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回到北平

1944年秋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前夜,中、美、英、蘇四大國在華盛頓郊區喬治城敦巴頓橡樹園召開會議,爲發起建立聯合國做準備工作。

1945年2月,雅爾塔蘇、美、英首腦會議決定,於4月25日在美國舊金山召開聯合國會議。由美、英、蘇、中四發起國,於3月5日向已加入《聯合國家宣言》的反法西斯國家,發出了參加舊金山會議的邀請。

3月27日,國民政府行政院公佈了中國出席舊金山會議的代表團成員名單,包括顧問共11名,其中有中共的董必武,胡適也是代表團成員之一。代表團的其他成員是:宋子文(團長)、顧維鈞(副團長)、王寵惠、魏道明、吳貽芳、李璜、張君勱、胡霖,顧問施肇基。

4月25日,胡適出席在舊金山開幕的創建聯合國的會議。會議開了整整兩個月,於6月25日在舊金山歌劇院召開全體會議,一致通過了《聯合國憲章》。第二天又在退伍軍人紀念堂會議廳舉行了簽字儀式。胡適因爲不同意《憲章》中五個常任理事國有一票否決權的規定,而沒有在《憲章》上簽字。

1945年8月30日,國民黨政府教育部長朱家驊電告胡適,擬請他出席將在倫敦召開的世界教育會議(即後來的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

9月6日,國民政府任命胡適爲國立北京大學校長,在胡適回國前由傅斯年暫時代理。9月13日,蔣介石致電胡適,希望他“早日回國主持校務,並圖良晤”。10月10日,國民政府明令頒給胡適勝利勳章一枚。

胡適在美期間也一直牽掛着北大。1944年6月21日,胡適曾給楊聯陞去信,希望他拿到博士學位後能去北大教書。1945年9月26日,胡適又給鄧嗣禹寫信,希望他到北大教歷史。胡適還約請錢學森到北大創辦工學院,後因錢學森一時無法脫身而作罷。

此外,胡適還幫助在英國治療眼疾的陳寅恪,請哥倫比亞眼科研究所的專家會診陳寅恪的診斷書。

當知道已經無法醫治時,胡適感到非常遺憾和悲傷,他在日記中說:“寅恪遺傳甚厚,讀書甚細心,工力甚精,爲我國史學界一大重鎮。今兩目都廢,真是學術界一大損失。”胡適還託人給陳寅恪帶去1000美元匯票。

1945年11月1日至16日,胡適作爲中國代表團首席代表,在倫敦出席創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中國代表團成員共五人,其他四人是趙元任、羅家倫、程天放、李書華。胡適參與制定了該組織的憲章。會議期間,他曾提議於1949年紀念孔子誕辰二千五百週年。在此期間,牛津大學授予他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1946年4月,胡適開始收拾書籍、手稿和行李,做歸國的準備。5月2日,胡適突然心臟病復發,幸好不甚嚴重,但歸期不得不稍作推遲。

6月5日,胡適乘船離開紐約,結束八年零八個月的在美生活,開始歸國旅程。

7月4日船到吳淞口外,“海上晚霞奇豔,爲生平所少見”,胡適感慨:“九年不見祖國的落日明霞了!”

7月5日晚,胡適到達上海,其子胡祖望等人來接。23時,胡適終於見到分別九年的妻子江冬秀。

他在南京、上海逗留20餘日,會見了許多朋友、政客和名流,京滬兩地住所都積有兩寸厚的名片。

7月29日晨七時三十分,胡適由上海乘機飛往北平。當天下午一時左右,胡適攜其長子胡祖望飛抵北平。

當天的《胡適日記》中寫道:“來機場歡迎者衆多,李德鄰主任、蕭一山、吳鑄人、成之弟,北大同人有毅生、孟真、錫予、召亭、華熾、素瑩諸君。”他爲之感嘆道:“九年前今晨,二十九軍退出北平。九年前昨日,我從廬山飛到南京,次早始知平津皆失陷了。”

此刻,九年海外公務生涯暫歇,重新迴歸國內文教事業之中的胡適,感慨萬千。

無論是作爲身兼著名學者與曾任駐美大使的胡適,還是作爲將就任北大校長的胡適,都註定要成爲1946年北平文教界的焦點人物。

從他走下飛機,踏上北平地面的那一刻開始,各種新聞報道就接踵而至。

下午五點鐘,胡適在東昌衚衕一號中央研究院,接見記者。

此時,他已經換上了一件藍灰色的長衫,輕輕地搖着摺扇,完全恢復了九年前的恬靜姿態。

他首先向記者們說起這幾年來的經過:“二十六年‘七七’後一日,我乘車到牯嶺去開會。七月二十八日,北平淪陷了。九月二十八日,我由香港飛往美國……”他首先追述起九年前的行程。

“離開祖國九年,今日回到北平。雖然文物如故,一切沒有重大損失。但是,也不免感慨萬分。”

“此次主持北大,是去年九月三日發表,並且決定由傅斯年先生代理。十個月以來,接收復校,辦理學生教職員從西南北上,以及解決教授生活等問題,都是傅先生辦理的。返國以後,曾和傅先生見面兩次,但並未詳談。所以關於北大的情形,不大清楚。以後,還希望傅先生幫助,使我明瞭。

“這次來平,見到了多年老友,興奮得很。但是,老友錢玄同、馬裕藻、孟森諸位,都已作古,實在不勝嘆惋……”

胡適說着,爲這些老友,輕輕地搖了搖頭,話風又轉到北大上去:

“北大今後的作風,仍要本着蔡元培先生的‘容忍’兩字去做。我一向主張信仰自由,思想自由,發表言論自由。並且對反對方面,見解不同的意見,竭力容忍,予他人以自由。譬如:我是無神論者。但是,我仍然協助各種宗教信仰者。”

談到李公樸、聞一多的事件,他說:“對李公樸不太熟識。但是,聞一多對新詩上的成就,和舊文學的造詣很深。無論如何,總是文學界的損失。”

對於目前政局,他拒絕表示意見。他說:“究竟三方會談的是些什麼,我都不清楚,也許傅先生比較詳細一些……”胡適說着,指了一下坐在旁邊的傅斯年。傅斯年趕忙搖頭說:“我和胡先生一樣不清楚!”

胡適又補充說:“返國後二十幾天裡所見到的中國,確已較前進步很多了。比如共.黨報紙,在京滬可以隨便買到。共產黨在去年聯合國大會中,曾有代表出席。以及在南京時,王世傑、朱家驊請吃飯,都曾邀共產黨代表董必武等出席。這些,都是目前新作風的開端。”

另外,胡適又說:“因爲返國不到二十天,在北平不到十幾個鐘頭。對於國內詳情,一切隔膜,所以很想找一份九年來的報紙,從頭到尾,閱讀一次。”

談到周作人(周作人因“漢奸罪”被捕),胡適說:“我們是多年的老朋友,現在我們依然是老朋友。不過,我對於這事,個人不便發表任何談話。因爲在歐美,一個案件,正在進行審訊的時期,任何人不便以私人意見影響到法庭的審理。……不過,周先生從前曾向我寫信表示,並且曾自己向外發表:他在北平走不開。但將來絕不會對不起大家。……究竟,這是一件傷心的事。”胡適表情上,顯然露出惋惜的意思。

這時,有人提出二十年來的女子教育問題,還有人問胡適,美國是不是有很多女記者?

胡適表示:“這問題太大了。”

傅斯年在一旁,指了記者彭子岡女士說:“這不是足以表現女子教育的進展嗎?中國女子,不是已經站在新聞線上麼?”胡適補充說:“美國的女記者,是比較多一點。不過,還是男記者更多。”

關於新文學問題,他說:“目前已稍覺滿意。不過還有兩個障礙。第一,是各政府機關往來的文書,以及法律條文,依然是古文詞句,其次,是報紙上的新聞,十分之六七,仍然利用文言。但是這一點,現在已然有了相當進步。”胡先生特別引證:最近,上海大公報上星期論文,“在那篇論文裡,居然發現了起碼四五十句是白話文。這是我胡適之返國以後,認爲第一件滿意的事。”

談到美國對中國的政策和印象,胡適認爲廿年來,無大變化。他說:“美國仍然採取着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主義。總之是希望中國強大。所以,美國爲了中國的問題,不惜以馬歇爾這樣頭等人物,來進行調處。”

“胡先生準備作公開演講嗎?”有人這樣問。

胡適說:“因爲我在二十七年到二十八年間,曾患嚴重的心臟病。所以醫生囑咐,不宜作長時間的演講。尤其是在擴音等設備不健全的原則下,更是不便。”說着,他又談起十八年十一月,在北平協和禮堂,以及後來在上海青年會的兩次公開演講,因爲聽衆擁擠,而出的亂子。所以,結果還是“不講爲妙”。

記者的問題太多了,胡適有些難於應付。連說:“傅先生是我的保護人。”

傅斯年正打算設法解圍,記者羣中又發出聲浪說:“不希望傅先生幫腔。”於是胡適很謙遜地說:“爲了我,耽誤你們很多的時間。其實,我在這幾年內,打算長期留在北平,我們談的機會很多。還是留下許多問題,慢慢的談吧。尤其,現在有好些問題,我只好交白卷。”

終於還是“保護人” 傅斯年到後面搬來了胡適的兒子“祖望”,才解了記者之圍。這時,還有不少人,圍了胡先生請他題字。胡先生笑着向青年的記者說:“只寫個名字吧。你們成了小學生!”

第414章 大刀闊斧第588章 過河卒子第252章 人事安排第591章 胡適和陳光甫第604章 效法歌德第105章 大難不死第119章 超然內閣第291章 各方的較量第86章 每個人都不簡單第213章 陝西、湖南護國獨立第10章 選擇和機遇第496章 胡適的憂慮第484章 競業旬報第293章 西原借款第204章 勸退第370章 孫中山力主北伐第22章 大事不妙第532章 個性主義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139章 慶典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個第461章 國內的政治形勢轉折之時第514章 改革喪禮第164章 芥蒂第329章 “五四”運動第298章 六道命令第84章 海軍起義第73章 在家上任第450章 越縵堂日記第65章 保路運動第608章 胡適與唐德剛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第459章 北京大學的”蔡元培時代” 落幕第92章 三晉大地的風雲第378章 張作霖“擊鼓罵曹”第424章 學術成果2第332章 拒籤“和約”第28章 下重藥第236章 大蘿蔔章第25章 找事做第372章 徐、靳之間關係惡化第179章 司馬昭之心第10章 選擇和機遇第384章 治國策電第548章 再出國門第464章 漸行漸遠第195章 師直爲壯第371章 緊鑼密鼓第49章 君主立憲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過第503章 杜威的哲學思想第209章 陳宦其人第315章 徐世昌當選第597章 北大三寶第335章 徐世昌還是真心想和的第423章 學術成果1第83章 連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實話嗎第550章 漫遊的感想第307章 攻閩之戰第412章 “甲午”之後第124章 八大政綱第315章 徐世昌當選第501章 偉人的風采第574章 民主與獨裁的論戰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50章 漫遊的感想第95章 打破僵局第154章 尊孔復古第513章 《中國哲學史大綱》第333章 揚眉吐氣的陸徵祥第95章 打破僵局第54章 所謂的據實復奏第152章 古今中外獨家創始的選舉法第601章 關於青年人的苦悶第63章 請願大潮第536章 杜威和五四運動第162章 國恥第8章 約定第495章 胡適與辛亥革命第301章 馮國璋心灰意冷第266章 督軍會呈文第47章 興新式教育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511章 完婚第94章 僵局第315章 徐世昌當選第204章 勸退第126章 宋教仁遇刺案第561章 關於“中基會”第38章 高密事件第249章 就職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49章 神會大師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187章 唐繼堯第50章 過街老鼠第290章 關外的亂子第527章 呼籲大學開女禁第181章 黎元洪捍衛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