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蓄勢

侯孝賢前面引路,肅客入內,穿過數道亭閣明堂,方纔來到了懷仁堂,只見大總統徐世昌就在門口臺階上肅立着,徐世昌穿着一襲玄色直貢呢馬褂,正含笑望着張作霖。

張作霖楞了一下,趕緊快走幾步,一邊作揖,一邊驚叫道:“大總統,您怎麼出來了。”

徐世昌笑道:“雨亭,一路辛苦了!我正要迎接你,你就到了。”

張作霖受寵若驚道:“雨亭一介武夫,豈敢讓大總統屈尊相迎,使不得,使不得。”

徐世昌微微一笑,與張作霖攜手寒暄入內,各自落座,侯孝賢在一旁敬菸奉茶,待坐定之後,徐世昌道:“雨亭,你來了就好了!眼下直皖愈爭愈烈,他們非要打一場不可,搞得我焦頭爛額。你是知道的,南北戰事剛停,北方再來一次大戰,不僅對國家團體無益,更是會塗炭百姓,我身爲民國大總統,不忍人民受戰火殃及,故而請你來京,是希望你能調和直皖的矛盾,切勿使局勢向武力發展。”

張作霖知道徐世昌的難處,他名義上雖是大總統,可實際並無實權,不過是段祺瑞推到臺前的泥菩薩,軍政大權盡在安福系把持的內閣手中,無論直皖哪一方都輕視小覷他,也只有張作霖曾受過他的恩惠,又需要假借虎皮發展實力,至少在表面上服從於他的權威。

張作霖本就有調和自重之心,眼下有了徐世昌的託請,更是師出有名,欣然道:“大總統看的起我老張,我願盡綿薄之力,爲大總統分憂。”

徐世昌大喜,起身握緊着張作霖的手道:“雨亭老弟深孚衆望,我靜候佳音。不知道雨亭欲如何勸說段芝泉和曹仲珊啊?”

張作霖來京之前已經準備了一個調停方案,道:“安福系把持內閣,搞的天怒人怨,欲解決危局,這首要就是要解散安福系。”

徐世昌眼睛一亮,張作霖的方案正中他的下懷,道:“不錯,安福系排除異己,操縱國會,應當取締解散,還政局一個清白。”

張作霖見徐世昌支持他的方案,笑容滿面道:“這第二就是撤換安福系的三總長,其缺應由各方商議推舉。”

徐世昌略一沉吟,他自然清楚內閣幾個總長是直皖爭奪的香餑餑,輪不上他這個大總統插手,他同時看出張作霖想要趁機染指中央的心思,不過他樂得如此,奉系是他扶植起來的,讓直皖奉三足鼎立,他這個大總統才能坐的安穩,也能從中平衡抓到實權。

張作霖接着又說:“這第三,就是要靳雲鵬繼續當總理,他是各方勢力都能接受的人,有足於穩定政局。”

說罷,張作霖謙虛道:“大總統,這是我的一點愚見。”

徐世昌擺手道:“雨亭過謙了,我看是真知灼見,以上幾條我都同意,你可以以此與他們談。”

張作霖點了點頭,臉上適時的露出欲言又止的樣子,被徐世昌看到,疑道:“雨亭,你有什麼話要說?”

張作霖嘆了口氣道:“原本這事我不該和大總統開口,只是張少軒求到了我的頭上,我一時心軟答應了他,想替他和大總統求個情,大總統若是爲難,就當我沒有提過這句話。”

徐世昌心中爲難,又不好拂了張作霖的面子,道:“雨亭,不是我不肯幫忙,只是這件事說來簡單辦起來難,難在外界滔滔輿論,少軒他陰謀復辟,爲民國內外不容,我現在即便下令,怕是馬上就會被段芝泉打回來,他可是自詡三造共和呀,我看還是慢慢圖之吧,待直皖衝突解決了,我捨去這張老臉,去和段芝泉討個人情,給少軒復職,如何?”

張作霖替兒女親家張勳討人情不過是順口一說,既然大總統徐世昌做了保證,他自然沒意見:“好,好,等局勢好些了,我帶少軒拜見大總統。”

從大總統府出來,張作霖先後又去拜會了靳雲鵬、段祺瑞兩人,把調停的條件告訴了兩人,靳雲鵬卻是死活不肯出任總理,他身處直皖中間,不難看得出非戰不可的理由,自然不願上臺被架在火上烤。段祺瑞則被徐樹錚的意見左右,不肯退讓,只是要張作霖去保定勸說曹錕,欲讓直系讓步。

張作霖只好趕赴保定,曹錕、吳佩孚在保定車站接站,給予了最高禮遇,當晚在曹錕的經略使署大擺筵席,席間有直系八省代表會議,張作霖作爲和事佬,提出解決時局的三項條件。曹錕聽了只是以模棱兩可的話應付,其餘八省代表皆以曹錕馬首是瞻,也是議而不決。正當張作霖牟足精神勸說代表的時候,吳佩孚挺身而起,慷慨陳詞,以強硬態度提出六項條件。

他在張作霖提出三項條件的基礎上,又加上了撤換北方議和總代表王揖唐、撤銷邊防軍,改編由陸軍部管轄、免除徐樹錚職務的三項條件。

張作霖聽了不禁眉頭一挑,他人粗心細,看出了曹錕唱的是白臉,吳佩孚唱的是紅臉,兩人一唱一和,根本沒有打算讓步。

他對吳佩孚的印象不佳,很不爽的想道:老段手下有討人厭的小徐,想不到曹三傻子手底下也有吳佩孚這個刺頭,你吳佩孚不過是個小小師長,張口閉口老段如何如何,你又算的上老幾,我和老段老曹出來混的時候,你小子還不知道在哪呢。

心裡有了成見,張作霖便斜着眼瞟了一眼吳佩孚,不冷不熱道:“吳師長你太性急了,你把價碼提這麼高,老段是絕不會同意的,照你的辦法,勢必要引起惡戰,害及生靈。”

吳佩孚正要爭辯,張作霖卻把頭側倒一邊,問曹錕道:“三爺,邊防軍兵械精良,兵多將廣,你可有戰勝把握?”

曹錕打了個哈哈,朗笑道:“打仗的事情我不管,只交給子玉,子玉說有把握,那就是有把握。”

張作霖只好把頭再次看向吳佩孚,卻見吳佩孚不等他發問,擲地有聲道:“兵不在多在於勇,將不在廣在於謀,邊防軍貌似強大,實則徒有虛表,其軍久未實戰,軍官驕躁,將領皆是張敬堯之流,何足道哉!我軍必有十足把握戰而勝之。”

第一百七十三章 衆目之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試探(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心第八百四十一章鴻門會第五百五十七章 負重越野第八百五十三章試探第六百五十七章 美惠子的父親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竟然看那種書第四百四十九章 牆頭草第四百六十八章 捉拿徐望堂第九百七十九章 抉擇第七百四十五章 張府風雲(三)第八百六十二章俘虜典範第七百一十八章 吃飯(中)第三百九十九章 驅虎吞狼第八百七十三章何豐林的死志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建造工事第九百九十七章 瓜分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國民黨第二次代表大會第五百八十八章 那就讓你們試試第七百八十七章結局(一)第四十二章 血屍第五百七十章 願得佳人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危難之時總有英雄第九百七十四章 阻止吳佩孚(4)第二百三十八章 張仁奎的心思第九十八章 白家的難題第七百五十二章 終於見到你(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編制羅網第三百一十八章 姍姍來遲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酸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場好戲第四百三十一章 重返永城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招兵第七百八十九章覆命(一)第五百六十章 疑似敵方指揮部第三百五十九章 我姓劉,劉伯溫的劉第七百零四章 出乎意料(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硬戰第三百零三章 雷電交加第九百八十五章 中埋伏第一千零十七章 老黑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開始第八百九十章結交第八百六十六章識破第三百六十八章 搶灘登陸第一百四十七章 安利洋行第七百零五章 到達北京第七百三十六章初到洛陽(一)第九百三十四章李德標之死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楊宇霆的不滿第六百四十章 第一次相遇第五百一十九章 騷擾第九百四十六章 投降第八百七十三章何豐林的死志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山本第一百二十二章 詐城(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一輪的訓練第九百一十二章糧草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一)第四百九十七章 膽大的計劃第二百七十五章 算無遺策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交給你處理第四百二十五章 趕赴天津第二百五十七章 稀裡糊塗的結拜第六百七十七章 我纔不怕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打了衛兵第十五章 夢境的選擇第七百七十五章破釜沉舟(一)第八十五章 直搗北京(十三)第八百五十章五里霧中第四百二十四章 再遇褚萬洋第二百八十四章 利劍在手第四百五十七章 追殺徐望堂第四百二十二章 營救盧小嘉第八百三十六章功名成灰第三百四十一章 深陷敵營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們去打秋風第四百五十一章 意外收穫第六百一十八章 回保定第一千零一百三十七章 譚海第七百六十四章夜訓(三)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個條件第九百二十八章兩個人的戰役(3)第六百一十五章 犧牲第六百八十九章 決戰(二)第八百七十章江南局勢第四百零一章 突如其來的驚嚇第一百四十三章 尥蹶子的韓磊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返回(三)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搶饅頭第五百零六章 打上門來第九百零四章軍火被劫第七百七十八章 破釜沉舟(四)第一百一十章 丁作鵬的畫第八百五十四章成敗瞬息第654章 再見伊藤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