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鹿鳴宴(中)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在絲竹樂聲中,一衆官員士紳和新科舉人,搖頭晃腦地唱起《詩經》的鹿鳴篇,一些狂放的舉子甚至拿起筷子敲擊碗碟助興。

一曲唱罷,氣氛也達到了高潮,飲宴正式開始。徐晉作爲鄉試解元,按照慣例是要領頭向主考官敬酒行師禮的。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主持各省鄉試的主考官,均由皇帝直接指派,一般都是進士出身的各部院官員。這次主持江西鄉試的便是一名翰林供奉,姓劉名天民,表字希尹,正德九年的進士。

話說這名劉翰林爲人方正,而且脾氣有點臭,年初還是戶部主事,由於上書反對天子南巡,結果被廷杖後貶爲翰林供奉。

此時,徐晉端起酒先敬了在場的最高長官王守仁,然後行到主考官劉天民的座前,恭敬地施了一禮道:“學生徐晉,敬座師一杯!”

座師是鄉試舉人對主考官的尊稱!

見到徐晉向主考官敬酒,在場的官員士紳、新科舉子都意味深長地望來,因爲早有傳言流出,劉翰林對天子繞過科舉,直接欽點解元的做法頗有微詞。

劉天民年約四十歲許,臉形瘦削,表情刻板而嚴肅,這讓徐晉想起信江書院的方教習。

劉天民擺了擺手淡道:“徐子謙,你是皇上欽點的鄉試解元,本官可不敢當,這杯謝師酒就免了罷。”

此言一出,在場的官員士紳表情可精彩了,諸如周煦、蕭晚、龔享等舉子更是差點笑出聲,毫不掩飾幸災樂禍之色。

劉翰林這話看似是避諱,但潛臺詞卻是不承認徐晉這個鄉試解元,嘿,徐三元這下尷尬了!

一衆官員士紳神色各異地看着徐晉,都想看看這位近年聲名鵲起的神童如何應對。

王守仁暗歎了口氣,他之所以沒在功勞薄上突出徐晉,本來是想壓一壓,不讓徐晉過早出頭的,誰知事與願違,皇上竟突然下旨欽點徐晉爲解元,結果反而將此子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所以說,今天這場宴會對其他舉子來說是鹿鳴宴,但對徐晉來說卻是鴻門宴,若是能應對過去,自然可以此正名,從此挺直腰樑,但若不能應對過去,甚至當衆出醜,那以後也休想在士林中擡起頭來。

徐晉對四周充滿“惡意”的目光彷彿毫無所覺,神色自若地道:“昌黎先生有云: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劉大人乃學生的前輩,聞道也在學生之前,所以學生稱呼劉大人一聲老師也不爲過。學生先飲爲敬!”

徐晉說完舉杯一飲而盡。

劉天民神色稍緩,徐晉引用的這句正是宋朝大儒韓愈《師說》中的一句,可謂是有理有節。劉翰林是個不折不扣的聖人門徒,前朝大儒的面子可不能不給,所以點頭道:“善,這杯酒本官喝了!”

劉天民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徐晉見狀暗鬆了口氣,這一關算是過了。王守仁捋須微微一笑,果然不出所料,此子是有備而來的。

徐晉對着劉天民一揖施禮,正想退回席位上,安福縣舉子周煦卻忽然站起來大聲道:“徐子謙果然能言善辯,但徐兄未下場大比便摘了鄉試頭名,實在難以服衆,對我等寒窗苦讀的學子也極爲不公。在下週煦不才,恬爲鄉試第六,有意向徐解元討教一番。”

“在下蕭晚不才,也想和徐解元切磋一二。”

“在下龔享,向徐解元討教,萬望徐兄不要推辭。”

在場所有人都不禁精神一震,周、蕭、龔三人同時發難,大戲即將開鑼了。

“徐子謙,你意下如何?”劉翰林捋着須望向徐晉淡道,他對徐晉沒有偏見,甚至還對徐晉的詩詞十分欣賞,但他對皇上繞過科舉制度,直接欽點解元的做法十分不滿。

在場的官員士紳都意味深長地都看着徐晉,他們和徐晉並無過節,也沒有利益衝突,但大部分人心中卻都希望徐晉載個大跟頭。

因爲科舉是天下百姓改變命運,向上爬的階梯,是讀書人不惜一切要守護的“道”,神聖而不可侵犯。天子繞過科舉把功名賜給某個人的做法,說白了就是觸犯了天下讀書人的利益,因爲天子今天可以把功名賜給這個,明天就可以賜給那個,那大家還寒窗苦讀有什麼意義?

所以,作爲讀書人的一份子,衆官員士紳自然都希望徐晉栽跟頭,以此來打臉當今天子,好教他以後不敢胡亂以科舉功名來封賞。

徐晉今天敢來鹿鳴宴,早就做好了被羣攻的準備,所以淡定地答道:“自無不可,不知幾位同年想如何切磋?”

周煦搶前一步朗聲道:“素問徐解元詩詞無雙,去年在藤王閣上一首《臨江仙》更是千古絕唱。周某不才,想向徐解元討教詩詞。”

“好,周兄真君子也!”

周煦竟然選擇挑戰徐晉最擅長的詩詞,瞬時獲得在場舉子交口稱讚。然而,費懋中、江運、黃大燦等人卻露出譏諷之色,真是無知者無畏,竟然挑戰徐子謙的詩詞,簡直不自量力。諸如李浙、袁城等南昌府舉子均向周煦投去同情之色,這次周煦恐怕要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周煦聽着四周的稱讚聲,心中頗有點自得,在對方最擅長的領域擊倒對方,自然更加有成就感,也更能體現自己的才學。

徐晉不動聲色地道:“周兄想怎麼比?”

周煦朝四周拱了拱手,這才朗聲道:“徐兄連中小三元,才學自然不弱,這次由於手傷不能下場參加鄉試,實屬憾事。那本人便以這次鄉試的詩題和徐兄比一比,可以不限韻,不限體裁,詩詞均可!”

周煦話音剛下,立即便有人大聲附和道:“正該如此,徐子謙既是解元,那必有解元之才,正好諸位閱卷的考官均在此,高下可立判!”

“釋隨尊便!”徐晉淡然自若地道,心裡卻是暗鬆了口氣。

如果是限韻限句的試帖詩,徐晉實在沒把握能穩勝,但不限韻,不限體裁,那麼後世可選擇的優秀詩詞就多了。

周煦拱手道:“徐解元果然爽快,那本人便先獻醜了。本屆鄉試的詩題是:賦秋光。在下便不再另作,就用鄉試答題時的詩作。”

周煦說完便搖頭晃腦地吟道:《賦得秋光先到野人家》

秋光先不覺,尋到野籬東。

天氣三霄淨,人家一徑通。

隔鄰瓜蔓月,出郭豆花風。

雁信連村急,鱸思故里同。

粱園遲送燕,茅屋早鳴蟲。

挹爽宜郊外,招涼任市中。

露摧葭岸白,霜逼蓼汀紅。

盛世西成頌,吟詩記放翁。

周煦剛吟完,頓時贏得滿堂喝彩,包括劉翰林在內的衆考官都捋須點頭,周煦這首《賦得秋光先到野人家》他們閱卷時都看過了,乃本次鄉試試帖詩中的精品之作,周煦的鄉試排名能達到第六,這首試帖詩的得分不少。

徐晉亦不得不暗暗佩服,周煦這首試帖詩確實是上佳之作,最難得是在限韻限句的情況,能把田園風光寫得如此生動,意趣盎然,拱手道:“周兄好詩,佩服!”

周煦眼底藏着得意,嘴上卻是故作謙虛地道:“徐解元謬讚,請!”

徐晉淡然一笑道:“既然周兄吟了詩,那在下便作詞吧!”

瞬時,在場所有目光都齊刷刷了投了過來,徐晉的詩詞盛名在外,但親眼看過徐晉現場作詩詞的畢竟只是少數。正所謂眼見爲實,耳聽爲虛,是騾子是馬,總得拉出來溜溜!

徐晉來回踱了兩步,朗聲吟道:“人生易老天難老…………”

在場都是“知識分子”,徐晉這首句一吟出,頓時如奇峰突起,磅礴的氣息便撲面而來,從立意上便毫無懸念地力壓周煦的田園小清新。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徐晉一吟完,全場鴉雀無聲,本來好整以暇地捋着須的劉翰林驀地坐直了腰,就連王守仁都臉露驚訝之色,徐晉這首詞有帝王氣勢啊!

徐晉對在場衆人的反應早有預料,太祖一手締造了新中國,一代開國偉人,其筆下的詩詞雄渾磅礴,又豈是普通人能有的,秒殺一切無病呻吟的小清新啊!!

徐晉向四周拱了拱手,道:“去歲,逆賊寧王突兀起兵,徐晉適逢其會,護送重傷的孫巡撫前往鉛山縣,路上寧王手下賊兵圍追堵截。五十親兵血染長坡,最後僅剩十一人矣。前不久徐晉親至長坡拜祭諸親兵英靈,但見遍地野菊,霜染衰草。故有感而發!”

在場所有人都聳然動容,王守仁禁不住脫口道:“壯哉,真猛士也!!!”

第950章 兵不血刃第1296章 大破哈密第1126章 絕地大反擊(上)第942章 橫生意外第1107章 廷議(下)第1182章 將不畏死,兵不惜命(上)第1216章 瓜茶夜話(上)第326章 永秀郡主第403章 曲阜之戰(下)第55章 例考排名第1274章 警惕第357章 全赴黃泉第619章 調兵反擊第1330章 直抵西寧第572章 同流合污第1285章 驚喜第1153章 嚴陣以待第321章 殿試(下)第986章 各懷心思第580章 花魁大賽(上)第997章 奸臣光環?第472章 爭貢之役第945章 趙全就擒第662章 文璧獻計第734章 犁庭掃穴第593章 不翼而飛第891章 重見天日第151章 小三元第1312章 肅州之危(完)第394章 自由心證第531章 訓婢第713章 乾柴烈火第54章 入籍第07章 冤家路窄第632章 京中爭鬥第387章 徐家有喜第1299章 雪後登門第569章 巨盜與名將第1062章 永福公主的選擇第765章 新貴三人組第1274章 警惕第795章 陸炳撕破臉第749章 破碎虛空(求票)第105章 我不怕(求票)第82章 舊仇第560章 一百萬兩(兩章合一)第823章 李福達第547章 東沙島之戰(下)第187章 如意識茶(求票求訂閱)第372章 鎮守太監第745章 隨行府城第403章 曲阜之戰(下)第811章 西洋人來了第112章 提學大宗師第1023章 淑妃流產第327章 皇帝登門(上)第1186章 明日開戰第1007章 終選(中)第1282章 坐地起價第403章 曲阜之戰(下)第1325章 卜孩兒第502章 婚宴上的全武行第540章 第一次接觸第806章 又到杭州第1010章 又生一計第1251章 水淹三軍,大猷揚威第34章 辣椒與名將第1331章 暴露第1198章 援兵天降第205章 臨危受命(大章)第487章 君臣論政第398章 敲詐第894章 俺答破關第1033章 全身而退(兩章合一)第507章 硬骨頭第156章 皇帝之寶第1350章 玉門關決戰(上)第843章 官匪殊途(求票)第1068章 如芒在背第129章 搶先自薦第953章 兩方比鬥(中)第744章 問題解決第661章 困局難破第165章 方家惡少第1095章 碾壓式打擊第862章 一拍即合第1036章 父子圖謀第1103章 共識第916章 一支穿雲箭,天津!第496章 心中有數第589章 倭襲東臺縣(中)第868章 兵臨黑台山第1290章 葉爾羌風雲(上)第983章 死灰復燃第1073章 自污第246章 畫虎屠龍終成空第442章 混蛋第1064章 大善第475章 嘉靖巡營(下)第20章 口吐珠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