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白話詩

懷疑是思想的起點。任何人,如果他對其所面對、所接觸的任何事物都不發生疑問,心中沒有問題,也就沒有思想的必要,也就不用去思想了。某個事情爲什麼是這樣的?它是怎樣發生的?它可能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它對我們會有怎樣的影響?等等。有了這些疑問,人們纔會去思考,纔會對這個事物作出評判。否則,只能是“江山依舊”。

幸好,我們有諸如胡適這樣的,不斷尋求改變的人。

11月29日夜,胡適最後一次,修正了他與馬裕藻、周作人、朱希祖、劉半農、錢玄同等人的《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這是他們準備聯名向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一次大會提交的議案。

中國古代文言文一般是不用標點符號的,古代讀書人首先要下“句讀”的功夫。其實,古代的外國人也不用標點符號。新式標點符號,只是五六百年前出現並推廣使用的“新事物”。

不用標點符號,不等於說不用斷句。這個斷句,是要讀者自己來做的。因此,古人非常重視斷句訓練。《禮記•學記》記載:“一年視離經辨志”,即學生入學一年就要考覈“離經辨志”的能力。所謂“離經”,是指離析經文文句,也就是斷句;所謂“辨志”,是指辨解文句內容。

其實,離經和辨志是同一件事物的兩個方面。標點文言文的過程就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過程。標點有誤,反映出對原文的理解必定有錯誤。只有反覆考察原文,弄懂原文的含義,才能正確地標點斷句。

古人把閱讀文章的斷句功夫,叫作“句讀(dòu)”。私塾老師教授學生時,紅筆斷句,學生水平提高以後,不需句讀,就能夠通讀文章。句讀的基本原則就是“語絕爲句,語頓爲讀”,即語氣結束的地方爲“句”,用圈來標記;沒有結束的文句叫作“讀”,用點來標記。所以,古人常用“可圈可點”一詞,讚頌某位歷史人物的功業。

我國現在通用的標點符號,是在我國古代的“句讀”“圈點”等標點和符號的基礎上,再引進西方國家的一些標點符號,經過百餘年的使用改造融合而成的。

1840年的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也打開了中國人的眼界。“開眼看世界”的中國人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即學習外國的技術,以對付外國的侵略。要學習,先得了解。西洋標點便在這個時候傳入中國。

清末的外交官張德彝,是我國第一個介紹西方標點符號的人。張德彝祖籍福建,同文館英文班學生,曾先後八次出國遊歷,每次都留下一部以“述奇”爲名的日記體裁的聞見錄。同文館是清政府爲培養洋務人才而設置的一所近代外語學校。張德彝隨浦安臣使團出使歐美,1868-1869年寫出《再述奇》(今名《歐美環遊記》),記述了他在美、英、法三國的社會和文化方面的見聞。其中有一段對西洋標點符號的敘述,是最早介紹西洋標點的文字。

在中國第一個使用新式標點符號著書立說的人,是啓蒙思想家嚴復。嚴復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也很瞭解中西文化的某些差異。1904年,他在所著的《英文漢話》一書中,第一次使用了一些新式標點符號,這對中國語言文學的發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義。

而大張旗鼓地號召在社會上推廣使用標點符號,是和“五四”新文化運動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新青年》在新文化運動中,倡導了以反對文言、提倡白話爲主要內容的書面語革新運動,有不少文章、書信提到了使用標點的問題,開展了使用新式標點的討論。在社會上,尤其是知識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17年5月,劉半農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我之文字改良觀》,提出了在文章中使用新式標點符號的主張。《新青年》雜誌作爲新文化運動的“喉舌”,自創刊之日起,一直堅持使用新式標點符號。

作爲新文化運動領袖之一的胡適,對新式標點符號的創制實施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美留學期間,胡適曾先後擔任《學生英文月報》《留美學生季報》等刊物的主編,同時還進行了一些學術著述。

1914至1916年他曾在日記中多次記下自己對創制新式標點符號的設想,這些日記先在友人中傳閱,後來收入《藏暉室札記》。

1915年8月,胡適應《科學》雜誌之約,作《論句讀及文字符號》一文。“凡三晝夜始成,約一萬字”,全面闡述了他對句讀及文字符號的理論思考,並且進行了符號的實際創制。1918年胡適在寫作《中國哲學史大綱》時,對這套符號進行增刪改易,使之成爲我國第一部國家頒行的標點符號方案的雛形。

此議案後來獲得通過,作爲北洋政府教育部1920年2月訓令第53號公佈。

新式標點符號的頒行,對方便了人們的閱讀,節省讀書時間,普及教育的作用意義深遠。

毫無疑問,對此,胡適功不可滅。

12月17日是北大校慶紀念日,杜威演講《大學與民治國輿論的重要》,仍由胡適擔任翻譯。

這一年中,胡適在白話詩創作翻譯上取得不少的成績,白話譯詩有《關不住了》、《希望》,所作白話詩除了《威權》外,還有《一涵》、《送任叔永回四川》、《一顆星兒》、《我的兒子》、《樂觀》、《上山》、《一顆遭劫的星》等。

胡適與文學革命的其他一些倡導者一樣,不僅在理論上提倡新文學,而且也以自己的創作實踐,努力做新文學的拓荒者。他作過廣泛的大膽試驗,而最先嚐試的是白話詩。

當《新青年》最先號召文學革命的時候,它所載的文章卻全是文言的。陳獨秀、李大釗的議論文字,蘇曼殊的創作小說,陳嘏、劉半農的翻譯作品,都是文言。連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雖然較爲通俗,但也還都是文言。只有胡適的翻譯小說和詩是白話,是《新青年》上最早發表的白話文字。

胡適嘗試做白話詩,還是在美國留學,與朋友們爭論文學革命的時候,就開始了。

但是,要征服詩的堡壘,談何容易!用白話作詩,比小說戲曲不知要難多少倍!中國是一個古老的詩國,舊詩在古典文學領域是最有光彩的一環,有過許多詩的黃金時代,有無數膾炙人口的篇章。但它的形式和格律,經過長期的流傳和鍛鍊,已經越來越嚴格煩瑣,成了束縛創造的枷鎖鐐銬;在一般文人心目中,卻又幾乎成了不可動搖的金科玉律。我國的小說、戲曲等一些部門,曾經產生過許多白話作品,雖然被視爲“小道”“旁門”,但有的流傳很廣,聲譽甚高;而詩歌領域,不僅白話詩作極少,即有詩人偶爾做幾首白話詩,成就也遠遜於文言詩。

正因爲如此,舊詩雖然已經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但詩國的領地卻仍然似乎神聖不可侵犯。有多少革新者,在舊詩的堡壘面前望而卻步。

可胡適的決心也很大。從1916年7月起,他便宣言不再作文言詩詞,決心試驗作白話詩

經過四年的嘗試和創作積累,胡適的白話詩居然有了好幾十首,詩稿積了厚厚的一疊。1919年8月,他編成一本集子;第二年3月,便由上海亞東圖書館出版了。這便是我國新文學初期的第一部白話詩集——《嘗試集》。

翻開《嘗試集》,第一編裡的詩,雖然是白話做的,卻多是一些“刷洗過的舊詩”,仍未擺脫五、七言詩及小令的句調格律的束縛,遺留着舊體詩詞的明顯瘢痕。

所以胡適自己也多次以腳喻詩,說道:“我現在回頭看我這五年來的詩,很像一個纏過腳後來放大了的婦人回頭看他一年一年的放腳鞋樣,雖然一年放大一年,年年的鞋樣上總還帶着纏腳時代的血腥氣。”

《嘗試集》在藝術形式上,追求“詩體的解放”。但從舊營壘中過來的人,要擺脫舊形式的束縛,道路畢竟艱難,出一些“放腳鞋樣”的改良體詩,也就難免了。

胡適的《嘗試集》名副其實,儘管在藝術水平等方面尚屬“嘗試”,但其開創之功和嘗試精神卻具有里程碑意義。

《嘗試集》出版後,“適之體”曾風靡一時。

胡適在《自序》裡說:“我這本集子裡的詩,不問詩的價值如何,總都可以代表這點試驗的精神。這兩年來,北京有我的朋友沈尹默,劉半農,周豫才,周啓明,傅斯年,康白情諸位,美國有陳衡哲女士,都努力作白話詩。白話詩的試驗室裡的試驗家漸漸多起來了。”

第317章 徐大總統世昌第181章 黎元洪捍衛共和第458章 講義費風波第477章 胡適回憶其母(原文)第457章 謀求教育獨立第599章 北大開學第459章 北京大學的”蔡元培時代” 落幕第329章 “五四”運動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啓超第427章 領銜新的教育部第132章 袁世凱不肯善罷甘休第339章 上海問題第324章 天降神將第571章 與民權保障同盟的不睦第113章 首屆內閣第440章 學科改革第63章 請願大潮第453章 從未被人忘記第458章 講義費風波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503章 杜威的哲學思想第341章 馮國璋來到京城第510章 胡適和韋蓮司第566章 胡適的《四十自述》第496章 胡適的憂慮第246章 人是有底線的第421章 留學德國第402章 決心南下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241章 民國第一偉人第320章 南北一致要求和平第58章 離開老巢第145章 搶救國會第346章 驅張第185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283章 “川、黔”之戰第29章 再一次因禍得福第281章 黯然離開第409章 怪八股第497章 書生本色第236章 大蘿蔔章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422章 遊學而非留學第295章 難產的國務總理第241章 民國第一偉人第161章 哀的美敦書第552章 所謂冒充博士第406章 讀書啓蒙第137章 名流內閣第236章 大蘿蔔章第428章 大學令第111章 進入新的時代第143章 熊希齡中招第27章 如願以償第297章 自欺欺人第56章 禍從口出第540章 胡適面見溥儀第562章 改組“中基會”的風波第220章 參加甲午海戰第241章 民國第一偉人第486章 學寫詩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難第573章 當諍友、諍臣第35章 多事之秋第505章 異曲同工第511章 完婚第272章 張勳復辟第19章 一心離開第278章 遍街可見的辮子第42章 接任直隸總督第374章 吳佩孚倒樑第289章 內鬥第458章 講義費風波第416章 書院式的教學法第406章 讀書啓蒙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435章 就職演說第264章 對德態度第231章 安民告示第177章 所謂的民意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歐洲第50章 過街老鼠第429章 辭職第342章 八省同盟第336章 張瑞璣第35章 多事之秋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299章 馮國璋南巡第302章 極有心計之人第368章 唐繼堯回滇第515章 掀翻偶像第550章 漫遊的感想第601章 關於青年人的苦悶第215章 和觀音同日出生第360章 唐繼堯的選擇第44章 肅貪治吏第581章 胡適對十教授“宣言”的批評第213章 陝西、湖南護國獨立第384章 治國策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