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 動容

355.動容,遺失的美好

355.動容,遺失的美好

古志海深受感動,當即嚎啕大哭,當即下跪叩首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光武帝將其扶起後便委以重任,古志海不待傷勢痊癒便披甲上任,後來他針對此時戰後東漢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的治國策略,光武帝看後十分讚賞,大呼“愛卿之意與寡人之意不謀而合”,而古志海這一套利民的政策也如同春風一般給戰亂後死氣沉沉的大地帶去了一線生機,爲東漢後來的振興和富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且自古志海歸順後,前朝其它的官員也紛紛歸順了東漢,後來古志海因操勞過度,死在了視察的途中,光武帝聞此噩耗,竟悲痛的三日未食,下旨以千歲之禮將其下葬,並親自爲其撰寫墓誌銘,在下葬當日,光武帝還御駕親臨墳冢爲其上香,並當着文武百官的面大哭不止,惹得在場衆人無不暗自抹淚……

古志海葬禮過後,光武帝便下旨冊封古志海爲忠王,忠王封號世代相傳,並賜於古家免死金牌,若其後人有違法紀,永不追究!

在古志海之後,古家又接連出了好幾位忠臣賢相,古家也因此顯赫一時!

只可惜,再後來的古家子孫便是一代不如一代,雖世襲着一個“忠王”的封號,但其聲望已經大不如前了。甚至了到了約六十年前古家還出了一個通敵賣國的奸臣,最後雖未治其罪行,可古家聲譽也因此大大折扣,地位跟着一落千丈,人丁也漸漸凋零了下來。

到了如今,承襲着“忠王”封號的是古俊傑,這古俊傑是已故忠王的獨子,也是古家最後的獨苗了,光聽他這個名便可知已故的忠王和忠王夫人對其寄有多大的期望,期望他能成爲人中俊傑,只可惜老天似乎是在跟古家開玩笑一般,這古俊傑不僅木頭呆腦、庸俗不堪,而且就連長相是十分駭人——皮膚黝黑、寬臉大嘴、五短三粗,乍一看去去像個大猩猩,偏偏前忠王夫人自古俊傑之後就再無所出,而前忠王的其它妾室也是一無所出,前忠王似乎也因此而心情鬱悶,終於還未等古俊傑成年便撒手而去了,而忠王夫人也跟着殉情了,至於那些個無所出的妾室依照慣例,全都殉葬了!在別無他選的情況下,這“忠王”的封號自然由庸才古俊傑來承襲了!

古俊傑雖然無能無才,卻好歹也有着個忠王的封號,怎麼說也王孫一族,即便相貌醜陋,可依然有許多人想要攀上王府這門親事,可如今的古俊傑上無父母兄長,親事全憑他自己作主,原先還以爲他駑鈍遲鈍好說話,卻不想他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絕了上門提親的貴胄富賈,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還有私底下取笑他定是個呆子,根本就不懂閨房之事。

可到最後衆人才知道,他之所以拒絕那些個前來提親的,全是因爲他一直都喜歡着那個自小便貼身侍候他的一個叫張翠花的丫鬟,衆人之所以會知道此事,是因爲他向皇上上書請旨賜婚(古時候有爵位封號公子王孫要成親必須先請旨,皇上同意後方能成),而那些當時被古俊傑拒絕過的貴胄富賈見自家出身高貴、嬌生慣養的千金到最後竟然還及不上一個出後卑微、低三下四的奴婢,臉面自然是掛不住的,最後氣不過的他們聯名上書,請求皇上賜那賤奴婢一死,罪名是“行爲不檢、勾引王公、私通家丁、欲害忠王。”

當時的皇帝衝帝劉炳也是一個昏庸無能的君王,竟然相信那些鬼話,還下旨賜那丫鬟於三日後在街口斬首示衆。

以古俊傑懦弱的無能原來這事到此便可告一個段落!

卻不想後來發生的事竟然如此的出人意表,更被傳爲一時佳話!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個賦有傳奇色彩的愛情故事的男主角竟然會是那個相貌醜陋、憨厚老實的忠王古俊傑……

話說那古俊傑在得知此這個驚天消息後,做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一個決定——

從未上過朝堂的他生平第一次走進了在上早朝的時候走進了**肅穆的朝堂,他那五短身材穿着那件繡莽的王爺朝服、再加上頭上那頂象徵王位的白金莽冠,配上他那碩大無比的面孔和厚嘴脣,整個人看上去滑稽透了,像足了戲臺上逗樂的丑角……

朝中的大臣礙於場合,憋着不敢笑出聲來,當時端坐龍位的昏君衝帝見到來人,先是一臉驚異的撩開冕冠上的珠旒,緊接着一聲噴笑,而後更是倒在龍椅上捧腹大笑了起來,而下面那些早就憋不住了的大臣也跟着鬨笑了起來,隱約中似乎還夾雜着十分不堪言辭……

怯懦的古俊傑被羞得面紅耳赤,不安的傻愣在朝堂正中,緊張的摩挲着雙掌任由着衆人羞辱,沒人看得到,他的眸中噙着淚花……

整個朝堂之上,只有一個人沒有笑,那便是當時剛剛攝政的伏承王爺,既世遺的父親。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那些嘲笑聲終於漸漸停了下來,可四下裡時不時的還是會傳來一兩聲“撲哧”聲,當衝帝抹着眼角出來的淚珠問道“忠王今日上朝有何要奏”時,古俊傑撲通一聲便跪下了,嘴裡只有一句話:,“請皇上赦免張翠花之罪,請皇上赦免張翠花之罪,請……”邊說邊拼命的磕起了頭來……

每一個頭都磕得很實在,那“咚……咚……咚……”彷彿一聲聲控訴一般敲打在衆人身上……

終於,朝堂安靜了下來,那是真正的安靜,空氣似乎也漸漸凝固了,唯有那咚咚咚的磕頭聲迴盪空曠的大殿之中……

衝帝的臉色瞬間就變了——要知道君無戲言,若赦免了那奴婢衝帝豈不等於在自己臉上打了一個巴掌,衝帝氣憤的當場拂袖而去,早朝也跟着不歡而散了,大臣們也見情況不秒也紛紛離去了!

唯有古俊傑還在那裡拼命的磕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