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改良的科舉制度

南京城外,陳煊的後續部隊已經基本到齊,馮國璋攻打鞍山未遂的隊伍雖然被姜中其咬住不放,但是在付出一定的代價之後終於還是和馮國璋順利會師。

徐州城還是打的轟轟烈烈,張勳似乎鐵了心的不管自己的後方了,死盯在南京城外一動不動。

張勳的部隊和馮國璋的部隊合在一起已經超過八萬,甚至比陳煊的部隊還多出一倍不止。

陳煊臭着臉,對於武昌戰役很是不滿,武昌城是拿下了,孫傳芳也在武昌失守之後放棄了黃石奪命狂奔,於是黃石也是戰績驚人。

但是陳煊來到這個時代已經八年了,還是融入不進這個時代的人的思維,蔣方震雖然沒有明面上報告,但是陳煊知道,武昌的北洋兵變有着蔣方震的影子,甚至他的影響佔據了絕對的主導。

能夠順利光復武昌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但是戰爭給武昌百姓帶來的傷痛卻是陳煊能以接受的,據手下的情報部門報告,有據可查的,這次北洋兵變,死掉的百姓就足足800多人,受到殘害的不計其數。

在這個北伐的關鍵時刻,若是事情泄露出去,將會給陳煊的新民國極大的打擊,陳煊不由得想起後世一些人對蔣方震的評價,若論軍事,蔣方震稱第二,絕沒人能稱第一,但是這個戰略大家的政治頭腦卻是絕對不敢恭維,整個民國時期,幾乎是每次站隊都站錯。

陳煊這些年一直保持復興黨的好聲譽,在他的想法裡,寧願多花點功夫來攻打武昌,也不願意給武昌的百姓帶來如此大的傷害,以南京爲例,若是陳煊真想快速拿下南京城,也不是沒有可能,自己的飛機大炮戰艦坦克可不是擺設,但是真打下來,只怕千古名城也要毀於戰火之中了。

面前擺了武昌一戰的邀功報告,陳煊卻不知道怎麼去批覆了。

“逸陽,你對方震兄苛責過了,戰爭歸戰爭,這世上哪有不流血犧牲的革命?”

這次到南京來和陳煊商量國事的宋教仁說道。

陳煊嘆了口氣,就算他再理想化,他也當然知道戰爭的實質是什麼,算了,不想了,陳煊雖然理想化,但是有個好處就是想不通就別想了,愛誰誰吧。

簽署了手上的功勞簿,陳煊還是隱晦的提醒了一下蔣方震,至於他是不是看得懂,那就不知道了。

“遁初兄,你們新民國這次犯的錯誤不小啊,前面兄弟們把江山打下來了,你們的後續官員卻跟不上,軍方已經幾次告到我這裡來了。”

“我,我們沒想到軍方的兄弟打的這麼快啊,這才幾個月湖北的大半湖南的一半就拿下了,還有整個江西,我們的人才也是捉襟見肘啊,奉天也收回來了,逸陽,你別光說話不嫌腰疼啊,你知道這麼大的地方需要多少官員去填充嗎?眼看江蘇也快下來了,你讓我們上哪找人去,夏國增援過來的上千人也只是杯水車薪,這些年我們培養的人才也早就一個當幾個用了,這不是實在沒有辦法麼。”

宋教仁有些臉紅,身爲新民國的政務總理,卻拿這事毫無辦法。

陳煊也有些無語,難道軍隊太能打還錯了!這沒道理嘛!但是宋教仁能夠在百忙之中跑到南京來求助,肯定也是束手無策了。

但是陳煊也有些懵,這些年一直說要致力於培養自己的人才,但是大學修了無數個,師資力量卻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培養出來的人還沒等畢業就被各個部門要走了,甚至商人們辦的技術類學校也被選拔出很多人加入了新民國官府,對此這些大商人已經有些不樂意了。

事實上陳煊發現如今面臨的問題遠遠不止於此,這些年復興黨這個團體以及新民國和振華集團都出現了浮誇的風氣,自己要求修建的交通公路網,因爲洋灰的標號達不到,鋼鐵的缺乏,雖然修了很多,但是用後世的眼光來看就是豆腐渣工程,隨着車輛的增加,道路的修繕也成爲了一個大問題,很多地方已經直接斷掉了。

還有工業方面,因爲技術和人才都積累太少,盲目的擴建了許多工廠,如今都一直處於虧損階段,報廢率高的驚人,就連自己的拳頭產品汽車,壽命也遠遠低於國外進口的汽車,若非價格差距,購車的用戶們早就找車企的麻煩了。。。。。。

林林總總,數不勝數,陳煊又開始羨慕那些同是穿越而來的同志們了,他們可以幾年之內從無到有的建成工業帝國,三年超英五年趕美絕不是話,但是自己兢兢業業開拓了八年,手上卻還是一個爛攤子。

“如此說來,只能採取公務員制度了!”

陳煊揉了揉眉心,不再胡思亂想。

“公務員制度,那是什麼玩意?”

宋教仁有些疑惑,在場的張謇等人也是一頭霧水,不過這些人已經熟悉了陳煊喜歡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的習慣。

“科舉,就是科舉!嗯,應該說是改良過的科舉!”

“不行!這絕對不可!”

讓陳煊沒想到的是,科舉狀元出身的張謇第一個反對。

“前車之鑑!滿清因爲科舉制度早就了太多的只知道吟詩作畫的人,對實務一竅不通,當文人做官、溜鬚拍馬是一把好手,做事則是一塌糊塗,就想宋朝一樣,出現了大量的冗官冗員,直接拖垮了朝廷的財政!”

“季老,”在公共嚴肅的場合,陳煊自然不能稱呼張謇爲岳父,“你這是哪一年的老黃曆了,且不說宋朝是不是因爲冗官拖垮了財政,就說如今我們復興黨的地盤,只怕光是一個夏國也比宋朝的地盤不小吧,需要多少官員?而人家宋朝也不是說冗官一個原因才被滅的吧,事實上不論是什麼政權,不怕官多,而是怕無用的官、無能的官多。

只要我們的制度足夠完善、獎懲執行足夠到位,還用擔心官多?我們應該擔心的是官不夠多,人才不夠多,而且如今我提議的公務員制度也不是像以前的科舉那樣一考定終生,即便考上了,還有各種各樣的考覈,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考試的內容也不再侷限於詩歌詞賦,還有各種常識以及邏輯等等問題。。。。。。”

“考這麼多科目,得考到什麼時候?”

陳煊還沒說完,顧維鈞已經否定了。

“所以需要各部門一起聯合出題,既然科目太多,我們就從每一個科目中截取重要的部分來考,這個考試不是爲了爲難別人,而是爲了選拔出一羣具有基本常識的人,再經過實習培訓,輸送到各個崗位上去,選拔出來的人培訓就簡單多了,先定崗,再針對性的培訓,而這些人上崗之後也需要不間斷的學習和參加培訓並考覈,這樣一來,大家就不敢怠慢了,當然,這只是我一個大致的想法,至於如何操作,就要你們這些專業人士去商討,拿出可行的方案了!”

陳煊不敢說得太多,省的被別人問住了,後世雖然接觸過考公務員的朋友,但他哪知道別人是怎麼操作的,即便是考公務員的同學也不見得了解多少吧?

但是這些已經足夠大家消化了,開始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起來,在場的都是博學的人,一個個陳煊想都想不到的新奇觀點不斷的提出來商議論證,開始陳煊還能插一些話,後來這些人旁徵博引、引經據典,陳煊就越聽越吃力了,於是以自己有事爲由退了出來。

其實也不是陳煊偷懶找藉口,而是真真切切的有事,如今將近四萬的大軍集結南京城下,事情多到讓人崩潰,陳煊也不得不擴大自己的幕僚團隊,整個司令部除了警衛外人數已經達到了驚人的700多人,而這些都是政權和軍隊保障的一小部分。

回到大營軍帳,一羣着裝齊整的復興黨高級軍官已經悉數到齊了,華東戰區的其他兩個軍走的是其他進攻路線,如今正在和北洋軍在其他地方激戰。

但是即便如此,陳煊的手下也是絕對的兵強馬壯了,馮如的空軍,薛凱的長江艦隊,秦遠的第二軍,陳瑞卿的直轄近衛師,遊陵的坦克師,另外還有投誠的盧永祥和楊善德的兩個師,林林總總加起來將近四萬。

如今的盧永祥和楊善德兩人卻是精神抖擻,原以爲投奔陳煊之後會被閒置,沒想到做高級參謀還不到一個月,就又被放出來做師長了,雖然部隊已經不是以前的部隊,但是手上卻是實實在在的兩個精銳師,人數有所減少,戰力卻不可同日而語,光是身上的那一身裝備就足以讓以前的同僚們豔羨了。

更不要提如今這兩個師就在陳煊手下,一場大戰眼看就要開打,別看馮國璋和張勳的兵力似乎比陳煊多出了太多,但是真打起來,兩人可是一點都不怵自己的那些老戰友。

有了空軍和海軍的支援,再加上自己手下軍紀嚴明、鬥志昂揚的部隊,他們甚至在想即便陳煊的大部隊不動,光是他們兩人手下的近萬兄弟,就敢直接和馮、張兩人對決!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八十四章 瓦希德勒家族第五十四章 蔡元培的教導第二0五章 光復南昌1第十九章 陳煊論政第七十六章 南洋計劃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日談判第一百一十六章 馳援武昌第一百六十三章 統籌規劃第十二章 難道還有其他穿越者?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時貿易第一百一十二章 書房密議第二0六章 光復南昌2第四十八章 浴火重生的振華第一百七十五章 淨街行動第七十五章 海上追擊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月牙村趣事第八章公司籌備計劃第九十八章 戰場軍法第二十一章 小樓侃天下第八十二章 辦學計劃第七章 原來不是那麼容易呢第四章 上海灘的紙醉金迷第七十四章 遭遇海盜第一百九十七章 戰前準備第九十二章 馬鞍山聯合鋼鐵廠第七十章 大舅子發飆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被滲透的復興黨第一百八十三章 東北戰起第一百七十三章 日德青島戰爭第一百五十八章 錯綜複雜第四十三章 黃金榮第一百四十八章 蘭芳起義第十九章 陳煊論政第七十九章 成立南洋商會第九十七章 東北剿匪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時貿易第一百四十章 陳其採第六十五章 隱藏的軍工企業第二0三章 南昌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出江湖第一百五十一章 浦東談判第七章 原來不是那麼容易呢第一百五十八章 錯綜複雜第一百一十六章 馳援武昌第一百章 馮如的飛機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百貨第三十三章 裝備到位第一百六十二章 會師第五十六章 復興d的成立第一百三十九章 選拔特種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經營婆羅洲第二0七章 蘇州大潰敗第一百一十二章 書房密議第一百一十二章 書房密議第四十六章 不一樣的聽荷第一百三十六章 穿越衆的特種部隊第二十三章 復興萌芽2第一百二十二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一章 振華的重生第一百一十八章 江南發展會議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業啓動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總統府議事2第六十四章 拜訪張謇第一百七十八章 整肅軍紀第八十七章 善後工作第十章 該做些什麼了第九十七章 東北剿匪第一百五十章 南洋文化戰略第七十五章 海上追擊戰第一百五十章 南洋文化戰略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總統府議事第二0五章 光復南昌1第一百四十章 陳其採第九十四章 喜訊傳來第一百四十四章 經營婆羅洲第一百零三章 大變革的前夕第一百六十七章 夏國開國大典第九十四章 喜訊傳來第一百零九章 松江戰役第一百二十九章 黯然離滬第一百零二章 風起雲涌第六章 表姐的啓示第一百四十六章 陳煊的‘後宮’2第九十七章 東北剿匪第三十四章 暴露了?第四十四章 心結第一百八十二章 局勢嚴峻第五十九章 佈局南洋第五十八章 虞家提親第一百五十八章 錯綜複雜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時貿易第一百五十六章 護法戰爭第二0六章 光復南昌2第七十四章 遭遇海盜第六十章 聽荷失蹤第五十七章 虞洽卿第五十一章 振華分紅年會第五十八章 虞家提親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二十一章 宋教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