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李時勉到

第四十四章 李時勉到

楊士奇在內閣之中閉目養神,有一個小太監走過來,在楊士奇耳邊說道:“陛下沒有用午膳,去了奉先殿。”

楊士奇點點頭,一揮手讓他下去了。他眼簾下面精光涌動,暗道:“皇帝如此,老臣可與安心的去見太宗,仁宗,宣宗皇帝了。”

楊士奇最擔心皇帝從小在深宮之中長大,就好像是魯哀公一樣。“寡人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寡人未嘗知哀也,未嘗知憂也,未嘗知勞也,未嘗知懼也,未嘗知危也。”

這樣的皇帝,對下面沒有同理心,不知道下層百姓過着怎麼樣的日子。

而今皇帝真情流露,反而打動了楊士奇。讓楊士奇徹底放心,讓皇帝掌權了。

因爲一個對下層百姓保持同情的皇帝,即便是再差,也差不到什麼地步去。而且皇帝的手段,雖然稚嫩,但也不是無能之輩。

楊士奇暗道:“老臣就爲陛下做最後一件事情吧。”其實就楊士奇來說,他並不想用太激烈的手段。

原因很簡單,這麼激烈的手段,自然會引起激烈的反彈。

在災年之中,還能持有糧食的人家,都是什麼人家。

除卻少數單單有錢的幸運兒之外,其餘背後都有,不管古今,錢與權都是聯繫在一起的。他如此狠手,就沒有想過在內閣繼續待下去。

楊士奇如此,一來是楊士奇對這個位置並沒有多少眷戀之情了,畢竟當了十幾年。不敢說都當吐了。但也知道,隨着皇帝長大,這個位置遲早換人。楊士奇其實已經考慮,如何退下來了。

急流勇退。在古人來看,從來是智慧。

在這一件事情退下來,雖然得罪大片權貴,但是能得到皇帝的認可,也能得到天下士林的敬仰。

其次,就是朱祁鎮的影響了。

朱祁鎮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他還沒有掌權的時候嗎,就秉承一種積極做事的態度。

遇見任何一件事情,除非萬不得已,條件不成熟,否則沒有一件事情會拖下來的。這種積極的態度,也影響了很多人。

畢竟楚王好細腰,宮中尚多餓死。更不要在政治上。

朱祁鎮的態度更能影響很多人。

歷史上的正統一直在宮中與王振在一起,很多軍國大事都是與王振商議,楊士奇對當時的皇帝,未必有多少效忠之情。

與而今是不一樣的,最少此刻的楊士奇看來,當今將來的成就,恐怕在宣宗之上。

楊士奇召見六部官員,他們黑壓壓的站在文淵閣前面一大片。楊士奇站的筆直,根本沒有一絲,老態龍鍾的樣子。

說道:“老夫受命於陛下,主持這一次賑災事務。決計不能出半點差錯,否則就不要怪老夫辣手了。”

楊士奇的聲音夾着冷風,讓很多人不寒而慄。

所有人都大聲說道:“明白。”

楊士奇真要說什麼,卻忽然聽見一個人一邊跑一邊大聲喊道:“糧食,糧食,糧食。”

楊士奇頓時一愣,心中暗道:“莫不是糧食又出了什麼問題?”

卻見這個六品小官跑過來,雙手扶膝,大喘氣說道:“糧食,天津。”

楊士奇大聲問道:“天津的糧食怎麼了?”

“不是天津的糧食,而是海路的糧食到了天津,足足有一百五十萬石,這還是第一撥,局勢運糧食的船有上百艘,將衛河都堵塞了。”這小官終於將這一口氣給順下去了。

楊士奇一聽頓時大喜。

楊士奇雖然心狠,但是也並非沒有心肝之人,他的政令下達有什麼後果,他比朱祁鎮更清楚,只是事非得已。

有些事情,總是要有人做的。

此刻他也鬆了一口氣,說道:“我也不用妄做小人了。”他隨即又怒喝這個小官,說道:“到底多少萬石糧食,還有總共有幾批糧食,都查清楚了,押運的是誰,速速報來,還不快去做事。”

就在這個時候,這消息也傳到了奉先殿之中。

有些時候,原諒別人容易,原諒自己是比較難的。

就好像是現在。

朱祁鎮是真信什麼祖先嗎?

不,是他心中有慚愧,想找一個地方靜一靜而已。

只是皇帝不吃飯,在宮中也是一件大事,所以不過一會功夫,皇太后孫氏就到了,只是奉先殿乃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地方。

皇太后雖然貴爲太后,也不能隨便進去。還是朱祁鎮聽見了孫太后的聲音,從奉先殿之中走了出來。

孫太后一見朱祁鎮,就一陣陣嘮叨,說道:“我聽說,你最近一直不好好吃飯,吃什麼蟲子,噁心死了,是,我知道你要給天下臣民做一個表率,但是也不能苦了自己嗎?”

“總要吃飽了,纔有力氣處理天下大事。”

“娘給你做了你最愛吃的灌湯包,來吃幾個。”

孫太后一邊說,一邊讓宮女將東西擺了上來。朱祁鎮也只能下筷了,只是他食不知味,一想到,他吃飯的時候,有不知道多少人餓着肚子,甚至將來會被餓死。

平日最愛吃的東西,此刻卻一點味道都沒有了。

孫太后見朱祁鎮如此,也輕輕一嘆,說道:“我兒別太難過了,這都是命,不關你的事情。”

朱祁鎮說道:“孩兒乃天子,天下之事,無不與我有關。怎麼能說無關。”

孫太后說道:“我不管你怎麼說,給我好好吃飯。否則,我饒不了你的。”

朱祁鎮也知道其實有些話,能與太皇太后說一說,但是與孫太后,卻不能說的。

因爲孫太后或許是一個和善的母親,但是很多政治上的東西,她拎不清的,這也是太皇太后厭惡她的原因。

因爲不管是皇后,還是太后,天然就有政治屬性。這不是她不懂就可以推卸的。

朱祁鎮也只能吃了。

忽然王振飛奔而來,說道:“陛下,陛下,廣東的糧食來了?已經到了天津。”

這是王振第一次沒有壓着李時勉的消息,而是飛奔而來。

朱祁鎮一聽,頓時精神一震,“啪”的一聲,將筷子拍在桌子上,起身就要走。

孫太后立即說道:“你還沒有吃幾個?”

朱祁鎮頭也不回,只是一招手說道:“飽了。”聲音精氣神十足,一點都沒有剛剛的頹廢的樣子。

只是李時勉遠在天津,此刻朱祁鎮急急忙忙出去,也見不到李時勉。

不過,李時勉押運一百五十萬石糧食的事情,已經哄傳北京,北京糧價應聲而落,一度跌到了四百多文,不過,過了兩天,再次恢復到了五百多文將近六百文的價位上。

這一個消息,將糧價近兩個月的漲幅,全部砸了下去。

而在這個時候,李時勉也進京了。

朱祁鎮本想出城迎接,但是楊士奇力勸,這禮儀太重了。朱祁鎮無可奈何,這才答應下來。

他在乾清宮召見了李時勉。

但是一見李時勉,頓時覺得李時勉老了不少,整個人瘦了一圈,也黑了不少。朱祁鎮立即說道:“先生辛苦了。”

李時勉說道:“陛下不怪臣來遲之事,臣已經心滿意足了,有何辛苦可言。”

朱祁鎮起身向李時勉行了一禮,說道:“朕代京畿百姓謝過先生。”

李時勉連忙起身跪下還禮。感動的熱淚盈眶,這對臣子來說,簡直就是殊遇。這樣忙了一陣子,兩人才再次坐定。

朱祁鎮說道:“卻不知道先生這一次過來,到底運來多少糧食?”

李時勉說道:“第一批五十石而已。一百五十石,是臣虛張聲勢,不過後續還有。”

第一百二十一章 楊洪到第二百二十三章 半渡而擊之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士奇最後諫言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潰第七十章 父子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一百零一章 細川勝元,死第九十八章 李滿住的決斷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賢的機遇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一百章 楊溥奏對第五十二章 負擔第三章 都掌蠻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蘭忽失溫之戰第六十四章 楊士奇與于謙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二百五十一章 善後第十九章 百姓苦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三十六章 士子之間的爭執第五十六章 亦失哈第五十章 英國公餘威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異類朱祁鎮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四十八章 北元第八十五章 蔣貴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變化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十七章 西北馳道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九十七章 誰是小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三十章 御前帶械第三十六章 京營出京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一百二十章 脫歡之死背後第二十四章 誰能解之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的窘境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峽之策第一百零八章 銀鋪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三十九章 國事家事二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戰第八十章 寇深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八十八章 冼駙馬?第九十八章 李滿住的決斷第二百四十一章 失控的局勢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二十八章 李時勉的倔強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的窘境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七十三章 礦業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三十章 江華島水戰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六十九章 水師主導權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監軍第六十一章 焦宏的困境第一百六十章 思機發之死第一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潰第四章 方家兄弟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與石亨的爭執第七十九章 解縉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五十二章 捷報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