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曲阜之戰(上)

曲阜城呈長方形,周長約五公里,城牆高度七米,牆厚近四米,沒有夯土,全部用青磚砌成,異常之堅固,而且各大城門都築有甕城,便於防守。

所謂的甕城,顧名思義就是像甕一樣的小城,它一般修在城門外圍,呈半圓或方形,用於保護城門。甕城的兩側與主城牆連在一起,設有箭樓、門閘、雉堞等防禦設施,守兵可以躲在城頭上,360度全方位攻擊那些企圖破壞城門的敵軍,如同甕中捉鱉。

另外,甕城一般設有多個小城門,但都不與主城的城門開在同一直線上,如此一來,攻城槌等武器便拿主城門沒辦法了。所以說,建有甕城的城池防禦力都特別強大。

大明正德六年,曲阜城被“劉六劉七”率領的賊兵攻破,連同孔廟在內均被付之一炬,爲免重蹈覆轍,工部奉旨重建曲阜城時,特別注重城池的防禦力,不僅城牆全用青磚壘砌,而且各大城門都加建了甕城,城外還挖了大又深的護城河。

事實上,曲阜城從正德六年起重建,一直到現在正德十六年,共花費了十年時間才峻工,耗費白銀數十萬兩。

然而,這座剛重建起來的文人聖城,此時卻再次遭遇了重大危機。就在前幾天,附近的泗水縣被馬賊孟倫和趙知攻陷,而現在,孟趙兩人正率着聚攏起來的數千賊兵猛烈地攻擊曲阜城。

今天是八月二十八日,太陽剛把野草上掛着的露珠蒸乾,曲阜城東門外,數千穿着雜亂的賊兵正扛着沙泥等雜物蜂擁而上,試圖把護城河填平。

“衝呀,孔府大把糧食金銀,還有美貌嬌娘,誰搶到歸誰,殺呀!”孟倫和趙知兩人率着近兩百騎馬賊,一邊在外圍遊弋督戰,一邊大聲吆喝給賊兵們鼓勁。

話說八月二十四日那天,趙全率孟倫等馬賊乘着黎明偷襲,攻陷了泗水縣,通過開倉發糧分錢,迅速便拉起了一支近三千人的造反隊伍。

第二天,趙全立即又兵分兩路,他親率一路進攻北邊的新泰縣,試圖和萊蕪縣的王堂接上頭,這樣子,萊蕪、新泰、泗水這三縣就連成一片,互相呼應,形成紮實的根據地,如此便可從容應對官兵即將到來的圍剿。

而孟倫和趙知則率另一路賊兵進攻曲阜,在趙全看來,曲阜是文人聖地,若能拿下絕對能震動整個大明,讓義軍的聲威大振,跟當年劉六劉七攻破曲阜的效果一樣。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第一家族”孔府富得流油,糧食和銀子是義軍目前急需的。

孟倫和趙知率着千餘賊兵從泗水縣出發殺向曲阜,一路上的村鎮都被他們縱兵焚燒搶掠一空,失去家園的百姓要麼遠遁他鄉,要麼爲了生存加入賊兵的隊伍。

於是乎,孟倫和趙知殺到曲阜城下時,手下的賊兵竟然從千餘人壯大到近六千人,因此,孟倫更加對所謂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嗤之以鼻了,這個世道只要有錢有糧有武器,還愁沒兵?

“殺呀,衝呀!”賊兵們喊殺着撲向護城河,儘管城頭上有零星的冷箭射來,但根本阻擋不住賊兵們的步伐,護城河太開闊了,城頭的守軍顯然不多,造成的殺傷自然十分有限。

將近中午時份,護城河終於有幾段位置被填平了,孟倫和趙知下令賊軍暫且收兵,就在城外結營埋鍋做飯,等吃飽喝足了再一鼓作氣攻入城中。

此時,距離曲阜城不足十里的官道上正煙塵滾滾,一支五千人的明軍,浩浩蕩蕩地往曲阜方向疾行,但見旌旗招展,刀槍林立,一面玄黃團龍旗高高飄揚在隊伍的上空,旁邊還有一面青旗,上面繡着一個龍飛鳳舞的“徐”字,正是奉旨欽差,提督兩府軍務的徐晉。

此時,徐晉身穿青色的六品官袍,英氣勃勃地騎在馬背上,四周是五百名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守護。

八月二十二日那天,徐晉收到青州府顏神鎮礦工造反的消息,本以爲只是疥癬之疾,附近的衛所駐軍理應很快就能剿滅了,因爲萊蕪縣東北邊有青州衛,西邊有泰安衛,兩衛人馬圍剿俱俱數千礦賊,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

誰知僅過了兩天時間,兗州府境內便分別發生兩起造反事件,盤踞尼山的響馬賊,孟倫和趙知攻陷泗水縣;南邊的嶧縣山賊潘金良也宣佈起兵造反。

這還止,青州府境內樂安縣的山賊也乘機暴起,與此同時,河南、河北、山西也相繼爆發變亂,聲勢浩大,這顯然是一起有組織有預謀的造反行動。

徐晉不敢怠慢,立即調動兩千兗州衛前往嶧縣平定作亂的山賊潘金良,同時讓黃錦率三千兗州衛留守,自己則親率歸德衛前往曲阜,準備剿滅孟倫和趙知這夥反賊,收復泗水縣。

結果大軍剛出發離開兗州城便收到曲阜的求救,徐晉連忙命令部隊加速前進,曲阜是孔子的故鄉,文人心目中的聖地,若再遭賊兵攻破,那他這個奉旨欽差恐怕也要被問罪,誰讓他剛好在兗州,而且還是提督軍務的欽差。

大軍一路急行,前方斥侯的消息絡繹不絕的傳回,當聽聞賊兵只是填平了曲阜城的護城河,徐晉不由暗鬆了口氣,立即命大軍直撲曲阜城東門。

據斥侯打探來的消息,賊兵統共才五六千人,而且都是些烏合之衆,而己方是武器精良的正規部隊,雙方人數又差不多,這種情況下自然不需要什麼戰術,正面掩殺過去便是。

“殺啊!”歸德衛五千人馬在指揮使黃騏的指揮下殺向賊兵。

徐晉在一衆錦衣衛護衛之下,站在一片平緩的坡地上觀戰,當見到歸德衛衝殺時那緩散的隊形,不禁大皺眉頭,這特麼的還是正規軍嗎?

話說明朝立國至今一百五十載,兵備廢馳,除了北方的邊兵,地方衛所的官兵大多疏於訓練,戰鬥力實在不值一提,歸德衛自然也不例外,此時一衝殺,弊端便暴露無遺了。隊形生疏,軍卒的身體素質參差不齊,強壯的衝鋒在前,身體孱弱的遠遠落在後面,整支隊伍稀稀拉拉,沒有半點殺氣可言,讓人看着惱火。

幸好,對面的賊兵更加辣雞,大多是些沒經過訓練的泥腿子,被歸德衛迎面一排火銃嚇破了膽,發喊一聲調頭就逃。

“媽的,都給老子迎上去,誰退誰死!”孟倫和趙知抽刀斬殺了十幾名逃跑的,總算把隊伍陣腳穩下來。

“趙師弟,你帶騎兵衝陣,把明軍的火銃隊打掉!”孟倫顯然也明白光靠這些烏衆之衆起不了作用,所以果斷地命令主力出戰。

趙知呼哨一聲,率領近兩百騎悍匪殺出,兇猛地殺向歸德衛。

這時歸德衛的一千火銃手在前,分成三排輪流向賊兵射擊,正是明軍的經典“三段射擊法”,這種不間斷射擊的方法,如果射擊密度足夠大,無疑是騎兵的惡夢。

然而,歸德衛這些火銃手平時疏於訓練,無論是射擊換彈藥,還是換隊都慢了半拍,而且還有前後排士兵調換位置時相撞的情況出現。

趙經率領的馬賊騎術都非常了得,近兩百人騎在馬背上策馬飛馳,手中的腰刀高高地舉起,在烈日下閃爍着讓人膽寒的光芒。

砰砰砰……

一排火銃掃來,有十數騎馬賊當場中彈倒下,但是馬賊的隊伍已經旋風般殺到陣前二十米了,歸德衛那些火銃手頓時慌亂起來,本應換第二排上的,結果卻隊伍大亂,也不知誰帶的頭,發喊一聲掉頭就逃。

趙知臉上露出瘋狂的獰笑,手中的腰刀只是輕輕一帶而過,一名跑得慢的火銃兵當場被削飛了腦袋,無頭屍體奔出數米才轟然倒地……

第1085章 談判無果第1092章 俺答汗第980章 贈字第926章 暗流涌動的雪夜第365章 荒島求生第685章 祭旗出兵第438章 羅公公,久違了第608章 內部分歧第293章 賞春文會(六):初春初夏第1263章 得意忘形第849章 第一次正面交鋒第487章 君臣論政第325章 金殿傳臚,翰林修撰(求票)第1140章 土默特本部第535章 拒絕第95章 孫巡撫要來了第92章 不掉鏈子劉縣令第223章 苦盡甘來(大章)第1342章 以其人之道第310章 迎接新君第1196章 烽火示警第1194章 風靡西域第193章 綰青絲第350章 突發民變(二)第1348章 你追我趕第152章 太白樓論詩(求票求訂閱)第1160章 後宮第322章 名次初定第402章 曲阜之戰(上)第757章 南洋都護府第299章 會試開始第74章 劫道第1143章 掩護第710章 從前有個光武帝第1278章 原來竟是他第372章 鎮守太監第745章 隨行府城第539章 滄海桑田第128章 少年一曲臨江仙(求票求訂閱)第539章 滄海桑田第617章 原形畢露第1006章 終選(上)第421章 圍而不攻第1048章 證據確鑿第691章 老子的兵第865章 嘉靖駕到第587章 青銅與王者第1328章 追蹤(上)第838章 薛護衛……第1344章 自投羅網第930章 先下手爲強(四)第942章 橫生意外第1080章 朱秀寧第1029章 準駙馬病重第637章 禍水不留第844章 明軍來了第225章 第二把火第635章 夏言領兵第1159章 慈眉善目第432章 天道好還第1093章 奇貨可居第115章 飛上枝頭第1127章 絕地大反擊(中)第154章 危機再起第380章 信守承諾第1085章 談判無果第987章 大青山中(上)第55章 例考排名第645章 江南如煙,樓船聽雨第1255章 賈閣老雄起(中)第215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125章 裝瘋賣傻第393章 刺殺第189章 六龍獻瑞第1054章 變生波節第613章 月下弄簫人(兩章合一)第1174章 擊殺第428章 鯉魚脫卻金鉤去?第1205章 國舅爺第192章 悍匪脫籠第152章 太白樓論詩(求票求訂閱)第488章 君臣之道第1047章 “摸金”父子第360章 分頭行動第237章 道高一丈(求票)第346章 冰山一角第332章 可憐的娃第21章 利劍懸頂第381章 拿下第729章 山中相遇第268章 雨霖鈴,斷章第253章 作惡多端第216章 馳援第316章 登基,議禮之始第976章第11章 同牀共枕第1130章 回到原點(元旦快樂)第1078章 吳皇后的變化第945章 趙全就擒第807章 “土匪”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