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8章 意外收穫

講武堂位於西直門外的護城河附近,面積達一千二百畝,規模相當宏大,乃大明最大的書院,不過講武堂可不是普通的講學書院,而是大明版的黃浦軍校,是培養軍事人才的地方,至今已經成立三年,培養的第一批軍事人才即將在六月份畢業了。

講武堂是徐晉當初倡導建立的,旨在建立起一套系統科學的軍事人才培養機制,以取代傳統落後的武舉制度,同時打破陳舊僵化的衛所武官世襲制度。

正如所有食品都有保質期,一種制度,乃至一個帝國也有保質期,一旦保質期到了,食品會變質腐爛,制度會僵化落後,帝國會滅亡。

衆所周知,添加防腐劑可延長食品的保質期,那麼能不能延長帝國的保質期?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不斷地改革,切掉僵化落後的制度,制定更有活力的更合適的制度。

大明立國已有一百五十多年了,說得不好聽一點,保質期已過大半,很多制度已經腐朽僵化,不再適合大明的現狀,譬如養豬式的宗室世襲制度,給國家財政帶來沉重的負擔,而徐晉提倡的爵位降級世襲制,有效地緩解這種負擔;又譬如土地兼併、衛所軍戶世襲制等,全都已經僵化腐朽了。

衛所軍戶世襲制,這玩意在開國初期確實保證了兵源的穩定供給,但目前已經不再適合了,嚴重拖累了明軍的戰鬥力,君不見各地衛所軍戶出逃嚴重,十個有十個都是嚴重缺員的,而且戰鬥力還不忍直視。

軍戶世襲制,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階級固化,頗如普通士卒後代只能一直當士卒,而千戶的兒子成年後就能繼承老子的衣鉢當千戶。

俗話說老子英雄兒好漢,一定就是這樣嗎?恰恰相反,老子英雄兒草包的反而更多,試想一下,武官如果一直世襲下去,久而久之,整個帝國的軍事領導系統就會被無能的草包所充斥,這樣一支軍隊能打勝仗就有鬼了。

徐晉正是看到了問題的所在,所以才力推以講武堂的方式來培養軍事人才,打破這種世襲製造成的階級固化。

講武堂招生不看背景,不看資歷,只要符合年齡、身體、智力等條件便可以報名入學,成功通過考覈畢業後便包分配到各地軍隊擔任初級武官,按軍功和資歷獲得公平升遷的機會。

徐晉和嘉靖的計劃是,當講武堂能源源不斷地培養人才後,便逐步廢除原有的衛所世襲制,同時與募兵役制相結合,保證兵源供給。

言歸正傳,今日是正月初十,講武堂本來還在放年假,但是初八那天,京城附近的學員均收到了通知,初十這天必須回講武堂,因爲屆時,北靖王徐晉將親臨講武堂挑選將才,被選中者有幸隨北靖王行軍西征。

一時間,京城附近的學員都炸窩了,激動得睡不着覺,只盼着正月初十快點到來,好在北靖王面前大展身手,然後被他“老人家”光榮地選中,進而揚名疆場,封妻廕子。

毫無疑問,文官出身的徐晉可謂是軍中第一人,這些年來縱橫沙場,大殺四方,從未嘗敗績,堪稱戰神一般的存在,無論是在各路武將,還是普通士兵眼中,徐晉都是高山仰止般的偶象,自然也包括了講武堂中那些年輕學員。

聽問偶象要親自前來招人,試問這些學員怎能不激動,有些學員甚至專員趕了幾百里路,通知已回家過年的同窗好友回來參加考覈。

正月十一大早,數百學員便蜂擁入講武堂,在武德殿前列好隊翹首以盼,不過北靖王卻沒有出現,而是由講武堂的教習每人發了一份策論題考筆試,只有通過了筆試才能參加後面的武試,據說題目正是北靖王親自操刀的。

約莫半個時辰左右,筆試便考完了,因爲徐晉出的題目並不多,主要考的是學員的應變能力,打仗不同做文章,講究隨機應,兵貴神速,那有時間給你慢慢琢磨。

直到試卷上交後,北靖王始終都沒有出現,估計要到第二天的武試纔會親臨現場,所以學員們有點失望地散了,各回各的宿舍,靜候下午放榜。

此時的武德堂內,徐晉一襲玉色的襴衫,頭戴四言平定巾,坐在案後淡定地品着茶。

“稟王爺,策論考完了!”監考官走了進來恭敬地稟報道,身後五名教習各捧着一大沓試卷。

徐晉點了點頭,示意把試卷擱在案面上,微笑道:“辛苦諸位了,事出突然,所以咱們這次就不按規矩辦了,但日後講武堂的畢業考覈必須嚴格按照流程來。”

“是是是,下官等不辛苦,倒是王爺辛苦了,下午就要出結果,實在太倉促了些,要不王爺明天再出結果吧,好歹時間充裕些。”監考官體貼地道。

徐晉擺了擺手道:“不必,時間足夠了,你們且下去休息,未時之前不要進來打擾本王。”

監考官和一衆教習連忙應諾退了出去,徐晉便開始一目十行地閱起試卷來,覺得可以的便打個勾,不行的打個叉擱一邊,效率相當高。

當一個人全神貫注的時候,無論做什麼事情,效率都會很高,徐晉便是那種隨時隨地都能聚精會神的人,而惡且是競賽型的“選手”,事情越有挑戰性,精神便越亢奮。

隨着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着,五大沓試卷也漸漸從左邊的案面消失了,而案面右邊則多了兩沓批閱完的試卷,一沓將近半米高,一沓卻只有薄薄的兩三釐米。

下午三時前,徐晉終於批改閱完所有試卷了,將近四百份,被選中的卻只有七十六份。

徐晉伸了個懶腰,揉了揉有點痠痛的手腕,然後命人把監考官和幾名教習了叫進來。

那名監考官是兵部的武選司郎中,名叫姜鏜,見到徐晉真在未時之前把所有考卷都批閱完了,不由露出佩服之色。

徐晉把那七十六份選中的試卷交給了姜鏜,吩咐道:“把名字謄寫好便張榜,所有入選者,明日卯時在校場點卯,遲到者將取消武試資格。”

“是,下官這就去辦。”姜鏜接過試卷,與數名教習一起退了出去。

徐晉又伸了個懶腰,只聞腹中如鳴鼓,頓覺飢腸轆轆,這才醒起中午只吃了一塊糕點,便招呼上宋大眼和趙大頭等一衆親兵準備離開講武堂,結果剛行出武德殿便見兩名學員模樣的傢伙在那探頭探腦地張望,表情焦急而忐忑。

“嘿,你們倆個二貨鬼鬼祟祟,幹啥呢?”趙大頭雙目一瞪,凶神惡煞地喝問道。

那兩名學員都約莫十七八歲的模樣,其中一個估計有一米八九的個頭,另一個則矮了近個頭,恐怕不夠不米七,不過身材結實勻稱,皮膚黝黑。

兩人見到趙大頭喝問,顯然都有點膽怯,最後矮個的咬了咬牙,一把扯着高個的行了過來,撲通地行了個單膝禮道:“學生李光啓(劉顯),參見北靖王爺。”

徐晉不動聲色地打量了一眼兩名青年,問道:“你們是講武堂的學員?”

“正是!”

“哦,爾等攔住本王的去路,所爲何事?”

“學生來遲了,錯過了文試,懇請王爺讓我們補試。”矮個青年大聲道。

趙大頭不由樂了,笑罵道:“你這瓜娃子,個頭不高,口氣倒是挺大的,你們遲到了,憑什麼讓你們補試?也虧得是在學堂裡,若是到了軍營,大帥點卯你們敢遲到,三十軍棍非打你個屁股開花不可,嘿嘿,還想補試,作夢吧,快滾犢子去!”

兩名青年不由面紅耳赤,徐晉此時卻是露出思索之色。

“這場文試不公平,王爺若不準補試,學生便不賴着不走。”矮個青年倔強地道,旁邊的高個青年卻是面有惶恐之色,偷偷戳了矮個青年一下,示意他別孟浪。

徐晉見狀倒是來了興趣,淡道:“如何不公平,若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本王不僅打你軍棍,還削了你的學籍。”

矮個青年夷然不懼道:“學生乃靖虜衛子弟,家住大同鎮,眼下正是年節,學生回家過年了,王爺初八才通知選將,學生能在初十趕回來就不錯了,有些離京遠的同窗甚至現在都還沒收到王爺在講武堂選將的消息,試問這公平嗎?”

徐晉點了點頭,淡道:“確實不公平,可是這世上不公平的事多了去了,本王若是爲你們倆破例,等過幾日又有學員要求補試呢?本王可那沒時間浪費。”

高個青年連忙歉然地道:“王爺所言極是,學生不補試了,顯之兄,我們走吧。”

矮個青年急道:“惟明兄,你是因爲騎馬趕到靖虜衛通知在下才錯過文試的,我可以不補考,但懇請王爺准許劉顯他補考。”

徐晉心中一動,問道:“你叫劉顯?字惟明?”

高個青年愕了一下,點頭道:“學生正是劉顯,江西洪都人士。”

徐晉腦中靈光一閃,倒是醒起一個人來,劉顯啊,莫不就是劉綎他老子。劉綎被稱爲晚明第一猛將,在萬曆年間大放異彩,一生中經歷大小上百戰,還參加過兩次的朝鮮戰爭,與侵入朝鮮的倭國軍隊正面較量,最後因中伏力戰而亡,在當時名氣非常大。

當然,劉綎他老子劉顯雖然稍差,但也很有名氣,甚至官至五軍都督府大都督,徐晉不是專門研究歷史的,因此對他不是很熟悉,只是有點印象。

“好吧,既然你們倆如此講義氣,本王便破例讓你們倆補試,不過,若是考不過關,每人打十軍棍,可有異議!”徐晉說到最後把臉一板,冷冷地道。

劉顯和李光啓兩人驚喜地對視一眼,連忙表示沒有異議。於是徐晉便讓監考官姜鏜安排兩人補試,考完後把試卷直接送到北靖王府。

安排完,徐晉便徑直走出了講武堂,乘馬車回城下館子找吃的,他都快餓死了。

“大眼,大帥爲何讓那兩小子補試?就因爲他們講義氣嗎?”趙大頭一邊策馬,一邊問旁邊的宋大眼道。

宋大眼倒是有些眼力,淡道:“那兩小子目光炯炯有神,身手、體力、騎術都相當不錯,大帥讓他們補考,保不準是看中他們了。”

趙大頭瞪大牛眼道:“大眼,你咋知道他們身手、體力、騎術都不錯?”

宋大眼指了指腦袋,趙大眼翻了個白眼道:“大眼,你知道哥的腦子向來不好使,就別賣關子了。”

“那李光啓說他是靖虜衛的,靖俘虜衛在那兒?”趙大頭反問道。

“這個……好像是在大同吧!”

“這不就結了,大同到京城少說也有六七百里路,馬不停蹄,換馬不換人,也得一天的時間,劉顯初八出發趕往靖虜衛,然後初十便帶着李光啓趕回來了,雖然最終沒趕上文試,但三天不到便跑了上千里路,還有能有精力趕考,身手、體力、騎術若不行,那能辦得到?”宋大眼冷道。

趙大頭不禁恍然大悟,撓着光頭道:“大帥果然洞察入微,嗯,大眼你也不錯,要是我可想不到這層。”

宋大眼撇嘴道:“我也是後來琢磨纔想到的,就咱們的腦子,加起來也不及大帥萬一。”

“那是!”一衆親兵深以爲然地齊點頭附和。

徐晉打開一看,不由眼前一亮,李光啓考卷答得不錯,而劉顯的考卷更妙,是目前看來最令人滿意的一份。

當下徐晉也不廢話,直接打勾評優,讓人通知那倆小子明日參加武試。

第1337章 再施奇兵(中)第791章 回家真好第73章 送信第175章 冤家路窄第512章 主動上門第110章 悍匪逞兇(3更)第33章 鋪面第429章 聚殲第212章 雪夜危機第549章 宣德通寶第259章 缺席鄉試第26章 此之非凡第139章 一線希望第803章 播種希望第1203章 順明安樂第374章 醫德仁心第338章 萬物芻狗第735章 損失慘重,西洋人!!!第1346章 暗棋第1193章 波斯美女第86章 反殺第552章 反劫第1117章 牛刀小試(上)第615章 大明寺事件(中)第624章 防患於微然第694章 悍兵到手,俞家軍(新年求票)第1224章 進退失據第59章 自作自受第640章 圍剿雙嶼港(下)第123章 一泡黃尿射贛江第218章 通判歸來,殺第213章 岌岌可危第850章 禍福難料第695章 定海受阻第715章 全面反擊第947章 此畫爲證第117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1123章 繼續往北第278章 白蓮餘孽第1100章 雙雙回府第286章 魏國公第1340章 再施奇兵(完)第1198章 援兵天降第343章 殺伐果斷(求票)第510章 出頭鳥第1211章 遣使修好第582章 花魁大賽(下)第674章 夜襲,大帥駕到(下)第1247章 到此一遊第668章 宋大眼第1147 福達授首,俺答發狂第1131章 大捷啊第1292章 葉爾羌風雲(下)第780章 掌控九州第1214章 李大仁第436章 潛入,禮物(求票)第1003章 李大義的陰險第591章 朱縣令的一把火第415章 新泰會戰(上)第585章 去吧第1355章 有心栽花,無心插柳第483章 如雷貫耳,醍醐灌頂第508章 尚方寶劍(兩張合一)第1184章 有軍法在第355章 殺機暗藏第288章 賞春文會(一)第261章 風口浪尖第453章 全新的嘉靖帝第657章 賊破崇德縣第133章 被打擊了的老男人第720章 投名狀第652章 街上偶遇第1296章 大破哈密第358章 抓捕第1114章 大張旗鼓第1278章 原來竟是他第1314章 非北靖王莫屬第1181章 煽風點火第759章 封侯非我意,但使海波平(求票)第885章 准奏,擇日問斬第332章 可憐的娃第828章 暗通消息第1046章 真相漸露第1060章 永淳的天賦第281章 失眠了第747章 出兵吧,我出錢!(兩章合一)第251章 衝突第446章 小年風波第169章 禁足第1295章 逃出生天第340章 李時珍第216章 馳援第1107章 廷議(下)第252章 一句話的威力第774章 君臣同心第133章 被打擊了的老男人第485章 伯爺之威第294章 賞春文會(七):乘人之危第1028章 挾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