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

第一百三十九章石彪的決然

石彪聽石亨如此喊,手中動作不可察覺的一頓,但是隨即深深的刺入金先生的胸前。

對於殺人,石彪是內行,自然是一刀見血,即便是隔着厚厚的衣服,也準確的避開胸骨,直入心肺之處。

拔刀出來,也不見鮮血噴濺,卻是被棉衣給吸收了。慢慢從的傷口之中洇透出來。

石亨此刻才上前,金先生已經重重到底了。兩眼之中雖然也有神光,但是隨着身下大片鮮血漫了出來。

石亨如何不知道,這人沒有救了。

他帶着幾分暴怒,說道:“你做的什麼事情。”

石彪反手將手中染血的切肉刀倒轉過來,將刀柄遞向石亨,說道:“叔父,如果覺得我做的不對,可以用這一柄刀殺了我。”

石亨對外人,談不上友善,但是對自己人,卻是向來不錯的。對這個自己視爲衣鉢傳人的侄子,又怎麼能下得了手啊?、

石亨暴喝道:“難道你做的對嗎?金先生跟隨我多年,爲我處理庶務,沒有功勞,也是苦勞的,無端端殺了。難不成還有理了?”

石彪說道:“既然叔父不想回北京,侄兒也不可能回北京了,這龍城就是我的死地,叔父對侄兒恩重如山。侄兒自然不能與叔父動手。只能殺此人表明心跡。”

“叔父,如果想爲此人報仇,就殺了我吧。”

石亨聽了,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卻在這裡時候,有人聽見裡面的動靜,推門而入,卻聽石亨暴喝一聲,說道:“出去。”

這些親兵雖然看見金先生躺在地面之上,身下大片是血,似乎已經死了,但是也不敢違逆石亨的意思。

立即退了出去。

石亨重新坐在酒桌旁,拎起一罈子烈酒,一飲而下,隨即抄起幾片羊肉,大口大口的吃了下去。

等吃完了。低沉的說道:“罷了,多少年沒有回京了,我回去便是了。”

石亨終究不是一個梟雄。他其實很重視石家的,他也忘不了當初他牽涉到走私案之中,是石彪將家裡的家底拿出來,也就一千兩銀子,來京師走門路要救的。

如果不是石彪當初通過人脈找到皇上哪裡,他也沒有那麼容易脫身,從海西重新開始。

更不可能之後的平步青雲。

當然了,石亨從頭到尾心中就沒有想過,如果他再這樣下去,等待他的是身首異處,也不只是心大,還是別的。

很多人都是這樣,有些話說了多少遍了,也唯有事到臨頭,才知道,哦,真的是這樣?

石彪聽了石亨的話,終於鬆了一口氣。說道:“請叔父放心,雖然陛下對你有所不滿的,但是你畢竟是陛下親手提拔的愛將。而今西征在即,陛下不會對你怎麼樣的。”

“西征?”石亨忽然問道:“什麼西征?”

石彪就將自己的一些猜測說了出來。

石家在各將門之中,其實也是一個大山頭的,所以雖然石彪走得急,但也是聽到一些風聲的。

但也僅僅是風聲。

石彪半是寬慰,半是寬自己之心,說道:“西域瓦刺異動在京師已經傳了好些日子了。”

石亨聽了,頓時眉頭一挑,帶着幾分眉飛色舞的說道:“我說,卻是陛下想用我了,你不早說,否則我早就答應下來了。”

石亨似乎因爲洞察了朱祁鎮的用心,而興奮不已,更讓他興奮不已的是,如果這是真的,他又能主持一場大戰了。

對石亨來說,打仗是癮的。

幾十萬人大戰,對別人來說,或許是極其悲慘命運的高潮,但是對於石亨來說,卻是人世之間莫大的享受,什麼都無法替代的。

而且石亨而今的一切榮華富貴,一切榮譽名望,都是從戰爭之中來的。故而石亨對戰事有骨子裡的喜歡。

只要能讓他打仗,很多委屈並不是不能受。

石亨忽然起身,說道:“你且在這裡住上一夜,明日就出發,在此之前,我要先給你做一件事情。”

石彪說道:“是何事?”

石亨說道:“將事情交代給朱儀,另外將你的手尾收拾乾淨。”

石亨似乎覺得自己一回去,就回登壇拜將,統率大軍。固然要在一些事情上做的漂亮一些。所以將這裡的事情交接給朱儀,也算是一種讓步。

當然了,這更多是儀式而已。

石亨並不覺得,朱儀能控制他麾下的大軍。

至於給石彪做的事情收尾,就是指金先生之事。

倒不是給金先生辦後事,而今將與金先生牽扯過密的朝鮮人,一併誅殺殆盡。

所謂疏不間親,就是這個道理。

石亨而今還在惋惜金先生之死,畢竟金先生固然一肚子鬼蜮伎倆,但是到死都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在石亨眼中 還是自己的得力幕僚。

只是石彪畢竟是自己侄子。石亨怎麼可能不護着石彪,爲金先生報仇雪恨,如果金先生在的話,還能演一個劉備摔孩子。

而今人都死了。

即便摔孩子,摔給誰看的。

而且金先生在的時候,也有過拉幫結派的行爲,尤其好拉一些朝鮮人。

這些朝鮮人以金先生爲核心抱團。這些人過從甚密。

而今金先生一死,石家就是金家的大仇人了,石亨又怎麼能等什麼讓外人傷到自己的侄子,即便是有可能也不行。

所以如果不殺人就不殺。要殺就殺乾淨。

此刻纔是石亨的真面目,只是在處理政治勾心鬥角來說,對石亨來太過糾結。還不如拿起刀子,砍人容易。

石亨似乎真的爲西征主帥準備立即回京師一趟,在此之前,一夜未眠,將大大小小的事情給辦好了。

石亨即便是再輕車簡從,但也有十幾個人之多。

個個都是高手。

只是他們一路向南,但是依舊沒有逃出大雪覆蓋,似乎大雪追着他們,一路覆蓋了整個草原。

進入喜峰口之後,雪色纔算是變淡了。

卻是燕山山脈以南的地區,就沒有漠南地區的雪那麼多了。

如果說在草原上的情形,讓石亨比較習慣的話。

但是進入關內之後,眼前的一切都讓石亨感受到極度陌生,特別是路過遵化的時候,他簡直不敢相信,這裡是遵化。

要知道,石亨並不是沒有來遵化,好幾次都路過過遵化。但是而今遵化與他的印象之中,一點也不一樣。

首先遵化城的城牆外面有大量的建築物。

總體上來,這種建築物溢出城池外面。但事情並不少見。畢竟京師,南京,揚州,蘇州等地方都是這樣的。

不過這一般都是大城市,或者省會什麼的。

但是遵化是一個什麼地步。

乃是邊境一座城池,一度還是衛所所在之地,即便是而今,遵化境內還有衛所駐紮。

何曾繁華成這個樣子了。

而且遵化境內有一處比遵化更加繁華的城池,那就是鐵城。

本來是鐵廠,外面有城牆,就被人稱作鐵廠城,或者鐵城。

在鐵城外面,這種情況比遵化那裡更加嚴重。一來是少府的擴建,二來也有很大大小小的作坊或者商販,都以鐵城爲中心,建立作坊還有商鋪。

原因無他,整個北方的鐵業遭到了遵化鐵廠的降維打擊,以至於很多地方都是直接運遵化的鐵來做進一步加工,更有甚至直接買遵化鐵廠產出的鐵器。

最直接的一點是,在戶部鐵課收入,整個北方都直線下降,朱祁鎮已經準備將北方各省免除鐵課了。

不過,戶部也有別的心思,就是想爭奪遵化鐵廠的控制權。

第八章 張輔眼中的雲南戰局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計劃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五十四章 吳士漣的絕望與希望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與石亨的爭執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一百五十五章 伯顏帖木兒的決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八十八章 錢婉兒的一天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戶部之爭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二百零四章 楊洪vs阿刺知院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的窘境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祁鎮的第一把火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一百零三章 廢天皇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二百一十八章 罪己詔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一百零九章 待詔陸祥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戶部之爭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八十章 沿途所見第二十八章 朱見濬與權力第一次接觸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斷第三十九章 國事家事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六十四章 鳳凰衛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四章 都掌蠻之滅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四十八章 北元第十五章 香港第一百六十四章 戎裝臨朝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士奇最後諫言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一百五十一章 約戰第三十二章 修陵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預感第四十章 武學派系的雛形第三十八章 五世說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二十七章 朱見濬的決斷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兒的藍圖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五十九章 北方戰略構想第五十七章 天下水利工程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一百零九章 待詔陸祥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戰第五十六章 襄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第二十七章 水部設想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皇太后崩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十三章 廣東水師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艱第四章 可憐的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