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和平分手

《大公報》報館。

胡政之苦笑着走到周赫煊辦公室裡,扔出一張公函說:“又被罰款了,五百大洋,下次該罰一千了吧。”

“因爲什麼?”周赫煊問。

胡政之道:“還不是報道南方政府收回漢口和九江的英租界。不僅罰款,還讓我們登報糾正錯誤。”

北伐戰爭讓英國在長江中下游流域損失慘重,所以英國人開始胡作非爲,惹來滔天民怨,上月初漢口還爆發了反英怒潮。南方革命政府順勢收回漢口、九江的英租界,這無疑是晚清以來的重大外交勝利。

《大公報》自然要報道此事,但卻惹來張作霖不滿。

民國初年的新聞法規,主要依據袁世凱頒佈的《報紙條例》(即《出版法》)。其中第十條規定了禁載事項,前三項爲:一,淆亂政體者;二,妨害治安者;三,敗壞風俗者。

這三條禁止刊載的內容,實在太過寬泛籠統。只要當權者有心,隨隨便便就能扣帽子,輕則罰款,重則查封。

就拿《大公報》這次報道收回英租界來說,因爲害怕得罪張作霖,特意在南方國民政府前面加了個“僞”字。結果因爲肯定了革命政府舉措,在輿論立場上有問題,還是被認定爲“涉嫌擾亂政體”。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幸好有張學良在後面撐腰,新聞審查部門沒有嚴厲追究,只是罰款而已。

事實上在黎元洪當大總統的時候,新聞審查一度變得很寬鬆,引用了西方國家的“追懲制”。可惜“追懲制”存在時間很短,段祺瑞一上臺,又重新恢復袁世凱的《出版法》,還頒佈了更加苛刻的《報紙法》。

張作霖當權後,又推行一系列補充條例,對新聞出版行業進行種種限制。如今在南方辦報紙很舒服,在北方則步履維艱,彷彿是戴着鐐銬跳舞。

“罰錢就罰錢吧,只要不被查封就好。”周赫煊倒是看得開。

胡政之嘆息說:“我就怕哪天少帥的面子也不管用了。你看現在北方的報紙,除了咱們《大公報》,還有誰敢報道南方政府的正面新聞?”

周赫煊強調道:“言辭可以委婉些,但該報道還是要報道。不黨、不私、不賣、不盲,這八個字千萬不能丟。”

“哈哈哈,故我所願也。”胡政之大笑。

《大公報》的八字方針,確實贏得了北方知識分子的尊重。特別是如今萬馬齊喑,北方其他報紙很看看到南方的真實新聞,這就讓《大公報》顯得尤爲可貴。

就在上個月,《大公報》日銷量已經接近四萬份,超過北平的《晨報》,僅次於天津的《新天津報》,成爲北方數省第二大報。

銷量和名氣是有了,隨之而來的麻煩更多。聽說現在北洋政府的新聞審查人員,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審閱《大公報》,稍有不對的地方立即干涉,無非罰款和勒令更正內容。

胡政之剛離開辦公室,立即又有人敲門,這次進來的是個少女。

“周先生你好,我叫崔慧梅,婉容皇后身邊的宮女。”那少女自報家門。

周赫煊笑道:“崔女士你好。”

崔慧梅似乎對周赫煊很感興趣,好奇地看了他一陣,才說:“皇后有一封信交給你,說要聽你的當面答覆。”

“請稍等。”

周赫煊拆信閱讀,婉容在信上說,她想學文繡離婚,但不敢跟孃家人說。她在天津沒有別的朋友,只有周赫煊信得過,希望周赫煊幫她安排住處和請律師。

周赫煊放下信紙,對崔慧梅道:“煩請轉告婉容女士,我會幫她辦妥的。”

“那好,我就先告辭了。”崔慧梅說完便離開。

周赫煊看着那信紙,搖頭笑笑,劃根火柴點燃了丟進菸灰缸裡。

一事不煩二主,律師還是請的上次那個,幫文繡寫離婚起訴書的洋人。

幾天後,周赫煊正在報社編稿,喬裝打扮的婉容突然闖進來,急道:“周先生,我來了!”

“考慮清楚了嗎?”周赫煊問。

婉容鄭重地點點頭:“我在張園實在過得不痛快,只想早點解脫。”

周赫煊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離婚起訴書說:“那你簽字吧。”

婉容終究還是沒有魄力,提筆居然猶豫起來,反覆思量道:“周先生,能只分居不離婚嗎?”

“爲什麼?”周赫煊問。

婉容解釋道:“離婚鬧得太大了,他面子上不好看,我和家族的名聲也毀於一旦。”

周赫煊苦笑說:“那我幫你寫一份分居協議,你自己照着抄。”

周赫煊把協議寫完,婉容看完後又修改增加了部分條款,大致內容爲:溥儀和婉容自願和平分居,兩人依舊保留名義上的婚姻。分居後,婉容承諾不再另行結婚,而溥儀也不得干涉她的生活。另外,溥儀需一次性支付婉容五萬元的贍養費,兩人以後不再有經濟瓜葛。

當這份協議書送到溥儀面前,咱皇上整個人都懵逼了,聽說連續好幾天都不願說話。

溥儀現在有兩個選擇:一是廢后,化被動爲主動;二是接受,答應婉容的要求。

廢后的程序太過複雜,可不是平民休妻那麼簡單。

溥儀在張園設置了議政廳,每天都有“大臣”前來上朝參議國家大事,完全按照前清朝廷的模式運轉。廢后同樣如此,各種程序都得走個遍。

還有,現在衷心的遺老遺少越來越少,婉容的孃家人就比較靠譜。若是廢后,溥儀等於又失去一批“忠誠”,在政治上得不償失。

思來想去,溥儀頹然哀嘆。

他把那個送假貨古董當生日禮物的羅振玉叫來,毫無芥蒂地說:“羅愛卿,朕這有兩副米芾和宋高宗的真跡,還有一方蘇東坡的硯臺。你找日本人問個價吧。”

“臣領旨!”羅振玉高高興興的離開。

溥儀靠什麼過日子?

當然是變賣古董,他還沒被趕出宮前,就讓內務府的官員盜運出1200餘件書畫精品。其中包括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曹娥碑》、《二謝帖》,還有鍾繇、懷素、歐陽詢等人的真跡,甚至還包括司馬光《資治通鑑》原稿。

這些文物,後來大多數遺失在東北,被日本人得去了。

四年前,僅是估價賣給匯豐銀行的珍貴古董,就有80多件。

由於溥儀倒賣文物事件鬧得很大,他現在已經不敢明目張膽了,於是就需要中間人。羅振玉這個古董販子經常和日本人交易,自然成爲溥儀的“理財”幫手。

婉容很快就拿到五萬元分手費,她如今暫居在周赫煊隔壁。一個人住六間房子,每月房租100元,還專門僱了兩個女僕伺候,另有兩個僕婦,分別負責做飯和洗衣。

皇后嘛,當然要生活得風光,她纔不像文繡那樣能過苦日子。

自由是自由了,可婉容發現她高興不起來。因爲整日孤獨寂寞,無所事事。以前參加宴會派對,都是溥儀帶她去的,她搬出來住根本無人邀請。

似乎,婉容閒得只剩下數錢完了。

879 周委員長336 蔣作賓1045 再進警局187 萬民傘679 偉大的矮子民族187 萬民傘583 徐志摩失蹤記435 危局950 教皇周赫煊485 口口口口……吃1039 兩點小建議848 貿易和戰爭230 新合夥人819 七七事變275 會面782 妖道必須死259 惱騷747 周議長540 非攻725 忽悠到底890 宿舍夜談290 一個時代結束986 甩鍋469 屁股歪了,腦袋也不好使147 說服126 剪髮潮024 段公子359 空缺的普利策歷史獎114 廝磨863 中國人和猶太人的交易411 搪瓷流水線444 川島芳子的任務425 前往重大333 風起939 採訪與演講643 小白臉上位942 一切就緒696 領獎726 孔大公子421 東華帝君118 抵滬419 科普745 周大頭564 怕死和不怕死的672 採玉章749 靈均拜師981 西安526 文物南遷892 兩個逗比270 麻煩真多288 諾貝爾候選人261 亡國之君難當175 接頭見面175 接頭見面712 中國的國球是足球?505 虛僞的老頭兒139 以工代賑675 被歧視的美國佬600 讚美687 七輪決選137 青紅423 收徒638 寶騰654 負心漢928 孔父頭頂露雞兒152 狗官567 忙碌的周先生281 開飛機賀喜523 串聯510 策問1048 聯合政府1026 老蔣的怒火223 美國腦殘粉556 小人暗算902 醒獅勳刀375 電影公司350 回家394 影壇一姐984 雞同鴨講680 幻燈片1014 拜師652 橋樑專家831 藥廠995 朱紹良029 三成版稅845 統一戰線模範省155 畫家和文物販子後記 三226 說客663 上海首富691 達成080 了結553 丟人現眼1002 不可接觸者056 接連登門775 爲富不仁的重慶首富838 史觀1058 大結局975 散財972 吃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