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擴大地盤

越來越多的川軍第三師士兵停止射擊,想等川軍第一師第二師的士兵過來之後,在開槍,可是王九齡的第一師就貼着川軍第一師、第二師的潰兵,看他們只在後面吶喊,放空槍就知道他們的企圖了。

川軍第三師的軍官們拼命的抽打手下的士兵,讓他們開槍,可是手下的士兵都不爲所動,不多久,潰兵們衝進了川軍第三師的陣地,不過一發不可收拾,這次第一師的弟兄可就不會在手下留情了,所有手裡還拿着槍,瞄準他們的都會遭到無情的射殺,至於那些只顧逃跑的,王九齡下了命令,儘量不要向他們開槍,跪地投降的就更不必說了。

對於這種順風仗,王九齡第一師的弟兄倒是打的春風得意,一個個衝的的無法無天了,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連隊在那裡,幸虧敵人沒想到要打反擊戰,要不然這些人都得死光光。

王九齡在望遠鏡裡把一切看的都很清楚,新兵的確是新兵,戰術素養太差了,本來還想組織部隊去鹽邊縣,現在看來是沒辦法了。

劉文彩從談判結束後,就住在第三師,當晚上炮聲隆隆時,這傢伙第一時間醒了,可是第三師也遭到少量炮火的襲擊,在看看川軍第一師、第二師遭到那麼猛烈的炮火洗禮後,他的第一感覺就是完蛋了。

劉文彩在讓第三師的師長防守之後,便帶着幾個人跑了,這是劉文彩一貫的作風,不過劉文輝也不在意,這可是他的五哥,而且籌措軍費除了劉文彩,沒別人可行了,也信不過。

劉文輝幾人爲避免騎馬跑動搖軍心,所以給人都是走路的,不過這樣也正好救了他們,沒有被俘虜。

原本第一師的那個營是用來切斷川軍的逃跑路線,或者阻擊川軍援兵。劉文彩邊走邊想,王九齡肯定是預謀好的,要是預謀好的,那肯定會在川軍來的路上有伏兵,劉文彩想想都後怕,好陰險的王九齡,還好我劉文彩聰明,劉文才不愧老奸巨猾,在關鍵的時候他沒有成爲王九齡的俘虜,而是找了條小路藏了起來,至於回去給劉文輝報信,那就沒辦法了,現在自身都難保了。

不過劉文輝也不是傻子,還帶也是保定軍校畢業的,何況這些年混的風生水起,就足以證明這個人還是有些能力的,他除了明探之外,還安排了暗探在觀察四周的情況,開始那些明探,第一師那個營也不管,畢竟戰爭還沒打響,不過在戰爭打響之後,那個營就派了少量的人出來攔截那些探子,而這也被暗探們發現了,等消息傳到鹽邊縣劉文輝那裡的時候,劉文輝一分析,才確定他的那三個精銳師恐怕是凶多吉少了,想要去求援也來不及了,慢說人家已經安排好了阻擊部隊,就說自己的人馬趕過去也來不及了,估計戰鬥已經結束了,過去也是給人家送菜,還省得人家跑來取他的人頭。

劉文輝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邊上的副官,警衛們都緊張的不得了,劉文輝這個樣子說明除了大事了,他們想問卻又不敢問,只能焦急的守候在左右。

“馬上通知所有人,我們撤!”劉文輝不愧是多年的老油條,很快清醒過來,這些年雖然大體上發展還比較順,但是從身邊那麼多人的身上看到,今天這個上臺,明天那個上臺,同樣一個地方,一年換三四個軍閥都是正常的了,所以他劉文輝總結了一下,在這年代就要看得開。

而他這萬人馬加上地盤上的6萬人馬還有7萬人馬,不夠還可以再招,至於五哥劉文彩已經顧不上他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就這樣劉文輝這一萬人馬不停蹄的撤回了宜賓。

王九齡等人進過一晚上的追擊,除了劉文彩和一千多散兵趁夜逃走,其他的不是被打死就是被俘虜。

而王九齡第一師傷亡不過一千人來人,死亡5百多人。但是繳獲實在是驚人,川軍三個師的裝備基本歸了王九齡,包括一些火炮,輕重機槍,要知道這可是劉文輝最精銳的三個師,裝備確實是很好。

而且這次劉文輝他們出來也知道這川邊窮的響叮噹,沒什麼人煙,想搶都沒地方搶,所以也帶了四五天的口糧出來,而鹽邊縣更多,但是劉文輝回去都用走了。

取得了這麼大的勝利,第一師舉行了盛大的狂歡,反正鹽邊縣傳來消息,劉文輝已經連夜撤走了。

其實最高興的還是新兵了,他們第一次打仗,之前只不過是拿着鋤頭的農民,才馴練了一兩個月就大了這麼大一個打勝仗,一萬人大人家三萬人啊,想都不敢想,這是他們乾的。

有了這些俘虜的川軍士兵,王九齡就可以擴軍了,雖然擴軍會曾加一大筆開支,但是那也沒辦法,劉文輝肯定不會甘心的,隨時都可能會打來。

第二個,就是給人已經撕破臉了,就沒必要藏着掖着,王九齡決定先將川邊的第三行政督察區佔領,這樣自己就有更大的戰略迴旋空間了,但是隻有現在的一萬人是遠遠不夠的,地盤大了也就意味着要守的地方更大,那需要的人就更多,所以整編這些川軍是唯一的辦法。

要整編劉文輝的嫡系,難度很大,不過王九齡將他們排長也上的軍官和強烈地處王九齡第一師的人全部甄別出來,第二部就是將那些老弱和吸食鴉片的那部分人也剔除出來。

剩下的那些人,王九齡打算開個訴苦大會,讓這些都市窮苦人家出身的川軍講講他們過去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同時講講他們爲什麼當兵……等等!

不過那些都需要一個過程,王九齡還需要拿出一個章程出來,現在劉文輝新敗,十天半個月還沒辦法打過來,所以王九齡現在應該趕緊佔領第三行政督察區。

川邊第三行政督察區南邊和西邊是雲南,北邊是第一、第二、第五行政督察區,東邊就是四川宜賓和樂山。

第三行政督察區包括西昌縣、德昌縣、鹽源縣、寧南縣、冕寧縣、昭覺縣、會理縣、鹽邊縣、越嶲(xi)縣、滬寧設治局、寧東設治局、普格設治局共十三個縣。雖然這裡都很貧窮,但是對於啥都沒有的王九齡來說簡直是寶地,王九齡知道這些地方有釩鈦鐵礦,而且這裡處於長江上游,水位落差大,水資源豐富,到時候可以修水電站等等。

最主要的是,佔領這裡,王九齡就可以馬上開採攀枝花村附近的鐵礦了,後世這個鐵礦叫蘭尖鐵礦, 蘭尖鐵礦包括蘭家火山、尖包包、營盤山、徐家山四個採區組成。是我國十大露天礦山之一、

蘭尖鐵礦是中國西部地區最大的露天鐵礦,被譽爲“攀鋼鋼鐵糧倉”的原礦基地.蘭尖鐵礦位於四川省攀枝花市東區,雅龍江與金沙江交匯處。而且王九齡還記得這裡儲量好像有三億噸,只是記得不是很清楚,當時也是隨口問了一下別人,好在後世正好來過這裡,知道礦在哪裡,所以連探礦的專家都不用,不過很需要鍊鐵的專家,王九齡可是真的不知道如何鍊鐵、鍊鋼,普通的都不知道,何況是這種高難度的呢。

劉文輝一走王九齡倒也不急着派人去佔領這些地方,先讓部隊休整了兩天,直到一月11號部隊纔出發,其實除了昭覺縣和越嶲(xi)縣各駐守了一團和二團之外,其他的地方只是派人接收了一下,然後駐紮了一個營或者一個連的兵力,而剩下的部隊則留在攀枝花看守這些俘虜,有了這批俘虜,再加上從佔領的那些縣鎮調派過來的人才,攀枝花的建設可謂一日千里,突飛猛進。

要找工作了,每天兩更,三更速度更不上,不過其實也就少幾百字而已,以前都是2000字字一章,現在都市2500字以上,有的時候,可能快三千字了,但是還是要說聲抱歉!仲浦也要吃飯,多麼想自己不用吃飯,不用睡覺,不會生病,那樣就不用買房子,不用買社保,不用吃地溝油。

第119章 閃電戰第447章 美國滅亡第251章 進攻印度第385章 外星人入侵地球第366章 第一滴血第47章 收網(二)第133章 反分裂國家法的誕生第155章 黑星手槍第87章 要剿匪了第418章 新的攻勢第16章 淞滬戰事結束第85章 終極菊花殘殺術第48章 收網(三)第185章 被法國佬扣押了第308章 梅津美治郎第324章 決戰前夕第292章 北部灣石油開發第294章 秦國的外交第233章 閃擊暹羅(八)第212章 坑爹啊第20章 東窗事發(二)第138章 沒有封面的時代週刊第43章 諜戰風雲(二)第7章 高橋中隊覆滅第42章 諜戰風雲(一)第397章 裡賓特洛甫的亞洲之行第156章 英雄本色第256章 橫掃恆河第305章 收復熱河第259章 對意、英宣戰第288章 南海風雲(三)第70章 密謀(二)第317章 英、日記者單挑第115章 張文昊與夏小希第363章 猶太人想建國第45章 諜戰風雲(四)第83章 統一裝備第186章 馬其諾防線第387章 收了趙小妖精第110章 原來他們是太監第237章 帝國崛起(四)第182章 納粹閱兵(二)第303章 航母開建第330章 再殲日軍第412章 奪取亞洲第313章 申奧(三)第132章 西康省成立第81章 土匪來襲(七)第61章 凍凍僵第451章 越過烏拉爾山脈第206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30章 行蹤敗露第133章 反分裂國家法的誕生第124章 風雲突變第430章 虎!虎!虎!第139章 再見張治中第73章 又買槍第396章 軸心國第313章 申奧(三)第391章 世界大戰前夕第337章 奪取平津(二)第356章 av是怎麼來的第35章 時任三羊的抉擇第240章 秦國海空軍整編第413章 嚴寒到來第69章 密謀(一)第400章 信息化戰爭第354章 腐蝕日本第35章 時任三羊的抉擇第422章 蘇俄覆滅第207章 交趾永屬華夏第99章 滇緬公路計劃第434章 進攻加利福尼亞第181章 納粹閱兵(一)第124章 風雲突變第253章 全印穆斯林聯盟第380章 踐踏歐洲公約第188章 有刺客第407章 英美法的支持第79章 土匪來襲(五)第149章 法肯豪森到來(三)第170章 援助阿比西尼亞第59章 對策第120章 談判第4章 軍部會議(二)第333章 局勢變化第440章 希特勒發現了第64章 我買糧,你買槍第280章 帝國閱兵完第279章 帝國閱兵(二)第414章 中國的威脅第167章 華北局勢(二)第253章 全印穆斯林聯盟第388章 統治東南亞第382章 亞特蘭蒂斯預言第250章 世界震精第29章 王九齡真君位第128章 智取成都(一)第2章 視察前線第23章 極品俏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