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

第二十三章天子之問

于謙在正統三十年末擔任首輔。一上任就號稱了蕭規曹隨,一切如舊。他又與劉定之密談過後。

劉定之就對於謙恭恭敬敬,好像是對待師傅一般。

其實于謙給劉定之挑明瞭他在首輔位置上待不長。劉定之自然也不敢反對大明皇帝的權威。

于謙擔任首輔固然是一件大事,但是總體上並沒有在政壇之上引起多少波瀾,或者這與年關將近有關係。

在正統三十一年正旦大宴之後,明報就刊登了朱祁鎮署名的文章。首先就提出的就是如何才能達到大同之世的問題?

這一篇文章根本就是一石擊起千層浪。

影響力從北京開始,向外面層層疊疊的盪漾開來。

大體是兩個層面之上的影響。

第一個層面的影響,更多是官場之上的影響。第二個層面就是民間的影響。

官場之上人都明白,皇帝這樣策問天下,決計不是耍着玩的。

其中深意自然在很多大臣內心之中迴盪。

另外一個層面的影響就是在民間的。

要知道理學的盛行,不僅僅是在的官場之中,在三楊時代,三楊之所以威望重,是因爲他們不僅僅是百官之首,還是文壇領袖。

但是三楊離世之後。文壇領袖就不在朝廷了。

民間有很大儒,雖然不做官,但是在儒學上的造詣,還讓他們有大的影響力。

在北京。

徐有貞對這種變化,有些失望。

徐有貞而今五十多歲,他在刑部任上也大有作爲的,李賢去位。按照之前的慣例,大明內閣要有一番變動,徐有貞一直在準備補位內閣。

但是而今于謙敲定了一切不變的總原則之後,雖然內閣之中,還有一個空位,也就是之前劉球去位之後留下的位置。

因爲朱祁鎮與李賢之間達不成妥協。所以一直空着。

但是徐有貞卻也明白,這個位置盯着的人太多了。他想要進入內閣的可能性大減,所以他一點要揣摩朱祁鎮的意思。只有投其所好,才能得到這個位置。

同樣對這位置,大有渴求的就是陳文。

陳文乃是李賢的人。

李賢即便是退位,他也不可能不將他的政治勢力安排好。很多時候,如果中樞沒有爲你說話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悠哉林下的。

陳文就是李賢安排的人。

只是李賢也沒有想到,真正接任首輔之位的是于謙,而不是劉定之。

如果劉定之上位,內閣之中一定會有一場大調整,最少有一兩位出局。到時候陳文補位,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只是于謙這樣一座。也卡了陳文的位置。

不過,陳文比徐有貞好一點的事情,就是陳文有李賢臨走的指點,對皇帝的心思更能明白一點。

陳文心中暗道:“陛下的心意,無非是想改變理學獨尊的地位,纔好大展拳腳變法。我只有助陛下一筆之力,才能入陛下法眼。”

陳文一想到這一點,他就將四書五經全部翻了出來,重新讀了起來,這一次不是爲了科舉的敲門磚,而是爲了內閣的敲門磚。

只是之前科舉的時候,陳文要將這些東西都奉爲金科玉律。但是此刻陳文,卻是要抓出這些文字之中的破綻。

最好是那一種,一發出了,就天下震動的破綻。

只是朱熹的學問如果能那麼容易找出破綻,朱熹也不會被人尊稱朱子了。

即便陳文挑出來幾個問題,但是對朱熹整個儒學體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不過是邊角問題而已。

陳文翻《尚書》的時候,心中忽然一動,手指輕輕敲在書面之上,心中暗道:“這個或許可以。假亦真來真做假,真真假假,還不是看怎麼說的。”

此刻陳文心中已經有成見,但依然要一套邏輯來證明他的論點。

就在陳文在老老實實的做學問的時候,一直在老老實實的做學問的吳與弼此刻也被驚動了。

之前朱祁鎮是下過一道詔書,就是要召集天下大儒,吳與弼就在被徵召之列。

只是吳與弼拒絕了。

吳與弼乃是三楊之中,楊溥的弟子。

不過吳與弼二十歲的時候,看了朱熹的《伊洛淵源錄》。大受啓迪。而焚燒了所有科舉的書,回鄉躬耕講學。

幾十年來,一心一意踐行聖人之學,成爲天下靜養的大儒。

即便在北京很多人都聽過吳與弼的名聲。

甚至每過幾年,就有一些人上奏,請召吳與弼入京。

但是朱祁鎮一直將理學視爲敵人,怎麼可能讓這個當代理學教主入京。所以朱祁鎮都拒絕了,不過爲了顯示大明重視教育,朱祁鎮賞賜了吳與弼不少金銀。

而吳與弼雖然拜了楊溥爲師,但是他大多理念都是自學的。他大多理念都是自己的特色。他這一派被後世稱爲崇仁學派,很多人都受到了影響。

比如王陽明。

而吳與弼也不是很多人想象之中的死板的道學先生,甚至恰恰相反,真正死板的道學先生,根本就是沒有將書讀透,真正能稱作大儒的人,一般來說,都是那種放在現代也值得被尊敬的。而不是紅樓夢之中賈政的象形。

吳與弼教學的時候,也不是讓弟子死讀書。而今強調學問是要踐行的,吳與弼即便在鄉教書,也是帶着弟子們身體力行,躬耕田野。

後世很多理念,都是從吳與弼這裡發展出來的,比如葉聖陶老先生要求的勞動教育,也是從吳與弼這裡借鑑的。

所以在明報出來之後,吳與弼也是很重視的,咬着牙,訂了一份,雖然每一次看到最新版都在十幾日之後了。

正統三十一年正月初一的明報,送到了吳與弼這裡,已經是正月十五之後了。

吳與弼看了之後,立即召集諸位弟子,讓弟子們傳閱。

等所有人都看完之後,吳與弼就以朱祁鎮的問題,問諸位學子,問他們如何能達到大同世界?

這些學生彼此之間七嘴八舌的。但是總體上來還是受到了理學與吳與弼的影響。

“夫子,我等之見,欲使世界大同,必先令人人爲聖賢,欲人人爲聖賢,必先大張教化,令士農工商皆知大義所在,人人相親而不相害,如此世界就大同了。”一個學生總結道。

吳與弼卻好像每天聽到一般。

這與吳與弼的答案並沒有相差太遠。

吳與弼本身就不僅僅是一個理學家,也是一個教育家,他一生教育了不知道多少學生,並不排斥販夫走卒來學習。

甚至說後世心學之中很多理念都能在吳與弼這裡找到根源。

只是吳與弼比自己弟子想的更多。

這一番話,雖然是對的。但是卻不是皇帝所要的。

無他,因爲這一番話,皇帝身邊的翰林,其實也能說出來的。如果皇帝認爲這個道理是對的。、

又怎麼能能發在明報之上,策問天下。

吳與弼沉默了好一陣子,說道:“前番陛下下詔,詔我入京,我準備去北京一趟,你們各自準備一下,有想去的跟我走,不想去的,就暫且回家吧。”

“不過學問之道,不可一日或缺,不能因爲我在與不在放鬆。”

諸位弟子有些吃驚,有些不吃驚,起身行禮說道:“夫子,我等明白。”

吳與弼說完這些之後,就退回自己的房間,卻見身後有一個弟子跟了過來,說道:“夫子,弟子有一處不解,還請夫子解惑。”

吳與弼而今明顯是有心事,只是他依舊請這位學子坐下來,說道:“公甫,你有什麼不解之處?”

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五十三章 處置曹吉祥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二十七章 朱見濬的決斷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二百零九章 雙方退兵第一百零五章 理財聖手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溥之死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進派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五年正旦詔第九章 大明對奴兒干的經營第三十九章 國事家事二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五章 都是壞消息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機會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的滅頂之災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潰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二十八章 李時勉的倔強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二十章 郕王之意第十五章 香港第二十七章 水部設想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報速報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第二十章 出京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二百四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師第二百四十八章 報仇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六十章 徐有貞的目的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旱情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部尚書的人選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萬騎第六十八章 鐵路伏筆第十四章 遺詔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統四年的大水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二百五十章 京觀第六十章 明浪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四章 太后第五十七章 馳道利弊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動天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一百二十章 鹽法開中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謀主第二十七章 水部設想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第二百零九章 雙方退兵第二百五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與石亨的爭執第一百一十章 約期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六章 擴大的兵部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一百二十七章 託古改制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