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 清華講課

張學良要過兩天才能回北平,到時候就會帶着周赫煊去拜會張作霖。

所以周赫煊還得等,他除了跟徐志摩等一羣詩人交遊外,還順便認識了清華的其他名人。比如剛剛創辦清華哲學系的金嶽霖,以及中國近代哲學界的超級大拿馮友蘭。

剩餘時間,周赫煊便在創作《神女》。

故事一出場便是女主人公入獄,恍惚中跟監獄裡的鬼魂對話,鬼魂說她是被殺人滅口的,還講述了自己的悲慘遭遇。緊接着時間線猛的急跳,突然閃回辛亥革命那年。某劣紳糾集土匪響應革命,搖身一變成爲革命黨,殺進城裡宣佈起義。女主人公的父親本爲城中吏員,卻在這場混亂中喪生,小小年紀便顛沛流離。

接着是地方大旱,新社會的督軍帶領百姓祭祀祈雨。年僅10歲的女主人公,被當成獻給龍王的祭品,在人們虔誠的歡呼祈禱聲中,她隨着蔬果、牛羊一起沉入大江。

半夢半醒間,她見到了河神。河神說洋人軍艦太厲害,壞了他的降雨法術,還帶着女主人公暢遊江河。她醒來時,發現自己被江上漁民救起,成爲漁民的養女。

時間線再次跳轉,漁民的傻兒子娶女主人公爲妻。成親第二天,便遇到軍閥混戰,漁船被一炮打沉,養父和丈夫都淹死於水中,婆婆把她賣給了人販子。

幾天內周赫煊便寫出四萬字,拿給梁啓超一看,梁啓超對這本小說的評語說:“荒誕無稽,毛骨悚然。”

因爲書中女主人公的遭遇雖然悲慘,但每個場景都非常歡樂,甚至連軍閥打仗的描述都幽默有趣。不管是軍閥、土匪、貪官、百姓、漁民、人販子,各自生活在自己世界中,他們把坑害女主人公視爲理所當然的事。

這天上午,周赫煊又在寫小說。

梁啓超衝進來拉着他便走:“別寫了,你那小說讓人瘮得慌,快隨我去開講座。”

民國時期講座很流行,各所大學也熱衷於請名人講座,而且酬金不菲。周赫煊如今住在清華園,清華大學自然不會放過他,早就邀請他講課了。

周赫煊隨梁啓超來到歷史系,見教室裡人頭攢動,驚訝道:“清華歷史系這麼多學生?”

“其他系的學生也有來聽講座。”梁啓超笑着解釋道。

清華歷史系創建者兼主任陳懋德熱情地和周赫煊握手說:“周先生,久仰大名,早就想一睹風采了。”

“陳主任客氣了。”周赫煊笑道。

陳懋德說:“清華歷史系初創,許多方面準備不足,還請周先生不吝賜教,傳授一些史學研究的理論方法。”

周赫煊道:“傳授不敢當,一定竭盡全力。”

清華大學是在一個月前,正式設立各系的,其中就包括歷史系,甚至連考古等學科,都被算在歷史研究中。也即是說,今天來聽周赫煊講課的,很多都是清華第一屆歷史系學生。

周赫煊走上講臺,朝下面一掃,發現陳寅恪、王國維、樑簌溟、李濟等國學研究院的教授,也都在坐着聽他講課,頓時感到壓力山大。

事實上,自清華歷史系設立後,國學研究院的學生已經變相併入歷史系,許多教授也變成歷史系老師。

“大家好,”周赫煊朝臺下鞠躬,然後說道,“鄙人周赫煊,才疏學淺,沒進過正經學校,連中學文憑都沒有。被陳主任、樑教授邀請來清華講學,在下深感惶恐。不說在座的各位老師,就是任何一位同學,都比我文憑更高。所以今天我講的內容,大家認同的就鼓掌,不認同的,就把它當個屁放了。”

“哈哈哈!”

臺下傳來一陣輕笑,所有人臉上都帶着笑意。

在寒暄客套後,周赫煊終於進入正題,他說:“西方史學界,自十年前的大戰以來,開始興起一種新的史學研究思潮,跟文藝復興史學有很大不同,我們姑且稱之爲現代史學。”

周赫煊在黑板上寫下“現代史學”四個大字,臺下師生立即安靜重視起來。因爲這種史學研究,在西方都沒有形成完成規範的理論,還在逐步探索當中。

周赫煊指指臺下的梁啓超:“梁任公先生,在他的《中國歷史研究法》中說,人之生命極短,人類社會之生命極長,社會常爲螺旋形的向上發展。他認爲歷史和社會是連續性變化發展的,強調歷史的總體性、連續性和因果性,我很贊同這個觀點。但是,我認爲還不夠!”

臺下師生齊齊朝梁啓超看去,梁啓超搖頭苦笑,周赫煊是他請來講課的,結果一上臺就把他當靶子豎起來。

“我認爲歷史研究,必須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周赫煊在黑板上分別寫下“歷史”、“政治”、“經濟”、“民族”、“外交”、“文化”和“個人”。

他繼續說:“這裡的歷史,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歷史事件。而政治、經濟、文化,是歷史研究非常重要的三個因素,他直接或間接的推動歷史事件。歷史並非孤立的,所以外交和民族也得研究。至於個人,就是歷史人物的影響,比如秦始皇、漢武帝的雄才大略。歷史人物的行爲活動,很多是偶然的,但其影響卻非常深遠。”

臺下師生露出思索的神情,他們中的很多人,其實也做過這方面研究,但卻沒有周赫煊講得這麼概括和全面。

周赫煊又說:“至於單獨的歷史事件分析,我認爲應該從這四個方面着手。”

他又在黑板上寫下“起因”、“過程”、“結果”和“影響”,說道:“我們拿甲午中日戰爭來舉例,它的起因是什麼?這就要分析當時所處的歷史環境,還有中國和日本,甚至西方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外交、個人等因素。戰爭爲什麼會打,爲什麼能打起來?先來說說日本方面……”

周赫煊先是分析日本的明治維新,以及日本當時所面臨的發展困境,得出的結論是日本想要繼續發展,就必須實行“徵韓侵華”政策。而中國內憂外患,一步步淪爲半殖民地,朝鮮是中國最後一塊遮羞布,當時的統治者又不大看得起日本,自然要力圖維護我大清的尊嚴。

說完戰爭起因,周赫煊又講戰爭過程,兩國的外交、兩國的制度、兩國的經濟、兩國的軍事力量等等對比,包括慈禧修院子也在其中:“中國輸掉戰爭是必然的。在戰前,中日兩國經歷了20年的軍備競賽,中國的海軍策略是以防禦爲主,而日本則是進攻型海軍。1889年美國海軍報告中,認爲中國海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甚至排在美國和日本前面。李鴻章對此沾沾自喜,認爲渤海門戶不可動搖,日本深感海軍力量不足,最大限度的增加海軍軍費,斥巨資建造了三艘口徑大、航速快的軍艦。在隨後的幾年,中國海軍停步不前,而日本還在加快海軍發展速度。結果此消彼長,到戰爭爆發前,日本從軍艦數量上已經超越中國,軍艦的許多性能也超過中國,整體實力其實已經超越中國海軍,位列亞洲第一。”

“這是軍事方面,再來說外交。中國毫無外交可言,只能是列強瓜分的對象。而日本呢,美國、英國、德國和法國,都支持日本發動戰爭,中國在外交上處於孤立狀態。”

“爲什麼這些列強會支持日本侵略中國,這就要從他們自身的政治、經濟發展說起……”

等周赫煊把甲午中日戰爭的起因和過程講完,臺下師生已經聽得目瞪口呆。這一戰對中國人來說太熟悉了,相關研究不計其數,但還真沒哪個像周赫煊講得如此透徹。

“啪啪啪啪!”

周赫煊正待繼續講甲午中日戰爭的結果和影響,臺下已經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他等掌聲結束才繼續說:“戰爭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我不再複述。現在來說它的影響,戰爭中國雖然輸了,但國人卻在思想文化上徹底覺醒,許多改良派人士逐漸轉爲革命派……”

255 迎回周校長255 迎回周校長063 名傳四方1022 屁股決定腦袋839 信心918 漢奸與英雄668 不是摹本,是祖本161 作大死847 話不投機495 我心永恆736 個個是人才586 電影皇帝和賣報歌939 採訪與演講923 菩薩道498 支招574 鴻雁891 離開011 裝逼過頭301 採訪141 夜襲539 憂患917 元旦444 川島芳子的任務619 論戰再起176 一條好狗後記 三114 廝磨1017 賭神周維烈945 堅持妥協的丘吉爾414 海軍與胖子031 冬皇830 故人461 大地頭蛇805 委員長的憤怒629 羅斯福的苦惱503066 褚二爺369 詩與情389 貪官污吏337 周赫煊的貓985 得講法律030 摩登伽女821 民族進化論664 交易250 討好丈母孃1051 社會主義英國892 兩個逗比207 赴魯賑災383 法國總領事也是書迷570 南下509 服軟708 四大金剛868 反應603 內山書店180 留在身邊383 法國總領事也是書迷228 鐵桿書迷321 新服166 討薪1013 面試1040 地圖開疆723 挑動風雲288 諾貝爾候選人983 壁畫353 拐帶良家婦女045 奉系清流351 崔家姐妹808 墨索里尼與生大蒜719 瞎子705 元首亮相059 我有一個夢想739 成交081 出氣筒267 計策488 犯賤146 泛淤726 孔大公子467 青年黨468 孫子824 八月148 坦白1030 中英科學合作館400 漢語和漢字460 扒電車公司的黑底1057 新藥793 做客333 風起010 惑亂軍心657 老蔣的參謀長257 又要抄書了1036 石牌保衛戰672 採玉章487 論噴子的歷史素養137 青紅719 瞎子374 名人字畫收割者027 撩528 陸軍監獄694 慈善家族925 大智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