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東南互保

慈禧和載漪等人還是不同的,她畢竟要考慮和列強開戰的後果,一直處於猶豫不決之中。否則,做爲外國使館區的東交民巷,也不可能久攻不下。

但是,有些事已經開動了就很難停下來了,這時候的慈禧已經差不多被載漪等人綁架着,

於是便有了我們前邊說到了的宣戰和懸賞。

有資料記載,宣戰書並未送達外國使館,只是對內公佈;可見慈禧還是有所保留的。

爲了立威,也表示破釜沉舟,他們還先後殺了反戰主和的五位大臣。

首當其衝的是吏部侍郎許景澄、太常寺卿袁昶。在他們之後的是戶部尚書立山、兵部尚書徐用儀、內閣學士聯元。這五人後被稱做庚子五忠。

光緒在戊戌變法之後,在大臣面前很少說話,對什麼事也都很少表態。而這一次他堅決表示反對這些人的意想天開和胡作非爲。

看到這些人連傷害外國使節這樣的人神共憤的事都敢幹,曾在朝堂之上拉着吏部侍郎許景澄的手大哭。

載漪曾公然在朝堂之上,指着光緒的鼻子罵光緒賣國賊,囂張無比。

在京畿一片大亂時,他想趁機除掉光緒,爲他兒子登基掃清障礙。曾帶着義和團的幾十個人去殺光緒,被慈禧制止。

劉坤一,張之洞、李鴻章等人,認爲保住東南各省這清朝的財賦之區,國家餉源所出之地,大局或可有所轉機。若這些地方再遭蹂躪,將全局瓦解,不可收拾。

他們無力阻止載漪等人的任性妄爲,只好秘密和英國約定“東南保護”。商定上海租界由各國保護,長江流域各地由督撫保護。

七月一日,英國駐上海代理總領事霍必瀾致電袁世凱,勸其仿效劉坤一、張之洞、李鴻章。

袁世凱當即回覆:“鄙見與各督所見相同。”

參加東南互保,除了劉坤一、張之洞、李鴻章之外,還有閩浙總督許應騤、浙江巡撫劉樹棠、安徽巡撫王之春、廣東巡撫德壽、陝西巡撫端方、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

中.央集權的國家,統治的實現條件是政令暢通,是地方服從中.央。

“東南互保”表示,中.央諭令地方可以無視,地方可以另搞一套,這無疑是標誌這個王朝的統治已經走進窮途末日。

“東南互保”也可以看作是,辛亥革命中南方各省相繼宣佈獨立的一次預演。

袁世凱也是參加人之一,他也是認真履行了互保協議。

爲了保護洋人不被義和團傷害,他訓令各州府縣告知在境傳教士等,攜帶眷屬到濟南寄居。

後又將境內的洋教士及管理路礦的洋人,一律護送到通商口岸。

當美國駐煙臺領事將二百多名傳教士由小清河運往海口時,袁世凱給予了盡力的幫助,派兵保護每個離去的人們。

從直隸等省逃到山東的傳教士和各國的難民,他同樣提供保護和幫助。

在他的努力下,山東全省無一洋人遇害。

東南互保,也保護了山東的民衆,免遭戰火的劫難。

袁世凱讓與直隸接壤的地方,趕造高大界牌,寫明山東某縣某村。在交界處和村莊,交通路口廣爲豎立。

許多村鎮還在牆壁上寫上大字:此山東界內。

八國聯軍也遵守了互保協議。追剿義和團,見到山東的界牌和此山東境內的字樣,即掉頭而回,不相進犯。

七月十四日,天津淪陷。十九日,清**命袁世凱嚴飭夏辛酉部速進,不得以天津失陷,意存觀望。

袁世凱回電說,該部早已北上,不敢稍涉延緩。

夏辛酉,字紹襄、庚堂,山東鄆城人。

中日甲午戰爭中,駐防登州,任水師長官,曾擊沉日艦二隻。

在袁世凱帳下任武衛右軍先鋒左翼長。

天津失陷後,他帶兵參加了京城保衛戰。

京城失陷後,他帶殘兵返回了山東,這是後話。

天津失陷十多天後,京城告急,清**急命袁世凱接濟軍火,加派部隊,保衛首都。

按着和列強商定的互保協議,出兵勤王是違背協議的。夏辛酉部可以解釋,是在訂立協議前派出去的。現在再派兵,等於是自行撕毀協議。

袁世凱只送去一些軍火,沒有加派軍隊。

他沒有李鴻章和張之洞的資歷,更不如劉坤一那樣的羽翼豐滿。

不敢和朝廷頂牛,只能出言搪塞:“自津郡不守,遊匪潰勇勾結土匪,多持洋槍,時來竄擾,幾於防不勝防……半有以來,已覺疲於奔命,左右支拙……京師天下根本,現值軍情緊急,奉詔徵兵……中心焚灼,莫知所措……可否仰懇天恩俯準,俟將鄭家口及平陰縣兩股土匪辦理稍有就緒,再抽撥隊隊伍,飭令迅即北上之處,出自鴻慈逾格。”

幾乎是用乞求口氣請求寛限。態度極其誠懇,就是不辦真事。

不過,這個時候他的兵力確實吃緊。都派到與直隸接壤地帶,防止那邊被打散的義和團流竄到山東境內。

八月十五日,聯軍攻佔北京,慈禧帶着光緒皇帝等倉皇出逃。

清**諭令袁世凱馳援,他仍然找種種藉口推脫。

爲了執行“東南互保”,也確實難爲袁世凱了。因爲他所受的壓力不僅來自上面,還有下邊。

京畿被敵攻入,皇帝和太后逃命,他手下的熱血男兒受不了了。

比如,在魯直邊界帶兵圍剿義和團的張勳,就幾次請纓“前往京、津助剿洋夷”。

見京城失守,心急如焚:“籲請大帥率隊勤王”,並說,袁世凱如無法分身,他可以會同各營前往。實在不行,他願“獨樹一旗,作馬革裹屍之想”,已報“君父大仇”。

對於張勳的滿腔熱血,袁世凱不能挫傷,於是批道:“覽稟,忠勇可嘉,但曾奉旨責成守土未敢輕動,姑俟商定,再行飭知。現在武屬匪窠尚多仍望努力肅清爲要。切切!”

庚子國難,以戰敗方主動乞和,訂立了那個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辛丑條約而告終。辛丑條約的簽訂也是個劃時代的事件,表示中國已經徹底淪落爲半殖民地的國家。辛丑條約除了那麼多的懲戒和限制條款之外,僅給列強的賠償竟高達四億五千萬兩,當時合每人白銀一兩多。對於一個早已民生凋敝的社會,無疑更是雪上加霜。

清廷所以接受這樣苛刻的條約,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爲了保住慈禧的命。在談判期間,列強動輒要打到西安揪出禍首。而軍機首輔榮祿交代給負責談判的奕劻和李鴻章的話是:不惜一切代價保住太后。

在聯軍提出不懲治罪魁不言和的威脅下,慈禧太后爲保住自己這條老命,曾先後四次下詔嚴懲所謂的戰爭罪犯。像切西瓜一樣砍了一百二十多個朝臣和各級官員的頭。

這其中卻實有罪該萬死之徒,比如山西巡撫毓賢。他開始的處罰是免職回鄉,後來在列強那裡通不過,返鄉時走在半路被賜死。

而多數人是因爲遵從了朝廷的旨意,而當了無辜的替罪羊。

最該死的,應是一直在做太上皇夢的載漪。因爲判的是候斬而不是斬立決,反而保住了一條命,最終被流放到大漠。

他的那個當了大阿哥的兒子溥儁,也因爲受他的牽連而被廢。這場乙亥建儲的鬧劇,也可笑收場。

聽話的,遵旨行事的成了罪人,而自行其事,各自爲政,另搞一套的人卻獲得了嘉獎。

劉坤一、張之洞、袁世凱等人因東南互保和剿滅義和團有功,加太子少保銜。

跟着這樣的朝廷,和誰講理去?再有政令,是聽還是不聽?

用劉坤一的話說,慈禧這個老寡婦,爲了她的一己之私,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簽訂辛丑條約,李鴻章又一次擔了賣國的罵名。

被重新任命爲直隸總督的李鴻章,到任不久就病死。

這個時候的清**,已經沒有了任命直隸總督的完全權力,在內外的一致呼聲中,袁世凱升任直隸總督。

第220章 參加甲午海戰第554章 出任中國公學校長第517章 倡導"易卜生主義"第223章 熱心社會事務第48章 開灤礦權第129章 誰是幕後指使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喚第162章 國恥第325章 僅用了二十二天第578章 提倡“大衆語”第371章 緊鑼密鼓第116章 水火不相容第585章 顏李學派的程廷祚第425章 當上了教育總長第187章 唐繼堯第155章 勞乃宣其人第152章 古今中外獨家創始的選舉法第213章 陝西、湖南護國獨立第293章 西原借款第197章 廣西護國獨立第580章 胡適的廣西之旅第383章 風口浪尖的黎元洪第161章 哀的美敦書第416章 書院式的教學法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168章 籌安會的表演第128章 “宋案”審理之爭第322章 徐樹錚展示作爲的機會第142章 憲法起草第573章 當諍友、諍臣第191章 護國軍擴軍籌餉第302章 極有心計之人第365章 兩湖的亂局第333章 揚眉吐氣的陸徵祥第12章 平叛第310章 戰與和第103章 速定大計折第597章 北大三寶第542章 胡適演講《學生與社會》全文第490章 康奈爾大學第256章 國會和政黨第525章 歷史需要的是真相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165章 模範團第8章 約定第16章 柳暗花明第74章 湖南和陝西的起義第308章 討龍之戰第259章 北洋軍入浙第76章 大後方起火第590章 逼上梁山第214章 夢斷紫禁城第93章 南北議和第600章 風雨飄搖第244章 瀛臺“楚囚”第259章 北洋軍入浙第223章 熱心社會事務第12章 平叛第160章 二十一條第25章 找事做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難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474章 老家績溪第325章 僅用了二十二天第122章 如此黑暗第38章 高密事件第545章 一場轟轟烈烈的愛第180章 兩揖一讓第592章 最後十分鐘第310章 戰與和第48章 開灤礦權第480章 改名字第274章 號召討逆第399章 沈鴻英露出真容第54章 所謂的據實復奏第302章 極有心計之人第237章 主導權之爭第500章 經歷了兩次美國大選第349章 發了瘋的段祺瑞第341章 馮國璋來到京城第285章 召集非常國會第409章 怪八股第422章 遊學而非留學第585章 顏李學派的程廷祚第8章 約定第73章 在家上任第3章 科舉之路第534章 〈水滸傳〉考證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04章 鍾靈毓秀第198章 廣東也宣佈護國獨立第219章 成了中國海軍的一員第20章 心機第502章 約翰·杜威和實用主義第49章 君主立憲第81章 戰漢陽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116章 水火不相容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465章 發起成立中國民權保障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