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一把火

奉天城內,送葬隊伍排了幾百米遠。

馮德麟的葬禮中西合璧,既有汽車開道、軍隊護送,又有傳統的花幡旗傘、錢羅引吊。專門負責擡紙人紙馬紙轎的,就足足有三四十人,一路上哭聲震天,到處拋灑着紙錢。

靈柩沿着城中主幹道,直往南門而去。

奉天南門乃是凱旋門,只有打了勝仗,或者舉辦慶典才能走。自明末大將李成樑後,馮德麟是幾百年來第一個從南門出殯的。

事實上,馮德麟死於北鎮老宅中,爲了風光大葬,遺體才運到奉天城來出殯。

張作霖親自主持葬禮,做了幾天水陸道場,又開了隆重的追悼會,這才把遺體送往城外安葬。

馮德麟蓋棺入土後,張作霖父子連夜返回天津,但葬禮卻還沒結束。

張作霖說了要風光大葬,按照他的意思,葬禮必須辦足七七四十九天。所以在北鎮老宅那邊,接下來幾十天都要擺流水席,還要開白事堂會,請戲班子來唱大戲。

臺上咿咿呀呀唱着,臺下的客人吆五喝六吃飯痛飲。這場面不像喪事,反倒像在辦喜事。

周赫煊默然坐在飯桌上,看着熱鬧的堂會,突然感覺很荒唐詭異。

這個葬禮靡費無度,估計要花十多萬大洋。而在馮家莊園外,農民們卻艱難度日,馬上就要鬧春荒了——秋糧將盡,夏糧未收,正所謂青黃不接。

而農民們的態度也值得深思,他們很多借過馮家的錢,被馮家佔過地,被馮家催要過租子,按理說應該怨恨馮家纔對。

但喪宴的流水席卻沖淡了仇恨,因爲不要錢,大家可以來敞開肚皮吃,一吃就是四十九天。附近的農民莊戶一個個吃得紅光滿面,嘴裡念着馮老爺的好,似乎馮德麟生前是個大善人。

“赫煊,照顧不周,你不要介意。”披麻戴孝的馮庸走過來說。

周赫煊道:“你重孝在身,就別管我了。以後有什麼打算?”

馮庸說:“我已經辭去軍職,以後就留在東北辦學校。不但要辦免費小學,還要辦免費大學。”

果然歷史還是回到原來的軌跡,馮庸那個大學,幾年下來就能讓他散盡家財,不過也爲中國培養出一批理工科人才和抗日義勇軍。

流水喪宴開到第三天,就在周赫煊即將返回天津時,馮庸突然召集方圓十里八鄉的農民。

馮庸站在開堂會唱大戲的舞臺上,腳邊是幾個大箱子。他掀開箱子說:“這裡都是大家的借款欠條和未收的佃租憑據,以前我老馮家有做得不對的地方,還請諸位父老鄉親不要計較。從今往後,咱們兩不相欠。來人,把火盆拿來!”

在周赫煊驚訝的目光中,馮庸把那些借條和佃租全部點燃,扔進鐵盆一把火燒掉。

“我草,牛逼!”周赫煊不禁低聲自語。

莊戶佃農們也驚呆了,隨之而來的就是狂喜。突然有農民跪地磕頭,大呼道:“馮老爺仁義,馮老爺長命百歲!”

呼啦啦跪倒一大片,誠心誠意地給馮庸磕頭,好多人是一邊哭一邊笑。這把火對馮庸而言無足輕重,對他們來說卻關乎身家性命,有人可能因此不用賣兒賣女。

周赫煊好笑地搖搖頭,他在想如果換成自己,會不會有馮庸那般氣魄。

燒的都是錢啊,幾大箱子!

農民們長跪不起,馮庸燒完債據就離開了,他不願接受這種朝拜。

周赫煊追上去,豎起大拇指說:“五爺,你是這個。”

“別叫我五爺,我都不當官兒了,以後叫我五哥,”馮庸無所謂的笑道,“千萬別把我想得多高尚。農民那麼窮,賺苦哈哈的錢有什麼意思?我以後要實業救國,賺錢就賺辦工業的錢!”

好嘛,周赫煊這纔想起來,馮家還自個兒開着礦山工廠。那纔是日進斗金的大買賣,完全可以不把農民的幾個租子當回事兒。

周赫煊說:“那就祝五哥辦學校、開工廠馬到成功!”

“借賢弟吉言!”馮庸掏出他的配槍,拍在周赫煊手上說,“我估計兩三年內不會離開東北,這個留着防身。”

“多謝五哥。”周赫煊抱拳道。

馮庸拍拍周赫煊的肩:“一路保重!”

周赫煊坐着馮庸派來的汽車返回奉天,然後又乘火車去天津。

車上,孫家兄弟還在討論馮庸的義舉,都說馮五爺是仁義豪傑,比他們老家的地主強上百倍。

周赫煊卻玩着馮庸送他的槍,這是把勃朗寧m1900,俗稱“槍牌擼子”,時下中國人最喜歡的手槍。

咔嚓咔嚓的聲音很快吸引到孫永浩,這小子看得眼睛發亮,忍不住說:“先生,給額玩玩唄。”

周赫煊把槍扔過去:“改天我幫你們弄兩把,遇到突發意外也好反擊。”

“那可好。”孫永浩高興道。他的功夫不如哥哥孫永振,但槍法卻更上一週,在天津靶場練槍的時候,經常打出好成績。

孫永浩繼續玩着槍,周赫煊懶得管他,躺在牀上倒頭大睡。這趟是長途,周赫煊選擇坐一等車廂,有牀有桌子,還有專門的餐廳吃飯,不用坐着受罪。

第二天早晨,火車駛入天津總站。

周赫煊發現車站裡多了一些士兵,個個挎槍肅立。帶着大宗行李的旅客,還要接受嚴格檢查,行賄都沒用,那些當兵的根本不收錢。

爲什麼出現這種情況?

因爲張作霖要在天津菜園跪拜祭天,正式就任安國軍總司令了。另外孫傳芳、張宗昌任副司令,楊宇霆任總參議。

張宗昌這種狗肉將軍都能當副司令,可想而知安國軍是什麼樣子!

下了火車走出展臺,周赫煊突然聽到一陣小孩兒的哭聲。

廬隱哄着哭泣的女兒,一臉憤怒地看着搜查士兵。她的兩個隨身箱子都被打開,衣物和書籍被翻得亂七八糟,甚至有一件女人家的內衣被丟在地上。

“好了,你可以走了。下一個!”士兵不耐煩地說。

周赫煊正從這邊走過,瞥到箱子裡的幾本《小說月報》,還有一張文學研究會的會員證。他猶豫着停下來,拿出糖果(火車頭等車廂吃剩下的)遞給小女孩兒說:“乖,別哭,叔叔給你糖吃。”

小女孩兒怕生,嚇得連忙轉頭,趴在媽媽懷裡。

廬隱勉強笑道:“多謝先生好意,小孩子吃多了糖不好。”

“你是作家?”周赫煊打聽道,“正好我也在給《小說月報》投稿。”

廬隱有些驚訝,沒想到遇到同行,她自我介紹說:“我叫黃淑儀,筆名廬隱。”

“我叫周赫煊。”周赫煊說。

“你就是周先生!”廬隱大聲驚呼。

915 風靡一時819 七七事變794 袍哥救國會398 蕭三爺021 大賢遺野117 輕啄468 孫子917 元旦周赫煊百科資料200 訪談節目727 六親不認641 大蕭條下的好萊塢510 策問609 救人445 遇到同行052 響應652 橋樑專家663 上海首富791 夔門449 飯桶胡適先生的努力204 慘案294 廢除中醫132 婦女之友409 驚天秘聞252 請媒人980 家訪801 主場1057 新藥755 天下烏鴉一般黑127 搞個大新聞958 離英1032 新書反響533 背鍋小王子489 大忽悠620 家事與國事383 法國總領事也是書迷308 熱愛炒股的間諜先生125 建廠072 講故事260 摸金校尉孫老殿116 樣品993 大忽悠065 再見073 又見情詩322 儀式103 丈母孃看女婿粉絲新年活動通知062 人情最大541 黑土983 壁畫159 軍事化辦學811 太極圖870 廢除排華法案860 猶太人的歷史503888 吃肉218 出逃亂象184 徵辟225 三樂堂058 傳說中的周先生047 刀妃革命815 七月814 偷酒喝的公主114 廝磨120 毛妹611 發酵901 炸鬼子972 吃人事件585 全新版本248 情敵087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932 派出記者663 上海首富517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057 進京008 民國第一詩人971 過渡838 史觀457 窩囊廢市長426 宣傳286 奇葩作家799 戰爭預警707 先知周赫煊758 元首的晚餐081 出氣筒828 內情777 大資本家407 寧粵之爭411 搪瓷流水線362 我愛這土地679 偉大的矮子民族209 歪曲報道367 香山旅遊團979 抗戰時期的教育252 請媒人099 談文學創作299 戰火再起522 小狐狸與玫瑰花809 詩歌朗誦093 當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