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冷板凳

徐晉跟着費採進了巡撫衙門,來到公堂右側的會議大廳,才一進門便見到十幾雙眼睛朝自己看來,此時廳中竟坐了不少人,既有文官,也有武將,均用審視的目光望來。有些人目露訝色,有些人不以爲然,有些人面帶輕蔑,也有人眼底藏着妒忌。

這也難怪,徐晉看着實在太年輕了,再加上只有秀才功名在身,無論是年齡和資歷都不足以服衆,卻偏偏坐在六品通判的位置上,“德”不配位,自然讓人覺得“礙眼”,當然也讓人妒忌。

幸而,徐晉也是見慣大場面的,神色自若地跟在費採身後,目光快速地往大廳主位上掃了一眼,但見一名四五十歲的男子端坐其上,身穿緋紅色的從二品官袍。

徐晉心想:“此人應該就是鼎鼎大名的王守仁了,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於一身的歷史牛人。”

“撫臺大人,徐子謙帶到!”費採對着座上男子恭敬地施禮道。

“下官參見撫臺大人!”徐晉不卑不亢地施了一禮,也趁機仔細打量這位傳說中的牛人,不過卻是大失所望,略有點激動的心情也隨之平復下來。

眼前的王守仁約莫四十六七歲,模樣也極爲普通,天亭還算得飽滿,不過臉頰瘦而略長,沒有半點“英明神武”的風姿,倒是雙眼還算有神。

王守仁上下打量了徐晉一遍,捋着須微點了點頭淡道:“誠如費閣老所言,徐子謙年少而老成,今日一見始知所言非虛。嗯,坐吧!”

王守仁這句話開場白“不鹹不談”,說是讚譽又算不上讚譽,而且沒有介紹在場的官員便讓徐晉坐下,顯然對徐晉並不算重視。

在場一些官員不禁露出意味深長之色,看來巡撫大人對這位聲名鵲起的神童徐三元也不以爲然啊。

“謝撫臺大人!”徐晉拱了拱手,神色自若地在末座坐下,對王守仁的冷淡態度絲毫不以爲意,畢竟自己又不是銀子,不可能人見人愛。

王守仁見狀不禁暗點了點頭,此子倒是好心性的,如此年紀實屬難得。

王守仁環視四周,輕咳一聲道:“既然人都到齊了,那便開始吧。據探子傳回來的可靠消息,逆賊朱宸濠已經率舟師離開安慶,回援南昌,幸而我平叛大軍已經拿下了南昌。不過,數日之內必與逆賊有一戰,諸位以爲該如何應對?”

吉安知府伍文定立即道:“撫臺大人,叛軍遠道回援,舟師勞頓,下官認爲應趁叛軍立足未穩,在贛江下游迎頭痛擊,必能收到奇效!”

“伍知府所言甚是!”贛州知府刑珣點頭附議。

其他官員也紛紛出謀劃策,有意見相阻的甚至當場爭吵起來,氣氛不是一般的熱烈。

徐晉初來乍到的,再加上這次率兵來南昌完全是爲了交割手中的權力,並沒興趣摻和到後續的平叛,所以十分悠閒地坐在最末位當吃瓜衆。

王守仁雖然沒有介紹在場衆官員,但徐晉旁聽了一會便大致都認識了,不由得不感嘆,在場的都是地方官場的“大佬”。

譬如,正四品的知府就有四個,分別是:吉安知府伍文定、袁州知府徐鏈、臨江知府戴德孺、瑞州知府童琦。另外還有各府同知(正五品)、各衛的指揮使(武職正三品),所以說徐晉這六品通判在這裡實在算不上什麼。

這一場會議足足開了一個多時辰才結束,最終定下了剿滅寧王叛軍的具體方案,徐晉全程沒發一言,王守仁自然也沒詢問徐晉的建議,其他人也沒覺得不妥,一個十五歲的少年罷了,在這種重大決策的會議上有幸旁聽就不錯了,若發表建議難免不自量力。

王守仁宣佈會議結束,大家便準備散去各施其職,徐晉正猶豫着要不要趁現在辭去廣信府通判的職務,座上的王守仁卻忽然道:“徐子謙,近前來!”

此言一出,正準備離開的衆官員不由都放慢了腳步。徐晉亦是微愕,不過馬上便行上前施禮道:“撫臺大人有可吩咐?”

王守仁捋須問道:“你這次帶來了多少人馬?”

“約兩千人!”

王守仁點頭道:“嗯,那本官命你暫代南昌知縣職務,協防南昌城,並負責管理城中治安,安撫百姓!”

此言一出,那些豎起耳朵的官員都露出會心的笑意,負責治安和安撫百姓,這是妥妥的一張冷板凳嘛,六品通判降爲七品縣令,而且還是暫代的,嘿,不過一個秀才出身的少年,能暫代縣令一職也是擡舉了,王巡撫這明顯是給已故的孫巡撫面子啊!

“下官遵命!”徐晉不怒反喜,神色自若地領命行禮。

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浪必打之。徐晉也深知以自己的年齡和資歷,若繼續坐在通判的位置上,無疑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徒招人忌恨,當初若不是受孫遂終託付,他也不會接手這通判的職位,如今也是時候激流勇退了。

話說徐晉這次率兵來南昌就是爲了移交權力的,不過在此之前他得爲手下衆將請功,自己可以不在乎功勞,但衆將跟着自己出生入死,自己總不能在這個時候撂挑子,所以他接受了王守仁的任命,待徹底平定了寧王之後,手下衆將拿到應有的獎賞,他就會辭去職務,安心參加科舉。

議事廳內衆官員陸續散去,最後只剩下王守仁、吉安知府伍文定,贛州知府刑珣,這兩人乃王守仁的左臂右膀。

“撫臺大人,下官觀徐子謙此人老成持重,進退有度,不似淺薄之人。費閣老也稱他有公卿之才,孫巡撫更是臨終委以重任。而且在抗擊吳三八時,他以少勝多,有勇有謀,才學謀略均是上上選,爲何不用?”伍文定奇怪問。

王守仁微笑道:“此子他日必是我大明棟樑之才,不過年紀還是太輕了些,過早出頭並不是件好事,得先壓一壓。”

伍文定和刑珣震驚地對視一眼,原來王公對此子的評價竟如此高!

第658章 八十壯士,入城第177章 矬鵝能戰第1108章 廷議(完)第133章 被打擊了的老男人第1359章 冤家聚頭第81章 病了第798章 你受傷了?第1045章 我等着你第772章 小豬配騎第189章 六龍獻瑞第1160章 後宮第1108章 廷議(完)第1085章 談判無果第342章發糧領錢第1036章 父子圖謀第909章 庶女作妾第868章 兵臨黑台山第1228章 敦煌血戰(下)第761章 天賦還在第741章 兵器場中的掃地僧第149章 巡撫問策第1344章 自投羅網第217章 破宅,節烈第901章 參見大帥第1360章 哈密點兵第506章 戶部郎中第631章 兩欽差審案第1239章 硬茬第360章 分頭行動第1327章 實戰(下)第716章 羅龍文毛遂自薦第650章 懷才不遇第1162章 瀚海第902章 馳援通州第507章 硬骨頭第1233章 傳旨欽差(下)第147章 副榜之末第1115章 穩紮穩打第970章 四時分祭第1197章 嘉峪關失陷第464章 處處刁難第942章 橫生意外第199章 寧王反了第201章 仗義死節(求票求訂閱)第249章 解決問題第332章 可憐的娃第720章 投名狀第65章 出版(爲榜首賀)第815章 心腹大患第533章 欽差狡猾第68章 知府私宴第338章 萬物芻狗第922章 嘉靖督戰第691章 老子的兵第1092章 俺答汗第1083章 嘉靖的手腕第118章 狠心第651章 羣賊會聚第772章 小豬配騎第437章 陰差陽錯第442章 混蛋第577章 三賊齊聚(上)第625章 仙劍問情(兩章合一)第612章 今晚吃白菜(兩章合一)第295章 賞春文會(完):魁首懼內?第162章 被鄙視了第39章 偷書第83章 探望第882章 利益分配第671章 猜測第778章 五百萬兩欠款(求票)第385章 四姝進宮第1027章 偏不讓你死第1080章 朱秀寧第36章 開張第774章 君臣同心第205章 臨危受命(大章)第591章 朱縣令的一把火第264章 鹿鳴宴(下)第404章 組建親軍第854章 清水出芙蓉第983章 死灰復燃第694章 悍兵到手,俞家軍(新年求票)第218章 通判歸來,殺第447章 欽差回京第593章 不翼而飛第307章 老爺兇猛第1049章 及時趕回第145章 院試(中)第534章 死了第247章 北上獻俘第106章 驅逐第674章 夜襲,大帥駕到(下)第241章 請君入甕,從容第511章 白忙活一場第1339章 再施奇兵(下下)第664章 攘外先安內第1078章 吳皇后的變化第216章 馳援第536章 伯虎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