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抵美

遠洋客輪在東京港停留一日,等許多日本旅客登船後,纔開始繼續航行,下一站是夏威夷。

周赫煊寫小說的速度很快,因爲故事情節早就有了。他需要費心的,就是把一些未來物品,用科幻小說的詞彙闡述出來。比如人造衛星、比如水下探測器、比如影像顯示器、比如移動電話等。

心血來潮之下,周赫煊還用鉛筆畫着各種插圖,而且故意把未來機器的外形扭曲。

周赫煊把水下探測器畫成小型潛艇模樣,把影像顯示器(閉路電視)畫成圓形,把人造衛星畫成帶着無數天線發射器的怪物。

爲毛要寫人造衛星?

看看周赫煊的小說內容吧:

“公園1990年時,人類已經進入電氣智能時代。搜尋泰坦尼克號殘害的探測船,擁有遠洋自動航行能力,它靠人造衛星信號定位,單位精確到以海里計,船長不需要再使用羅盤……

人造衛星就如同月球一樣,圍繞着地球空間軌道運行,它平衡了地球引力場、大氣阻力、太陽引力和月球引力的互相作用,擁有自身固定的環繞軌道……

就像無線廣播一樣,人造衛星如同太空中的信號塔,隨時隨地向地球傳輸各種信號播。20世紀末的人類,可以隨時隨地的打電話,不用再受到電話線的束縛,正如有線電報和無線電報的區別……

布洛克·諾威特通過聲吶系統,探測到泰坦尼克號的具體位置。他讓助手啓動水下探測器,這種探測器擁有防水的攝像頭,將海底的影像真實傳輸到船艙控制室……”

二十多年後,當蘇聯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上天,人們再次將目光投回《泰坦尼克號》這本小說。

科幻小說的預言成功並不稀奇,比如飛機、潛艇、計算機發明出來以前,就有科幻作家在小說裡面提到過。人們之所以如此驚訝,是因爲《泰坦尼克號》的故事廣爲人知,到50年代早已經家喻戶曉了。

2000年8月30日,第61屆世界科幻大會在多倫多舉行,評選出“20世紀影響深遠的十大經典科幻小說”。“湯姆·斯威夫特”系列小說獲得冠軍,而《泰坦尼克號》在這個榜單排名第二。

雖然在絕大多數時候,人們都把《泰坦尼克號》視爲愛情小說。但它被選入“20世紀十大經典科幻小說”榜單,卻沒有科幻愛好者站出來反對,因爲裡面提到的“未來”科技全都變成了現實。

科幻迷們甚至感覺惋惜,因爲周赫煊畢生就只有這麼一部科幻作品,而且還是披着科幻皮的愛情小說。

有人戲言道:“周赫煊是一個被史學研究耽誤的科幻大神。”

連續把自己關在船艙裡創作半個月,周赫煊終於出來透氣了。他受馬慕瑞夫婦的邀請,跟張謀之一起去聽交響樂演奏。

這玩意兒屬於高逼格,嗯,主要是門票錢太貴,一般人捨不得聽。

“周,想必不用我來介紹了吧,”馬慕瑞指着身邊的英俊青年說,“這是著名的戲曲家梅蘭芳先生。”

周赫煊笑着伸出手:“梅老闆你好!”

“周先生好。”梅蘭芳和周赫煊握手道。

周赫煊介紹說:“這是我岳父張謀之先生。”

梅蘭芳點頭道:“張先生好。”

張謀之熱情地說:“今日一睹梅先生風采,果然名不虛傳。”

幾人寒暄片刻,便一起走進演奏大廳,裡面只有稀稀拉拉20多個觀衆。

大家素質還是很高的,進入演奏廳後都自覺閉嘴,沒人發出噪音,只等着樂團演奏開始。

第一支曲子比較歡快活潑,演奏的是舒曼的《春天交響曲》。

馬慕瑞夫婦正襟危坐,滿臉陶醉的表情,似乎完全沉溺於音樂的美妙世界當中。

梅蘭芳則雙眼微閉,嘴角微微翹起,指尖在座椅扶手上無聲拍打。這位京劇大師,也是非常時髦的,平常喜歡聽交響樂和看電影。

《春天交響曲》只演奏了前兩個樂章,接下來便換成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這現場的演奏效果頗爲震撼,即便是周赫煊,也被樂曲聲激得頭皮發麻,有一種想要和命運抗爭的衝動。

轉眼兩個多小時過去,樂團演奏終於結束。

梅蘭芳走到演奏大廳外,隨口問:“周先生準備去哪兒?”

“紐約。”周赫煊說。

“那正好,我們順路,”梅蘭芳說,“我要先去一趟華盛頓,然後赴紐約百老匯演出。”

不管是去華盛頓,還是去紐約,都得坐漫長的火車前往,說起來還真算順路。

馬慕瑞建議道:“周先生如果有空,也一起去華盛頓吧。國務院的那些官員們,肯定願意跟你聊聊。”

周赫煊估摸了一下時間,笑道:“榮幸之至。”

二十七天後,11月中旬,輪船終於抵達舊金山。

周赫煊已經完成《泰坦尼克號》初稿,大概有20多萬字,順便還抽空畫了8副插圖。

衆人在舊金山休息兩天,稍微緩解了一下旅途的疲憊。就在這時,中國駐美公使正式發來要求,希望周赫煊能夠去華盛頓一趟,大使館爲周赫煊和梅蘭芳準備了歡迎宴會。

大使館發函相邀,不去也得去了,否則就是不給人家面子。

漫長的西部大鐵路,衆人坐了整整兩天時間,居然都還沒抵達終點。

周赫煊暗暗吐槽火車速度太慢,張謀之卻感嘆道:“真是工業傑作啊!不知道中國何時纔能有這麼長的鐵路。”

“總會有的。”梅蘭芳接話說。

不管是張謀之還是梅蘭芳,二人都是首次來美國,舊金山的繁華完全把他們給鎮住了。

那寬闊的街道、高大的建築、繁華的市場、數量繁多的小轎車……隨便哪方面,都可以把中國甩八條街。

梅蘭芳以前去過日本,他忍不住把舊金山和東京、京都比較,發現完全不能比,東京在舊金山面前就屬於城鄉結合部。

最嚇人的是汽車,中國流行的是黃包車,而舊金山居然把汽車當出租車!

舊金山已經如此繁華,那華盛頓和紐約該牛逼成啥樣啊?

隨行的中國人,都有種劉奶奶進大觀園的感受。

537 羅素伯爵981 西安644 入股721 北邊兒的委員長518 嚴峻的問題657 老蔣的參謀長430 太太家的客廳293 捐贈735 喝咖啡171 人類學著作979 抗戰時期的教育849 給老蔣提條件1024 貪腐123 國際友人265 輿論攻勢406 老徐的煩惱511 黃老之術395 麻將·市井362 我愛這土地324 隆中對651 長江大橋709 中國運動員到來470 論佛後記 二909 老馮謀官074 差事149 我是他未婚妻360 錢鍾書和錢穆117 輕啄687 七輪決選479 日落西山045 奉系清流054 詩人周赫煊703 家中日常580 魔道518 嚴峻的問題861 美國士族641 大蕭條下的好萊塢965 三舅哥328 中國文壇第一人066 褚二爺013 驚天秘計421 東華帝君740 反應644 入股910 被架空的馮玉祥954 雨中067 比誰拳頭大710 比劃628 忽悠效果遠超預期774 周神仙的傳說064 雅事658 恃才傲物318 自殺潮682 追逐英雄169 古怪的老頭兒715 家事688 歡慶074 差事023 策問120 毛妹313 抵美567 忙碌的周先生357 劇場版大船280 愛面子的閻部長706 原來是小說迷140 義演136 青幫百相612 三陽線決戰論979 抗戰時期的教育691 達成411 搪瓷流水線943 攪動天下682 追逐英雄761 魂457 窩囊廢市長894 維烈——掛科一半的天才兒童378 都不靠譜085 魔幻現實主義263 魯樑罵戰819 七七事變532 羅斯福的圈套542 應聘142 虛僞704 柏林411 搪瓷流水線405 歸化派翻譯家473 慾望、理智和道德786 膝蓋中箭的湯半城650 常凱申的四不精神625 大中華戲院041 利益使然556 小人暗算983 壁畫151 借錢356 維烈310 中東路471 小白鼠667 拜訪808 墨索里尼與生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