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禍起(下)

王梓竣問了問北洋新軍的裝備,探子說,駐紮在西門外沙河鎮的騎兵就有軍馬上千匹,南門外的炮營,海碗口粗細的大炮有好十幾門,還有更多的山炮;北門大王廟鎮附近駐紮的步軍都是清一色的步槍和自來得,密密麻麻的人數衆多。他們每天早晨出操,隊形整齊,軍容嚴謹……王梓竣打斷探子的彙報,要他繼續去探聽消息。一旁的小頭目們臉色都已是煞白,眼光茫然空洞,再說下去恐怕就亂了陣腳。

王梓竣說了些寬慰的話,便打發他們回去了,自己開始考慮對策。第二天,有人來報:十幾個兄弟夜裡帶着槍、馬不辭而別。問要不要去追。王梓竣一擺手,風雨欲來、大廈將傾,趨利避害、人之常情,隨他們去吧。

王梓竣獨自在屋裡尋思解救賀雲芳的計策,還不到午飯時候,就陸續來了不少兄弟向他辭行,臨別時都明說,這次官軍勢大,北溝已無法容身,做鬍子的不似革命黨非要跟官軍對戰,分散開目標也小,容易脫身,他日時態轉好再相聚北溝,依然擁立王梓竣做大當家。王梓竣一一照準,贈馬贈槍,外加盤纏,並笑顏相送。

到了晚飯時候,王梓竣想出解救賀雲芳的辦法,召集小頭目們商討時,發現北溝衆人只剩下趙震宇和彥世鴻,以及他們手下的二十幾個弟兄。王梓竣暗自苦笑,讓他們把弟兄們都聚齊,把山寨裡所有的銀兩全都拿出來均分出等份,每人面前放了一份,說:“弟兄們沒走,我心懷感激,謝謝大家信任梓竣……現在的事態大家也都知道,大軍一到,摧枯拉朽,我們斷無倖免……”

趙震宇想說話,被王梓竣擡手製止:“來山寨這些日子,我們情同手足,大夥兒忠勇豪氣、義薄雲天,令我感動不已……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聚散皆有定數。上午有兄弟說,我們不是革命黨,沒必要跟官軍硬拼,這話說得對。我們沒個去處,分散開也好……願意投奔別的山頭也可以,但是我勸大夥兒拿了銀子回家購幾畝薄田,安安穩穩過日子……大夥兒散了吧!”

衆人見王梓竣如此說,也不好再留下,拿了銀兩收拾好東西,三三兩兩與王梓竣道別。不多時,剛剛還喧囂熱鬧的營地就只剩下王梓竣一人。

散了也好,做北溝的三當家不過是開場鑼,自己要唱得是出大戲。還是按照事先想好的,去南方,紛亂的天下才是施展本事的地方!王梓竣從屋裡端出一碗酒,坐在木樁上,夜靜心未靜,看着在雲中半遮半掩的月亮,飲下一口酒,前路茫茫,心緒紛擾,心中的重擔壓得自己每行一步都要偷偷地大口喘息,每遇一事都要輕重權衡,復國之路何堪行!

飲完這碗酒,猶覺得不過癮,回屋又斟了滿滿一碗。再出來,天上的雲已飄散,皎潔的月亮明珠似的掛在漆黑的天幕上,旁邊散落着幾顆忽明忽暗的星星,就像父親和鄭師傅的眼睛,一眨一眨地注視着他。王梓竣一口氣將酒喝下,徐徐吐出心裡的煩悶,心裡也逐漸亮堂起來。

靜謐的夜色中忽然傳來了馬蹄聲,王梓竣漂浮的思緒猛然驚醒,霎時間,身體充滿張力,握槍的手穩穩地張開了機頭,側身閃到樹後。馬蹄聲到了跟前,兩匹馬,王梓竣看到是趙震宇和彥世鴻回來了,有些意外。趙震宇二人翻身下馬,大聲叫道:“大當家的!我們弟兄二人又回來了!”

王梓竣從樹後出來,問道:“怎麼又回來了?落下了什麼東西?”

“大當家的也忒小看我們兄弟了!”粗獷爽直的趙震宇說:“我和鴻哥在山寨裡脾氣最相投,我們倆走的一條路,在路上我倆商量,這麼走了,也沒着沒落的,也不知道哪裡是我們的去處,所以我們就回來了!”

彥世鴻較趙震宇沉穩,徐徐說:“經過黃瓜溝一仗,再加上那兩把火,我就服了!大當家的有勇有謀,爲人做事義氣當先,不是凡人,我們二人願意繼續跟着你!”

王梓竣說:“你們過獎了,我不過比你們多讀了幾年書,哪有什麼過人之處?!”

趙震宇有些急了:“莫非是大當家的看不起我們兄弟?嫌我們沒本事,反倒給你添麻煩?”

通過在北溝的這一段時間,王梓竣對衆匪的出身來歷、品行脾氣也瞭解的差不多。這趙震宇是北京近郊的農民,原本家有幾畝田,尚能混個溫飽。可忽然有一天,禍事從天而降,家中的田地被一個八旗子弟相中,一番強取豪奪,一家人便流落街頭,生活無着,飢寒交迫,父母先後病故後,年少的趙震宇流Lang到關外,遇見了吳鵬,便加入了北溝土匪。趙震宇勇武義氣,會些拳腳功夫,王梓竣看他順眼,他平常也跟王梓竣說得來。

彥世鴻是山東聊城人,自幼喪母,父親是參客,跟隨父親出關收人蔘時,在山海關被官軍敲詐勒索,父親據理力爭,被官軍打傷,沒出三天,吐血而亡。彥世鴻在山海關城前尋到打他父親的官軍,便衝上去一刀殺了他,割下首級祭了父親,被官軍追趕時跑到了北溝,被吳鵬收留。彥世鴻沉穩機警,槍法極準。黃瓜溝一戰,王梓竣親眼見他六顆子彈敲了六個官軍的腦殼。

王梓竣暗自思忖“此二人倒是個得力的幫手。”對他們說:“咱們三人結伴闖天下也無不可,只是這個‘大當家’就不要再叫了,不如我們三人效法‘桃園三結義’結拜爲兄弟如何?”

二人齊聲叫了聲‘好’。三人排了年齡,王梓竣虛歲二十與彥世鴻同歲,但月份比彥世鴻大;趙震宇年齡又低了彥世鴻半年,於是王梓竣稱大哥,彥世鴻其次,趙震宇稱弟。

三人捻土爲香對月跪拜說了誓詞,完成了結拜大禮。

彥世鴻說:“我二人跟大哥結拜,萬事皆由大哥做主,我們自當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趙震宇說:“對!正是此理!”見地上放着大碗,又說:“原來哥哥一個人在喝悶酒,從此後就有我們陪着你啦!”說完回屋裡取出兩隻大碗和一罈酒,三人暢飲起來。

酒過半酣,彥世鴻問:“大哥現在有什麼打算?”

王梓竣說:“先救出雲芳再說!”

趙震宇說:“正是!大哥重情義,我們跟着你去救她!”

王梓竣說:“我本打算進縣城先取幾身北洋軍的衣服,而後趁着城內人多混亂混進王家大院去救雲芳,不想這個時候一聽說北洋軍要剿匪,槍還未響,衆兄弟就嚇破了膽……沒有了接應,我獨自一人身單力孤,正想換個法子,你們便來了,那就按原來的這個法子辦就行了!”

趙震宇和彥世鴻點頭稱是,覺得也只有冒險混進王家大院這一個法子了。三人又周詳地計劃了一番,然後及早休息等天亮行動。

讓他們始料未及的是,這個計劃不僅沒必要進行,而且事情的發展也大大出乎他們的想象,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大逆轉!

第二十五章 路途兇險(中)第三十三章 休養(中)第十九章 剿匪(中)第三十二章 意外收穫(中)第五章 家門慘案第十章 恩怨(上)第三十章 示人以弱(下)第一章 奉天城外第三十二章 意外收穫(上)第十九章 剿匪(中)第三十一章 豫南(上)第二十一章 入川(4)第三十四章 親吳賄曹第二十一章 入川(4)第三十三章 休養(下)第二十一章 入川(2)第三十章 示人以弱(下)第三十三章 休養(下)第二十五章 路途兇險(下)第十九章 剿匪(中)第三十三章 休養(上)第二十章 增編湘軍(上)第三章 赴日求學楔子第三十三章 休養(下)第三十八章 潞王寶藏第十二章 禍起(下)第二十四章 奴隸第二十一章 入川(5)第十八章 養精蓄銳第十章 恩怨(下)第十四章 禍福惟人(上)第二十一章 入川(5)第二十五章 路途兇險(下)第二十一章 入川(3)第二十一章 入川(4)第三十六章 南方求救第三十六章 南方求救第二十五章 路途兇險(中)第二十五章 路途兇險(中)第二十一章 入川(2)第二十三章 對手(上)第四十章 血戰羣雄(3)第十九章 剿匪(中)第二十六章 英武山第二十八章 風起雲涌(下)第三十五章 病癒第四十章 血戰羣雄(3)第三十四章 親吳賄曹第九章 醜惡的真相(上)第三十五章 病癒第二十六章 英武山第七章 北溝爲匪(下)第二十五章 路途兇險(上)第二十二章 罌粟凋敗(上)第十八章 養精蓄銳第三十章 示人以弱(下)第三十九章 軍火(中)第三十九章 軍火(下)第二十一章 入川(1)第二十五章 路途兇險(上)第十章 恩怨(下)第三十八章 潞王寶藏第二十三章 對手(上)第三十章 示人以弱(下)第四十章 血戰羣雄(2)第三十九章 軍火(中)第三十四章 親吳賄曹第三十七章 罷兵(下)第二十一章 入川(4)第二十五章 路途兇險(下)第十五章 志向(上)第十九章 剿匪(中)第三章 赴日求學第十章 恩怨(下)第二十三章 對手(下)第三十三章 休養(中)第九章 醜惡的真相(下)第五章 家門慘案第十九章 剿匪(上)第三十二章 意外收穫(中)第三十章 示人以弱(上)第四十章 血戰羣雄(2)第十一章 初試鋒芒(下)第十五章 志向(上)第四章 歸國第二十二章 罌粟凋敗(下)第四章 歸國第十八章 養精蓄銳第二十七章 艾蓮娜(上)第三十五章 病癒第二十八章 風起雲涌(上)第二十二章 罌粟凋敗(下)第一章 奉天城外第二十八章 風起雲涌(上)第三十二章 意外收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