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暗潮

第五十九章暗潮

周忱分明感覺到了朱祁鎮一邊善財難捨,是不捨得金銀礦上的收入。一面又不想讓繼續採礦上的情弊。

這個辦法很不好辦。

可以說,天高皇帝遠,這些礦場大多數是在深山老林之中,死幾個人,根本就沒有人知道。

即便放在現在還有黑煤礦。

在這個時代,礦監直通宮內,很多事情地方官根本不敢過問。

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再好的政策,都不能保證實行下去。

對很多太監來說,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能來錢,就是好辦法,他們可不在乎這錢上面有沒有帶着血。

這種權力制衡的失衡,讓所有辦法都不是辦法。

周忱小心翼翼的說道:“臣以爲,礦場之事,關係地方治安,當在當地設一縣丞,專門掌管礦場。”

朱祁鎮聽了,自然懂周忱的言外之意,他的意思就是將礦場交給地方系統。

這個辦法好不好?

朱祁鎮並不認爲多好。

首先礦場轉交給地方了,地方官員的德行就能保證嗎?

最重要的是,礦場到了地方系統,礦場上交的金銀恐怕是要先走一趟戶部,再能進入大內了。

尋常時候,這事情並沒有問題。

但是到了某些時候,卻未必了。

還真有大臣敢挪用大內的錢,永遠不要低估這些文官的膽色。

而且朱祁鎮對礦場的產出還是基於厚望的,畢竟東北可是有很多金礦的。朱祁鎮不知道這些金礦在什麼地方,但是想來隨着大量百姓進入東北,這些金礦自然也會發現,再加上發展工業,需要大量的礦產。

朱祁鎮總不能放棄所有的礦產的控制權。將這些權力都轉交給地方政府代爲實行吧。

且不說文官集團野心,單單說一點,朱祁鎮行要推行什麼改革,就必須通過文官集團。這太不方便了。

而且礦監是這樣的?

宮中所掌管的各種廠,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其中情弊多少?

朱祁鎮對將各種廠礦集中起來,組建一個專門負責的衙門。越發迫切起來。

朱祁鎮心思盤旋不定,口中依然不鹹不淡的問道:“還有。”

周忱心中一直想着彈劾他的事情,哪裡想了那麼多。只是朱祁鎮說了還用,那就一定會有,周忱說道:“以臣之間,當設立礦籍,將礦場附近百姓納入礦籍之中,免其其他賦稅,專司採礦,每人設定額,高出定額之外,朝廷花錢採買。”

朱祁鎮聽這個模式很熟悉,就是竈戶的模式。

其實這個模式並非是竈戶的模式,也是匠戶的模式,大明設匠籍,工匠都要來北京服役,朝廷給微博的工錢,給材料錢。

到了大明後期,朝廷給的錢往往不夠,匠戶不得不賣兒賣女往裡面填坑,也填不平,故而大明火器的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朱祁鎮自然不肯這樣的。

在朱祁鎮看來,建立戶籍檔案是對的,但是劃分太細了,就不對了。

什麼軍籍,民籍,尚能理解,但是什麼樂籍,賤籍,匠籍,陰陽人,等等。太祖皇帝想讓下面百姓世世代代子承父業,簡直是不人道了極點。

朱祁鎮現在沒有能力廢除倒也罷了,難道還要再加上一個。

朱祁鎮承認周忱的辦法,或許能降低百姓負擔,但卻不是他想要的。

既然周忱的辦法,朱祁鎮不滿意,朱祁鎮只能按自己的想法來了。他心中暗道:“這一次劉定之只需在福建立一下功勞,回來之後,朕就讓他成爲少府丞。”

周忱早已忍不住了,說道:“陛下,臣有下情上秉。”

朱祁鎮說道:“說。”

周忱說道:“都察院那邊,已經有人聯名上奏,彈劾臣導君向惡,並橫徵暴斂,以至於福建民變。”

朱祁鎮聽了,第一個感覺就是這一件事情,不是衝周忱去的,而是衝他來的。

周忱僅僅是一個辦事的人。

真正主導這些政策的人,就是他朱祁鎮。

朱祁鎮登基以來,一直在財政上想辦法開源。在朱祁鎮努力下,朝廷財政收入,二千三百萬石糧食,一千二三百萬兩白銀,整整超過宣德年間近一千萬兩。

有這一千萬兩能夠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這種財政政策,其實已經引起很多人的不滿。

倒是朱祁鎮在覈心層,以瓦刺的威脅爲例,反而讓核心層支持朱祁鎮。

畢竟楊溥這老臣,都是打過仗的。知道打仗的時候,即便是金山銀山都要打空的。

即便不是衝他來的,朱祁鎮也要保住周忱。

★ тtκan★ ¢O

因爲周忱的能力,讓朱祁鎮根本離不開他。

雖然周忱在鹽稅上的能力,讓朱祁鎮刮目相看。但是真正讓朱祁鎮感到驚歎的,乃是周忱在廢除寶鈔,建立起銀本位的制度。

這一件事情,根本沒有一點波瀾。完美是平穩過度。

而且寶鈔雖然而今是廢紙一張,但是寶鈔之前,卻是大明的法定貨幣。

其實寶鈔在洪武年間,還是很值錢的,在永樂前期有一定的貶值,但是還是能用,真正讓他不能用的,就是永樂北伐帶來天文數字的開支。

朝廷當時的賦稅,根本不能抵消開支。

當時財政上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寶鈔了,於是濫發寶鈔,倒是發了多少,朱祁鎮都查不住具體數據了,反正是很多很多。

很多人都以爲寶鈔貶值,是因爲朝廷只會放,不會收,但是實際上整個宣德年間,朝廷一直在回收寶鈔,想要挽回寶鈔幣值。

只是信用一旦破產,就不可挽回了。

在周忱做這一件事情之前,朱祁鎮並不覺得有多重用,不過周忱乃是戶部尚書,在這個位置上的大臣,朱祁鎮也不可能讓他們完全聽話。也不用他們完全聽話。

只有奴才才完全聽話。

周忱有這想法,朱祁鎮也沒有看到弊端,那麼他做爲戶部尚書想做,朱祁鎮還能攔着不成。

只有做完之後,朱祁鎮才發現。

沒有一個完善的財政體系,不管是糧食還是銀兩調動起來,都是廢立了。周忱所做的不僅僅是廢除寶鈔,而是讓銀兩銀元代替寶鈔爲法定貨幣,重建一套財政體系。

有了這一套財政體系,後來大明賦稅的高速增長,才成爲可能。

這樣的人才,朱祁鎮豈能讓下面人一些言語給給毀了。

朱祁鎮淡淡說道:“朕知道了,而今還不到十五開衙的時候,卿回去且休息幾天,等開衙的時候,朕定然會給你一個交代的。”

周忱聽了朱祁鎮這一句話,算是放下心來,立即向朱祁鎮行禮說道:“臣謝主隆恩。”

朱祁鎮送走了周忱。

說實話,朱祁鎮對一些御史言官,很是反感。覺得這些人指手畫腳感到厭煩之極,他有意藉此機會清理一下。

但是一想到而今的內憂外患,瓦刺咄咄逼人,兀良哈已經正式依附於瓦刺了。而福建這邊又出了這等事情。

一下子讓朱祁鎮對地方吏治的所有信任破滅了。

明年將各地外派的各省巡撫,監察地方官員,少不了都察院出力,真將他們給掃一遍,恐怕新上任的就不敢言了。

朱祁鎮想來想,還是親手寫了一張紙條,讓人送給了楊溥。

最近朝廷大事連連,一個案子接着一個案子,朱祁鎮不想讓朝廷出現大變動,想來楊溥也是不想的。

楊溥出馬,這一件事情自然是消失在無聲無息之中。

正月十五開衙之後,彷彿之前所有的串聯都不存在一般。只是這樣做,僅僅是矛盾暫時按捺住了,今後遲早會爆發出來的。

第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之後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二十七章 水部設想第二百五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親?第三十一章 交趾與西洋第三章 會昌伯孫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風波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戰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二十五章 丘濬的實學思想第九十七章 誰是小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八十五章 更改方略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沒第十七章 西北馳道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五十二章 于謙的去向第六十章 久旱甘霖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營造第八十八章 錢婉兒的一天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車爲城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三十六章 京營出京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圖的法會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動天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七十八章 趙新的考驗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一百二十一章 拜將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八十五章 族產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九章 蹇公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況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三章 孟瑛vs沐昂第八十二章 西寧讀書人第四十九章 京倉大火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四十九章 貢品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一百三十二章 慶都公主所求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衛武學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一百五十八章 財政緊急策略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圖的法會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四十三章 憑祥之戰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六十七章 勳貴之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六十四章 鳳凰衛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八十五章 族產第四十三章 萬方有過,罪在朕躬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龍大捷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一百二十一章 拜將第七十八章 皇帝與楊溥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輔曹鼐第一百四十章 劉定之請纓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四十五章 大捷傳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寧之會第四十章 思任發之死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二百二十一章 往者不可諫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衛武學第六十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第一百四十章 劉定之請纓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