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悍然反了

參謀部立即連夜召開會議,江渝、蔣方震,以及參謀唐漢源、周正業,還有幾個德國參謀都參與了這次會議,會議上氣氛有些肅靜。

江渝站起身,深吸了一口氣,目光中一該往日的內斂神色,說道:

“諸位,武昌已經爆發了革命,目前中國受股票投機破滅導致的金融危機影響,以及保路運動的影響,南方的商人階級已經對清廷徹底失望。南昌城內兵力空虛,只要武昌革命軍一通電,屆時各革命團體振臂呼應,革命浪潮必然將已極快速度蔓延至南方各省。而滿清在北方只有北洋新軍可堪一戰,而且真要打起來,南方革命軍將不是對手。不過滿清實際上無力掌控北洋軍,閒賦在家的袁世凱通過金錢的饋贈,依舊牢牢的掌控着北洋軍。革命爆發後,袁世凱將會復出,並且將會利用南方革命黨要挾清廷。”

“對於袁世凱來說,這是一次奪權行動,奪權成功能使他的政治生涯起死回生,奪權失敗的話,那麼他會一敗塗,不僅生家性命不保,袁氏家族也會徹底覆滅。所以袁世凱沒有退路,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革命軍一旦被鎮壓下去,袁世凱必然會被清廷剷除,所以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出現南北對峙的局面。即以南方革命軍的實力,不足以撼動北洋軍。而北洋軍則不會南下鎮壓南方革命黨。”

“那袁世凱要挾清廷之後呢?”蔣方震問道。

“之後無非兩種選擇,一種是支持君主立憲,只要滿清皇帝被立憲了,權力就掌控在了袁世凱的手中。另外一個選擇就是逼迫滿清退位,而他袁世凱擔任新政府的大總統,權力依舊在袁世凱手上。袁世凱顯然一開始會傾向於第一種選擇,然而南方革命軍肯定要求清帝退位,並且會在南方成立政府。這時候袁世凱還堅持走君主立憲的道路,那麼就必然要用武力彈壓南方革命軍。如果採取共和制度,那麼袁世凱可以用何談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袁世凱並無要爲滿清賣命的想法,所以顯然第二個選擇更輕鬆,而且袁世凱也打不起,因爲他沒錢。”

江渝的分析,讓他們都精神爲之一震,江渝接着分析道:“南方革命黨當中,除了光復會等少數會黨不是受日本人扶植以外,其他的革命會黨都是日本人鼓動的,特別是自05年開始,大批學生東渡日本留學,截止去年,留學日本的人數已經高達兩萬人,更加劇了這一問題。這些革命會黨儘管其基層成員都是滿懷熱血,但他們的高層卻是投靠日本人的國賊,一邊舉着革命旗幟,一邊就像攪屎棍一樣,一旦中國趨於穩定,他們必然要跳出來鬧上一翻。再則他們並非什麼真的革命,當南北和談之後,爲了眼前的利益,他們會主動向袁世凱妥協。而且當他們掌控了南方的部分政權後,必然會出現爭權奪利、貪污腐敗的現象,屆時民不聊生,革命黨在南方民衆當中也會迅速失去民心,因此革命黨不成氣候。”

“師長,那我們接下來怎麼辦?”周正業躍躍欲試的問道,神色很是振奮,唐漢源更是直接提出:“師長,既然袁世凱沒有發動大規模戰爭的財力,我們何不直接把袁世凱打倒?”

“是的,我們有錢,而且很有錢,真要是打起來,就算是軍火進口被切斷,我們的兵工廠也已經建成,到時候打敗北洋軍並不是問題。但是,打敗北洋軍之後呢?以我們的根基,能吞下整個中國嗎?”江渝敲着桌子問道。

衆人還是有些不解,江渝繼續說道:

“我們要建立的是一個新的社會制度,時代已經不同了,現在不是古代那樣打天下的思維了。要建立一個新的社會秩序,我們首先要有足夠的兵力,但我們的兵力顯然是很緊張的。就算我們砸錢打天下,可打下地盤之後呢?我們有足夠的行政人員嗎?沒有怎麼辦?只能繼續用腐朽的滿清官員,那還是一成不變。而且南方的革命黨怎麼辦?我們要公然對他們開火嗎?到時候我們在前面打,革命黨在背後摘桃子,只會爲他人做嫁衣,而且爲了發動戰爭,我們的工業發展將被迫停滯,可謂得不償失。”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順勢而爲,在南北之間找平衡。先搶他孃的一塊地盤來,讓我們先站穩腳跟,等我們把這塊地盤消化清楚了,再向外蠶食擴張,到時候我們一個省接一個省的吞過去。以我們的工業化路線,沒有哪個軍閥能夠阻擋我們的腳步,最終整個中國都將在我們的掌控之下。”

“這也是我們的第一步,但絕對不是最後一步。諸位看地圖,我們要發展工業,最主要的是必須有煤鐵資源,安徽正好有煤鐵資源,所以這次變革之中,我們首先要佔領整個安徽。再看江蘇,蘇北我們志在必得,但蘇南卻是一個是非之地,因爲南京將是整個南方革命黨的中心地區,因此我們暫時不要去碰。我們要佔領的地區,也就是一個安徽,一個蘇北。另外在上海我們還有一個營,我們可以在上海撈一把,但那裡我們也不需要長期佔領。”

……

10月11日凌成,淮陰會議上,以江渝爲首的一羣人制定了以‘搶地盤’、‘打秋風’爲核心的作戰方針。

當天迅速組建了‘淮陰作戰指揮總部’,並開始秘密調遣部隊,秘密下達作戰計劃。

10月13日夜,經過三天的準備,各部隊到達預定進攻位置,於晚上11點發動了正式進攻。

01旅散佈於整個蘇北各主要城市,以營爲單位,通過地道向淮陰、宿遷、徐州、連雲港、鹽城、南通、泰州、揚州發動進攻。

02旅集中於安徽長江南岸,作戰任務相對輕鬆,既向蕪湖、馬鞍山、宣城、池州、銅陵、安慶發動進攻。

上海獨立營則對上海縣城發動進攻。

當天夜裡,各地戰鬥幾乎一起打響,兩淮地區除了蘇南未陷入復興軍的進攻之外,其他主要城市全都是一片槍炮聲。

爲了拿下蘇北重鎮徐州,江渝調集了三個營進攻徐州。爲了拿下安慶,江渝同樣調集了三個營的兵力。

復興軍從地道入城,戰鬥打響時清軍還在睡夢之中,應戰時極爲倉促,清軍士兵們聽着到處都是的槍聲,一個個都慌了神,不一會便被衝進城內的復興軍給打得落花流水。

復興軍裝備了大量衝鋒槍和輕機槍,十分適應城市巷戰,在如此近的距離下,一梭子掃下去就能掃倒一大片,城內的清軍就算是新軍,也無力抵擋兇悍的復興軍。

而且復興軍還裝備了大量重機槍,而南方新軍根本就沒有這種武器,所以他們打不過擁有重機槍的北洋軍。

復興軍佔領一條街道後,把重機槍往那裡一架,馬上就能封鎖一條大街,任憑清軍如何反撲,都只能留下層層疊疊的屍體。

在巷戰中,復興軍儘管面對數倍於他們的敵人,但因爲清軍很多被打散,能組織起來的人員不多,加上武器上的優勢,可謂是佔盡上風,城內清軍陸續被複興軍殲滅、俘虜。

入城的復興軍一邊進攻軍營,一邊還派並佔領了衙門、藩庫等重地,事先繪製的地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坐鎮淮陰的江渝親自帶人衝進了淮陰縣城,把知縣張秉龍從後衙牀底下拉了出來,張秉龍滿臉驚恐之色,怒指着江渝喝道:“你,你,你竟敢造反?不怕被抄家滅族嗎?”

“清廷氣數已盡,吾等何懼之有?”江渝面帶微笑的說道,也不理會張秉龍這個小角色,揮了揮手讓人把他押了下去。

淮陰這邊的戰鬥結束時,指揮部內的電報如同雪花一般飄來,負責攻打各縣城的部隊陸續發回戰報。

據各部傳回的消息,最多的是報告他們在藩庫發現了很多銀子。

凌成1點30分,上海傳回電報,電報員連忙拿着電報向江渝報告:“師長,上海獨立營已經攻下了江南製造總局,在裡面發現了大批白銀,正在清點數額。”

“好,立即調集船隻,馬上將白銀轉移到淮陰來。另外把江南製造總局能搬走的機器設備都給我搬走,搬不走的就留額在那裡不管。”江渝打定注意要在上海打秋風,馬上下達了一份命令。

……

上海,自接到淮陰指揮部的命令後,上海加強營發動了起義,當天夜裡向江南製造總局發動了進攻。

江南製造總局是清廷最重要的兵工廠,這個兵工廠擁有機槍的仿造能力,也有不少機器設備,涉及了很多工業製造項目。

爲此清廷在江南製造總局佈置了重兵把手,而且還有兩挺重機槍。

歷史上因爲那些重機槍的存在,讓進攻製造局的陳其美一羣人損失慘重,陳其美本人也被俘虜。

然而這一次,製造局的清軍所面對的卻是裝備精良的上海加強營,他們平日以商團的名義做掩護,但實力卻遠非上海商團可比。

戰鬥一開始,清廷的重機槍就遭到了迫擊炮的無情打擊,清軍的火力點被直接炸癱,上海加強營只用了一個排的兵力進行了一次突擊,就徹底瓦解了製造局內的清軍意志,成功佔領了江南製造總局。

江渝在兩淮地區掀起的動作,是有準備,有預謀的。

各地清軍守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10月14日凌晨4點,徐州宣告攻克。4點30分,安慶宣告攻克。

蘇北、皖南各縣城也陸續攻克,復興軍經過一夜的戰鬥,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隨後各營開始忙碌起來,首先將戰利品集中起來運往淮陰總部,由於此時正是秋收之時,各地官府收上來了大筆稅款,這些稅款都落入了復興軍手中。

同時各營除了留了一些兵力維持縣城治安,其他兵力迅速集中。而那些攻打下來的縣城,也馬上安排了行政人員,在各縣成立‘臨時縣政府’,對當地展開行政工作。

中國長期都是小集權、大社會的統治模式,這種模式即是中央集權,地方放權自治,好處在於成本很低,但缺點就是對地方控制能力嚴重不足。

地方鄉鎮可不管官府是滿清還是什麼,他們只管履行自己的義務,因此興業黨的行政人員到了地方後,在軍隊的配合下,又建立起了保安隊,基本上穩定了地方局勢。

10月6日,經過兩日的調動,蘇北復興軍01旅全面西進,向皖北進攻。皖南復興軍02旅也陸續集結到安慶,向皖北進攻。

此時皖北各縣,甚至還不知復興軍已經反清了。復興軍裝備了大量汽車,機動力極強,消息還未傳到皖北,就已兵臨城下。

————

星期天了,可能看書的同學們比較多,今天收藏小小暴漲了一下,鞠躬。

另外一天能否兩更,看情況吧!最近落雨忙着和同學開店創業,每天也就是晚上碼字,不過落雨會努力的!爭取每天兩更!

第224章 喀山中蘇炮戰第43章 爭奪世界霸權第188章 最牛逼的軍火販子第45章 白種人世界的危機感第149章 英國內閣太愚蠢了第59章 淪陷的澳大利亞第16章 古董經營戰略第188章 最牛逼的軍火販子第243章 政治聯姻的前奏第126章 對歐出口第218章 驚悚的發展速度第138章 暴動與反暴動第62章 政策傾斜第64章 震撼的博覽會第251章 移民大浪潮第127章 轟炸日本橫濱第154章 見不得光的奴隸貿易第54章 煽風點火第79章 撕破臉第229章 恐嚇紅色毛熊第20章 德州大戰(二)第39章 通電抗俄第34章 九芝堂鉅富第230章 列寧妥協第67章 二次對俄武力干涉提案第118章 遇刺!新的蓄謀第20章 德州大戰(二)第148章 蔓延的福克災難第52章 收復香港第241章 政治避難第236章 訪問波斯,協約國戰線吃緊第48章 鱷魚的眼淚第53章 飛機銷售第90章 破碎的神話(一)第111章 襲擊日本港口第135章 持續的戰爭第93章 破碎(四)第206章 圖窮匕見,哀嚎遍野第267章 頭疼的英國政府第103章 海軍競賽之戰略欺騙第81章 蘇軍內訌第77章 屠龍計劃第168章 開枝散葉第94章 破碎(五)第27章 軍事、收入第64章 震撼的博覽會第2章 遠東容克第23章 羅斯柴爾德財團的‘賠款’第19章 德州大戰(一)第7章 愛德蒙男爵第8章 資本的劣根第95章 瘋狂的金融斂財第254章 豬流感來襲,威廉的來信第5章 華東集團第240章 坑錢的外來人口移民政策第94章 破碎(五)第13章 收買民心(二)第34章 民族資本商人的成長第85章 烏克蘭獨立第91章 破碎(二)第231章 白菜價一般的奢侈品第129章 驚人軍費預算第160章 暴增的地盤第9章 戰爭與談判第77章 世界最好的軍校第131章 對俄貿易的巨大利潤第173章 中國對日《二十一條》第92章 海軍軍備競賽初現第197章 讓小日本去歐洲戰場送死第83章 中國的巨大變化第178章 戰爭的前奏第101章 天降火雨第45章 斬首、總攻第30章 瘋狂借貸(一)第149章 英國內閣太愚蠢了第83章 殲滅第237章 中國石油戰略第52章 收復香港第3章 大把的先進軍事技術第199章 美國參戰醜劇第10章 搶地盤的時候到了第19章 德州大戰(一)第212章 搶了27億元的黃金第266章 中國資本輸出第50章 袁世凱與江渝的軍備競賽第265章 千瘡百孔的國家第19章 叛逃印度第229章 恐嚇紅色毛熊第165章 加里波利危機第8章 與時間賽跑第255章 挑撥離間第249章 註定是炮渣的日本第69章 初次會晤,打起來了!第85章 世界第二工業大國之展望第136章 壞到流膿的建議第223章 席捲 中亞細亞第145章 混亂的日本第152章 留美學生回國第204章 瘋狂圍剿(一)第132章 敲英國佬竹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