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麥收時節

越南的暴動的程度竟然連河內都被攻佔了,而且法國在河內一戰,損失了一萬五千多兵力。

還有在河內的殖民機構,全部淪陷。

相關人員,生死不知!

這讓法國極爲震動,要知道法國的海外殖民地當中,在亞洲的核心利益就是中南半島,法國在中南半島佔據後世的越南、老撾、柬埔寨,同時泰國以東部是法國勢力範圍,泰國西部則是英國勢力範圍。

中南半島的物產極爲豐富,法國每年要在這裡攫取大量的利益,普法戰爭過後,法國楞是靠着海外殖民地緩過氣來。

而在法國的心目中,殖民地極其重要。

可現在在中南半島的殖民首府都被攻陷了,這下怎麼搞?

法國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震驚,第二反應就是憤怒,大叫這是陰謀,這是中國人奪取中南半島的陰謀。

實際上這是陽謀!

任誰都能看出來,這是中國的動作。

只不過,卻一直找不到證據,爲此法國佬只能胡鬧了,其外交部連日向中國嚴重抗議,但都被中國給搪塞了。

中國外交部一直聲稱:“中國與中南半島暴動沒有任何關係。”

現在的法國在中南半島根本抽不出什麼力量來鎮壓起義,本土更是少人,協約國正在瘋狂的從殖民地那裡抽調青壯勞動力投入戰場當炮灰,怎麼可能從本土抽掉兵力去支援中南半島殖民地。

只能讓中南半島的法國守軍組織越南兵積極防守。

在攻佔河內的當天,皇宮裡的越南王阮福昶被嚇得瑟瑟發抖,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當槍聲漸漸平息下來時,一羣人來到了皇城。

經過通報之後,阮福昶才知道這是最近鬧得歡騰的越南起義軍,其首領要求與其商討要事。

現在河內已被這羣強人佔據,阮福昶連忙說道:“快宣他們覲見,不,請他們進來。”

現在阮福昶可不敢擺皇帝的架子,他實際上是越南皇帝,但其本質只是一個王,阮福昶猜測,那羣人當中,估計有上國派來的。

不一會,進來了兩個人。

一個年輕人與一箇中年人,這二人進殿後,那中年人略顯倨傲的對阮福昶象徵性的拱了拱手,說道:“在下丁槐,拜見越南王。”

“丁槐?可是昔日擊敗夷人的丁將軍?”阮福昶心中一驚,連忙對丁槐問道。

“不才,正是在下。”

“丁將軍可是來救我的。”阮福昶說着激動的一把抱住丁槐大腿,竟撲倒在地,眼中已是淚光閃爍。

“越南王不必如此,我等今日前來,自是爲了救你於水火。”丁槐連忙將阮福昶扶了起來,阮福昶聽了後連忙問道:“聞上國已驅逐洋人,三軍將士所向披靡,可是上國要發兵來救?”

“此次只是暗中發兵,河內已下,但若是要發兵越南,恐怕還需……”丁槐沉吟道。

“臣下願世代爲上國守土。”阮福昶立即表明忠心,抱着丁槐的大腿不放。

“那我便與你指條明路,若要上國發兵,還需越南王親自往北京覲見大總統,若大總統願發兵越南,則大好河山儘可收復。”丁槐扶起阮福昶,對阮福昶說道。

“多謝丁將軍,下臣何時能夠動身?”阮福昶心中激動不已,上國終於來了,若有上國相助,阮家的江山必然儘可收復。

“隨時可以動身,這位是張少尉,他會一路保護你的安全。”丁槐把邊上那個年輕軍官介紹給了阮福昶。

“且容我準備些許時辰。”阮福昶連忙說道。

“好。”

當天阮福昶在一隊特種兵的保護下,從河內出逃中國。

在前往中國的路上,阮福昶死活不坐飛機,認爲飛機不安全,於是坐着貨車慢悠悠的北上京畿。

好在廣西鐵路已經是修通了,直達京畿並無問題。

阮福昶在火車上好奇的看着窗外,只見廣西一帶的鐵路兩邊是一片片一望無際的田地,上面種滿了甘蔗和熱帶水果。

同時還看到了一些工廠。

當火車到了江西之後,只見田野裡則變成了一望無際的水稻,此時正值6月上旬,田裡的水稻還不是很高,也爲抽穗,但卻綠油油的,長勢十分喜人。

而到了安徽之後,則在安徽看到了許多工廠,越往北工廠越多。

中國的百姓看上去精神普遍良好,不似越南百姓在長期的貧窮下一副營養不良的模樣。

當火車到了河南,只見河南已是金黃一片,到處的麥田中的冬小麥都已經開始收割了,而且到處都是轟鳴的收割機。

“此乃何物?”阮福昶對身邊的張少尉問道。

“那是聯合收割機,一臺機器一日所做,可比上百人,若是那種最大型的,可比數百人。”張少尉對阮福昶講解道。

阮福昶聽了十分震撼,上國洋務竟已如此發達。

……

此時的河南正值麥收時節,不過今年可急壞了江遠川。

“山東的麥子還沒有收完嗎?沒有?不要管那邊了,馬上把收割機調一批到河南來,在山東當地動員人力下地收麥。”江遠川對着電話喊道,今年河南雨水較多,結果導致河南麥收提前。

很多麥子還因雨水而倒伏了。

往年山東麥收較早,所以收割機是先在山東收完麥子,然後再火速趕往河南,那樣剛好來得及。

可是今年河南麥收一提前,這就出亂子了。

收割機遠遠不夠,把江遠川急得直跳腳。

掛了電話,江遠川對下面吩咐道:“山東那邊馬上會調集兩百架收割機過來,河南這邊也立即組織人力搶收小麥。”

“是。”農業部官員連忙下去實施。

本來農機調度很難,畢竟各地都顧着本省麥收,不過江遠川的話卻是很頂用,這可是‘太上皇’啊!目前正擔任中華民國農業部部長。

山東官員見收割機被調走了也沒辦法,如果河南麥子不槍收,損失是很大的,不如把收割機均分一下,兩省同時動員人力搶收小麥。

各地官員連忙進行動員,那些閒着沒事幹,或者下班後有時間的婦女,在官方動員下都連忙趕到麥地搶收。

各學校也把學生拉到麥地,加入了十萬火急的搶收之中。

學生和工人們,邊唱着勞動歌,邊忙碌着,見一車車的小麥運往加工廠,心裡都十分喜悅。

“青的山,綠的田,藍藍的江河;鮮的食,美的衣,玲瓏的樓閣,誰的功,誰的力,勞動的成果……”

那些工人和學生,多是自發的無償勞動。

各大報紙也對此次麥收進行了報道。

《申報》評價道:“此次麥收,從分體現了我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只有團結一心,才能使民族迅速崛起。”

江遠川見到這場面,也知道這次夏收應該是能挺過去了,不過農機缺乏的問題一時還解決不了。

去年全國建設了多個大型商品糧基地,導致全年大型農機幾乎都調往那些地區,華北平原的農機晚年來說,山東和河南共用收割機是夠的,碰上今年這樣的氣候卻是忙不過來。

“部長,今年冬小麥總產量上漲了45,而勞動力投入則減少了50,今年糧食供應非常充足,還可以拿出很多用於出口。”農業部把統計出來的數據提交給了江遠川,江遠川看了之後十分滿意。

現在糧食產量是越來越多了,今年中國的糧食產量已經充沛到可以出口的程度了。

“那明年準備少種些糧食,多種些玉米。”江遠川計劃道,那名官員連忙把話記下來。

江遠川知道,現在中國已經不缺糧食供應,缺的是養殖業的規模,養殖業要想擴大,得先增加玉米產量。

目前養殖業雖然遍地開花,但卻不是財團的養殖場,養殖成本相對較高一些。

財團的養殖場則不同,不僅規模大,而且養殖技術、經驗都不是那些民間養殖場能夠相比的。

同時財團在飼料生產方面也比那些民間養殖場要便宜許多。

財團的養殖場所用飼料主要是飼用玉米,一種就是一大片,等到玉米成熟的時候,再用收割機連桿帶穗都捲進收割機裡,然後切碎運走,接着運到養殖場進行青貯。

除了玉米之外,還有其他的飼料品種,也都有種植。

精飼料則用魚粉,參雜一些骨粉。

沿海自產魚粉質量稍差,秘魯漁場的魚粉質量則很高。除了魚粉還蝦粉,是在南極海域捕撈的磷蝦製成。

財團的養殖的生產效率比較高,用的人工比較少,所以養殖成本是比較低的,但質量卻是不低。

養殖場的家畜出欄後,則用車運往目的地屠宰。

有的則直接在該地區屠宰,很多養殖場邊上都有肉類加工廠,把肉類加工成各種產品進行出售。

肉乾、臘肉、罐頭、香腸等等,還有皮革廠之類的。

財團的養殖場不僅出產的多,而且對出產的資源利用率也是最高,因此財團養殖場的盈利率一直都比民間養殖場要高得多。

此時中國的農業,開始從‘有飯吃’的目標,轉變爲‘有肉吃’的目標。(未完待續)

第233章 國家形象宣傳第78章 戰爭氣氛第80章 故人的來信第70章 中原大會操,宋教仁沒死?第71章 消除貿易逆差協議第31章 狼性本色第96章 引進海外勞動力第77章 屠龍計劃第26章 華澳第187章 中國的澳大利亞第156章 全軍覆沒的登陸戰第125章 瘋狂的全面建設第267章 頭疼的英國政府第175章 前途晦暗的日本第158章 越南王血泣新華宮第92章 破碎(三)第199章 美國參戰醜劇第55章 國會選舉來臨第156章 越南暴動,河內巷戰第223章 席捲 中亞細亞第227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30章 將盜版進行到底第186章 美國服軟第55章 資金問題第38章 戰爭明朗化第13章 繁榮的電影業第13章 繁榮的電影業第105章 轟炸日本聯合艦隊(二)第18章 新政,戰爭前奏第131章 對俄貿易的巨大利潤第51章 又挖了一個坑第222章 流感爆發前的準備第231章 白菜價一般的奢侈品第69章 初次會晤,打起來了!第80章 臘月攻勢,戰爭打響第255章 挑撥離間第196章 賺錢賺到樂翻天第222章 流感爆發前的準備第29章 武力威脅第241章 政治避難第93章 第三次產業革命第48章 鱷魚的眼淚第107章 陸海空大元帥第250章 退耕與移民第192章 兵臨城下第76章 ;巨大影響第31章 瘋狂借貸(二)第85章 世界第二工業大國之展望第14章 攻略埃塞爾比亞第270章 立於不敗之地第66章 宋教仁活了第157章 麥收時節第16章 古董經營戰略第52章 收復香港第65章 兩大集團之共識第51章 壬子中俄戰爭落幕第45章 斬首、總攻第262章 蘇俄內戰再度爆發第121章 在背後捅了日本一刀第160章 暴增的地盤第175章 前途晦暗的日本第156章 越南暴動,河內巷戰第139章 鉅額利潤第255章 挑撥離間第241章 政治避難第196章 賺錢賺到樂翻天第102章 對日宣戰第218章 驚悚的發展速度第76章 ;巨大影響第135章 持續的戰爭第53章 容克財團的到來第69章 貿易順差的煩惱第117章 投放原子彈第111章 最奢侈的後勤供應第5章 華東集團第200章 氣個半死的協約國第79章 全國大剿匪第85章 世界第二工業大國之展望第76章 ;巨大影響第98章 轉移視線第53章 容克財團的到來第171章 對美戰爭準備第97章 挖坑等日本跳第223章 席捲 中亞細亞第143章 日奸革命計劃第3章 大把的先進軍事技術第73章 驚人的鐵路計劃第54章 新式裝備第197章 讓小日本去歐洲戰場送死第151章 中國‘維和’行動第186章 美國服軟第104章 最後的繁榮第87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來襲第255章 挑撥離間第253章 俄國的惡劣氣候第28章 戰爭落幕前的準備第109章 中國已在崛起之中第41章 紅色毛熊割地了第72章 遠洋運輸業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