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寧王令旨

清晨,一頂軟轎來到巡撫衙門前停下,轎簾掀起,一名面白無鬚,十分富態的中年男子彎着腰鑽了出來,正是寧王府的太監總管劉吉。

劉太監手持一卷黃絹徑直往巡撫衙門的大門行去,對着把門的衙差淡道:“王爺令旨,讓上饒縣秀才徐晉出來接旨吧!”

兩名衙差對視一眼,其中一人快步往裡面跑去。

巡撫衙門的後院內,徐晉和費家兄弟正在院子的桂花樹下閒坐,而大寶和二牛等人則在收拾行裝。

由於擔心夜長夢多,孫遂決定今天藉着巡視江防的名義,將那枚“玉璽”送出城,再派人秘密帶到京城,同時,順道把徐晉等人護送離開南昌。

現在院試已經考完,秀才功名也順利到手,徐晉自然巴不得趕緊離開南昌,先不說寧王世子對自己虎視眈眈,就是現在的南昌也是個火藥桶,因爲那枚假玉璽一旦成功送到當今皇上的面前,很有可能會直接把寧王給逼反了。所以繼續在南昌逗留可不是明智之舉,還是趕緊離開爲妙。

徐晉和費家兄弟正閒聊着,孫遂的那名老僕便急匆匆地走了進來道:“徐公子,寧王有令指給你,快到前面接旨吧!”

費懋賢和費懋中均愕了一下,徐晉卻是暗叫不妙,其實昨天看到寧王狩獵歸城,他便心中隱隱不安了,沒想到怕什麼就來什麼,寧王竟然派人來向自己下令旨,莫不成那半首《絕命詩》的事東窗事發了?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皇帝的旨意叫聖旨,太后的旨意稱爲懿旨,而太子和親王的旨意稱爲令旨。南昌是寧王的封國,在這裡寧王確實有資格下令旨。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徐晉只好硬着頭皮往前面去接旨,費懋賢和費懋中連忙跟了出去。

巡撫衙門的前院中,徐晉很不情願地拜迎在地。太監劉吉打開那捲王絹大聲念道:“大明寧王有旨:上饒儒生徐晉滿腹才學,風華絕代,品學俱佳,即日起聘爲王府世子伴讀,輔助世子向學……”

劉吉朗聲唸完寧王的令指,然後把黃絹合上,笑眯眯地道:“恭喜徐公子,上前來接旨吧!”

這什麼情況?

徐晉整個人都懵了,本以爲那半首《絕命詩》的事東窗事發了,寧王下令旨是要找自己麻煩,沒成想竟是讓自己到王府中給世子朱大哥當伴讀。

費懋賢和費懋中也是面面相覷,不明白寧王這葫蘆中到底賣什麼藥,竟然讓徐晉去給朱大哥當伴讀。

所謂伴讀說白了就是陪寧王世子讀書,同時擔有輔助、勸導世子的責任。

劉吉臉上笑眯眯的,心裡卻是暗暗感嘆徐晉這小子命好,昨天王爺明明已經大發雷霆,準備派王府士衛到巡撫衙門強行抓人,沒成想見了兩名道長後,竟然態度大轉彎,不僅沒有抓人,反而要聘任此子爲世子伴讀。

“徐公子,趕快接旨吧,咱家還要回王府向王爺覆命呢!”劉吉見徐晉愣着沒動,於是便催促道。

徐晉站了起來,搖頭道:“請劉公公回稟寧王爺,徐晉才疏學淺,故辭不敢受!”

開玩笑,寧王可是準備造反的,而且是必然失敗的造反,所以誰沾誰死,再加上徐晉和寧王世子有“深仇大恨”,若跑去給他當伴讀,豈不是送羊入虎口,所以徐晉想都不用想便堅決拒絕了。

劉公公笑眯眯的圓臉頓時陰了下來,冷冷地道:“徐晉,莫不成你敢抗旨不遵?”

徐晉神色平靜地道:“劉公公言重了,徐晉才疏學淺,不能擔此大任而已!”

劉公公陰惻惻地道:“徐晉,你可知道違抗王爺令旨的後果?”

徐晉硬着頭皮道:“在下不是南昌子民,並不用遵從王爺的令旨。”

“子謙此言謬矣,即使你是南昌子民也不必遵從寧王的令旨!”孫遂從屋內大步行了出來,身後跟着一衆親兵。

徐晉不禁暗鬆了口氣,靠山來了,拱手行禮道:“請巡撫大人指教!”

孫遂冷冷地掃了劉吉一眼,義正辭嚴地道:“我大明諸藩分封而不賜土,裂爵而不臨民,普天之下百姓均是吾皇之子民。寧王的封國雖在南昌,但南昌的子民並不是寧王的子民,王爺的令旨只對王府所屬有效力。因此,子謙有不接寧王爺令指的權利!”

徐晉暗喜,連忙道:“徐晉受教了!”

劉吉嘿嘿地冷笑道:“既然如此,咱家這便回去向王爺覆命,孫大人這段話,咱家會一字不漏地回稟王爺!”

孫遂淡道:“劉公公可都記住了,可要本官再說一遍?”

劉吉眼中閃過一抹厲色,轉身拂袖而去,兩次在孫遂面前碰了硬釘子,劉太監對孫遂的恨意自然更盛了。

“孫大人迴護之情,徐晉沒齒難忘!”徐晉感激地道。

孫遂捋須微微一笑,擺道:“子謙客氣了,不過寧王此人剛愎自用,怕是不會善罷甘休,事不宜遲,我們立即動身出城吧。”

徐晉自然求之不得了,寧王此人強勢而兇殘,既然敢當着孫遂的面砍了一名千戶的手臂,自然也敢撥劍砍自己,還是趕緊逃離南昌爲妙了。

於是乎衆人帶上行李,在孫遂的三百親兵護送之下迅速地從北門出城,登上了停在碼頭的船,沿贛江順流而下離開南昌。

徐晉站在船頭上,看着漸漸被拋到後面的南昌城,提着的心總算稍稍放下了,特麼的,也不知寧王搭錯了哪根線,竟然突然下旨讓自己當世子侍讀!

……

寧王府。聽完太監劉吉回稟的寧王朱宸濠頓時暴跳如雷,大喝道:“傳本王旨意,命王府左衛包圍巡撫衙門,擒拿膽敢抗旨不遵的上饒縣秀才徐晉!”

劉吉大喜,正要去傳令,寧王卻忽然道:“且慢……還是本王親自走一趟吧!”

寧王本來想用暴力把徐晉這個“祥瑞”抓回來,順便再教訓一下孫遂的,但轉念一想,若強行把那徐晉抓回王府,此子怕也不會誠心輔助自己,於是便改變主意,決定親自走一趟相邀,若自己如此禮賢下士,對方還不識趣,那到時就別怪本王不客氣。

寧王當即命人帶上各式禮品,親自往巡撫衙門而去,而當他來到巡撫衙門時,徐晉等人已經乘船順江走很遠了。

第26章 此之非凡第652章 街上偶遇第1334章 橫掃第860章 先下手爲強第550章 該死第40章 栽培第1093章 奇貨可居第195章 送別第1246章 嘉靖巡邊(完)第1078章 吳皇后的變化第1224章 進退失據第287章 請帖,紅豆(兩張合一)第1220章 圍城打援(上)第509章 強買不成第1135章 山寨危機(下)第742章 不斬來使第274章 小婉病倒第65章 出版(爲榜首賀)第198章 密謀第210章 風雪襲來第492章 太后怒火第943章 慈寧宮之危第401章 燎原之勢第797章 目標宜遠大第1353章 兵臨葉爾羌第571章 梟首示衆?第209章 威脅,回報第238章 密鑼緊鼓,殺機!第1346章 殺俘第60章 吳三八第149章 巡撫問策第218章 通判歸來,殺第573章 引爆第1158章 老子有炮第533章 欽差狡猾第773章 謝家四炮第843章 官匪殊途(求票)第 248章 麻煩上門第426章 財政拮据第558章 沒有用的後手第351章 要留清白在人間(求票)第948章 難言之隱?第780章 掌控九州第957章 一拍即合第863章 龍離京第907章 平虜大將軍第1322章 失蹄第227章 議擒寧書第1128章 絕地大反擊(下)第769章 戶部尚書第955章 回山寨吧(兩章合一)第912章 博迪大汗第36章 開張第772章 小豬配騎第646章 五峰船主的崛起第582章 花魁大賽(下)第964章 嚴嵩請罪第394章 自由心證第60章 吳三八第1110章 同贈君一句第942章 橫生意外第300章 考前爭論第788章 大明銀號,御駕歸京(兩章合一)第70章 採樵圖第1146章 奇兵天降(下)第1163章 俺答行蹤第662章 文璧獻計第445章 脣槍舌戰(下)第338章 萬物芻狗第902章 馳援通州第1127章 絕地大反擊(中)第898章 血屠通州第1062章 永福公主的選擇第850章 禍福難料第569章 巨盜與名將第364章 此山有虎第1241章 交接第1044章 查無此人第693章 控制局勢(兩章合一)第1008章 終選(下)大封推感言第226章 午時三刻第1351章 玉門關決戰(中)第23章 入學受阻第1263章 得意忘形第62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兩章合一)第792章 又起波瀾第825章 摩拳擦掌第831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1031章 駙馬難當第32章 試食(求票)第1184章 有軍法在第1190章 臣服求和(上)第512章 主動上門第788章 大明銀號,御駕歸京(兩章合一)第91章 闖營第1241章 交接第884章 在劫難逃?第207章 急中生智第1151章 春生,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