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 中國電影二三事

周赫煊帶着帽子走出放映廳,帽檐壓得很低,這樣不用擔心被人認出來,畢竟他的照片經常出現在報刊雜誌上。

這種打扮並不奇特,來看電影的男人,有將近三成都戴着帽子。

戴帽子似乎這個時代的潮流,無論歐美還是亞洲,男人女人出門很喜歡戴帽。幾年前南京國民政府頒佈的《制服條例》,甚至有專門的帶帽規定,比如學生、公務人員在正式場合必須戴帽,夏天戴白色帽子,冬天戴黑色帽子,顏色錯誤是要被嘲笑的。

周赫煊現在戴的就是一頂男士禮帽,圓乎乎的類似於飛碟形狀,帽檐上方還箍着一圈絲帶。這種帽子在民國影視劇裡很常見,比如諜戰劇的地下黨接頭,主角往往是穿着長衫、戴着禮帽,摘帽時從帽子裡掏出一張字條悄悄傳遞。

周赫煊順着人潮出去,看完《紅塵》的觀衆臉色興奮,卻憋着不肯提電影內容。而那些看完《神女》的觀衆,則一個個義憤填膺,不少人邊走邊討論劇情。

“那個流氓太可恨了,簡直就是人渣!”

“可不是?要我說啊,就該早點報警把他抓走。”

“報警有個屁用,最多關進去幾天,等放出來以後女主角更慘。”

“阮玲玉演得太好了,看到她在電影裡被欺負,我忍不住就想哭。”

“還是周先生編的故事好。”

“你們看過《神女》的原著小說嗎?”

“沒怎麼看懂,跟電影完全是兩個故事。”

“原著小說裡也有這個情節,不過寫得更隱晦凌亂,而且原著女主角比電影更慘。”

“……”

從這些觀衆的反應來看,電影版《神女》無疑是成功的,極大地調動了諸多觀衆的情緒。當然,美國大片《紅塵》也很成功,一個個看得紅光滿面,就跟80年代的人在錄像廳裡看小電影一樣刺激。

就在周赫煊帶着費雯麗北上天津時,兩部電影的口碑都發酵了,只不過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很多衛道士站出來猛批《紅塵》,認爲這部電影宣揚的是**思想,並呼籲政府禁止放映這樣低俗的影片。當局表示很爲難,一邊礙於輿論的壓力,一邊又礙於美國電影商的壓力,最後只能選擇一個折中的做法:《紅塵》只能在特定的大戲院放映。

而《神女》則獲得人們的一致認可,特別是裡面反應的社會問題,引起廣泛的社會大討論。妓女的兒子有沒有受教育的權利?父母的職業不正當,子女長大之後就一定是壞人嗎?

左聯的機關刊物,把《神女》定性爲一部反封建的進步影片。田漢甚至親自寫影評說:“電影跟書籍、報刊一樣,也是傳播思想的有力武器,是改造社會的良好工具。電影不應該只是情情愛愛的傷春悲秋,更應該反映底層人民的生活,反映尖銳的社會問題,《神女》爲我們的電影工作者提供了優秀的參考。”

此時的中國電影人,以張石川和鄭正秋爲代表。兩人雖然合作創建了明星電影公司,但他們的電影理念卻各不相同。

張石川走的是商業路線,提倡電影“處處爲興趣是尚”,觀衆習慣看什麼就拍什麼,他的代表作是《火燒紅蓮寺》。而鄭正秋卻認爲電影應該改良社會、教化民衆,代表作有《勞工之愛情》。

但不管如何,兩人還是以商業片爲主,畢竟電影公司需要生存,現實文藝片遠沒有商業片賣座。

歷史上,直到《神女》大獲成功,又有教育意義又能大肆賣錢,終於掀起了拍攝社會問題片的風潮。其中也有左聯在推動,左翼作家們創作精彩的劇本,聯華影業公司負責具體的拍攝發行。

現在周赫煊將《神女》提前兩年問世,同樣獲得無數觀衆認可,立即給羅明佑帶來極大的信心,他主動跑去找田漢等人買社會問題片的劇本。

妨礙《神女》大賺特賺的,恐怕就只有放映問題了。

首都大戲院這種超級牛逼的所在,安裝了最先進的有聲電影放映設備,所以人們可以盡情的觀看《神女》和《紅塵》(《紅塵》也是有聲片)。但其他的影院就有些糟糕,只有羅明佑旗下的部分影院,以及明星公司旗下的少量影院,能夠讓電影發出聲音來。

有聲影院裡的《神女》場次座無虛席,甚至有時候上午放映都爆滿,但無聲影院的老闆們卻只能乾着急。最後只能採用補救的辦法,重新制作無聲電影拷貝,在關鍵情節處增加對話字幕。

對此周赫煊只能苦笑,他好不容易投資拍了一部有聲片,採用的還是最先進的有聲電影技術。但大部分影院放映時,觀衆還是聽不到聲音,就好像後世拍出一部3d大片,結果尋遍全國都找不出幾個3d放映廳。

《神女》熱映之後,阮玲玉簡直紅得發紫,一舉反超胡蝶躋身影壇一姐,成爲聯華影業公司絕對的臺柱子。

與普通觀衆追捧明星不同,業內人士更關注《神女》的拍攝技術。因爲這部電影採用了頂尖的有聲技術,音質好得嚇人,不像之前的國產有聲片那樣各種雜音,各種音畫不同步。

張石川和鄭正秋連忙打聽情況,結果在知道有聲膠片的價格後紛紛搖頭——成本太高了,他們玩不起。

說起來有些奇怪,一向摳門的邵氏兄弟,居然也對有聲片很感興趣,還專門派邵逸夫前往美國購買有聲電影設備。但邵氏兄弟的“天一公司”已經不在內地發展了,由於淞滬之戰帶來的時局動盪,邵氏兄弟決定轉移到香港發展,並把目標市場對準東南亞。

其實邵氏兄弟真的好厲害,他們在上海創立“天一公司”僅三年,就迅速佔領中國南方電影市場。逼得民新、明星、大中華、友聯、上海、華劇六家公司聯合起來,共同組成“六合影業公司”,聯手對付邵氏的“天一公司”,史稱“六合圍剿”。

邵氏兄弟哪裡扛得住?只能灰溜溜跑去香港發展,甚至都無法向內地賣片,無奈之下悉心經營東南亞市場,十年間在東南亞建立起100多家影院。

結果大家都知道,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邵氏後來陰差陽錯的造就了香港電影的輝煌。

反倒是把邵氏逼走的那些電影公司,一家家的消失在歷史長河當中。

753 申訴關於漢奸的個人見解017 法國領事夫人786 膝蓋中箭的湯半城846 老驥伏櫪667 拜訪724 第二篇文章1029 評古197 電臺開播169 古怪的老頭兒217 各種罵娘368 寫詩363 魯樑罵戰501 丘吉爾024 段公子532 二十九軍385 文藝沙龍278 婚期將近347 瑰寶337 周赫煊的貓452 拖死日本纔是正途790 扒皮食肉632 陰險的瘸子685 手術101 鄭證因214 押解972 吃人事件357 劇場版大船630 一鍋粥544 喂狗451 閒談1045 再進警局926 摳腳老李1050 東京燒烤和大反攻1042 新年新困境318 自殺潮060 抵達清華987 挖坑514 看電影後記 終1043 駐華美軍148 坦白466 周先生髮言471 小白鼠311 步步錯380 好人,壞人280 愛面子的閻部長602 開山祖師354 土豪1042 新年新困境511 黃老之術965 三舅哥973 周神仙駕到498 支招753 申訴264 一猜就中414 海軍與胖子060 抵達清華102 又一個入夥的709 中國運動員到來552 商業運作628 忽悠效果遠超預期497 買房才能申請專利955 瞎扯淡308 熱愛炒股的間諜先生383 法國總領事也是書迷679 偉大的矮子民族079 滅口929 抓壯丁1048 聯合政府492 周先生是語言學家141 夜襲052 響應697 領獎致辭401 教科書425 前往重大994 蘭州255 迎回周校長1036 石牌保衛戰378 都不靠譜799 戰爭預警357 劇場版大船205 退股391 又一個四小姐446 見血246 機器和人力的比賽671 合作722 黑得喪心病狂488 犯賤652 橋樑專家458 談不攏啊685 手術087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099 談文學創作183 精英青睞326 戰爭與和平628 忽悠效果遠超預期505 虛僞的老頭兒423 收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