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

一個叫丁仁杰和一個叫劉度的青年士兵,自告奮勇。一個按着黎元洪的頭,一個抓起辨子,咔嚓一聲,長長的辨子掉在了地下,諮議局裡立刻歡聲一片。

蔡濟民笑嘻嘻地對黎元洪說:“都督像個羅漢。”

帶了這麼多年的辯子,一下子被剪掉了,還是有些不捨的,黎元洪苦笑一聲:“像個彌勒佛吧?”

又引來了大家一片笑聲。

這時,不知誰從哪兒搞了一串鞭炮,放了起來。

聽到爆竹聲聲,路人和附近之人不知出了什麼事,趕過來看熱鬧。於是,黎元洪剪掉辯子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剪辮子在江城成了革命的必要行動,年輕的人們更當成是一種壯舉。

一時間,剃光頭,剪短髮,成了江城漢子最時尚的事。這倒是黎元洪做夢都想不到的。

中國曆朝歷代,都有祭天的習慣。應該有希求上天保佑和對天宣示和明志等用意,讓上天知道祭天者的心意,求得理解和支持。當然,對於方方面面和廣大民衆,特別是對於參加活動的人,也是一次鼓舞和動員。

黎元洪和軍政.府也不例外。

十月十七日,武昌閱馬場中央,搭起了一座高高的祭壇。壇正中立着中華始祖黃帝軒轅氏的牌位,兩旁立着紅旗和刀劍。黃帝牌位前的香案上,供奉着玄酒、太牢(小黃牛)。香案兩旁站立着身穿禮服的贊禮官和讀禮官。

祭壇的東、南、西佈列着整齊的軍隊,場面及其壯觀。

黎明時分,黎元洪身穿藍色夾軍裝,肩章金光閃閃,只是沒有軍階。面色莊.嚴肅穆,步履穩健,在軍政.府官員的簇擁下走到臺前,向軍旗行三鞠躬禮,軍隊舉槍致敬。

在軍樂聲中,衆官員登壇,祭祀活動開始。大都督黎元洪親自上香,獻牲酌灑,率衆官員跪下免冠叩拜,臺下軍隊列隊舉槍,繼而宜讀祭文。

祭文有《祭告天地》文和《祭告黃帝》文各一。

祭告天地文略雲:“……義聲一動,萬衆同心,兵不血刃,克服武昌。我天地、山川、河海、祖宗之靈,實憑臨之!元洪投袂而起,以承天庥。以數十年羣策羣力,呼號流血所不能得者,得於一旦。此豈人力所能及哉!日來蒐集整備,當即傳檄四方,長驅沔北,吊我漢族,殲彼滿夷,以與五洲各國立幹同等。用順天心,建設共私大業!凡我漢族,一德一心,今當誓師命衆,曰朗雲空,天容爲笑,江清波靜,山川有光!”

祭告黃帝文略雲:“……茲幸義旗一舉,不崇朝而克服全鄂。鄰疆響應,不旬日而抵定東南!衆志一心,務以殲除滿酋,恢復神州爲目的。元洪德薄智淺,抑託先皇靈爽亡佶倚,賴同志進行之銳,誓必達到目的而後已!循序布憲,足與寰球各國並駕齊驅,使我五千年文明古國曆史上發異常光彩,子子孫孫永保幸福,惟我先黃帝實式鑑之!尚飧。”

讀禮官讀完祭文後,由譚人鳳代表同盟會向黎元洪授旗和劍。

譚人鳳(1860年9月20日—1920年4月24日),字石屏,號符善,晚年自號雪髯,人稱譚鬍子。漢族,生於湖北新化縣福田村(今隆回縣鴨田鎮南灣村)。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同盟會早期會員和重要骨幹,曾多次參加起義,出生入死。

而後,則是軍政.府大都督宣讀誓詞。

黎元洪宣讀誓詞聲音洪亮,把祭天活動推向了最高.潮。他聲音一落,底下就自動喊起了口號:中華民國萬歲、四萬萬同胞萬歲、武昌首義萬歲的歡呼聲此起彼伏,閱馬場成了歡快的海洋。

祭天活動最後以黎元洪下臺檢閱軍隊而告結束。

這是歡快的一天,是振奮人心的一天,也是改天換地的一天。這一天,長久的留駐在武漢人民的心底。

緊接着,黎元洪和軍政.府又頒佈了一系列的新政,努力革除封建陋習。其一是剪髮放足。

軍政.府在爲剪髮放足發出的佈告寫道:“照得纏足惡習,有礙女界衛生。軀體受損尤小,關係種族匪輕。現值民國成立,理宜百廢維新。男子一律剪髮,女子一宜振新。況爲國民之母,豈可玩忽循因。特以示令放足,其各勿違凜遵。”

此告示貼出的第二天,出來一件新鮮事,在閱馬場邊的一棵大樹上,掛起了一條長辮子,一條長長的女人裹腳布。辯子和裹腳布纏在一起,迎風飄動。樹底下很多人在看熱鬧,大家議論紛紛。

原來,一個姑娘到這裡來聽“天足會”講演團講演。講演團列舉裹腳對婦女身體,對家庭和社會的重大危害,動員女界積極行動起來。這姑娘想到自己還沒有放足,就走到一邊,勇敢地把裹腳布打開,隨手掛到了樹上。

旁邊一個男青年,看姑娘如此勇敢,想到自己的辯子還藏在大褂裡,便把辯子拉出來。講演團本來就帶有剪刀,他借過來,自已把辯子剪下,和姑娘的裹腳布掛到了一起。

這件事引來了文人墨客的雅興,把這個故事進一步構思,竟演義出了一個很甜美的愛情故事。

故事中的真實的男女後來怎樣了,到是沒了下文。不過,這的確是新人,新事,新風俗,新思想層出不窮的年代,是激情奔放的年代。

矯枉容易過正,在剪髮方面,也發生了許多過火行動。比如有的機關規定,不剪辮子沒收證章,有的部隊規定,不剪辮子不發餉。有的地方還規定,拖着辯子的人不準上街。更有甚者,派人到大街上巡查,發現有辯子的,強行剪掉。

別忘了,在中國武漢,有這樣的一段歷史。剪不剪頭,是關乎革命還是不革命的大問題。

自從鴉片流入中國之後,毒害人的身體,麻醉人的精神,毀掉無數個正常的家庭,對國家和個人造成的傷害極大。禁菸是一些年以來,有識之士的共同主張。黎元洪和軍政.府,也同樣把禁菸當成大事來抓。不止一次的貼出佈告,強力禁菸。

其中的一個佈告寫道:“……若不一律禁菸,則種何以強,國何以富……爲此,示仰軍民人等一體知悉,自示以後,務宜父戒其子,兄戒其弟,婦勸其夫,農則改種他物,商則別計營生,吸則尤當即時戒除。總期吸毒中人同爲富強種子,毋得以身試法,仍蹈故轍 ,懍之,遵之,切切。”

吸食鴉片已經成爲一種社會頑疾,很多人離開了鴉片簡直沒法活。社會上還有很多人是靠吸毒生活的,比如種鴉片的農戶,經銷鴉片的商戶。

重病就得下猛藥,爲了禁毒,軍政.府和相關部門還採取了一系列的強制措施,比如,發現有人吸食鴉片就要到大街上游鬥。

曾經有這樣一件事,張彪就是黎元洪那個曾經的上司,也是湖北原軍內的最高長官。他領着一幫殘兵敗將,在劉家廟被民軍打散後,張彪無處可去,又回到了武昌的家中。

他堅持不同革命黨和民軍合作,但寬宏的黎元洪和軍政.府,沒因爲張彪過去的身份,包括現在仍不和軍政.府合作而難爲他。

不過,張彪現在遇到了麻煩事。

原來,他的丫夫人是位癮君子,而且癮很大,不巧因吸毒遭至舉報被抓個現行。按照軍政.府的規定,是要遊街示衆的。張彪現在雖然成平民,但畢竟在湖北地界是個人物,夫人被拉到大街上去遊鬥,臉面上如何受得了?怎麼辦,張彪想到了黎元洪。

雖然兩個人政見不同,但私人關係還是不錯的。再說了,張彪深知黎元洪的爲人,也是信任黎元洪的。

當張彪找到了黎元洪,說出事情的原委後,黎元洪也作難了。

張彪夫人吸毒被抓,事實俱在。遊街示衆是軍政.府的規定,自己這個大都督不能帶頭違反。

另一方面,張彪和自己在一起那麼多年的交情,爲這麼件小事,來找自己這個都督,能輕易回絕嗎?

“你這麼大的都督,求你這麼點事都不給辦嗎?我的面子不值錢,張之洞張大人的面子總得給吧。我們家的那位和張大人的特殊關係你不是不知道 她那個人好面子,性子又烈,萬一出點事,我看你如何對張大人交待。”

張彪看黎元洪遲遲沒表態有些急了。

黎元洪想了一會,終於想出了辦法,遊街示衆是必須的,軍政.府的規定不能當兒戲,張彪這邊的面子也是要顧的。最後的辦法是讓張彪家的下人,代他的夫人去遊街示衆,問題算是兩全其美,得到解決。

軍政.府的另一個重要舉措是穩定金融。爲了有一個穩定的貨幣環境,軍政.府確保貨幣兌換。允許以前流通的銀兩、銀元、銅元和制錢照常使用。對湖北官錢局先前發出的銀票和銀元票,也照常使用,這就實現了歷史的沿革,政策的連續性。

第497章 書生本色第124章 八大政綱第165章 模範團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427章 領銜新的教育部第497章 書生本色第210章 斷絕關係第261章 張作霖第100章 兩邊都難第363章 四川自治和貴州民九事件第548章 再出國門第407章 童子試第119章 超然內閣第346章 驅張第68章 武昌起義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喚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54章 所謂的據實復奏第155章 勞乃宣其人第20章 心機第52章 段芝貴賄買高位第123章 孫袁會第292章 馮國璋和段祺瑞第207章 南京會議第254章 大地悲歌第255章 重提軍民分治第411章 點翰林第483章 報考中國公學第171章 關於國體第248章 九個回合第233章 承認民軍爲交戰團體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191章 護國軍擴軍籌餉第454章 最爲迫切的問題第344章 北歸第71章 您不走嗎第353章 段祺瑞引咎辭職第24章 幸運第308章 討龍之戰第62章 垂釣洹上第344章 北歸第199章 浙江繼廣東之後第329章 “五四”運動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難第30章 朋友第17章 駐節朝鮮第14章 平定政變第418章 開始革命生涯第145章 搶救國會第352章 雷聲大而雨點小第383章 風口浪尖的黎元洪第499章 胡適的留學生活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569章 二進北大第45章 積重難返第365章 兩湖的亂局第263章 事態擴大第33章 告密第600章 風雨飄搖第13章 志得意滿第402章 決心南下第581章 胡適對十教授“宣言”的批評第357章 四巨頭會議第198章 廣東也宣佈護國獨立第113章 首屆內閣第199章 浙江繼廣東之後第610章 關於陳垣第557章 知難,行亦不易第216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53章 楊翠喜事件第602章 關於世界文化三個共同的理想目標第597章 北大三寶第148章 袁記約法第229章 首義之夜第137章 名流內閣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105章 大難不死第404章 鍾靈毓秀第249章 就職第68章 武昌起義第231章 安民告示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300章 成都之戰第354章 李純突然暴死第27章 如願以償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第155章 勞乃宣其人第191章 護國軍擴軍籌餉第300章 成都之戰第208章 四川前線停戰第425章 當上了教育總長第263章 事態擴大第421章 留學德國第530章 白話詩第514章 改革喪禮第494章 與基督教擦肩而過第433章 被任命爲北大校長第250章 《約法》之爭第408章 事母極孝 割肉救親第225章 三大秋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