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成了中國海軍的一員

老天這是怎麼了,是見不得一個良善人家過上好日子嗎?因爲好景不長,禍從天降,一八八四年二月二十六日,黎朝陽突發急病而亡。突然昏倒就再沒醒來,臨死連句話都沒留下。

黎元洪當時在水師學堂,聽到這突如其來的噩耗,人差點昏倒。想到自己的父親,一生飽經磨難、含辛茹苦,爲養家餬口兩次從軍。臨終作爲長子的他,不能守候在身旁,不由得心如刀絞、淚如雨下。

父親的去世,使一家人的生活重擔都落在了黎元洪的肩上。而他每月只有四兩瞻銀,只能是想辦法省之又省,儘可能多的拿回家中。爲了做到這一點,每次假日回家,他都是步行。

四兩銀子,就算自己一文不花,全部拿回家也很難維持全家人的生活。還好這是個過慣了苦日子的家庭,吳敬君爲別人縫縫補補,洗洗涮涮的所得,也能貼補家用。

人總得活下去,生活總得繼續,車到山前總會有路。日子雖然過得清苦,但值得安慰的是,一家人和衷共濟,相敬相愛和相互體貼。不管多難,不管多困苦,黎元洪牢記的是,把父親留給自己的生活擔子擔起來。

天津北洋水師學堂,是由直隸總督李鴻章一八八一年創辦。

該學堂是一八八零年八月月十九日(清光緒六年七月十四日)經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奏請朝廷獲批,於一八八一年八月(清光緒七年七月)正式建成的。

校址選擇在天津城東八里、大直沽東北的東機器局之旁。創辦期由吳贊誠奉旨就任天津水師學堂的總辦,因其身體不佳,在學堂即將竣工時,李鴻章上奏推舉吳仲翔接任天津水師學堂的總辦。同年,著名啓蒙思想家嚴復應李鴻章之招,自福建船政局調津任天津水師學堂任總教習。嚴復這一生也有很大污點,後曾是爲袁世凱復闢帝制搖旗吶喊的“六君子”之一。

學堂創設伊始,擬定了詳細而嚴格的章程,對招考條件、學習期限、待遇獎懲等均做了具體規定。

學堂開辦一年後,學額未滿,成效不很明顯,招來的學生中也“少出色之才”。李鴻章將原定章程加以修改,告示於民。

改後的章程重點有兩條:一是提高待遇,將原定“學生月給贍銀改爲月給四兩”。這意味着一旦誰家有學生入選學堂,即便是幾口之家其生活也就有了保障。二是加重獎賞,用李鴻章的話說“此間學生若果卓有成就,本大臣定當從優奏獎,破格錄用”。

章程修改後,學堂面貌逐漸改觀,欲入學者雲集。學制爲五年,主要是爲給北洋水師培養海軍人才,儲備技術力量。學科主設駕駛和管輪兩科,即輪船駕駛和輪機管理。

學堂有中外籍教習授課,英文是主科,開設的課程有地理、代數、幾何、水學、熱學、天文學、氣候學、繪圖、測量及槍炮操演、魚.雷、機械儀器使用等。

每星期兩天學習中文經籍,目的是“教之經俾明大義,課以文俾知論人,淪其靈明,即以培養其根本。”

課程修滿後學生要上船實習,以期理論聯繫實際。

北洋水師學堂,是中國北方第一所海軍學校。在此畢業的學生很多成爲北洋海軍的骨幹,不少人在甲午海戰中爲國捐軀,有的成爲後世名人。如現代女作家冰心之父謝葆璋、人們熟知的著名愛國教育家、南開大學創始人張伯苓先生,當年也就讀於天津水師學堂。當然,名氣更大的還要屬現在在此就讀的黎元洪。

當時,除了水師學堂以外,天津還有陸軍學堂,即天津武備學堂。李鴻章是當之無愧的首爲北洋軍的掌門人,這兩個軍事學堂都是他興辦,也是他一生的驕傲。

黎元洪這一生似乎註定和北洋系瓜葛不斷,源頭應該是這個學堂。

說起來,他也應當算是北洋前輩,正宗的北洋出身。

黎元洪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貧苦人家的子女,總是肯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刻苦和努力。黎元洪由於學習用心,人也聰明,各門學業也都名列前茅。

他最爲突出的科目是輪機駕駛,對發動機的修理和保養,黎元洪格外有興趣。別的同學有什麼不懂的,都是和他討教。對於基本上還處於農耕社會的中國。像軍艦發動機這樣的機器,還屬於很尖端的科技。

在很長的時間裡,人們一直叫發動機爲引擎,叫氣門爲凡爾,叫電動機爲馬達,叫機器爲馬神。這其實是從英語音譯過來的,有些時候,內行的人們用這樣的詞語交流,讓外人聽起來也有高深莫測的感覺。

在一起學習的同學中,黎元洪不算是年長者,但就是比他年長的人,也習慣於視他爲長兄。他是大家的主心骨,有什麼事大家喜歡找他,他也盡力幫助大家,這使得他在同學中,獲得很高的威望。

同學之間也是常鬧矛盾的,有時候爭執不下的同學會找他評理。這是很難辦的事,因爲每個人都認爲是自己有理,都認爲是自己受了委屈。找黎元洪表面上是請他評理,實際是搬救兵找幫手。因爲,黎元洪是大家信任的人。

遇到這樣的事,黎元洪從不選擇逃避,總是迎難而上,耐心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對立的雙方最後能心悅誠服。 很多的時候甚至能解開矛盾中的雙方的心結,使矛盾得以消除。

做爲一名官員,無論官職大小,一個基本技能是協調好各方面的關係,特別是人和人的關係。現在,這也被稱做思想工作和組織領導能力。這樣的能力,是需要學習和積累的。而黎元洪在以後的人生中能成爲一名不錯的官員,這段經歷他是受益非淺。

由於學業突出,各方面表現優秀,黎元洪也深得學堂總辦吳仲翔、總教習嚴復、特別是接觸較多的正教習薩鎮冰等師長的青睞和看重。

一八八七年,黎元洪到教練機上實習。因爲各門技術都能很快掌握,深得實習老師的歡心和肯定,實習結束後受到特別的嘉獎。

一九八八年春季,黎元洪以優異的成績畢業。通過學校的報請,李鴻章賞黎元洪六品頂戴。

學生畢業後北洋海軍的軍艦上實習。李鴻章對錶現特別突出的教練和學生,彙總奏保,送海軍衙門註冊,海軍衙門再從其中選優,給予重用。黎元洪獲得的是——“把總儘先拔補”,是極高的待遇,由此,黎元洪也就成了中國海軍的一員。

當時,清廷正在擴充海軍,除已經有了的北洋海軍外,正在籌建的還有南洋海軍和廣東海軍。

一八九零年,黎元洪從北洋海軍“來遠”號調到廣東海軍“廣甲”號,任三管輪。主要是負責輪機的發動、看護,發動機的保養和維修,還負責燃料的儲備和管理。

廣甲號巡洋艦,是福州船政於十九世紀建造的一條鐵脅木殼船,是“威遠”級的第六號艦。一八八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時任船政大臣裴蔭森主持開工。由於在馬江海戰慘敗,所以清政.府下決心不再建造兵商兩用船,全力建造軍艦。並在第五號艦“橫海”的設計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加大船的寬度,加大主機功率。

廣甲號巡洋艦,全長67.66米,寬度10.27米,艙深7.71米,排水量1300噸。

該艦配置一百五十毫米‘克虜伯’主炮三門,最大射程一萬一千米。其中二門分別位於軍艦中部靠前兩側的耳臺中,炮手有舷牆作有限防護,另外一門位於艦尾,有有一英寸的防盾防護,射速二分鐘一發,共備彈三百發;一百二十毫米阿姆斯特朗炮四門,備彈數目若干,有舷牆防護。三十七毫米五管‘哈奇開斯’速射炮四門,位於羅經艦橋兩側和機艙房兩側,射速一分鐘六十發,炮手無防護。比第五號艦“橫海”更爲先進的是:該船配備了二具魚.雷發射管,可以衝擊敵艦。

發動機是軍艦的心藏,三管輪是軍艦上的一個重要崗位。

廣東海軍也叫“粵洋水師”,是張之洞一九八四年任兩廣總督是所建,由於受軍費、人力、技術等方面的限制,一直未能形成預想的規模。

黎元洪所在的“廣甲”艦,平時主要任務是對東南沿海的巡邏。

遇有海軍衙門組織的各種演習,黎元洪都能見到很多在北洋水師服役的同學和夥伴。有時候,條件許可了,他們也會組織一些聚會。

而每到這時,像在兒時被放牛娃衆星捧月的“人物頭”一樣,他都會成爲聚會的中心人物,而受到大家的擁戴。

人山人海里,從容做導師,每個人羣幾乎都有這樣的天然領袖人物。只是,他們自己常常並不覺得,黎元洪就是這樣的人。

第440章 學科改革第12章 平叛第293章 西原借款第227章 洪山寶塔會議第490章 康奈爾大學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73章 在家上任第61章 開缺回籍養病第308章 討龍之戰第133章 二次革命第380章 張作霖宣佈獨立第220章 參加甲午海戰第205章 馮國璋的如意盤算第120章 關係終於理順了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559章 被迫離開中國公學第98章 爲什麼會出這樣的事第255章 重提軍民分治第601章 關於青年人的苦悶第180章 兩揖一讓第552章 所謂冒充博士第576章 不主張對日抵抗第536章 杜威和五四運動第281章 黯然離開第208章 四川前線停戰第36章 署理山東第42章 接任直隸總督第209章 陳宦其人第49章 君主立憲第449章 殺君馬者道旁兒第401章 黎元洪走天津第542章 胡適演講《學生與社會》全文第112章 兵變第195章 師直爲壯第156章 隔靴搔癢第393章 羣雄逐鹿第584章 胡適與丁文江第117章 搞垮首屆內閣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內閣第144章 天壇憲法草案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過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391章 曹錕出重拳第556章 人權與約法第558章 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364章 非常選舉第428章 大學令第573章 當諍友、諍臣第292章 馮國璋和段祺瑞第572章 武漢見蔣第391章 曹錕出重拳第233章 承認民軍爲交戰團體第374章 吳佩孚倒樑第179章 司馬昭之心第21章 被矇在鼓裡第173章 樑士詒的自救第325章 僅用了二十二天第30章 朋友第311章 閻王票子第159章 樑士詒的預言第82章 一明一暗第92章 三晉大地的風雲第482章 離開第576章 不主張對日抵抗第522章 杜威來華講學意義深遠第606章 努力支撐殘局第116章 水火不相容第262章 張作霖和馮德麟第70章 呼聲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211章 四川護國獨立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281章 黯然離開第97章 中山先生第518章 精彩篇章第266章 督軍會呈文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273章 堅守共和第97章 中山先生第136章 民心所向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178章 傳染性的政治病第458章 講義費風波第497章 書生本色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211章 四川護國獨立第324章 天降神將第111章 進入新的時代第212章 袁世凱發表《宣佈帝制案始末》第390章 內幕第142章 憲法起草第537章 西方的孔子第270章 風雲突變第479章 新人物第275章 洪流滾滾第483章 報考中國公學第312章 安福國會第541章 爲教學管理奔波第462章 蔡元培與“清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