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第一步

陳演現在不管事,就想着抓緊離開。

聽着高弘圖的話,他這個戶部尚書不吱聲,反正後面的事情他不用管。

其他人雖然覺得離譜,卻又不適合說話。

大明官場就是這樣,凡是麻煩事,能推就推,尤其是向上。

周延儒感覺着若有若無的目光,臉角梆硬,看向高弘圖,淡淡道:“這件事容後再議。三司衙門儘快將‘金鑾殿行刺’一案審結,拿給我看,沒有我的允許,不得判!”

‘審結’,也就是拿到認罪伏法的卷宗,估算好怎麼判罰,等內閣點頭後,再公開判決,走個流程,給天下人看。

馬士英,寇槐壹,李恆秉裝模作樣的傾身,卻沒有答話。

周延儒也懶得與他們廢話,定下了這個調子就站起來,道:“京城百廢待興,夏糧要儘快收上來,西北需要大量的錢糧賑災,我們又太多的事情要做,耽誤不得。”

二十多人齊齊站起來,擡手道:“下官遵命!”

在內閣結束的時候,周正的馬車也入了城,緩緩駛向周府。

小恪兒睡飽了,揉着眼,看着周正道:“爹,餓……”

周正一笑,道:“別學你大哥,會被你娘嫌棄的。”

上官清瞪了他一眼,將小恪兒抱過去,輕聲道:“很快回府了。”

小傢伙還有些迷糊,哦了一聲。

周正回到周府,孫傳庭,高弘圖,張賀儀,寇槐壹等人已經在等着了。

周正安置好上官清,小恪兒,便來到偏庁。

張賀儀等人說着內閣剛纔發生的事情,不時的點評所有人的反應。

寇槐壹斟酌着,道:“大人,我看元輔,好像很反對我們革新。”

馬士英道:“不止是元輔,他的人也一心求穩,不想有變動,張四知,陳演都有了去意,戶部,吏部可能要有麻煩。”

高弘圖道:“這個倒是還好說,我從內閣聽到消息,說是元輔想要增加閣臣。”

高弘圖的話,頓時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而今的內閣,只有周延儒與周正兩人,周正近乎不去內閣,內閣簡直就是周延儒一個人的天下,他還想增加閣臣,無非就是要增加權柄,擠壓周正的權力空間。

孫傳庭看了眼周正,道:“下官聽說,錢謙益等人就在入京的路上,元輔不應該沒有收到消息。另外,楊嗣昌,洪承疇等人,元輔也有意復啓。”

洪承疇因爲濫殺,被言官彈劾,最終是奪職罷官,趕回了江西。楊嗣昌,陳新甲因爲與建虜‘私自議和’,被言官彈劾,最終是削籍,遣戍,現在應該在甘肅。

這些人,多少與周正不對付,並且還是領兵之人,周延儒企圖復啓他們,意圖十分明顯了。

孫傳庭話音落下,偏庁裡驟然安靜,氣氛緊繃了幾分。

張賀儀有些謹慎的看着周正,道:“大人,洪承疇還好說,復啓最多就是兵部尚書,但楊嗣昌之前就是閣臣,復啓必然入閣,而且在軍中關係深厚,李邦華,左良玉等人,都算是他的舊部。”

周正神色倒是如常,看着衆人緊張的神色,微笑着道:“洪承疇此人不可用,我不會允許發覆啓。倒是楊嗣昌,這個人除了心胸狹隘,容不得人外,不得不說,能力在我大明,無出其右,上次的西北一戰,我其實是佔了他的便宜。”

衆人自然認爲這是周正的謙虛之詞,沒有在意,倒是聽出了其他味道。

孫傳庭目中若有所動,道:“大人,是打算允許楊嗣昌復啓?”

周正面露思忖,道:“天下這麼大盤棋,單靠我們還是力有不逮,很多事情忙不過來,若是楊嗣昌能分擔一些,最好不過,尤其是兵改。”

衆人有些不情願,卻不好反駁。

周正擺了擺手,道:“這些不着急,總有得扯。說說你們的準備吧。”

周正的改革大計,基本上孫傳庭是第一負責人,也是未來的革新事務總理衙門的總理,他沒有猶豫,道:“大人,目前,我們正在從各衙門,以及地方上挑揀人手,組成涉及戶籍,土地,商業,農業,官吏,稅務等十六個司。我們正在梳理關係,同時與地方上聯絡,以便推行……”

孫傳庭說着,周正輕輕點頭。孫傳庭之前寫過詳細的公文給他看過,自然沒有說的這麼細緻。

衆人聽着,也在各自思忖。他們目前都在討論階段,涉及大明的方方面面,複雜的問題太多,需要大概理清,而後才能去推動。

一羣人也開始插話,在各自的領域闡述着觀點,同時也述說着現實面臨的困境。

好一陣子,張賀儀有些總結性的道:“大人,我們這種革新是自上而下的,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大不如前,地方官員盤根錯節,聖旨都未必管用,何況是我們。我覺得,在京中努力的時候,也得對地方下手。”

寇槐壹道:“就像你說的,地方上盤根錯節,士紳力量強大,換一個布政使,知府,知縣作用根本不大,還得從更深處想辦法。”

“那怎麼辦?士紳又不是宗室藩王,百十個,找個理由就處置了,士紳遍佈大明,是我大明的根基,怎麼動?”張賀儀頓時反駁。兩人都是處置週記,後來在九江閣,算是最初的‘同僚’,關係深厚,話語少了顧忌。

孫傳庭看着二人,打圓場道:“問題既然清楚,處理方法的分歧,這些並不重要,只要目標一致,行進的方向統一,總歸有辦法。”

寇槐壹與張賀儀也知道說的有些過,紛紛向孫傳庭點頭。

周正聽着他們的對話,沒有放在心上,道:“我們現在要做的第一步,你們認爲是哪裡?”

馬士英連忙道:“大人,先要找個辦公的地方,之前高侍郎說,希望大明門外的各級衙門進行調整,將五軍都護府清空,給總理衙門。”

張賀儀道:“我倒是覺得,可以重新規劃,在大明門外建一個大院子,將所有衙門囊括在內,外通百姓,內入皇宮。”

高弘圖雙眼一亮,道:“這倒是個不錯辦法,衙門都是現成的,用不了多少銀子,若是在一處辦公,確實能省去很多麻煩,提升做事的速度與功效。”

周正笑着道:“這個你們看着辦。我說的是,我們的事情,先做哪一步?”

第六百六十二章 科舉之咎第兩百五十八章 明哲保身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數革職第六百二十九章 禍事啊第三百六十七章 哭爹喊娘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君第五百一十九章 廝殺第一百四十四章 弔唁第三百四十章 危機迫近第一百二十四章 辭官吧第兩百七十五章 風暴起第六百七十八章 巡視第三章 對閹黨的看法第五百七十八章 盛世大明第九十三章 一槌定音第四百五十四章 易如反掌第四百三十二章 狠手第兩百七十章 滅頂之災第七十七章 風情一腳(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六章 抄沒周家第四百六十八章 民心第三百章 商業帝國第五百二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五百七十八章 盛世大明第三百一十五章 剿匪第四百五十四章 易如反掌第五百八十一章 添柴燒火第四百七十五章 盧象升之難第一百四十五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三百章 商業帝國第三百一十七章 狗急跳牆第六百八十一章 分化第六百五十六章 轟轟烈烈第三百三十四章 首輔再換第六十章 提督太監李實第兩百九十六章 漫天給價的手筆第五百九十章 兩個月第五十九章 試皇帝的水第六百三十章 搞事情第三百七十三章 烽火燃起第兩百二十七章 未來的首輔第五十章 要小心他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管右屯第四百八十章 混亂中擇一出擊第兩百五十章 還笑得出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周正回擊第三百九十五章 勸降第四百九十章 權錢在手第四百二十三章 黨爭的齷齪第七十二章 夜半敲門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風第七十二章 夜半敲門第八十章 御批第兩百零九章 只要不死就死磕第六十九章 聞聲變色第六百六十三章 考試第五百二十九章 排排坐分果果第五百八十章 潼關第六百一十章 黑手第四百七十五章 盧象升之難第六百四十一章 表演第六百一十二章 軟刀子殺人第六百五十章 好風借力第八十三章 周老爹出手第一百一十四章 要了結了第二十九章 飢餓營銷第四百一十七章 官場大亂鬥第九十七章 強硬到底第六百二十四章 勝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啓變色第一百二十一章 堂而皇之的構陷第四百三十二章 狠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下馬威第兩百七十五章 風暴起第二十九章 飢餓營銷第兩百零二章 安排第兩百四十五章 名動海內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用的棋子第兩百九十章 崇禎元年第五百六十九章 上好的擋箭牌哪裡找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臣相悖第一百四十五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八十三章 建虜來襲第兩百四十七章 田爾耕的底牌第一百五十四章 回京(第四更!)第兩百五十二章 鹽商的困境第六十八章 詔獄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勢如潮第六十章 提督太監李實第一百四十五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六十四章 不大不小的警告第六百六十八章 反覆第七十九章 周清荔要復出(求收藏~)第七百一十一章 北上第七百零八章 故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易如反掌第一百五十八章 動了鹽商的奶酪第七十七章 風情一腳(求收藏~)第六十七章 原來是大嫂第四十章 冤家路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