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南邀北請

2南邀北請

煙臺臨時軍政府成立後,在1912年間,登州、萊州、黃縣發生亂兵搶劫事件多起,有的是原滿清遺留的舊軍隊所爲,有的是革命黨的民軍所爲。此時的革命紀律全靠長官個人魅力和金銀維持。

當時民國肇造,百廢待興,民力疲憊,社會處於無序狀態,軍隊殃民爲害地方,糧餉不濟固然是主因,但軍紀廢弛也是一大痼疾。

煙臺一隅小城,大軍靡集,造成的社會負擔,讓民衆苦不堪言。儘管北京政府下令力行裁撤,但是由於沒有遣散費用及有利安排,煙臺還是發生了兵變。史稱煙臺兵變。

這次亂兵由於糧餉和遣散費用等問題,士兵羣起鬧事,搗毀團部,打破軍械庫大門搶奪武器開始發動兵變。

此次兵變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結果,後世官方認定的受害商民有28家,燒燬房屋80餘間,損失數目摺合白銀48400餘兩。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兵變受害者皆爲中國商民。

爲了鎮壓兵變,陸軍部綜合各方面情報,分別向濟南靳雲鵬,煙臺曲同豐、連承基、陳幹、商震、王潛剛發電,指示處置方針。

徐東瞭解兵變發生後,立即通過私人關係聯老朋友陳幹,表示願意帶兵平息叛亂,陳幹接到徐東的通報非常高興,就把這件事告訴了曲同豐,這位處事和善的煙臺地界北洋總負責人。

曲同豐在詳細瞭解了,徐東這個人的基本情況後,馬上同意徐東派兵前來平定叛亂。而徐東的部隊自上次操場煽情演講後,已經徹底歸心。她們認識到,要是沒有徐東,就沒有女國民軍,是徐東帶給她們真正的獨立和尊嚴。此後這支部隊一直追隨在徐東身邊,爲徐東的雄圖霸業提供持續支持。而在這次煙臺之行,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佈局平叛是以連成基的部隊爲主,商震、徐東爲輔的格局下進行。在大家一直商議後,徐東提出具體的方案:其一,圍而不打,施以威懾;其二,苦心勸降,許以條件;其三,逼其繳械,監控離煙。

在圍而不打方面由人數最多的連成基部隊擔任,而苦心勸降則有商震親自前往,最後的逼迫繳械任務就由徐東的部隊完成。

由於兵變參與者都是底層士兵,他們的訴求比較簡單,亂世求生存,可以滿足物質需要,又可以保證不追究兵變責任,那麼解決起來是不難的。而商震是關外聯軍的負責人,是這些亂兵的長官。由其親自勸說,用生命擔保,加上徐東特戰隊的情報工作,很快拿下各方軍頭,完成平叛任務。

徐東還向其他被遣散隊伍派出工作組,一個排的女兵,帶着各種招聘啓事,把優秀的人留下來。主要工作暫時工廠護衛隊,商隊安保隊,有手藝的做工人。

徐東幫助解決就業,協助軍人解散的工作得到曲同豐的認同,他多次向徐東表示感謝,並向濟南的靳雲鵬報備由徐東擔任他的副職,同時向北京申請由徐東擔任善後委員會委員。

曲同豐的舉措得到陳乾的支持,遠在南京的孫文,黃興也發來電報,表示支持徐東爲兵變善後提供幫助。

徐東在衆望所歸中順利登上了,在登萊之地的歷史舞臺中央。這是其立足山東的基礎,此後徐東的勢力發展不可遏制起來。

善後委員會一共有四方參與,軍隊作爲一方有兩個名額,分別是代表北洋的曲同豐、代表南京的是陳幹;地方軍人及鄉紳代表是連成基;搞笑的是還有外國代表,英法領事侍從,最後一個代表是徐東,哦不,是日本。

四方代表一致同意,補足軍餉,對叛亂者立即解送出境,英法提供運輸服務。對於符合徐東要求,又願意留下的則自行到徐東軍營報道。至於日本代表的要求,徐東勸其到北京找袁大頭落實。

完事後,陳干與曲同豐一同會北京。地方事務完全交給徐東、連成基等地方代表繼續管理。這次徐東在軍隊這邊真的成爲登萊之地的唯二人物了。不過徐東並沒有遇到重大競爭對手,登萊之地自古不甚繁華,中央大員看不上,地方人士喜歡濟南的繁華。

但是爲了儘快實現唯一,徐東一方面繼續利用北洋出身,攀談交情,落實自己在政府層面的職位,成爲民國駐煙臺最高軍事主官,當然是陸軍方面的,海軍暫時不歸陸軍管理;另一發面利用自己有大量海外產業,又有南洋兄弟的支持便利。

在地方興辦企業,煙臺食品麪粉加工廠,煙臺服裝廠,煙臺火腿廠,煙臺貿易有限公司,煙臺航運有限公司等。一個一個落地,把失業的軍人,失地的百姓,有錢的地方鄉紳,地方商人,企業聯合起來。組建煙臺商會,後來發展爲山東工商業聯合會。

在上述手段的齊頭並進下,徐東唯一的對手連成基不久被解散部隊,成爲軍事顧問上調到濟南。

作爲某種交換,李禾一,徐達前來煙臺就職。成爲徐東一時的疑問,但是這些小角色已經沒有能力阻擋徐東在登萊之地的發展。未來的大門已經大開,爲了耳目清晰,爲了決策準確。

徐東向北方派出自己的代表上官玉玲一行,一則在北京安插情報人員,二來可以維繫與曲同豐,陳幹,曹坤等人的感情,三來,希望可以把佟府人請到煙臺定居,以解相思之苦。

徐東同時派遣尹維峻一行人南下,讓她把南方的部隊擇優帶回,部分身體不適,不願北上的可就近安頓,提供資金創辦貿易公司,紡織公司,地址就設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