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正山小種

製茶業是鉛山縣的傳統產業,早在北宋時期,鉛山縣的周山茶、白水團茶、小龍鳳團茶就是貢品。

而鉛山縣河口鎮由於水上交通便捷,逐漸發展成爲贛、皖、閩等地的茶葉加工集散地,茶葉生意相當發達。

清朝詩人程鴻益在《河口竹枝詞》中有這樣的描述:“獅江婦女趁新茶,鬢影衣香笑語譁。齊問莊客分小票,春蔥纖剔凍雷芽。

詩中描述的就是當時數以萬計採茶女,漫山遍野地採摘春茶時的盛景,端的是熱鬧非凡。

當然,現在是正德年間,河口鎮茶業最鼎盛的時期還沒到來,等到明末清初,小種紅茶崛起,河口鎮茶業將迎來最輝煌的時期,著名的紅茶鼻祖河口紅茶(正山小種)便誕生在此,明末開始便遠銷歐洲,被西方人尊爲茶中皇后。

儘管現在還不是河口鎮茶業最鼎盛時期,不過製茶業已儼然成爲河口鎮的支柱產業,說是養活了鉛山縣近半人口也不爲過。

黃德生便是河口鎮衆多小茶商之一,經營着楊梅嶺上數百畝的茶園,乃螺石村中的大戶。當然,黃德生這種級別的茶商若放到整個鉛山縣來說,實在算不得什麼,跟壟斷了鉛山縣本地50%以上茶業的方家一比,簡直不值一哂了。

黃德生的住宅就在螺石村中,而住宅旁邊就是茶葉作坊,佔地面積近兩千平方。眼下正是秋茶採摘的季節,可以看到作坊內正有十數名茶工在忙碌着。

徐晉等人進了黃德生的宅子,在前院的客廳坐落,胖婦人楊氏十分熱情地把謝小婉帶到後宅沐浴更衣,丫環月兒則跟着侍候。

黃德生得知費家兄弟竟是本地書香世家的兩位公子,頓時肅然起敬,態度更是熱情了,立即吩咐下人準備酒菜招待。

時值正午,徐晉等趕了半天路,正是又累又渴,所以並沒有拒絕,答應留下來吃完飯再離開。

黃德生暗喜,費家可是鉛山本地的大族,又是書香門第,而且費家目前的家主更是曾經官至內閣大學士,一個小客商能接待到兩位費家公子,自然覺得臉上有光。

“愣着幹什麼?還不快去泡壺好茶出來?”黃德生皺着眉喝斥在一旁的準女婿章南。

章南連忙唯唯諾諾地下去泡茶。

費懋中看着章南的背影,忍不住問道:“黃老闆,這位章南兄看着有點面善,表字是不是少北。”

黃德生愕了一下,點頭道:“這小子……咳,章南確實表字少北,難道費公子認識他?”

費懋中笑道:“那就沒錯了,難怪看着有點眼熟,少北兄在鵝湖書院進學吧?”

黃德生奇道:“咦,章南確實在鵝湖書院進過學,不過現在已經退學了,費公子如何得知?”

費懋中笑道:“在下和家兄都曾在鵝湖書院進學,與章南兄算是同窗了,所以有點印象。”

黃德生捋須輕哦了一聲,心思不禁活泛起來。

這時,那章南已經泡了一壺茶上來,神色拘謹地給衆人各斟了一杯。

黃德生淡道:“你也坐吧,陪幾位公子聊聊天。”

章南有點受寵若驚,忐忑不安地在旁邊坐下。費懋中微笑道:“少北兄可還記得在下?”

章南自嘲地道:“民受兄可是鵝湖書院的旗幟人物,在下又豈會不記得,倒是民受兄還記得在下這種小人物的表字,讓在下很是吃驚。”

徐晉不禁暗皺了皺眉,雙方談話稍微來一句無關痛癢的自嘲可以調劑氣氛,而章南這句酸氣十足的自嘲卻只會讓氣氛尷尬。說出這種人話的人,要麼確是十分自卑,要麼就是生活過得不如意,滿腹牢騷,毫無疑問,這兩種人都不怎麼討喜。

費懋中略顯尷尬,笑道:“少北兄何必妄自菲薄呢,對了,少北眼下還在鵝湖書院進學嗎?”

章南搖了搖頭:“慚愧,家中無以爲繼,在下年初已退學。”

話說這個章南乃河口鎮榕樹鄉人,父母都是茶工,而章南少時十分聰敏,章父一心想培養他光大門楣,於是便把十二歲的章南送到了鵝湖書院進學。

章南亦十分爭氣,十五歲那年便過了縣試,不過接下來的府試卻是連年不中,一直考了十幾次,直到前年章父去年病逝也未曾得中。

章父抱遺憾而終後,章家的家境更是拮据了,根本無力再供章南進學,而章南此時已經二十七歲了,還沒有成親,自去年冬天老母也臥病在牀,章南只能無奈退學掙錢養家,侍奉老母。

正好黃德生的茶園需要一名能寫會算的夥計,於是章南便應招成爲茶園的工人,誰知一來二去便和茶園老闆的獨女黃芳兒好上了。

黃德生的妻子楊氏孃家頗有點兒背景,就連黃德生這茶園也是楊家幫忙張羅起來的,所以楊氏平日在家中十分強勢,而且還善妒,儘管夫妻都年過四十了,膝下還只有一女,揚氏卻始終不允許丈夫納妾,把唯一的女兒當成寶一樣寵着。

正因爲如此,黃芳兒自小便刁蠻任性,向來我行我素,以至於今天在大庭廣衆之下做出如此“驚世駭俗”的舉動來。

費懋中跟章南聊了幾句,氣氛沉悶,實在聊不下去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忽然輕咦一聲道:“這是什麼茶,新品種嗎?”

徐晉前世便很喜歡喝茶,對茶還是頗有研究的,瞥了一眼呈酒紅色的茶湯,又聞了聞茶湯所散發出來的淡淡桂圓味,脫口而出道:“這是正山小種吧?”

在場所有人都愕了一下,費懋賢奇道:“子謙,正山小種是什麼茶?聞所未聞啊!”

徐晉看了一眼同樣滿臉疑惑的黃德生和章南,心裡不禁咯噔一下,難道正德年間還沒有小種紅茶?

徐晉仔細品味了一口茶湯,發現果真有一股淡淡的松香味,那口感和味道正是小種紅茶無疑,但看黃德生和章南的神色,這種似乎不叫小種紅茶啊,於是不動聲色地道:“這種茶與在下曾經嘗過一種茶味道有點相似,不知黃老闆這種茶叫什麼名字?”

黃德生狐疑地看了徐晉一眼,答道:“這種茶是章南這小子瞎搞出來的,鄙人覺得味道還不錯,打算今年拿到茶市試一試水,還沒有起名字呢,暫時叫烏茶!”

徐晉心中一動,問道:“黃老闆可否取些茶葉樣品來一觀?”

黃德生爽快地讓章南取來了一包茶葉,反正光看茶葉的外表是沒辦法得知如何製茶的。

當費家兄弟看到那一包黑如炭的條形茶葉,頓時皺起了眉頭,徐晉卻是大喜,這茶正是以後風靡全球,被稱爲茶中皇后的正山小種,奶奶的,一不小心又見證歷史了。

第738章 致命缺陷第223章 苦盡甘來(大章)第944章 千鈞一髮第124章 文膽之謀第1084章 惡人先告狀第1267章 遊園(完)第719章 失敗的叛亂第1092章 俺答汗第46章 上元節(一)第1063章 君子與小人第676章 殺良冒功第494章 朕不準第741章 兵器場中的掃地僧第911章 怨憤第244章 平淡上任第986章 各懷心思第1336章 再施奇兵(上)第203章 伏擊,偶遇第491章 路遇第809章 她姓薛?第647章 鹹魚翻身之風暴來襲第1031章 駙馬難當第1020章 抵撻京都第612章 今晚吃白菜(兩章合一)第600章 瘋狂的獨臂縣令第590章 倭襲東臺縣(下)第1031章 駙馬難當第608章 內部分歧第940章 請君入甕(下)第188章 念念不忘第672章 夜襲,大帥駕到(上)第181章 衆人拾柴第358章 抓捕第274章 小婉病倒第1073章 自污第271章 戲法第832章 聯手救人第427章 通風報信第1206章 又生一計(上)第662章 文璧獻計第469相逢於道左第514章 張家末路第492章 太后怒火第178章 誰狠?第1237章 出使第181章 衆人拾柴第1222章 圍城打援(下)第1216章 瓜茶夜話(上)第27章 消寒文會(一)第1171章 靖國公火燒元上都(下)第388章 聖旨到第1353章 撿了個便宜第72章 有人通賊(求票求收藏)第963章 兩個道士第246章 畫虎屠龍終成空第718章 權力是毒藥第1356章 大反攻(中)第1081章 度假別院?第696章 王綠姝獻計(兩章合一)第571章 梟首示衆?第1208章 吳皇后進言第1334章 橫掃第1074章 老王出馬第205章 臨危受命(大章)第1094章 削他第836章 刺殺(下)第90章 鉛山羣匪第1254章 賈閣老雄起(上)第1236章 機會來了第1056章 雙殺第901章 參見大帥第614章 大明寺事件(上)第475章 嘉靖巡營(下)第1022章 分封四王第100章 芳心暗許第621章 營救第1002章 嚴嵩選婚(下)第1024章 荒島求生(兩章合一)第448章 老爺回府第786章 織田秀吉第471章 小婉臨盆第168章 芭蕉襯雨動秋心第70章 採樵圖第1241章 交接第45章 春節第256章 籌碼,宴請第889章 擺駕出宮第296章 杞人憂天?第1133章 山寨危機(上)第264章 鹿鳴宴(下)第1200章 雪崩第1198章 援兵天降第538章 巡行東臺第11章 同牀共枕第868章 兵臨黑台山第259章 缺席鄉試第455章 削職降爵第1348章 你追我趕第805章 俺答的宣言第709 陰險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