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 哥大邀請

對聰明人而言,話不需要說太多,自然能理解其中妙處。

羅斯福就是聰明人,不管是競選下一屆總統,還是解決經濟危機的方法,周赫煊都只說了大致方向。這就足矣,只要羅斯福認爲是正確的,自然會朝目標邁進,中途遇到的困難他會自行解決。

周赫煊與羅斯福搭上線後,立即聯繫遠在加州的張謀之。周赫煊只負責投資和出主意,創建避(和諧)孕套工廠的具體操作,就需要張謀之親自過問了。

還沒等他離開奧爾巴尼,張彭春突然前來拜訪,還帶着一份電報和一封邀請函。

“周先生,可算找到你了。”張彭春笑道。

周赫煊頗爲驚訝:“你不是在陪梅蘭芳先生做巡迴演出嗎?怎麼找到這裡來了?”

“梅劇團的演出已經走上正軌,具體安排由演藝經紀人覺醒,”張彭春笑道,“我這次是來幫人傳信的,通過美國洪門才知道,周先生原來到了紐約州首府。”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張彭春,此君做過清華大學三年教務長,開創了中國話劇的導演制。他還是“新月社”的發起人之一,甚至連詩社的名字都是他取的——張彭春崇拜泰戈爾,於是引用“新月”爲名,獲得徐志摩和胡適的一致贊同。

至於這次嘛,張彭春是受哥倫比亞大學邀請,由南開大學贊助赴美講學,並擔任梅蘭芳劇團的藝術指導和演出顧問。

周赫煊首先打開張彭春送來的邀請函,卻是哥倫比亞大學聘任書,想聘請周赫煊做“哥大”的客座教授。

張彭春笑道:“周先生,哥倫比亞大學非常有誠意,只要你擔任哥大榮譽教授,他們願意和中國的大學展開合作。至於哪所大學,由你來指定,每年有兩個全額獎學金的留學名額。”

“有這種好事?”周赫煊頓時來了興趣。

1929年,屬於中國學生赴歐美留學潮的最後一年,此後歐美留學生人數急劇下滑。

主演原因有兩個:一是南京國民政府,控制並提高了留學申請資格;二是留學庚款用盡,普通家庭出身的學子難以承擔鉅額留洋費用。

所以在1930年以後,中國學生很少有留歐、留美的,大部分選擇更加便宜便利的日本。

一分錢,一分貨,30年代後的留學生裡,很少有大師出現。

像兩彈元勳錢學森先生,他屬於運氣好。30年代中期,南京政府突然重啓公派留學計劃,錢學森正好碰上這個機會,成功考取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但這個公費留美計劃,僅僅實施了三年,就再度被南京政府作廢。

如果能幫中國多培養出幾個科學家,周赫煊是很願意接受哥倫比亞大學聘任的。甚至,周赫煊腦子裡突然產生個想法,他現在有錢了,完全可以拿出一部分,設立“私人留學基金”,每年資助十個、或二十個優秀學生留洋。

周赫煊收好邀請函,笑着說:“這個聘書我接了。”

張彭春又指着哪封電報說:“電報是從法國發來的,直接發到了中國駐美公使館。當時你在紐約,使館派人送電報過去,結果你又去了舊金山。使館的人抵達舊金山後,才獲知你去了奧爾巴尼,我正好一併帶過來。”

“那可真是費盡周折。”周赫煊狂汗。

打開電報紙一看,卻是李石曾從法國發來的,裡面寫着兩個消息:“諾貝爾文學獎最終提名通過,龔古爾獎有望進入第三輪名單,請速來歐洲。”

這封電報是10月底發出的,當時周赫煊正在和李費摩爾一起做空美股,所以只說周赫煊進入了龔古爾獎第二輪名單。算算時間,現在龔古爾獎的第三輪入選名單恐怕也已經公佈了。

唉,這年頭的通訊太過落後,越洋電報發出去還要到處找人接收。

哪像21世紀,歐洲那邊名單一公佈,中國和美國的報刊、網站就已經鋪天蓋地的報道了。

哥倫比亞大學就在紐約,離奧爾巴尼很近。周赫煊打算去哥大走一趟,再橫渡大西洋前往歐洲,算算時間應該還來得及。

紐約,曼哈頓。

周赫煊再度來到這裡,比起半個月前,景象更加悽慘蕭條。

1929年的曼哈頓,已經集中修建了近200棟摩天大樓。那高樓林立的景象,讓任何初到此地的中國人,都從心底感受到無與倫比的震撼。

包括北平、上海在內的中國各大城市,連電車軌道都沒幾條,曼哈頓的地鐵卻已修到6號線。

周赫煊和張彭春這次來曼哈頓,正好遇到7號線修築工人罷工。準確的說是被迫停工後,聚在路邊搞遊行示威,強烈要求紐約政府給他們補發工資。

“我們要工作!”

“勞動獲利是憲法賦予的神聖權利!”

“……”

五花八門的標語牌,被工人們高高舉起。旁邊是幾個賣水果的小販,這些流動攤販在大蕭條時期很常見,你隨便找一個攤販聊天,就有可能是破產後的銀行家。

街面上出租車也好少,因爲連出租車公司也宣佈停止運營,或乾脆直接倒閉了。

周赫煊和張彭春只能坐電車前往,到終點站後下車繼續步行。道路兩旁的摩天大樓顯得很冷清,因爲寫字間裡的公司大量倒閉,百貨商場更是門可羅雀。

股災前被炒成天價的曼哈頓房產,僅僅半個月時間,房價已經下跌超過60%。

別想着抄底買房,曼哈頓的房價還沒到底呢,一直跌到了十年後才反彈,到那時中國的抗戰都爆發兩年了。

走着走着,周赫煊突然看到路邊有個西裝革履的傢伙,正站在一臺奔馳轎車旁邊,胸前掛着塊牌子:“低價出售奔馳車,只需50美元。本人耶魯大學畢業,從事金融行業十年,希望得到一份穩定工作,週薪20美元即可。”

張彭春看得連連搖頭:“耶魯大學畢業的銀行家,現在連20美元週薪的工作都找不到,真是讓人難以置信。”

周赫煊正好走得累了,朝那人招手道:“嘿,夥計!”

對方見他們是兩個亞洲人,稍微猶豫數秒,還是奔跑過來說:“先生,你要買車嗎?這輛奔馳轎車是去年纔買的,沒有任何毛病,只要50美元,他就是你的了。”

周赫煊邊掏錢邊問:“你叫什麼名字?”

“艾倫,艾倫·巴特。”看在美元的面子上,對方表現得更加熱情。

周赫煊把50美元遞給他,笑道:“我的工廠正好需要一位財務人員,你能詳細講講自己的履歷嗎?”

“您是工廠主?”艾倫·巴特態度瞬間恭敬起來,連忙說,“先生,我叫艾倫·巴特,今年34歲,畢業於耶魯大學金融專業。我曾做過兩年股票交易員,之後進入紐芬銀行做中層職員,股災來臨前,我已經是信貸經理了。我工作能力很強的,紐芬銀行倒閉不是我的錯,是因爲大量貸款無法收回,又遇到難以應付的擠兌潮。只要你聘用我,每週20美元……不,18美元都可以,我保證認真的工作!”

周赫煊指着奔馳笑道:“走吧,車上說,我還要趕時間。”

艾倫·巴特很有眼力勁,主動坐到駕駛室裡當司機,等周赫煊、張彭春和孫永振上車後殷勤問道:“先生,你們要去哪兒?”

“哥倫比亞大學。”周赫煊說。

艾倫·巴特啓動汽車,好奇地打聽:“您是那裡的講師嗎?”

張彭春笑着插話道:“他的名字你肯定聽過,大名鼎鼎的周赫煊先生。”

“嘎!”

艾倫·巴特猛地剎車,不可思議地回頭看着周赫煊,驚歎道:“您就是那位遠東巫師?”

周赫煊滿額頭黑線:“……”

427 工科720 又是個鴉片鬼366 戰爭與貧困216 借兵321 新服491 男人的佔有慾309 三隻狐狸762 載譽而歸739 成交054 詩人周赫煊695 文學界的獨裁者953 理想與現實370 可知少女心事?027 撩214 押解318 自殺潮335 考察1039 兩點小建議976 道別787 自投羅網795 商業計劃221 買房516 威爾斯與銀英傳412 建廠計劃137 青紅946 起來111 死心101 鄭證因017 法國領事夫人531 陣痛708 四大金剛231 喜015 屠刀987 挖坑905 波蘭覆亡和長沙勝利782 妖道必須死883 入土爲安031 冬皇565 逢場作戲159 軍事化辦學873 成功的秘訣684 混亂834 否極泰來346 政壇攪屎棍132 婦女之友209 歪曲報道430 太太家的客廳400 漢語和漢字253 借勢392 有聲電影702 元首的讚賞683 刺殺601 現代派325 哥大邀請1019 腦子被驢踢了946 起來351 崔家姐妹542 應聘366 戰爭與貧困712 中國的國球是足球?293 捐贈807 途中458 談不攏啊668 不是摹本,是祖本495 我心永恆050 忽悠捐款265 輿論攻勢437 勸諫405 歸化派翻譯家797 劉湘來訪945 堅持妥協的丘吉爾611 發酵698 令人生厭的人與值得尊敬的人1010 屈原835 受聘066 褚二爺188 法國採訪798 副使566 新秘書上任901 炸鬼子751 國術驚豔全場548 悲哀的體育事業138 豪傑131 女校演講188 法國採訪601 現代派548 悲哀的體育事業649 王安石與法西斯133 難民798 副使857 八女投江534 收徒弟140 義演804 咳咳咳356 維烈916 《黑土》出版775 爲富不仁的重慶首富638 寶騰738 性別錯亂者047 刀妃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