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 愛國教育

“讓他上來!”

張學良如今心情正好,吩咐副官一聲,又暢快地對馮庸笑着說:“說曹操,曹操到。這份策劃書的作者來了!”

“就是那個寫《大國崛起》的周赫煊?”馮庸問。

“喲呵,”張學良在發小面前表現得極爲輕佻,翹着二郎腿打趣道,“好你個馮小五,居然也知道看書看報了?”

馮庸無比裝逼,豎起大拇指對準自己:“老子可是要辦大學的人,不多讀點書能成嗎?這個周赫煊可不得了,他的書在北平各大學堂裡都傳遍了。”

張學良低聲道:“此人對國內外形勢瞭若指掌,是頂尖的人才。”

馮庸突然表情凝重,告誡說:“六子,可別又是個郭鬆齡!推心置腹、待人以誠是應該的,但別把自個兒的命都交到別人手上。”

張學良默然,他把郭鬆齡當成良師益友,將手下的部隊競相托付。那可是東北軍最精銳的部隊,結果郭鬆齡反戈一擊,殺得張作霖收拾細軟都準備跑路了,靠籤賣國條約才請來日本人幫忙穩住形勢。

“吃一塹,長一智,我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張學良了,”張學良嘆息一聲,隨即笑道,“放心吧,這位周先生不懂兵事,他只是一個純粹的愛國學者而已。我前幾天跟他一席長談,可是受益良多啊。”

屋外已經傳來腳步聲,馮庸笑道:“六子,小爺再幫你驗驗貨。”

“隨你吧。”張學良笑笑。

周赫煊剛進門,就看到沙發上坐着個小胖子,正皮笑肉不笑地盯着他。

張學良介紹說:“赫煊,這是我兄弟馮庸,東北軍空軍司令。”

“馮司令好!”周赫煊抱拳問候一聲,便對張學良說,“六帥,報館那邊已經準備妥當,下週一就能正式復刊發報。”

“嗯,很好。”張學良懶得管報紙的事。

馮庸突然開口問:“周先生是吧,聽說你在西方各國遊歷了十多年,對那邊的事什麼都清楚?”

“略知一二。”周赫煊模棱兩可道。

馮庸又問:“你對東北的情況又怎麼看?”

周赫煊打哈哈道:“奉軍上上下下英才衆多,何必問我一個臭寫文章的?”

“這人不老實,這人不老實啊,哈哈。”馮庸指着周赫煊大笑。

其實現在的東北局勢,聰明人都看得清。從外部來說,就是夾在日俄兩個大國之間特憋屈,這也是張作霖一心想入關的根本原因;從內部來講,郭鬆齡一死,楊宇霆就成了關鍵人物,所有爭鬥都圍繞着此人展開。

那是真不用周赫煊再多說廢話。

馮庸又說:“既然你不敢說活人的實話,那就來評價一下死人吧。你對郭鬆齡怎麼看?”

張學良頗爲不悅,狠狠瞪了馮庸一眼,但也沒出聲阻止。

周赫煊整理措辭道:“郭軍長的一腔愛國熱情,我是很佩服的。但他是個武人,不懂政治,不懂外交,不懂隱忍,性格剛烈易折,對時機和實力的判斷也有些拎不清。”

馮庸問:“如果你是郭鬆齡,你會怎麼做?”

周赫煊笑道:“當然是先幫少帥鞏固實力,迎合大帥迫切出關之心,利用軍閥混戰擴充軍隊、增加威信。與此同時,再聯合舊派打擊士官派,並虛與委蛇穩住日本人。如此一來,上有大帥支持,內有舊派附和,外有日人響應,三五年間大事可成矣。”

張學良聽了臉色突變,呵斥道:“不準亂說!”

馮庸則是瞠目結舌,指着周赫煊大呼:“你他娘纔是小諸葛啊,媽拉個巴子!六子,這傢伙有點意思,就怕你降不住。”

周赫煊也不慌張,悠然笑道:“按我剛纔的說法,三五年內確實可以掌控奉軍,甚至能逼迫大帥下野。但這又如何?列強在背後盯着呢,蘇俄全力支持南方政府,目的無非禍水東引,利用中國戰事轉移英美日法的注意力。最後打來打去,還不是中國人打中國人。有意思嗎?”

馮庸臉上的笑容盡失,周赫煊這話說進他心坎裡了,低聲咒罵道:“他孃的,洋人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是啊,內鬥不休,國將不國。”張學良慨然嘆息。他在郭鬆齡的常年影響下,也是反對父親入關混戰的,可惜做爲兒子不得不聽命行事。

三人沉默片刻,馮庸問:“你覺得該怎麼救中國?”

張學良也打起精神,想要聽周赫煊說真話。

周赫煊苦笑道:“救中國?我沒那麼大本事。只能多寫幾本書,開拓國人的思想和眼界,多辦幾所學校,提高國人的識字率而已,略盡綿薄之力吧。”

張學良聽了這番話,有些失望,但也放鬆了對周赫煊的警惕。

在座的三人都差不多,希望國家強大,希望民族復興。但他們都怕死,心裡都有顧忌,不是那種能狠下心來爭天下,一將功成萬骨骷的梟雄。

什麼拋頭顱灑熱血,去他孃的,跟咱沒關係。

把話說穿以後,馮庸對周赫煊大有知己之感,就像是看到了另一個自己。他哈哈笑道:“小周啊,我正打算回東北辦大學。你肚子裡有貨,不如去我的學校當老師吧。”

“馮司令,只論年齡的話,我應該比你大一些,年初就滿28歲了。”周赫煊笑道。

“28歲了?看不出來啊,你保養得可夠好,”馮庸走到周赫煊身邊,墊着腳勾肩搭背道,“那我就喊你老周,你也別叫啥馮司令馬司令,喊我的名字或者叫聲五爺都成。”

周赫煊剛剛說了一番驚悚之言,此刻無比低調,抱拳道:“五爺。”

“這纔像話嘛,”馮庸拖着周赫煊的袖子,“咱們明天就走,回東北辦大學去!”

周赫煊搖頭道:“五爺,我認爲辦大學不如辦小學。如果全民都能識字,懂得國家大義,這國家就算再混戰不休,也總有強大的一天。”

“辦小學能成什麼事兒?”馮庸對此無法理解。

“要建高樓大廈,地基纔是最重要的,”周赫煊目光堅定地說,“但凡我們辦的小學堂,入學第一課的內容必須是:我是中國人,我生在一個偉大的國家,我立志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好,這句話說得好!你們那啥中華希望教育基金會,算我老馮一個!”馮庸熱血沸騰道。他是真的徹底厭戰了,否則也不會打算辭去軍中職務,散盡家財辦那個免收學費的馮庸大學。

張學良亦點頭道:“是該加入愛國教育內容。”

說出這句話,張學良又無比糾結。父親把他的老部下送回來,意味着他要指揮軍隊打仗了,而且還是那種毫無意義的軍閥混戰。前兩年他很多部下都死於吳佩孚的槍口,現在卻必須跟吳佩孚聯手,他覺得愧對死去的兄弟。

等這一仗打完,說不定還會繼續跟吳佩孚打。整天你打我我打你,而且各方大帥還沾親帶故的,簡直他孃的就是一筆糊塗賬。

當然,糾結歸糾結,仗還是要打的。

郭鬆齡倒戈事件後的張學良,已經失去了那股熱血青年的魂兒。他良知尚在,但根本不敢違抗父親的命令,就算明知是錯的,那也必須去執行。換成以前,他還會頂撞幾句,但現在連頂撞的念頭都沒有了。

隨後的幾天,張學良開始忙活組建聯軍司令部。剛剛被送回來的姜化南,被任命爲第三、四方面軍團副官處處長,劉多荃被任命爲第三、四方面軍團衛隊隊附。他雖名爲總司令,但真正能夠指揮的,還是隻有他的兩支老部隊。

至於馮庸,則開始聯絡奔走,爲組建中華希望教育基金會而出力。

414 海軍與胖子451 閒談042 養望429 名人拜訪463 國難?132 婦女之友291 查貪024 段公子286 奇葩作家062 人情最大873 成功的秘訣118 抵滬827 與子同袍819 七七事變104 少帥的憂心647 私人飛行俱樂部1021 災情的背後163 偶遇943 攪動天下790 扒皮食肉263 魯樑罵戰104 少帥的憂心651 長江大橋495 我心永恆664 交易999 去印度403 中央大學也缺錢粉絲新年活動通知109 砸玻璃360 錢鍾書和錢穆679 偉大的矮子民族說一下更新496 實驗成果124 農村大地059 我有一個夢想765 中國人也是能夠的392 有聲電影576 音樂大才792 同監來訪219 除害126 剪髮潮833 雞犬不留1006 一場鬧劇而已456 默契672 採玉章292 一鍋端835 受聘640 貪婪的英國人409 驚天秘聞884 品煙如品人513 神女上映989 西北匪事545 烏煙瘴氣001 初到津門554756 勝利曙光541 黑土650 常凱申的四不精神624 抵達舊金山562 一場鬧劇704 柏林456 默契363 魯樑罵戰426 宣傳508 論文明與法564 怕死和不怕死的460 扒電車公司的黑底906 中國隊長332 另類領獎969 禾花雀225 三樂堂433 嗚呼哀哉219 除害676 萬人迎接051 斷髮明志763 我的民族543 成功與麻煩948 蕭乾646 賺錢與花錢805 委員長的憤怒689 推波助瀾447 內鬥1009 新的代表作999 去印度803 山西老財103 丈母孃看女婿469 屁股歪了,腦袋也不好使238 大水衝了龍王廟768 助人助己228 鐵桿書迷508 論文明與法014 一個媽生的520 各有所思694 慈善家族1027 周先生的明史初探419 科普314 洪門178 開業酒會140 義演716 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