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心機

袁世凱的理由主要是,他已在朝鮮待三年,朝鮮的一些難題已被他解決,各種關係通過他的努力已經理順。朝鮮的形勢目前也很穩定,派誰來接替他都是個好辦的差事。

而他的問題主要是在朝待得時間過長,大家對於他過於依賴,不利於發揮方方面面的主觀能動性。

而最主要的是母親身體不好,已經時日不多,爲人子他要牀前盡孝。

另外他自己腿疾犯得很厲害,想回國養養病。

李鴻章是怎麼想得呢?一方面,他總要更信任袁世凱的。認爲朝鮮有相對穩定的局勢,日本和俄國都有所收斂,閔妃集團也不敢過於猖狂,就是袁世凱在那裡成爲定海神針。

他堅持認爲,朝鮮離了袁世凱是不行的。而李熙要調換袁世凱,正好證明他的推斷。李熙爲什麼換袁世凱?就是因爲袁世凱在那裡限制着他,使他不敢也不能另外找靠山。

派袁世凱去朝鮮幹什麼去了,就是去限制李熙去了,你李熙覺得不舒服,覺得受限制就對了。說明袁世凱幹得好,說明袁世凱稱職。

你李熙想換袁世凱就換呀?不,你越想換袁世凱,就越不能換。

李鴻章看出來了,袁世凱想離開朝鮮不是故作姿態,是真心實意的。

要實現自己的想法,得做袁世凱的工作,但這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朝廷有一夥人,對自己心懷不滿,也很有意見。一直再尋機會找自己的麻煩,專門和自己唱反調,正拉着架勢拿袁世凱的任職說事。

他們不在意袁世凱留任與否。他們所以反對袁世凱留任,是因爲這是李鴻章的主張,是對李鴻章來的,是爲了反對而反對;袁世凱的任職不過是藉口和抓手。

當時,因爲李鴻章辦的幾件事,老佛爺都不太滿意。他的對手們趁機落井下石,到老佛爺面前說他的壞話。

一個二個的,老佛爺沒怎麼往心裡去。但所謂三人成虎,說的人多了 ,老佛爺就不能不當回事了。

李鴻章知道,如果他在朝堂之上,直接保奏袁世凱留任,肯定會馬上遭到這些人的反對。袁世凱在朝鮮的許多過份的作法,已經成爲這些反對者手裡的把柄,自己也有口難辨。

都知道袁世凱是自己一手提拔的,別人都把袁世凱看做是自己的人。有人正在老佛爺面前誣告自己拉山頭,拉幫結派,培植自己的勢力。有人往這方面一歸咎,袁世凱留任的事非泡湯不可。

其實,反正袁世凱也不想幹了,按理說他留不留任不是無所謂嗎?但李鴻章想的是:這一塊歸直隸管,派個什麼也不是的人,把事情搞得一塌糊塗,操心的還不是自己嗎?責任不還是在自己身上嗎?倒黴的不還是自己嗎?

怎麼辦?李鴻章爲這件事可是沒少動腦筋,終於想出了辦法。

至於這個辦法行不行?也只有停天由命了。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人只能做自己能做的事。

於是在朝堂之上,在討論袁世凱是否留任的事時,李鴻章先沒表態。而是先將這三年來,袁世凱在任上經歷的艱難困苦,面臨的惡劣環境,渲染了一番。接下來話鋒一轉,講述了袁世凱如何用常人沒有的勇氣和智慧 ,克服的一個個的困難,衝破的一個個的難關。

接着,他講了朝鮮當前的形勢。對朝鮮的形勢,他說得可不是袁世凱講的那樣,形勢一派大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不是的,而是非常糟,比袁世凱在那三年還要糟得多。

日本,俄國虎視眈眈,派出的人員什麼壞事都幹,都視中國的使者爲死敵,多次組織刺殺活動。還有朝鮮朝野的親日親俄勢力,也時時處處找中國使節的麻煩。

這駐朝商務日子,不是一般的難,而是十分的難。

李鴻章在講這些的時候,反對他的人似乎是聽得很認真,表面上還贊同地點着頭。

但心裡都在冷笑:你李中堂說得天花亂墜,不就是想說朝鮮的事情特別難辦,非袁世凱不可嗎?

他們知道,接下來李鴻章要保舉袁世凱了。他們都已經準備好了炮彈,只等李鴻章說出舉薦袁世凱,大家就萬跑齊轟。

但是,他們想錯了,接下來李鴻章的話和他們的預料正好相反。李鴻章先說了袁世凱的想法和要求,一方面是身心俱損,很難在朝鮮再幹下去了。另一方面,袁母病重,袁世凱是個大孝子,就他這一個兒子,得牀前照顧。注意,袁世凱和李鴻章說他母親有病,到李鴻章這裡變成了他母親病重。

還有就是,袁世凱說他腿上有疾,也就是關節炎或老寒腿之類的,現在在李鴻章這裡變成了遭暗殺留下的槍傷。

最後,他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所謂倒黴事不能可着一個人幹,他的初步想法是派人把袁世凱換下來。

老佛爺問換誰?李鴻章說他是找不到合適人選,請羣臣推薦。

準備反對的人一聽,原來袁世凱想急於跳出火坑?原來李鴻章是想找個倒黴蛋把他的人替換下來?想得美,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有這樣的好事也不能落在李鴻章和袁世凱頭上。結果,準備反對的人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轉。一個接一個的上奏,袁世凱人才難得,朝鮮非他莫屬。

李鴻章這時候還耍起了叉,說這事他還真不好替袁世凱答應,不過他可以好好做做袁世凱的工作。

老佛爺說:做什麼工作?家裡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國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就說我說的,一切以國事爲重。

不過,老佛爺還是關心的問了袁世凱腿上的“槍傷”,李鴻章說到是沒大礙了。這樣,袁世凱留任的事就定下來了。

李鴻章下朝的時候,做出一付憂心仲仲的樣子,還不住的長吁短嘆,那樣子真的是很可憐。那些恨他的人,別提多痛快了。

對於李鴻章來說,接下來的事是做袁世凱的工作了。

如何做袁世凱的工作呢?如果把老佛爺的話直接說給袁世凱,事情就簡單了,給袁世凱一百個膽子他敢抗旨不遵嗎?別說是怨言,屁也不敢放一個?但是,這樣一來,自己爲他付出的這些苦心,不就打水漂了嗎?怎麼也得讓袁世凱領自己的情呀?怎麼也得把袁世凱牢牢栓在自己這輛馬車上呀!

袁世凱迴天津述職的時候,李鴻章和袁世凱做了一次長談。

他首先跟袁世凱介紹了朝廷的形勢,介紹了自己所代表的洋務派和守舊派的鬥爭。

告訴袁世凱,他這次能不能留任朝鮮,不是他個人的問題,是兩派鬥爭的一個焦點。

如果,讓對方得逞了,洋務派將全線潰敗。他李鴻章,位高權重,戰功累累,誰也不能把他怎麼樣!但是,像袁世凱這樣的,被視作他的人,肯定是沒有好結果的。

其次,李鴻章列舉了袁世凱在朝鮮的不當行爲。說守舊派如何抓住這些事大做文章,自己又是如何爲袁世凱說話,辯護的。

讓袁世凱知道,他留任朝鮮是多麼的來之不易。是必須要格外珍惜的。

接着,李鴻章暗示袁世凱,他這次回朝鮮是不會白回去的。他心裡早就有了打算,只是朝廷內阻力太大,他要找準機會。不過,他讓袁世凱放心,這件事他是一定要辦成的。

最後,李鴻章重複了老佛爺的話,意思說他如果抗旨,是要治罪的。因爲這件事已經通天,沒有可商量的餘地。

所謂恩威並施。這樣一來,袁世凱除了感激涕零,還能說什麼呢?

這個時候他想的只是中堂大人的知遇之恩,真的是比天高,比海深。二輩子做牛做馬也無法報答。

李鴻章是個言出必行的人,答應袁世凱的事是一定要辦的,只是他在尋找機會,只是在他看來要辦就得把事情辦成。

事過不久,機會來了。

第483章 報考中國公學第465章 發起成立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95章 打破僵局第502章 約翰·杜威和實用主義第61章 開缺回籍養病第269章 復辟大戲開鑼了第549章 神會大師第505章 異曲同工第582章 胡適與“一二九”運動第531章 非個人主義的新生活第22章 大事不妙第89章 出師未捷第161章 哀的美敦書第477章 胡適回憶其母(原文)第395章 話分兩頭第143章 熊希齡中招第593章 苦撐待變第511章 完婚第415章 驚世駭俗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544章 科學與玄學的論戰第352章 雷聲大而雨點小第158章 歐戰第581章 胡適對十教授“宣言”的批評第522章 杜威來華講學意義深遠第454章 最爲迫切的問題第314章 吳秀才其人第135章 一現的曇花第349章 發了瘋的段祺瑞第32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105章 大難不死第536章 杜威和五四運動第63章 請願大潮第250章 《約法》之爭第13章 志得意滿第34章 自保第20章 心機第135章 一現的曇花第531章 非個人主義的新生活第140章 袁世凱的心病第611章 1952年的臺灣之行第421章 留學德國第257章 徐孫之爭第492章 關於選專業第256章 國會和政黨第77章 燎原的烈火第113章 首屆內閣第60章 山雨欲來第505章 異曲同工第290章 關外的亂子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113章 首屆內閣第347章 惡有惡報第598章 校友簽名致敬第226章 風雲激盪中的黎元洪第195章 師直爲壯第80章 越是不來越是要請第397章 改稱大元帥第595章 迴歸做學問第3章 科舉之路第154章 尊孔復古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內閣第587章 魯迅逝世後第507章 胡適與《新青年》第405章 八股文第233章 承認民軍爲交戰團體第84章 海軍起義第497章 書生本色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個第446章 十四等於零第551章 第三條路第3章 科舉之路第256章 國會和政黨第83章 連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實話嗎第275章 洪流滾滾第598章 校友簽名致敬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126章 宋教仁遇刺案第120章 關係終於理順了第458章 講義費風波第144章 天壇憲法草案第43章 第一支警察部隊第33章 告密第198章 廣東也宣佈護國獨立第206章 各有所求第83章 連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實話嗎第520章 胡適談五四運動第570章 獨立評論第312章 安福國會第65章 保路運動第129章 誰是幕後指使第442章 春風化雨第210章 斷絕關係第56章 禍從口出第514章 改革喪禮第227章 洪山寶塔會議第608章 胡適與唐德剛第138章 總統選舉第100章 兩邊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