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

第一百四十六章黃河改道

朱祁鎮慢慢的踱步,此刻他也顧不上什麼政治原則了。

是,很多時候,不直接決斷,間接操控朝政,在很多時候,能讓朱祁鎮立在政治的不敗之地。

但是有些事情,這些事情就是多餘的。

很多重大決策,朱祁鎮就要當即立斷,因爲沒有那麼多時間走流程。

比如現在。

朱祁鎮忽然停下了腳步,說道:“既然黃河恢復舊道,如此困難,那讓黃河走新河道如何?”

“陛下英明。”曹鼐出列說道:“水性利下,黃河出廣武山後,已經呈現地上懸河之態,黃河河底,高過開封鐵塔。開封一帶,最高之處,不是別的地方,就是黃河河堤,如此一來,黃河一發洪水,百姓封堵,事倍功半,何也?違天而行之。”

“陛下有束水攻沙之妙策,黃河河堤本就該修建,何不修建新河堤,水性利下,黃河決口,卻走此道想,想來這新河道,就是附近最低的地方。再加之束水攻沙之法,可成萬世不拔之業。”

朱祁鎮聽了曹鼐的話,慢慢的回過神來了。

曹鼐對這個辦法的贊成,就是他一直持有的政治態度,那就是內政大於外敵。曹鼐太清楚一件事情了,那就是朝廷的人力物力是有限了。

既然朱祁鎮選擇了修黃河,自然要放棄與瓦刺的戰鬥,如此來說,就是曹鼐一大勝利。而且這樣的計劃,如果馬愉在的話,他一定會反對的。原因很簡單,馬愉乃是山東人。

在朝廷之中每一個大臣都有爲家鄉爭奪利益的義務,否則他又不能當一輩子的官,即便是能當一輩子的官,被家鄉人撮脊樑骨的滋味也不好受。

這一個機會,利益損失最大的就是山東了。

抱歉那一個省境內有這麼一條河,就足夠這個省從巡撫到百姓,都睡不着覺了。

但是對曹鼐來說,他卻不用多考慮山東士林的想法了。

朱祁鎮說道:“周忱。”

周忱立即說道:“臣在。”

朱祁鎮說道:“你立即整頓府庫,準備想辦法擠出一筆錢來。準備修河。”

周忱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但是這個時候,周忱是決計不會與朱祁鎮頂嘴的,但是周忱很清楚大明而今的財政並不是太健康的。

因爲去年大旱減免並撥出的銀兩,共有一千多萬石,幾百萬兩之多,要知道這都是格外支出。並不是說,大災之外,朝廷正常運轉就不要錢了。

如果單單輪去年的財政來看,不要說有結餘了,都出現了赤字了。

朝廷看起來,是有一些積蓄。如果沒有瓦刺虎視眈眈的話,動用這些錢糧修建一道新的黃河大堤,是決計沒有問題的。

但是有瓦刺在,很多銀兩都撥入內庫,就是划進軍費之中了,只是而今還沒有用而已。

所以,周忱的工作是非常難的。

周忱拼命想辦法給朱祁鎮想辦法撈錢,但是他怎麼撈錢,似乎都無法超過朝廷花錢的速度,也讓周忱很是無奈。

朱祁鎮也知道這一點,他準備等一會兒留下與周忱談一談。

朱祁鎮說道、:“阮安。”

阮安立即行禮,說道:“臣在。”

朱祁鎮說道:“朕命你爲治水大使,立即南下,勘探從八柳村口,到黃河入海所有山河形式,與王永和一切給朕一個方案。”

“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穩定下來。”

“請陛下放心,黃河既然已經入海了。”阮安說道:“一時半會兒,應該沒有什麼大事的。”

阮安這一句話,看似在安慰朱祁鎮

卻讓朱祁鎮心中更加難受。

阮安說的是大實話。黃河已經決口,衝了數千裡,淹死了不知道多少百姓。在新河道開始,想來一時間,黃河也不會再有淹死一村一鎮的舉動了。

畢竟,黃河入海的障礙,都已經被衝開了。

只是,朱祁鎮越品越覺得有一種諷刺的意味。

如果不是朱祁鎮與阮安接觸十幾年了,知道阮安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沒有往心裡去,只是心中還是有些不舒服。

“陛下,”曹鼐說道:“而今看來,治河之事,不是一時可爲的,卻是急不得,但是有一件事情,卻非常急,那就是漕運。而今張秋受災,漕運中斷,想來在河道修建好之前,恐怕不能暢通了。”

“臣以爲當大興海運,以彌補漕運之缺。”

朱祁鎮聽了,心中微微一頓,曹鼐這一句話,讓朱祁鎮心中浮想聯翩,那就是從今之後,大明要進入海運爲主,漕運爲輔的階段嗎?

說實話,朱祁鎮已經深刻的瞭解這一條運河對大明的種種影響。他也沒有一口氣將運河給廢了的想法了。

雖然有很多替代辦法,但是運河還是這個時代非常合適的運輸手段。即便維繫運河成本很高,但是從運河上的收益也不少,運河上的各河關都富的流油。這還是運河更多時候是官用,而不是民-運的時候。

如果說,將來漕運成爲海運的一種補充,那麼四百萬石的運輸量,降低到一百萬石,甚至幾十萬石,僅僅是保持運輸能力,在海運出了什麼事情,中斷運輸之後,可以在短時間恢復到每年四百萬石糧食的運輸量。就可以了。

剩下運輸量都可以讓給民間。

到時候單單徵收河關稅,就未必比海關賦稅差上多少。

畢竟就整個大明的經濟來說,此事的大明還是明顯的內需型的,大部分產出都是大明自己消耗的。

當然了,這也是建立起對底層收稅的小吏進行一番徹底的改造才行。

否則能徵收上來的稅有多少,就不好說了。

只要能運河的產出能彌補運河的維護費用,朱祁鎮就不會想廢除運河,將來有一天,運河成爲一個賠錢的買賣,再廢除也不遲。

朱祁鎮說道:“準,內閣立即傳令給海運總兵官王英,讓他好生準備。讓江南籌備好糧食,今年漕運糧食全部轉爲海運。”

“是。”曹鼐說道。

隨即,朱祁鎮又吩咐了幾句關於賑災的事情,派出都察院御史,巡視災情。

這一次,河南省衛輝府,直隸省大名府,山東東昌府,兗州府,濟南府,都受災不輕,自然要派人遣視。

這大大小小的事情,足夠內閣忙上好幾天了。

朱祁鎮打發內閣與阮安離開,卻將周忱留下來了。

朱祁鎮說道:“剛剛你欲言又止,此刻可以說了。”

周忱說道:“陛下,非臣推託,實在是而今朝廷的錢糧不夠,陛下親政以來,大事不斷,有麓川之徵,河北水利,整修九邊城牆,修建海西鎮,而今又要修黃河新河道,即便戶部有金山銀山,也不能這樣花啊。”

“而且陛下還一心要與瓦刺交戰,這都是需要錢的。這樣的情況下,臣就是八手八臂,也填不平這無底洞。”

朱祁鎮嘆息一聲,說道:“先生辛苦了,而今這樣的情況,也不是朕想要的。”

周忱也知道,雖然愛哭的孩子有糖吃,但也要分寸,說多了也讓人厭煩。周忱嘆息一聲,說道:“臣受陛下知遇之恩,就是拼了這一條老命,也要給陛下湊足錢糧,只是請陛下在決定的時候,能想一想戶部難處。”

朱祁鎮說道:“請先生估算一下,黃河新河道需要多少銀子。”

周忱說道:“陛下,臣估算,從決口處到入海,大抵有一千三百餘里。河堤要兩面都修建,所以修建兩千六百餘里的河堤。更不要說陛下要束水攻沙之策了。”

第三十章 御前帶械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圖的法會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三十一章 試探安南第七十一章 大朝會第六十五章 楊士奇與于謙二第一百零八章 銀鋪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變化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四章 太后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一百五十六章 塵埃落定大本堂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一百三十八章 瓦刺退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漕運爲正策,海運爲備策第一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潰第一章 襄王金冊第十六章 大捷消息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三十三章 有變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天春秋幾何第五十二章 礦亂第一百一十 章 議麓川第十四章 主導權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艱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四十三章 萬方有過,罪在朕躬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十八章 鐵面講官第九十一章 整頓衛所的分寸第八十九章 開海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五十八章 朱祁鎮的執念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一百一十章 約期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二百四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六十三章 無人能破的張輔紀錄第三十四章 倉稟足而識禮儀第一百零四章 行獵第十六章 經筵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二百四十八章 報仇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興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災情第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之後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團第四章 方家兄弟第一百零四章 鐵甲鏗鏘第三十七章 漢城之戰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四十章 思任發之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災非人禍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五章 京衛改革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二百四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