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暹羅雙刀

王洪有點不明白,生死不論的比武,怎麼開始的樣子,跟座談交流一樣?

他那裡知道,跟過來的暹羅人,正在醞釀着,是不是搞個比暹羅刀大賭盤,生死不論的比賽,殘酷又無法預知後果,是不是能吸引更多的富人蔘與?

幾個暹羅武者人很樸實的樣子,黝黑的臉上掛着淡然,只在看到高級學員們對剌時,眼睛才偶露出精光。

在送這些人出劍術學校的時候,王洪找機會問了下陪同過來的暹羅華僑:怎麼下船就到劍術學校來參觀?

這一問,王洪被雷的個目瞪口呆。

居然是暹羅的華僑們,爲了讓暹羅人看到中國武者的“胸懷”和“厲害”,特意引他們過來參觀的,卻真心的忘了,讓這些暹羅人表演一下他們的武技。

這裡沒有侮辱任何人的意思。直到全民都理解知識產權之前,中國人就是以這種思維方式,一方面保守的不想給自己人看,一方面又想讓外人知道自己是有秘密的,矛盾的不可思議,卻又掌握不好其中的度,以致於很多古老的工藝、手藝、技能流失在外。

王洪黑着臉把這些人送走,等着華僑們與那些暹羅人商議比武時間。

華僑們對王洪的信心實在太足了,都忘了講一下暹羅武者的武器是什麼樣的。

直到上了船,要比武前,王洪才知道,這五個暹羅武者有四位用暹羅刀,一位用長棒。

而在比武場地上,王洪看到這五個暹羅武者手持兵器時,才知道暹羅刀還有好幾種:有接近中國刀模樣的,有長手柄如朴刀模樣的,有手拿單刀的,還有手拿雙刀的,一個暹羅武者提着刀,還抓着個小盾牌。

王洪望過去,立刻怒氣頓生。打仗還得戰前偵察一下,這自己的劍術學校被人看個遍,可對手用什麼,直到交手前,才知道個大概,這些華僑,是在拿王洪的性命開玩笑哪?

可是他把臉望向這些華僑時,發現華僑們,甚至在場的中國人和外國人,都在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他,不少人甚至在賭王洪會不會一招打敗一個人。

王洪卻不知道,這些華僑以爲王洪什麼兵器都見識過,萬能而必勝,所以這些小事都沒有打擾王洪。

王洪只能無語的等着主持比武的人宣佈對手。

主持人唸了一個名字,一個暹羅武者戰了出來。

此人拿的是雙刀。

暹羅刀以上下斜劈、橫豎直砍、左右擊刺等不多的十來個動作爲基礎,刀式變換靈活,出手速度快。雙手舞刀,更是狀如轉輪,左右無縫,進退自如。

暹羅刀手之間互相學習,卻因爲過於兇猛,極少進行對練。表演時,多以刀對棒,即好看,又不容易誤傷。

兩人站到場子裡,王洪立刻感覺到了壓力。

很多人以爲在古代,有長槍這種長兵,短刃就沒上戰陣的機會了。

其實不然,短刃的刀與劍,一直在元代之前,都是軍陣的重要兵器,戚繼光更是把刀盾手的招式寫到了書裡。

短刃上陣,短不重要,重要的能攻能防,攻防一體。

傳統武術留下來的套路中,雙刀破槍是最傳統的,單刀破槍都是後來編排的套路。

小說戲曲中,三英戰呂布劉備拿的是雙劍,武松更是雙刀將。真實的歷史中,更有無數大將手拿雙刀。

這位暹羅武者的眼睛象鷹一樣,盯着王洪手中的寶劍。

因爲是生死戰,王洪拿裡拿着的是一把普通的鋼劍。

唯一與衆不同的地方,是隻在劍尖開了三寸多的刃口。

與王洪關係不錯的外國人,甚至還想讓王洪拿專注於剌的決鬥劍。

王洪自然拒絕,比武,還是用自己比較順手的。

真正高手用的劍,也只是開刃三分之一,後面三分之二,用於格檔。

這樣的劍,幾乎不影響劍術的發揮,又可以當單鐗硬格硬砸,只是重心在前,手感比普通的劍要重很多。

暹羅拳師手持雙刀,走着十字形或圓形的步法,忽快忽慢的,在王洪面前試探着。

王洪也小心的尋找着對手的瑕疵。

雙刀,可以一防一攻,比單劍的攻擊要兇猛得多。

在後世的各種劍術愛好者中,單劍,幾乎沒有女性能夠參與高水平的比賽,男女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

可是,盾刀、盾劍、長短雙劍,這一類雙手持械的比賽中,女性卻屢屢排名靠前。多了一件兵器,就擬補了體能和力量的差距。

王洪唯一的優勢,不在劍術上,而是對格殺的理解上。

所有的武術,以創始者制定成規矩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軍事技術,更是每十幾二十年一個大變化,因敵情而變、因兵械而變、因士兵而變、因需要而變。

格鬥技術更是如此。

武術門派由兵器爲主,演變成以拳腳爲主,只經歷了義和團到大刀隊這一段時間,以後,很難找到以劍刀槍棒這些冷兵器爲主的門派。

形意大槍、八極大槍、太極大槍,已經沒落到,只要會練,就可以寫上3000字稱爲正宗傳人的程度。有名的少林棍棒是什麼樣,怕更是隻能在壁畫中看到了。

凡是經歷戰爭的軍人,對兵器的理解,都是物盡其用。

而武術門派,卻都是物盡其性。

一字之差,便是這個暹羅武者輸了的原因。

王洪把手中的長劍一抖,起手卻是向暹羅武者的刀身上劈了過去。

------

每章一說:現代關於無限制格鬥比較合適的身高體重大概是175CM高,75KG重,這種比例能兼容力量與靈活。而傳統武術有關胖瘦的說法,一般以“瘦不露骨,胖無虛肉”來定義。其來源自古代軍陣,將領與士兵們不是按重量級去比賽,對他們來說,打勝仗纔是王道。所以軍陣武將,多是力量型膀大腰圓,軀幹大,肩膀和手臂粗壯。身上有脂肪,也有強大的肌肉,線條不明顯,但整體協調好,能夠在各種動作下最大化調用全身力量。發力的剎那,需要瞬間穩固住身體好讓拳頭和身體連成一整塊剛體的,這樣可利用手或手中兵器的速度以及全身體重帶來的衝擊力,提高單次擊打的極限威力。腰胯肩背的核心肌肉對於這種穩定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更能承受對身體的極限衝擊。所以傳統軍陣武術皆以腰膀爲核心,所形成的肌肉羣好用不好看,甚至給人大肚子的感覺(見古代書畫)。

第五章 死同穴第153章 壓力第116章 到家第120章 青島國術館第80章 戰陣與遊場第142章 受傷第102章 薛顛第84章 取消少林武當第70章 船上第73章 少林武當,門主大PK第160章 觀戰第125章 點穴第203章 進城第65章 活捉第102章 薛顛第六章 生死之間有大機遇第66章 鳳凰三點頭第166章 東西方劍術二第159章 戰車第130章 殺炮兵第168章 東西方劍術四第124章 誰說國術高手沒抗日?第170章 東西方劍術終第97章 親日派第144章 三皇炮捶第106章 尚雲祥第133章 京城八卦掌三番外3第179章 一劍第98章 大戰第十九章 那算誰贏了?第五十四章 流氓一族第167章 東西方劍術三第五十五章 誰置誰的死地而後生?第126章 船拳第81章 殺手之王第三十八章 有經驗的好處第182章 暹羅雙刀第206章 對峙第127章 空手奪刀第199章 衝出去第197章 獵殺第十四章 跑山刀第91章 挑戰書第124章 誰說國術高手沒抗日?第184章 太極對泰拳第77章 先施百貨的槍聲第二十章 花郎道第五十八章 雞鳴開門第163章 兩位醫生第112章 黑店第四十三章 菸袋鍋子抽賊筯第207章 死士第十三章 戶山流第140章 滅寨第187章 丁丑年第133章 京城八卦掌三第91章 挑戰書第122章 何守泰安第二十八章 紅櫻槍第101章 天津的混混第86章 正面生死第75章 示範第二十四章 潛行第十二章 設暗場第183章 脫身換影第六章 生死之間有大機遇第108章 燒村莊第十七章 單破殺手的刀法第182章 暹羅雙刀第96章 三回九轉是一式第二十二章 劉保長之死第十章 親見通緝令第117章 內鬥第78章 報復第154章 狙擊步槍第99章 幹就幹場大的第96章 三回九轉是一式第61章 筷子劍對半步崩第三十六章 剌殺與告密第166章 東西方劍術二第四十九章 禿尾巴劍的來歷第二十五章 一連串的進攻第十一章 歃血結盟第十五章 學生團第一戰第139章 直覺第82章 宴席第188章 又見狙擊手番外3第82章 宴席第171章 留學第128章 認識票第182章 暹羅雙刀第198章 被狙第171章 留學第189章 貼近狙擊第二十三章 漢奸之死第86章 正面生死第六章 生死之間有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