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恢復法統

緊接着孫傳芳又另有一電給廣東的護法政.府。

電雲:“自法統破裂,政局分崩,南則集合舊國會議員,選舉孫大總統,組織廣東政.府以資號召。北則改選新國會議員,選舉徐大總統,依據北京政.府以爲抵制。誰爲合法?誰爲違法?天下後世,自有公論。惟長此南北背馳,各走極端,連年內爭,視同敵國,鬩牆煮豆,禍亂相尋,民生凋弊,國本動搖,顛覆危亡,迫在眉睫。推原禍始,何莫非解散國會,破壞法律,階之厲也。傳芳刪日通電,主張恢復法統,促進統一,救亡圖存,別無良策。近得各方覆電,多數贊同。人之愛國,同此心理,既得正軌,進行無阻,統一之期殆將不遠。惟念法律神聖,不容假借,事實障礙,應早化除。廣東孫大總統原於護法,法統已復,功成身退,有何流連?北京徐大總統,乃新國會選出,舊國會恢復,新國會無憑,連帶問題同時失效。所望兩先生體天之德,視民如傷,敝屣尊榮,及時引退,中國幸甚!”

孫傳芳在直系中這時還是二三等角色,他怎麼想起給南方發電?

只因他駐軍長江一帶,對南方有屏障作用,是吳佩孚授意他來發電,試探南方反應。而孫傳芳也願意表現一番,便一拍即合。能爲新的當局立個“首功”,何樂而不爲。而吳秀才也是個識人之人,知道這孫傳芳將來必有大作爲。

十六日,吳景濂和王家襄參加保定會後回到天津,立刻組織“第一屆國會繼續開會籌備處”。這個消息對於一些寂寞了好幾年的政客,無疑是一劑興奮劑。

同日,曹錕、吳佩孚、田中玉、陳光遠、李厚基、齊燮元、馮玉祥、劉鎮華、蕭耀南、陸洪濤等聯名請王士珍出山,組織內閣。在這通列名電報中,李厚基本屬皖系,田中玉、劉鎮華都是風派人物,直系得勝後,他們便跟在直系後面搖旗吶喊,藉以保全地位。

五月二十七日,吳佩孚有一密電致徐世昌,主張恢復舊國會,大意略謂:目下解決時局辦法,可分爲兩大綱,(一)常法,(二)變法。常法即恢復第一屆國會,變法即召集國是會議。常法有三利:(一)法律上有根據。(二)手續便利,不致多費時日。(三)易與西南護法各省融洽,可爲促成統一捷徑。變法有三不利:(一)法律上無根據。(二)手續紛繁,徒費時日。(三)西南表示反對,去統一之時愈遠,故於二者之中決定取常法而不取變法,前經通電與西南各省及中央直轄各省區磋商,今已得十餘處之覆電,均贊成恢復舊國會,一俟各省區覆電到齊,即當轉呈,並請中央積極主張云云。

同日,江蘇督軍齊燮元亦有電報給徐世昌。

電雲:“我大總統本以救國之心,出膺艱鉅,頻年以來,艱難幹運,宵旰殷憂,無非以法治爲精神,以統一爲蘄向。乃不幸值國家之多故,遂因應之俱窮,因國是而召內訌,因內訌而構兵釁,國人之苦怨愈深,友邦希望將絕。今則關外之干戈未定,而西南又告警矣。兵連禍結,縻有已時,火熱水深,於今爲烈。竊以爲種種痛苦,由於統一無期,統一無期,由於國是未定。羣疑衆難,責望交叢。曠觀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對於政.府欲其鼎新革故,不得不出於改弦易轍之途,欲其長治久安,不得不謀根本之解決。今則恢復國統,已成國是,萬喙同聲,羣情一致。伏思我大總統爲民爲國,敝屐尊榮,本其素志,倦勤有待,屢聞德音,虛已待賢,匪伊朝夕。若能俯從民意之請願,仍本救國之初心,慷慨宣言,功成身退,既昭德讓,復示大公,進退維公,無善於此。”

徐世昌被這一連串的“逼宮”電報弄得頭昏眼花。這位北洋元老,善遊走各方的老狐狸,面對此等局面,竟也無所措手足。

到底還是個老油條,還能裝出很謙和的姿態,發表一個電報:“鄙人憂患餘生,忝膺國宰,原思竭盡智慮,力求和平,保全黎庶,統一國家。乃事變紛乘,朝夕遷易,百艱躬試,劫運難消。兢惕憂戚,衰頹益甚,茹荼集蓼,莫喻此衷。頃閱孫傳芳勘電所陳,忠言快論,實獲我心。果能如此進行,使億衆一心,悉除逆詐,免斯民塗炭之苦,躋國家磐石之安,政治修明,日臻強盛,鄙人雖居草野,得以餘年而享太平,其樂無窮,勝於今日十倍。況斡旋運數,挽濟危亡,本系鄙人初意,鄙人力不能逮,羣賢協謀以成其意,更屬求之而不得之舉。一有合宜辦法,便即束身而退,決無希戀。先布區區,敬候明教。”

徐世昌比袁世凱當年還是高明一些,不像袁用咬牙切齒的態度對待陳宦的勸退電,可是徐所謂的“一有合宜辦法”也與袁所耍的“籌商善後”手法異曲同工,無非是拖延時間,等待新的變局。

徐不如袁之處,袁在最後,雖然衆叛親離,但還有幾個死黨,而徐世昌在這個時候,卻沒有一個人支持他。

五月二十日,舊國會籌備處在天津發出通電,定於六月一日“依法”自行集會。二十八日,曹錕、吳佩孚聯名回電表示贊成。

徐世昌還想做最後努力,挽救他自己的垂危命運,他去拜訪王士珍,請他出面組閣。同樣是老油條的這個北洋元老,當然不會在這敏感時期,出來趟渾水。

徐世昌隨後任命董康兼署財政總長,高恩洪署理交通總長,派彭壽莘爲第十五師師長,改任張錫元爲察哈爾都統。

徐這些做法,都是根據曹吳的意見發表的,也就是願居總統之名,一切唯曹吳之命是從的具體表現。然而曹吳並不爲所動。

六月一日,舊國會議員以吳景濂和王家襄爲首,共有二百零三人聯名發表通電,指責徐世昌爲非法總統。

電雲:“民國憲法未成以前,國家根本組織,厥惟《臨時約法》。大總統無解散國會之權,則六年六月十二日解散參衆兩院之令,當然無效。又查《臨時約法》第二十八條,參議院以國會成立之日解散,其職權由國會行之,則國會成立以後,不容再有參議院發生,亦無疑義。乃兩院既經非法解散,旋又組織參議院,循是而有七年之非法國會,以及同年之非法大總統,選舉會。

“徐世昌之任大總統,既系選自非法,大總統選舉會顯屬篡竊行爲,應即宣告無效。自今日始,應由國會完全行使職權,再由合法大總統依法組織政.府,護法大業,亦已告成。其西南各省,因護法而成立之一切特別組織,自應於此終結。至徐世昌竊位數年,禍國殃民,障礙統一,不忠共和,黷貨營私,種種罪惡,舉國痛心,更無俟同人等一一列舉也。六載分崩,擾攘不止,撥亂反正,惟此一途。凡我國人,同此心理,特此宣言。”

天下事就是這麼可笑,從前痛斥國會爲暴民專政機關,要挾北京政.府迅予解散的北洋軍人們,現在卻也都變成了舊國會的擁護者,歡呼“法統重光”。

六月二日,吳佩孚的駐京代表錢少卿一連打了好幾次電話到總統府,問總統何時離開北京?徐世昌正在設宴招待回國不久的顧維鈞。席散後,才宣佈辭職。

文雲:“查大總統選舉法第五條內載‘大總統因故不能執行職務時,以副總統代理之。’又載‘副總統同時缺位時,由國務院攝行其職務’,各等語,本大總統現在因病,宣告辭職,依法應由國務院攝行職務”。

當徐世昌宣佈辭職出京後,六月二日,北京國.務.院也發表一道院令。

令雲:“本日徐大總統宣告辭職,由國.務.院依法攝行職務,所有各官署公務,均仍照常進行。京師地方,治安關係重要,應由京畿衛戍總司令督同步軍統領、京兆尹、警察總監妥慎辦理,此令。”

同時又由全體國務員聯名發表通電,由周自齊領銜:“自齊等遭逢世變,權領部曹,謹舉此權奉還國會,用尊法統,暫以國民資格維持一切,聽候接收”。

總統已是非法產生,內閣自然也不合法,所以不敢以內閣攝行總統職權,而以“國民”資格攝行職權。

同樣是六月二日,湖北督軍蕭耀南發表通電:“……六年解散之國會一經恢復,東海地位在法律上失所依據,諒能敝屣尊榮,爲斯民造福。中.山護法曾有宣言,國會一日恢復即行引退,求仁得仁,當亦不致再事爭執。繼續統緒,舍黃陂(黎元洪)莫屬。”

吳佩孚通電雲:“……我徐大總統敝屣十餘月之尊榮,克償二十二行省之統一,奉身而退,亦屬初衷。我黎大總統遭非常之變,延垂絕之統,以公意爲進退,法所當然。……”

齊燮元等十五省督軍聯名通電:“……南北之爭,實以法律問題爲爭持之焦點,法統既定,一切葛藤從此立解。”

這一片迎黎的聲浪,把息隱天津的黎元洪說成是非出山不可的人物。其實所謂恢復法統,不過是直系一石兩鳥之計,他們左手推翻了徐世昌,右手打倒了南方的護法政.府,然後捧出一個傀儡,建立一個直系可以一手控制的政.府以達到“全國的統一”。

還是六月二日,吳景濂、王家襄同赴天津黎宅去謁黎,敦請黎復任大總統。

黎說:“你們選舉曹錕爲總統,事情就好辦得多了。”

同日曹、吳領銜通電“恭迎”黎大總統復職。曹的參謀長熊炳琦和吳的參謀長李倬章,以及北京國務院的代表高恩洪,都到天津來迎黎。

六月三日吳景濂、王家襄通電各省軍民長官:“國會正式開會尚須時日,國家行政機關不可一日間斷,行政職權亦不便由國會兼攝,當此青黃不接之際,應如何接收職權,應候公意商榷施行。”

吳佩孚立即覆電:“元首未到京以前,當然由國務院攝行職權,職責所關,不得拘牽文義。”

現在,我們得去看望一下黎元洪了,他淡出我們的視線有些久了。

黎元洪自張勳復辟失敗,於一九一七年八月二十八日被迫離京。至此時,已在天津英租界私宅隱居了五年。期間的一九一七年九月十三日,段祺瑞曾派人到天津,以迎黎回京爲名,探尋黎今後的行止。

黎知道段祺瑞差人此行的用意。 向來人表示:一不活動,二不見客,三不回京,四不離津。

一九一八年初,馮國璋曾兩次派人接黎返京復職。黎將來使拒之門外,不予接見,從中可見黎元洪對政治的冷漠與厭倦,對他在京當這個傀儡總統,是多麼的深惡痛絕。對被袁世凱“軟禁”在京的日子,雖然也讓他難受,但比起後者,反而沒那麼多敵意。

第587章 魯迅逝世後第425章 當上了教育總長第541章 爲教學管理奔波第537章 西方的孔子第29章 再一次因禍得福第557章 知難,行亦不易第510章 胡適和韋蓮司第168章 籌安會的表演第427章 領銜新的教育部第267章 改組內閣第172章 派系爭鬥第589章 以講演爲武器的戰士第336章 張瑞璣第223章 熱心社會事務第372章 徐、靳之間關係惡化第50章 過街老鼠第569章 二進北大第41章 東南互保第364章 非常選舉第427章 領銜新的教育部第535章 新紅學的開山鼻祖第219章 成了中國海軍的一員第248章 九個回合第322章 徐樹錚展示作爲的機會第329章 “五四”運動第159章 樑士詒的預言第256章 國會和政黨第22章 大事不妙第115章 唐紹儀其人第336章 張瑞璣第148章 袁記約法第119章 超然內閣第110章 最後一次朝見儀式第219章 成了中國海軍的一員第511章 完婚第78章 漢口之戰第138章 總統選舉第14章 平定政變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288章 衡山、寶慶之戰第517章 倡導"易卜生主義"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586章 參加第六次太平洋國際學會第227章 洪山寶塔會議第190章 歷史佳話第480章 改名字第34章 自保第129章 誰是幕後指使第461章 國內的政治形勢轉折之時第364章 非常選舉第63章 請願大潮第491章 求博第431章 勤工儉學第330章 歷史意義深遠第490章 康奈爾大學第56章 禍從口出第347章 惡有惡報第516章 打孔家店第441章 美育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157章 禁賭第164章 芥蒂第73章 在家上任第3章 科舉之路第155章 勞乃宣其人第87章 吳祿貞第173章 樑士詒的自救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237章 主導權之爭第483章 報考中國公學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193章 鏖戰綦江第604章 效法歌德第604章 效法歌德第161章 哀的美敦書第235章 立法第113章 首屆內閣第76章 大後方起火第253章 廣東的局勢第186章 成功出走第50章 過街老鼠第593章 苦撐待變第564章 梁漱溟的質疑第235章 立法第273章 堅守共和第87章 吳祿貞第423章 學術成果1第157章 禁賭第459章 北京大學的”蔡元培時代” 落幕第610章 關於陳垣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514章 改革喪禮第65章 保路運動第308章 討龍之戰第606章 努力支撐殘局第185章 蔡鍔和小鳳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