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殿試(中)

殿試是科舉考試的最後一關,不僅由皇帝親自擔任主考官,而且文武百官都要到場,向前來參加殿試的新科貢士行“注目禮”,排場非常之隆重。這是一種傳統,是皇家對天下讀書人尊重的體現,也是朝廷對天下讀書人的一種籠絡,武人可沒有這種待遇。

“此人就是徐五元?果然一表人才,氣度不凡!”

“嘖嘖,連中五元已經是前無古人,此子今日殿試若再登金榜之首,那就真正曠古絕今了。”

“據說此子還年未滿十八,可惜已經成親了,要不然倒是榜下捉婿的上佳對象,本官正有一女雲英未嫁!”

“嘿,都別瞎想了,楊閣老對此子不喜,狀元及第根本不可能。”

“咳咳,李兄慎言!”

徐晉無疑是今科舉子中名氣最響亮的一個,但絕大多數朝官還是第一次見到徐晉,此時都與身邊相熟的同僚低聲議論。

三百多名貢士目不斜視,在禮部官員的安排下分列好隊,然後有贊禮官上前,大聲宣新科貢士上前拜見皇上。

參拜皇上並不用進奉天殿,一衆考生就在殿外的丹陛上站定,按照贊禮官的指示跪倒,連拜三拜之後起身。

徐晉雖然站在最前列,但由於是在殿外,距離有點遠,再加上光線問題,只能隱約看到殿中龍椅上端坐着一個人形生物,應該就是朱厚熜那小子了。

參拜完皇帝后,殿試正式開始了,殿外的丹墀上擺了三百多張書案,一衆貢士按照會試排名落座,然後禮部官員開始下發考卷。

殿試很簡單,就是一道策論題,考究治事理政的能力,相當於現在的公務員考試,而且還是筆試面試一起考。當然,這裡的面試不是指當面詢問考究,而是看“臉”,長得英俊的加分,長得醜陋的減分,如果身有殘疾,那就對不起了,文章寫得再好也只能當陪襯的綠葉,在仕途上也難有發展,只能將就着混一輩子。

當然也有例外,譬如弘治十二年的殿試,原定浙江人豐熙爲第一名的,但因爲豐熙一隻腳微跛,於是弘治帝改點了相貌不俗的廣東南海人倫文敘爲狀元。但是豐熙的策問又答得非常出色,弘治帝十分欣賞,最後把豐熙點爲第二名,不過卻賜了同狀元及第,於是豐熙便成了副狀元,千古一例!

不過,豐熙雖然當了副狀元,但在仕途上混得卻是普普通通,最高只做到翰林學士(正五品),跛腿是拖累他的硬傷,身有殘疾想混到高層很難。

言歸正轉,徐晉拿到策問的考卷一看,嘴角不由抽了抽,不出所料,這道策問題果然與軍事方面有關。

“朕嘗聞黃河百害,唯富一套,賀蘭山以東,陰山之南,沃野千里,水草豐美……然武宗時期,爲韃旦鄂爾多斯部所佔,朕欲復之以振大明之威,敢問諸生,計將安出?”

朱厚熜出的這道策問題目長達五百字,概括起來就是:朕想收復被韃旦人佔領的河套平原,該怎麼做?

所謂河套平原指的就是黃河“幾”字彎和周邊流域,位於如今的內蒙和寧夏境內,乃黃河沿岸的沖積平原,面積達到二萬五千平方公理,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又有黃河灌溉之利,素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美譽,乃重要的糧食產地。

然而,在土木堡之變後,明朝逐漸喪失了對河套地區的控制,河套平原被蒙古人不斷蠶食,最後完全佔據。成化年間,明朝發動了紅鹽池之戰,一舉把盤踞在河套平原的蒙古人趕了出去,此後二十多年,此地區都在明朝的版圖之中。

但是,弘治正德年間,分裂的蒙古諸部逐漸被達延汗統一,黃金家族再次強大起來,屬下的鄂爾多斯部落在正德四年再次侵佔了河套平原,直到現在,長達十二年的時間,河套平原都在鄂爾多斯部的控制之下。

眼下明朝國力衰落,兵備廢馳,想重新收復河套地區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所以滿朝文武都基本放棄了收復河套平原的念頭。

如今新君在殿試中出了這樣一道策論題,頓時讓衆考生精神大振。正所謂初生牛犢不畏虎,哪個少年不熱血?我泱泱華夏之邦又豈容夷族欺侮,犯我強明者,雖遠必誅!既然新君有雄心壯志,我等臣子自當輔之!

一時間,衆考生熱血沸騰,紛紛提筆疾書,把自己能想到的“復套”策略寫下來!

相比於一衆年輕考生的熱血,在朝的官員反應卻是冷淡多了,因爲他們都是明白人,以大明如今的國力,無論是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都沒有能力去收復河套。如今的達延汗統一了韃靼諸部,實力空前強大,大明現在採取防守姿勢都嫌侷促,哪還有本事把河套平原搶回來?

當然,小皇帝初登大寶,如今正是雄心勃勃的時候,楊廷和等閣臣自然不會掃他的興頭,所以拿到小皇帝所出的殿試考題後,他們連屁都不放便拿去刻印了。畢竟有雄心壯志也是好的,意、淫一下過癮並不妨事,真要動刀兵則萬萬不能。

徐晉倒是不急於動筆,反正考一天,日暮前交卷,時間大大的有,斟酌清楚再寫也不遲。

徐晉琢磨了半小時,直到理清了頭緒,這纔開始落筆答題。徐晉有着後世先進五百年的知識,再加上有史可參,其看問題的眼光自然不是同齡的古人可比的,他把“復套”的策略一條一條地寫下來,提出論點,然後充分論證,層次分明,條理清晰。

徐晉的“復套”策略分爲四步走,概括起來就是先搞經濟建設,軍事改革強軍,然後利用軍事和外交手段結合收復河套,最後是大量移民和推廣教化相結合……

徐晉正專心致志地答着題,旁邊忽然傳來一聲輕咳,下意識擡頭望去,頓時見到朱厚熜那小子穿着一身晃眼的龍袍站在案前,雙手背在身後,老神在在地審視着自己的考卷。

楊廷和、樑儲、毛紀、蔣冕四名內閣大臣亦步亦趨地跟在朱厚熜的身後。

徐晉作勢要站起來行禮,朱厚熜擺了擺手道:“徐生不必多禮,朕只是巡視一下,繼續答卷!”說完促狹地眨了眨眼,笑着往下一名考生行去。

楊廷和見狀暗皺了皺眉,更加堅定了把徐晉弄出京去的決心,倒不是他心胸狹窄,妒忌徐晉與小皇帝親近,而是有武宗這前車之鑑。

在楊廷和看來,武宗十四歲登基,正是好動貪玩的年齡,又被一羣獻媚奉承的太監誘導,這才誤入歧途的,其後又寵信佞臣江彬和錢寧之流,所以他絕不允許新君重蹈覆轍。

當然,在楊廷和眼中徐晉還算不得佞臣,不過卻被他歸爲“阿諛奉承”之流,首先,徐晉通過太監張忠獻佛朗機砲圖紙給武宗,上次又在行宮迎合新君,挑吮新君不按禮部章程進城登基。

所以在楊廷和看來,徐晉就是個投機取巧,慣會阿諛奉承之人,這種人留在皇帝身邊,遲早會變成沒原則,盅惑君上的佞臣,因此,他要防患於微然!

另外,楊廷和也是有私心的,他是三朝元老,先後輔助過弘治、正德父子二人,忠君思想深入骨髓,在感情上他自然希望嘉靖同意認弘治帝爲父,這樣弘治帝一脈的血脈纔不至於中斷。

而現在嘉靖還沒有同意,將朝臣決議的奏本留中不發,顯然是不想認弘治帝爲父。楊廷和擔心徐晉入朝爲官後,會左右嘉靖帝的思想,所以乾脆決定把徐晉打發到地方去任職。

按照慣例,殿試前三名是要當場授職進入翰林院的,所以徐晉絕對不能是三鼎甲,而二甲前十可以館選庶吉士,同樣進入翰林院,所以徐晉也不能進前十三。只有十三名打後,楊廷和纔有藉口把徐晉打發到地方去任職!

第317章 這貨,不好惹!第600章 瘋狂的獨臂縣令第1298章 好事近第807章 “土匪”夫婦第822章 深藏不露第909章 庶女作妾第737章 四國聯軍第1113章 祭旗出兵(兩章合一)第436章 潛入,禮物(求票)第1279章 襲殺明使(上)第1190章 臣服求和(上)第1275章 晚宴(上)第441章 眯到眼睛了第608章 內部分歧第09章 賣地風波(上)第1259章 不靠譜第329章 皇帝登門(下)第522章 三大商幫第418章 新泰會戰(四)第855章 四叔的警告第1218章 瓜茶夜話(下)第833章 羣魔亂舞第662章 文璧獻計第678章 死裡逃生第428章 鯉魚脫卻金鉤去?第211章 兵臨城下第577章 三賊齊聚(上)第1037章 靖國公,文成武毅第1176章 仇人見面第166章 裝孫子第356章 他是個好官第1103章 共識第434章 欽差進城第474章 嘉靖巡營(上)第260章 徐解元(求票)第785章 代理人第193章 綰青絲第1355章 有心栽花,無心插柳第419章 新泰會戰(完)第357章 全赴黃泉第1131章 大捷啊第412章 圍剿隔馬山(完)第778章 五百萬兩欠款(求票)第1173章 帥旗還在第1022章 分封四王第1060章 永淳的天賦第1087章 福王第405章 授予旗牌第949章 追擊俺答第239章 請君入甕,殺伐(求票)第653章 物非人非,舊故里草木深(求票)第479章 待遇優厚第123章 一泡黃尿射贛江第491章 路遇第533章 葬花吟第1100章 雙雙回府第777章 這盛世必如你所願第1080章 朱秀寧第251章 衝突第239章 請君入甕,殺伐(求票)第246章 畫虎屠龍終成空第1054章 變生波節第1281章 爭鬥第1192章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第151章 小三元第1145章 奇兵天降(上)第938章 請君入甕(上)第33章 鋪面第780章 掌控九州第19章 坑第438章 羅公公,久違了第1313章 孤膽孤軍第38章 到訪第1329章 追蹤(下)第14章 進城偶遇第981章 選婚使第251章 衝突第206章 以國士報之第1219章 孫子曰,兵不厭詐第1284章 不虛此行第178章 誰狠?第93章 羣賊殺到(求收藏)第341章 危機突起(求票)第1272章 雙殺第565章 和尚畫像第676章 殺良冒功第160章 禍福難料(求票)第485章 伯爺之威第332章 可憐的娃第758章 玉米與土豆第1301章 齷齪主僕第951章 冬月出塞第460章 俺答第684章 一網成擒第1220章 圍城打援(上)第1353章 兵臨葉爾羌第1039章 拒接聖旨第707章 望門三寡第183章 狹路相逢第199章 寧王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