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又是個鴉片鬼

瞎子阿炳,在後世音樂愛好者的眼中,往往是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既定形象。

然而,真實的歷史人物,不可能做到永遠偉光正。

阿炳原名華彥鈞,他爹是道士,他也是道士。在正面宣傳當中,阿炳10歲便擊石練鼓,12歲腕吊秤砣練笛,17歲精通道家音樂,被當地人譽爲“小天師”。

這些都是真的,但並不全面。

阿炳不僅是個音樂天才,更是個不折不扣的敗家浪蕩子。

阿炳之所以眼瞎,是因爲他尋花問柳,梅毒發作造成的。阿炳流落街頭半乞討半賣藝爲生,是因爲他吃喝嫖賭樣樣精通,順帶着敗光了香火旺盛的雷尊殿(道觀)。

阿炳幼年時苦練樂器,並非因爲他勤奮,而是父親逼的。當道士的老爹死後,阿炳很快就放浪形骸,根本就沒花心思在音樂上。他演奏樂器的手法極不標準,同一首曲子,每次拉出來都不一樣,完全是即興發揮。

就連大名鼎鼎的《二泉映月》,也並非完全由阿炳原創。原曲叫做《知心客》,是娼妓和嫖客調情唱的淫曲兒,阿炳在逛窯子的時候學來的。

但不得不說,阿炳真是個音樂天才,能把一首淫曲兒改編成《二泉映月》,其實已經相當於再創作了。

阿炳的老家在無錫,他之所以出現在蘇州,完全是因爲在無錫混不下去,名聲被徹底敗壞了。

“省着些抽,別又幾天就把錢抽沒了。”董催弟憂心地幫阿炳點菸膏。

阿炳吞雲吐霧,飄飄欲仙,不耐煩道:“曉得咧,曉得咧!”

董催弟是個寡婦,阿炳是個乞丐,寡婦配乞丐,也算天作之合。

阿炳得了周赫煊11元賞錢,立馬用其中10元來買鴉片。至於是否能填飽肚子,阿炳並不擔憂,要麼他去賣唱,要麼讓老婆去乞討,這幾年都是這麼混日子的。

一角鴉片化作煙霧,阿炳在仙境兜兜轉轉,終於回到了人間。他幸福而又痛苦地說:“今天總算是抽了個飽。”

董催弟心疼的看着丈夫,勸道:“少抽點好。”

“曉得咧,曉得咧。”阿炳重複着這句話。他也想戒大煙啊,可又怎麼戒得了?

這年頭,抽鴉片屬於時尚,就跟西方人抽雪茄差不多。

董催弟嘆了嘆氣,說道:“老倌,那位先生明天就走,我們真要跟着他?”

阿炳苦笑道:“有人管飯,多難得啊。他愛聽曲兒,我就給他唱唄。一天一塊錢,比做工划算得多。”

“看樣子是個大老爺咧,身邊姨太太好多個,”董催弟憧憬着幸福生活,“要是把他伺候好了,後半輩子就不愁吃穿。”

“不餓死就好。”

阿炳把煙槍甩到一邊兒,從懷裡摸出竹笛,吹奏起不知名的吳越小調。

“咚咚咚!”

敲門聲響起。

阿炳立即停止吹曲兒,把竹笛放回懷中。

董催弟起身開門,只見外面站着貴婦人,身邊還牽着個粉雕玉砌的小女孩兒。

“太太好,給太太磕頭!”

董催弟自慚形穢,噗通一聲就跪下,動作非常熟練,這是常年乞討攢下的功夫。

孟小冬連忙說道:“快起來,別動不動就下跪!”

董催弟爬起來問:“太太有啥使喚?是不是老爺想聽曲兒了?”

屋內的鴉片煙霧還沒散去,孟小冬站在門口揮手驅散,皺眉道:“阿炳先生還會笛子?”

董催弟道:“我家老倌會的可多了。”

“都會些什麼?”孟小冬問。

阿炳整理衣襟,握着竹竿兒站起來,用自負的語氣說:“敲彈吹拉,只要帶響兒的,我基本上都會!”

小靈均突然蹦出來說:“我要學笛子,好聽。”

“學藝辛苦。”阿炳答道。

“我不怕辛苦。”小靈均說。

孟小冬不動聲色地把女兒拉回來,剛纔聽到笛聲,小靈均突然鬧着要學,她被纏得受不了才答應。但沒想到,這瞎子居然是個鴉片鬼,孟小冬生怕女兒學壞了。

但不得不承認,阿炳的演奏水平很高。

孟小冬從小在戲班子里長大,接觸的樂師不知凡幾,很少有人能達到阿炳的級別。

跟隨餘叔巖學戲多年,孟小冬的京劇造詣爐火純青,“冬皇”之譽實至名歸。她早已經過了追求技巧的境界,現在求的是“道”,說直白些就是“喻情於角”。把自己融入角色,把角色融入自身,唱出一個“情”字,角色的情和自己的情。

在孟小冬看來,瞎子阿炳的音樂造詣,已經跟她是一個級別了,都在追求“道”。

如果女兒真的想學樂器的話,這樣的名師可遇而不可求。

偏偏卻是個鴉片鬼!

音樂求道者阿炳先生,卻絲毫沒有宗師風範,他奸猾而市儈地說:“隨便教教,一天兩塊錢。正式拜師,一天十塊錢,我把壓箱底的功夫給她。”

“我再考慮一下。”孟小冬拉着女兒就走。

“不嘛,不嘛,人家要學吹笛子。”小靈均搖着母親的手撒嬌耍賴。

孟小冬直接把女兒抱起,任由其哭鬧,快速回到樓上的客房。

董催弟擔憂地望着丈夫:“老倌,我們的房錢還是人家給的,你這樣不會得罪大老爺吧。”

“我的本事,值那個價!”阿炳拄着竹竿昂首挺胸,臉上煥發着奕奕神采,跟先前那個窩囊的大煙鬼判若兩人。

樓上,客房。

小靈均哭得梨花帶雨,撲到老爸懷裡告狀:“媽媽壞,媽媽壞,不讓我學吹笛子!”

“再哭!再哭把你吊起來打!”孟小冬頭疼地看着女兒。

小靈均哭得更瘋了:“嗚嗚嗚嗚,媽媽還要打我,爸爸救命啊!”

孟小冬無奈扶額:“這破孩子,都被家裡慣壞了。”

周赫煊笑道:“靈均想學,就讓她學唄。”

孟小冬說道:“就算要學,也得另外請先生,那瞎子是個鴉片鬼。”

“他的技藝如何?”周赫煊問。

“神乎其神。”孟小冬說。

“那不就結了,”周赫煊笑道,“人無完人,只要品行過關即可。先讓靈均跟他學着,但暫時不要拜師,試探一下再說。”

“怎麼試探?”孟小冬問道。

周赫煊說:“不小心落點銀錢,看他們會不會拿走。不多不少,500塊錢足夠了。”

“也行。”孟小冬覺得這法子不錯。

翌日。

周赫煊帶着全家啓程,阿炳夫婦也跟着,兩篇罵人的文章已經寄向報社。

848 貿易和戰爭915 風靡一時727 六親不認283 斷章887 養雞秘笈295 論戰344 死局1012 周維烈的高考1000 尼赫魯383 法國總領事也是書迷338 邀請250 討好丈母孃803 山西老財404 一次預言,一場演講148 坦白701596 狂歡晚宴600 讚美541 黑土745 周大頭235 坐談633 改變計劃284 年鑑學派創始人536 東北史詩408 張家老二710 比劃927 薄白學074 差事565 逢場作戲147 說服674 國際宣傳653 前往武昌後記 一821 民族進化論802343 再會966 初步接觸1036 石牌保衛戰357 劇場版大船504 返航257 又要抄書了106 去東北912 青年567 忙碌的周先生002 租房落腳894 維烈——掛科一半的天才兒童987 挖坑1005 聖雄甘地922 三昧真火760 背水一戰400 漢語和漢字296 薛瘋子925 大智若愚1053 日本投降345 心腹895 周明誠的缺點013 驚天秘計173 褚二爺的新獵物160 田中奏摺907 超級抗日英雄的誕生500 艱難的選擇551 體育報國561 元宵節與新生活532 羅斯福的圈套1034 爭論的背後287 聲名鵲起655 法西斯就是搶劫犯255 迎回周校長353 拐帶良家婦女261 亡國之君難當1037 史迪威和花生米666 妹妹915 風靡一時550 砸了好多錢167 賺錢方案1000 尼赫魯446 見血200 訪談節目438 再勸063 名傳四方1031 新作問世425 前往重大914 關岳廟560 回憶錄431 中國工人961 演出開始090 學霸太多後記 三952 周赫煊的寫作風格669 成舍我368 寫詩376 大坑貨896 惱羞成怒286 奇葩作家562 一場鬧劇124 農村大地456 默契831 藥廠225 三樂堂183 精英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