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加里波利危機

“這王八蛋的黎元洪,搞得集團的農業優惠政策到現在還沒下來,氣死我的。”江遠川很生氣,吃飯的時候還不住的對兒子抱怨。

江遠川管着農業資產,手下農墾公司十幾家,其他的食品加工、養殖等方面的公司幾十家。

這些公司組成了一個大集團,名爲‘豐糧集團’,是當前中國農業領域的巨無霸的存在,無人可比。

對於這個巨無霸,向來中央都是有優惠政策的,以支持集團對土地進行農改,對農業機械進行普及等等。

如果沒有中央的優惠政策,財團在農業方面是要出現一部分虧損的。

畢竟農業機械化成本比較大,收益雖然有,但卻不是短期的,而是看長期的收益,因此要長期生產才能見到利益,所以向來都是要國家優惠政策支持纔好做的。

“爹,沒什麼好氣的,你要是看他不順眼,咱們過些日子就把他拉下來就是。”江渝輕描淡寫的說道,一邊給大女兒和二女兒夾菜。

“爹爹,黎元洪就是那個大鬍子嗎?”江婉靜聽着大人的說話,一邊對江渝問道。

“是啊!”江渝摸了摸她的小腦袋,大女兒江婉靜已經六歲多了,性子活潑了些,但卻很可愛。

“爺爺跟你講,那個大鬍子很壞,以後不要向大鬍子學習。”江遠川做了個滑稽的表情對孫女教育道,把江婉靜逗得咯咯直笑。

“那個黎元洪剛上來就亂七八糟的,是要快點把他拉下來,不過他是代理總統,恐怕不是那麼容易啊!”江遠川遲疑的說道。

“作爲一箇舊官僚來說,一朝大權在握,肯定不是那麼幹淨的,只要抓住把柄,隨便發動一下輿論就能把他踹下去。”江渝倒是十分淡定,他對江遠川說道:“而且孩兒最近聽說,黎元洪正在和晉商接觸,有意要成爲晉商的代言人。”

“晉商作爲中國數百年的第一商幫,就算是現在沒落了些,卻也不可小覷。”江遠川點頭說道。

“確實是還有些實力,特別是這次歐戰爆發後,很多晉商又發了財,作爲官商是狗改不了吃屎,接觸黎元洪也是正常。”江渝笑道。

……

廟堂之上的爭端總是隱藏着更復雜的東西,歸根到底就是利益。

當前中國經濟被江渝的軍閥寡頭財團壟斷,又有一幫民族商人當小弟在一旁幫襯着,這些年晉商確實不好過。

先是橡膠股票的股蹦導致錢莊倒閉,接着鐵路股票又股蹦,錢莊又倒了一批,隨後國家出臺金融政策,軍閥寡頭財團壟斷了金融業,錢莊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晉商票號興盛之時遍及全國各地,但經過幾次折騰,大部分票號都倒閉破產,很多資不抵債,家產都被沒收一空。

兩次股災,使得晉商迅速沒落。

加上財團在工業上一直採取壟斷措施,甚至在零售等行業都插一腳,對於晉商來說之前能夠賺錢的大項目並不多。

自15年出口暴增以來,晉商再次復起,大有重振聲威之勢。

重整旗鼓要大幹一場的晉商發現,他們在此時的官場人脈已經被摧殘得很嚴重了,中央更是沒有一個上得了層面的代言人。

之前袁世凱油鹽不進,晉商毫無辦法。

現在黎元洪上臺,讓那些晉商頓時又熱切了起來。

此時的晉商急切的需要尋求一個政治代言人,以和華東商業協會相抗衡。

以晉商的人脈關係,已經獲知此時中國的金融、工業等領域出現了一個龐然大物,只不過晉商的組織力度並不如華東商業協會那麼嚴密,對江渝的軍閥寡頭財團依舊只是看到了一個輪廓,更主要的還是看到了華東商業協會這個組織的存在。

也有晉商想要加入華東商業協會,但無人成功過。

華東商業協會這一商業派系之前獲得了巨大的政治資源,規模已一躍成爲壟斷中國各個領域的龐然大物。

晉商也很心熱,若他們也能取得政治資源,便可與華東商業協會分庭抗禮,不說取代華東商業協會,起碼在山西等地也能固守。

另一邊,黎元洪的上臺也讓江渝和華東商業協會失去了最主要的政治代言人,黎元洪還沒到能讓江渝主動拉攏的程度,而黎元洪也因看不清形勢,並未主動向財團靠攏。

反而是迅速和晉商勾搭在了一起。

那些晉商給黎元洪送了筆錢,黎元洪很乾脆的就收下來了。

身爲總統,沒人查他的經濟情況。

而且人家送禮也爲沒要求要他做什麼,這在昔日的官場,這種孝敬是完全可以收的。

黎元洪和晉商也因此迅速勾結在一起。

商人都是這樣的,就算是江渝的財團也是如此,都得依靠政治力量來進行擴張,雙方的本質並無不同。

唯一不同的就是,財團與商業協會成員,都能剋制,理念是管理民族財富,而不是揮霍民族財富。

那些晉商則不同,有錢了愛怎麼花就怎麼花。不過晉商也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比傳統的徽商更儉樸。

傳統的徽商極盡奢華之能事,使其發展停滯不前,晉商更有節儉意識,也是做大的原因之一。

但總的來說,此時的晉商在中國只是被當成一羣羊。

羊肥了就要宰。

而那頭狼就是江渝的軍閥寡頭財團。

軍閥寡頭財團與晉商最大的不同就是,江渝掌控了武力。

無上的武力!

晉商的爪子根本伸不到軍界,而軍界盡在江渝掌控之中。如果有必要,在常規手段無法圍剿晉商的時候,也可以從上消滅他們,就像容克財團對付羅斯柴爾德財團一樣。

因此江渝很淡定,對於晉商的動作假裝沒看見。

宰羊的時節還未到,羊兒快快吃草吧!

作爲晉商的代言人黎元洪,很快也得到了內閣的妥協,內閣同意了黎元洪的一些人事任命,同時也再次把財團所需的優惠哦政策交給了黎元洪簽字。

黎元洪知道這是一場政治交易,見打開了局面,黎元洪很爽快的通過了那些優惠政策。

一時黎元洪風頭無兩,儘管內閣和國會依舊對其有所牽制,但黎元洪卻好似要成爲中國新的頭號領導人。

至於江渝,則被忽略了。

黎元洪還不敢去動江渝,但江渝好似也不過問中央政治,因此黎元洪也未放在心上。

……

印尼華人起義並未影響中國對協約國的出口,協約國爲了贏得這場戰爭,只能向中國繼續進口物資。

現在是賣方市場,不是買方市場。

進入1916年,德國無限制潛艇戰打得更加兇殘,1915年全年,中國向德國出口了兩百艘潛艇。

德國的潛艇數量已經突破了三百艘。

這些潛艇採取的羣狼戰術,經常和護航艦隊叫板,因此損失也是有不少的,否則德國的潛艇不止三百艘。

但是戰績卻是非常驚人,擊沉的軍艦噸位遠超被擊沉的潛艇噸位,而且還擊沉了大量商船。

1916年第一個季度,德國又擊沉了兩百多萬噸的商船,美國的對歐出口受到了嚴重影響。

到了第二個季度,大西洋上的商船明顯減少,德國在這個季度只擊沉了一百二十萬噸商船。

那些英國商船上的船長和水手都稱呼大西洋爲——死亡大西洋!

絕對的危機四伏。

而且德國的潛艇越來越先進,中國的潛艇技術毫無保留的共享給了德國,而德國在潛艇方面同樣也有自己的創新,這些技術則共享給了中國海軍。

美國出口受阻,協約國只好從中國加大進口,這一年中國的出口量增長更加迅速,中國的對外出口額開始超過美國。

中國也通過對德國的潛艇出口,賺到了不少黃金。

同時中國也在向同盟國出口物資,運輸機和商船正不斷的把物資運到阿拉伯半島,協約國忍無可忍之下,發動了加里波利戰役。

主張這次登陸戰的是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

丘吉爾在內閣報告中表示:“中國打通與協約國的貿易路線,已經使協約國的圍堵出現了巨大的漏洞,如果我們不堵上這個漏洞,那麼協約國將獲得更多的作戰物資,同時這也使中國獲得了威脅協約國的一張手牌。只要我們切斷這條貿易路線,不僅可以使中國失去這張手牌,並且也能使他們只把物資出口給協約國,同時還可以打通俄國的海上交通。”

曾經在大戰初期,丘吉爾就提出過這個計劃。

不過那時候俄國的物資有中國出口,協約國並不怎麼上心。

但現在不一樣了。

不重視已經是不行了,由於中國握着這張手牌,在亞洲肆無忌憚,對付完法國又捏爆了英國的。

這也讓英國看出了中國對外擴張的強烈。

這已經嚴重威脅了英國的殖民地。

現在緬甸、印度都直接在中國的威脅下,但英國人卻不敢再擺譜了,真要是把中國逼向同盟國,那麼這場戰爭的結束又要遙遙無期了。

這是一場在英國人看來不得不繼續進行的戰爭,雖然已經掉進了戰爭泥潭當中。

所以這次要切斷中國與同盟國的貿易路線,不能直接進攻中國佔領的阿拉伯半島,只能先對付土耳其。

丘吉爾顯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半字未提進攻阿拉伯半島的事,而是把登陸地點選擇在了加利波利半島。

“這是一個不錯的計劃,以奧斯曼土耳其的國力,我們應該能夠很快就擊敗他們。”

“是的,奧斯曼土耳其是同盟國裡最弱小的國家之一。”

英國內閣普遍也都持有樂觀態度,丘吉爾的這個登陸戰計劃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這個計劃對中國向同盟國出口的貿易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未完待續。)

第201章 更大的中國利益第103章 完虐日本第59章 淪陷的澳大利亞第55章 資金問題第14章 攻略埃塞爾比亞第87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來襲第201章 更大的中國利益第112章 海外生產兵團第181章 美軍的死亡行軍第111章 最奢侈的後勤供應第225章 難道炮彈不要錢嗎?第69章 貿易順差的煩惱第71章 消除貿易逆差協議第185章 從英國身上割肉第152章 留美學生回國第86章 蠶食作戰第252章 農業生產調整第229章 恐嚇紅色毛熊第58章 海防艦隊成立第114章 國聯悲劇的偷襲第116章 攻佔歐洲大陸第25章 局勢穩定第112章 海外生產兵團第170章 中國的合成材料第49章 給不給面子?第73章 驚人的鐵路計劃第244章 公主?老子要睡兩個第8章 與時間賽跑第230章 列寧妥協第18章 新政,戰爭前奏第10章 搶地盤的時候到了第269章 奇蹟般的建設速度第193拉瑪六世被忽悠瘸了第235佔貝加爾湖的財富第55章 國會選舉來臨第98章 騎牆派的誕生第6章 南洋勸業會第105章 美麗的謊言第158章 越南王血泣新華宮第70章 中原大會操,宋教仁沒死?第242章 全面建設的中國第72章 收個二房?第67章 對峙中原第196章 賺錢賺到樂翻天第92章 破碎(三)第247章 移民前奏第97章 國聯與第三世界聯盟第73章 驚人的鐵路計劃第75章 殺雞給猴看第214章 血色海參崴第150章 中國纔是世界裁判,美國不是了!第243章 政治聯姻的前奏第202章 大怪獸——軍閥寡頭財團第65章 兩大集團之共識第242章 全面建設的中國第11章 ;鋼鐵產量暴增第18章 持續的歐戰第257章 開啓繁榮時代第16章 有便宜可佔第198章 感動無比的威廉二世第204章 瘋狂圍剿(一)第117章 清算歐洲第32章 資本的掠奪第160章 暴增的地盤第105章 美麗的謊言第178章 戰爭的前奏第185章 從英國身上割肉第245章 激烈的文化衝突第210章 偷偷進村,打槍的不要第173章 中國對日《二十一條》第195章 第三世界老大,忽悠世界第117章 投放原子彈第222章 流感爆發前的準備第267章 頭疼的英國政府第52章 收復香港第76章 西南國防軍成立第88章 佔領西伯利亞第271章 消耗與積累第172章 日本無條件投降第38章 外蒙爭端第148章 蔓延的福克災難第111章 襲擊日本港口第255章 挑撥離間第64章 震撼的博覽會第78章 他們將成爲世界最強陸軍第258章 大海軍計劃第24章 聯合光復會第96章 需要一場戰爭第205章 瘋狂圍剿(二)第124章 民族資產翻倍第225章 難道炮彈不要錢嗎?第72章 收個二房?第238章 繼續敲詐協約國第112章 六百萬日本僑民的巨大財富第40章 崩潰的白俄軍第63章 紅色毛熊的戰爭準備第62章 政策傾斜第210章 偷偷進村,打槍的不要第50章 袁世凱與江渝的軍備競賽第267章 頭疼的英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