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

第七十八章兩件大事

“好小子。”鄭老大猛地幾步跑到了船頭,與幾個水手一般,將一個厚重的木頭箱子搬出來,打開一門鐵炮擡了出來。

冼景萬萬沒有想到,鄭老大還有這傢伙。

要知道,火器是朝廷命令禁止百姓持有的。而火炮是所有禁令核心的核心。

這個是要殺頭的罪過。

更讓冼景吃驚的是,剛剛僞造成失火的船隻上面,也露出好幾門大炮,猛地轟了過來。

鄭老大一直保持距離,所以這些大炮都沒有打中。鄭老大隨即還以顏色,親自操炮,連開幾炮,打了過去。

鄭老大打又遠又準,距離最近的一炮都打到了對面船隻百餘米的方位之內。

似乎對面的船隻猶豫了一會兒,避開船隻,遠遠的撤走了。

鄭老大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不是愣頭青,知道輕重就好。”

冼景問道:“鄭叔,沒有事吧。”

鄭老大說道:“沒事了。都是老江湖,見我們不是好惹得,自然就放過了,他們不會做虧本的買賣,就怕那種二愣子,硬要出頭,那就不好辦了。”

搶劫這一件事情,也是需要成本的。

真正的海盜也是衡量成本,這樣情況。而對於鄭老大來說,行船也是需要成本的,死上幾個人,他這幾百兩銀子的費用,就不夠撫卹金的。

更重要的是,這些人都是他的老班底,幾乎父子相承,找人也是不好找的。

這一場遭遇倒是有驚無險,雖然遇見一些風浪,但都及時靠岸躲避,最後在六月左右來到了天津。

冼景先到了天津廣東會所,將五萬兩銀子藏在貨物之中,一併帶到了廣東會所。

隨即賣了幾分報紙。

看看最新有什麼情況。

首先,他看見的是,日本斬使。

一時間冼景冷哼一聲,罵道:“區區小國,真是不知死活。”

又細細看了,原來斬殺使臣的不是日本國王,而是日本國王的大臣,一個叫細川的老臣,這個細川簡直是一個活曹操,帶兵不擁立太子,居然擁立國王的弟弟。

而且朝廷派人去調解,居然被他給殺了。

簡直是豈有此理。

隨即看到明報之上,清一色的討伐日本的呼聲,冼景也覺得理所應當。隨即嘆息一聲,暗道:“爲什麼這一戰不在南洋打,這北邊用不上佛山鐵。”

佛山冼家在正統前,雖然也是佛山有頭有臉的家族,但是全家上下不過有一兩千兩的銀子就差不多了。

之所以在三十年間發展如此之大,固然有冼景父親的英明領導,但也有兩個時代機遇,第一個就是大明首先在廣東開海,一開海以來,佛山鐵就成爲外銷的貨物之一,特別是海上風雲變化,他們之間打打殺殺,都要買鐵的。

這是佛山鐵業發展的第一個機遇。

第二個機遇就是大藤峽之戰與安南之戰。

這兩仗一打,更需要更多的鐵,政府採購且不說,因爲很多時候政府採購根本不賺錢。

這個與後世恰恰相反。

後世政府的生意是最賺錢的,但是這個時候,朝廷即便是下發足夠的錢,也被層層瓜分,縱然大明的政治還算清明。

但是大體算上來,朝廷的訂單。大部分是賠本的。

其實這也是太宗皇帝留下的傳統。太祖皇帝出身民間,理解百姓疾苦,故而對百姓採買有過規定,高出市價。

但是太宗皇帝就沒有這樣的理念,再加上儒家主流對商人定義爲奸詐之極,故而太宗皇帝幾乎對商人與取與求。

要什麼,雖然給錢,但是卻是朝廷一口價。

遇見有能力的大臣,或許商民能寬上一分,如果遇見狠毒的大臣,商人即便是賣兒賣女,也填不上窟窿。

好在,幾任兩廣總督,韓雍,葉盛,項忠等人,都是能幹的大臣,佛山總體上沒有賺多少錢,但是沒有賠錢。

而且真正打起仗來,不僅僅有官府採購,還有地方百姓採購等等,總之凡是打仗,鐵價都打着滾向上升。

如果這一戰在南洋,佛山又能賺上一筆了。對於朝廷對日動兵的勝負,冼景是絲毫不擔心的。

畢竟在他眼中大明開國以來武功之盛,遠邁漢唐,什麼貓兒莊之敗,那都是小節,是小節而已。

反正日本是沒有能力打出這樣的戰績的。

隨即,冼景又向下看,雖然每天一挑,卻是一件喜事。

大明有了皇孫,算起來也是嫡長孫,可以說是皇太孫了。這自然是一件喜事了。

冼景心中也很是高興。

越是距離皇帝越遠,皇帝的神聖性就越高,很多對皇帝崇拜之極的人,大多是一輩子沒有見過皇帝的人。

而冼景就是這樣的人。

總體上來,朱祁鎮這麼多年來做的不錯。大明也能稱得上盛世。故而大明有後。對大明也是一件好事。

他心中忽然一動,暗道:“這是一個機會。”

什麼機會?

自然是走門路的機會。

很多時候走門路,也是需要時機的。想來皇長孫出生,北京自然會慶祝。各種走動之中,自然是走動關係的好機會。

他立即說道:“立即準備馬車,去北京。”

正如冼景所料。

在北京皇孫降生的喜慶氣氛更多一點。

朱祁鎮一開始就拿河北當成根本來經營,不管是在政策上還是別的什麼,對河北都有傾斜。

對北京更是如此。

朱祁鎮微服私訪的不多,但是北京城中真出了什麼事情,是很難瞞得過朱祁鎮的。

更不要說,朱祁鎮很多事情都恩惠到了北京百姓。

少府各種產業之中,在朱祁鎮的大赦令之後,更是第一個落實了朱祁鎮所提到的種種待遇。本來朱祁鎮對少府工作的工匠限制就很少了,這一次正式將他們落戶爲民籍。還有順天府其他地方的百姓。

要知道京衛除卻親兵衛之外,一個個都撤除了,但都編爲民籍了。只是他們參軍的慾望也是最高的。

其實,這個時代的京營並非不能打,只是裡面沒有上升渠道。士卒都是將官的僕役,各種剋扣什麼的,怎麼有可戰之兵。

就身體素質還有作戰技能來說,還沒有退化到比百姓還差的地步。

朱祁鎮與瓦刺打了多少年仗,固然有不少北京百姓戰死沙場的,但是這些軍戶出身的百姓,其實並不是太在乎。

因爲在古代當兵吃糧,真是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行爲,生死是常事。

只要朝廷撫卹到位,並不覺得是什麼。

更不要說,很多士卒都因爲戰事有了官職,甚至有些有功勞的將領,還調出京營到外地當了一個武官,雖然六七品的武官對很多士大夫來說,不算什麼。

但是對普通百姓來說,足以改換門庭,從此自稱官宦人家了。

所以,百姓對帶領他們一直打勝仗的皇帝,很是擁護。

畢竟說起來,朱祁鎮這些年做的事情,受恩澤最深的地方,也就是北京附近的百姓,北京從來是朱祁鎮心中的基本盤的基本盤。

朱祁鎮如果連北京百姓之心都收攏不好,他的皇帝也做的太失敗了。

所以冼景進入京師之後,就看見這樣一片熱烈的氣氛之中。

他先找廣東會所安置下來,隨即帶着陳獻章的書信,去見吳與弼。

天理報社所在之地,本來是北京一個角落,吳與弼選這裡無非是覺得便宜,只是萬萬沒有想到,似乎天理報社在這裡落腳之後,帶動了連鎖反應,大部分報社都在這裡落腳。

似乎帶動這裡也變得繁華起來了。

第三十章 江華島水戰第五十六章 襄國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閣人選的紛爭第三十四章 遼東烽煙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九十四章 內外新結構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八章 千秋萬壽宴第一百一十八章 石亨的心思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三十章 朱祁鎮的決斷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戰貓兒莊第一百三十九章 分殊定理外王道第六十五章 楊士奇與于謙二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吳第四十三章 憑祥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賢的機遇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舊接替第一百零四章 鐵甲鏗鏘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寧之會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九十九章 不可讓楊士奇沒有好結果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四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八十三章 弊政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門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東陽的手段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一百零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退步第一百四十一章 瓦刺貢馬第一百四十章 黃河決口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一百三十七章 曬鹽法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災非人禍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學新三甲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四十七章 西虜寇邊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五十八章 豐收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八十一章 會寧伯李家第六十一章 焦宏的困境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一百一十七章 話南京第一百零四章 鐵甲鏗鏘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車爲城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慶都公主所求第一百一十五章 侍疾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四十章 輿情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三十七章 曬鹽法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車爲城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三章 災年第四十五章 大捷傳來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九十章 貝琳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六十五章 欲平安南,先定廣西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