴陣以待第639章 圍剿雙嶼港(中)第475章 嘉靖巡營(下)第13章 推薦第1272章 雙殺第258章 匹夫一怒第605章 一隻王八第886章 衆怒第486章 附馬不值錢第790章 侯爺回府第925章 大軍雲集第1186章 明日開戰第718章 權力是毒藥第1160章 後宮第270章 急救第129章 搶先自薦第35章 中下第150章 二舅子的選擇第1322章 失蹄第1289章 大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