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衛所腐朽的背後

第二百一十九章衛所腐朽的背後

朱祁鎮沉默不語。

這種情況,朱祁鎮知道不知道,知道的。

錦衣衛與東廠在京城這個範圍之內,消息還是相當靈通的。

但是知道,能怎麼辦?

大刀闊斧收拾這些人?狗逼急了還咬人,更不要說手握兵權的勳貴?朱祁鎮可是記得一件事情,奪門之變中,幾家勳貴可是湊出了數千家丁,讓北京城換了皇帝。

如果靖難集團在這一場大戰之中勝利了,朱祁鎮還有等下去。但是既然輸了,他們的利用價值就大大減少了。

所以,該算賬的時候到了。

面對王驥的話,朱祁鎮沉默了。

沉默本來就是一種態度,甚至是一種鼓勵的態度,王驥自然心領神會。

如果說,誰對衛所的黑歷史掌握最全面,自然是王驥。

王驥的很多消息並不是王驥收集的,而是楊榮當初的觀點,楊榮作爲當時最知兵的大臣,他爲什麼對各地將領充滿了不信任感,甚至還要剝削武將的權力,將他們納入文官的統治之下,楊榮一心想讓兵部奪了五軍都督府的大權,讓五軍都督府徹底成爲一個養老結構,這固然有文官對武將的天然不信任,更有楊榮知道衛所兵的爛底子,他不相信這樣的軍隊能保護大明,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讓大明最忠誠最進步的力量,也就是文官插手其中。纔有他的種種政見。

他本質就是想解決這個問題。

只是人的屁股不一樣,對同樣一個問題,想出的解決方法也不一樣。

從楊榮死後,王驥的政治理念一直被打壓,此刻有了機會,自然暢所欲言,將衛所種種的弊端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王驥直接將矛頭指向最最核心的一點,說道:“陛下剛剛也說了,朝廷雖然是號稱一花一錢,養兵百萬,但是真不花一錢嗎?那是太祖皇帝將四百多萬頃土地都劃過衛所了,近乎天下之半,這纔有了養軍百萬不花一錢的結果,不僅不花錢,還上交糧餉,工部數字永樂元年天下軍戶屯田子粒糧,兩千三百四十五萬石,與天下賦稅幾乎持平,也是太宗皇帝北伐的主要財政來源之一。”

“但是這個數字在今後每況日下,到了宣德年間,已經到了二百三十萬石,不過之前的十分之一。”

“這也是宣德年間財政危機的重要原因,爲什麼朝廷一直派清軍御史的原因,爲什麼江南糧稅收不上來朝廷就夜不能寐的原因。”

“甚至到了正統初年,朝廷居然要給九邊撥款,而今已經成爲成例,每年要撥款多則百萬,少則幾十萬兩。”

“但是朝廷即便是再花錢,不過空桶打水而已,這個桶是一個無底洞。”

“朝廷當初設立衛所的四百萬頃土地到什麼地方去了,固然有一些已經劃給地方管轄了,但是朝廷從來沒有停止過屯田,督促軍士屯田的詔書,從來沒有少過,即便陛下也對海西,遼東屯田倍加關注,但是天下屯田之數,已經沒有了。”

朱祁鎮吃驚說道:“沒有了?”

王驥說道:“這一件是工部屯田司管的,陛下可以去問問,而今太祖年間屯田田冊還在不在?”

朱祁鎮立即看向周忱。

周忱聽了,長嘆一聲,跪倒地面之上,將頭上的官帽拿了下來,說道:“老臣有負聖恩,請乞骸骨。”

朱祁鎮立即知道,王驥所言的是真的。

周忱是一個很務實的官僚。

他不會去碰阻力太大改革的,他的辦事能力雖然強,但是本質上還是很保守的,這一件事情別人或許不知道,但是周忱很早就深入參與了大明的財政體系之中。不會不知道。

但是他不說,就是覺得這一件事情,太過駭人聽聞,面對這個問題,即便是號稱能臣的他,也只能採取迴避的狀態。不知道從那下手,也不知道怎麼下手。

朱祁鎮是知道衛所是有問題的,他更關注的是衛所戰鬥力衰弱的問題,並沒有關注這背後的問題。

從來沒有想過,這背後有這麼大的黑幕。

此刻聽來,只覺得腦袋都嗡嗡的,比他頒佈罪己詔的時候,還震撼。

他愣愣的說道:“果然,如此情形,不打敗仗纔是沒天理。”說道最後三個字,他已經按捺不住情緒了,幾乎是咆哮出聲。

“陛下。”張輔出列跪道:“請陛下暫息雷霆之怒,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此事不可輕動,而今瓦刺在側,更不可問。”

朱祁鎮心中發冷。

每年數千萬石糧食的利益,大抵足夠殺一個皇帝了吧?

只是他此刻看張輔眼神,卻是張輔從來沒有見過的。此刻的朱祁鎮好像第一次看見張輔一樣。

在朱祁鎮的心中張輔從來是忠心耿耿的,但是爲什麼宣宗皇帝將如日中天的張輔調離實權位置,進入內閣,只是一個以備顧問的位置。

那個時候的內閣還不如而今這麼有實權。

當時朱祁鎮僅僅覺得,是張輔功勞太大,有功高震主之嫌,此刻看來,未必是這樣的。其中難道沒有這裡面的原因。

朱祁鎮冷冷的說道:“朕知道了。”

他一時間心頭有很多問題,錦衣衛與東廠雖然情報機構,但是裡面卻沒有多少高智商人才,這要高屋建瓴的分析,不是他們能夠做到的。

所以,朱祁鎮知道僅僅是衛所存在大面積侵吞田產的事情,但是這大面積到底是多大面積,朱祁鎮不知道,僅僅是覺得,不可輕舉妄動的地步。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這麼大?簡直是駭人聽聞的地步。

原來爲什麼大明財政舉步維艱,朱祁鎮進行了財政改革之後,纔算是緩了一口氣,而爲什麼太宗皇帝就能做那麼多事情?

好像大家面對的不是一個財政體系一樣,事實證明就不是一個。

這裡面水深到了,太皇太后都不將這一件事情告訴朱祁鎮,估計是怕他沉不住氣,楊榮當今臨別也沒有說這樣的事情,王驥即便是遠竄都不說。

估計沒有這一場敗仗,這一件事情也不會翻出來。

只會沉在檔案的最底層,被一層層文件壓制,甚至連原始檔案都不在了,成爲一個分散在字裡行間,等將來歷史學家勾沉的秘密。

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也都不知道。

朱祁鎮第一次感覺,貓兒莊敗得好,成國公死得值。

朱祁鎮說道:“別的先不要說了,先說出徵的事情吧,朕有意令保定侯孟瑛帶領京營支援宣大,執掌徵虜大將軍印。”

“諸位以爲如何?”

所有人都暗暗鬆了一口氣。

甚至很多人對王驥的目光也帶着一絲嫌棄。這樣的事情太大了,大到很多人都不敢知道,也不敢提的地步。

即便是而今很多勳貴的家主都戰死在貓兒莊之戰中了,但是依舊還有很多人在,比如張輔,與孟瑛一個作爲內閣大臣,一個作爲五軍都督府的代表都還在的。

這問題真不能深挖。

但是王驥卻痛快之極了。

王驥八十多歲的人了,之前一直在雲貴,都以爲自己要老死在雲貴了,回顧一生,很多遺憾,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跟隨楊榮將他們想做的軍事改革做成。

他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蹬腿,自然不在乎別的,趁着這個千載良機,將這一件事情砸在桌面之上。

至於將來的是事情,王驥反正是看不到了,讓後人煩心去吧。他也沒有想過當場都解決掉。

面對朱祁鎮生硬的轉換話題,大家都一致說道:“聖明不過陛下。”

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一百零八章 麓川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二百一十九章 衛所腐朽的背後第七十五章 第一心腹于謙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一百七十八章 決戰於大同城下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五十二章 負擔第七十七章 沿海航線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運三難第十九章 瓦刺內奸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會昌伯爵第四十章 薪火相傳第六十二章 楊信的失望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八十四章 陳懷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東陽的手段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戰貓兒莊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六十八章 諸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二十章 出京第一百零三章 往事二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五年正旦詔第三十章 江華島水戰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戰第十四章 遺詔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七十章 肇州破敵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八十章 寇深第六十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九十五章 大雲南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車爲城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九十六章 軍工的發展第六章 聖心如淵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七十章 年關第一百零五章 朝鮮延邊之戰第八十二章 西寧讀書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六十七章 勳貴之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皇太后崩第一百五十章 重啓遵化鐵廠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經筵vs大本堂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五十二章 捷報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八十章 西寧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鄉第三十七章 何以養民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一百五十九章 孟養風雲第四十四章 憑祥城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見石亨第一百四十章 黃河決口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場大夢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祁鎮的第一把火第六十一章 焦宏的困境第四十章 武學派系的雛形第八十章 沿途所見第三章 孟瑛vs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