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塵埃落定大本堂

第一百五十六章 塵埃落定大本堂

朱祁鎮說到這分上了,楊士奇自然不能不答應留下來,只是他也知道,這一留下來,估計這一輩子,未必能回到故鄉了。

躬身說道:“陛下恩重,老臣豈能辜負陛下之恩,只是臣宦遊數十年,不知道多少年沒有回到家鄉了。”

“臣乞陛下開恩,讓老臣回鄉掃墓,畢竟這一次回去之後,不知道有沒有下一次了。”

朱祁鎮自然沒有不許,說道:“此事乃人之常情,朕豈敢不許,先生回鄉,朕給假三個月,還請先生早去早回。天下大事一刻也離不開先生。”

楊士奇這個時候選擇回鄉,其實也是想避一避皇帝鋒芒。

小皇帝一上來,就做了這麼多事情。楊士奇一來不願意與皇帝硬頂,二來也想讓小皇帝知道世間有太多的事情,都不是太容易做的。

同樣給假的,也有楊榮,楊溥這些老臣。都可以請假回鄉,只是只能輪番回鄉,內閣畢竟不能缺人。

好容易安撫了楊士奇。

朱祁鎮不由感嘆道:果然是皇帝要做不得快意事。

利益權衡之下,朱祁鎮不得不做出與太皇太后一樣決策。

那就是維持穩定。保持現有的政治格局,不要改變。

所以在大本堂之間事情上,這種皇帝特別明顯的傾向性,還是不要有了。

果然是穩定壓倒一切。

自從商鞅變法之後,一統天下的王朝在變法上鮮少有成功的案例。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爲國家越大,維持穩定的需要就越大。

保守穩定,是每一個統治者必須想的事情。

故而,朱祁鎮向楊士奇妥協。

第二日,聖旨就是英國公張輔,吏部尚書王直共同提舉大本堂。並教授宗室以及功勳之後。

再加上各級大臣子弟蔭官,也可以加入大本堂。

張輔對這個命令,欣然領命,從表面之上看不出什麼來,似乎張輔在此之前,已經預料到會有這樣一個結果了。

如此一來,將來大本堂之中的情況,就複雜多了。

不過,好歹朱祁鎮也多了一批人手。

之前大明最高學府乃是國子監,國子監出來的監生,有做官的資格,大本堂規格之上,要在國子監之上。

這些大本堂出來的弟子,自然也有做官的資格。

“這樣也好。官場之中,多不一樣的人總是好的。”朱祁鎮只能自己安慰自己了。

這雖然是自我安慰,但是並非沒有道理。

大明文官集團之盛,不,應該是中國古代文官集團的興盛,與科舉制度有着非常緊密的關係。

通過科舉上來的文官,以同師,同學。同科,天然凝聚在一起。

這纔有現在,朱祁鎮也不敢輕易撼動的文官集團。

但是大本堂出來的雖然都是蔭官,如果教育好了,也是一把刀子。

不過,這一把刀子而今還不能用。

大本堂與武學兩件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修建大本堂的責任就落在阮安身上。

阮安立即去請示朱祁鎮。

朱祁鎮大開京師地圖,看着周圍,一時間居然找不到一處空地。

這也是自然的。

朱祁鎮對大本堂很看重,自然想將大本堂聚集皇宮近一些。

但是皇宮作爲北京城的中心,周圍哪裡有什麼空地方,不是官衙,就是勳貴的宅院,還有一些寺院。

如果說在城牆根下面,還有空地方。

那麼在北京皇城腳下,那是一塊空地方就沒有了。

不過,倒不是沒有空地地方?那裡有,那就是宮中有。

北京城中有皇城,皇城之中,纔是紫禁城。

紫禁城僅僅站皇城之中一部分,皇城之中,有很多空地,比如說,皇帝召見孟瑛的團城,在南海子旁邊的試驗田,北海,中南海,南海,都在皇城之中。

太祖皇帝的遺訓,大明皇家不營造別宮。這一點歷代大明皇帝都是執行無物,即便正德皇帝的豹房,嘉靖皇帝的西苑,以及南內,北苑,萬壽山都是皇城之中。

如此就能看出明清皇帝才差別。

明代皇帝再荒唐,也僅僅是在自己院子裡面翻新蓋房子,出去南京北京之外,再也沒有行宮。

而清代三山五園,避暑山莊,固然是天下園林的瑰寶。但是從奢侈上來說,超出了明代皇帝好幾個級別。

這個時代,大明剛剛遷都北京二三十年,北京城還沒有完工,皇城之中還有大片的地方,都處於荒蕪狀態。

否則朱祁鎮也不可能開出大片試驗田來。

但是也不是什麼東西都沒有的。

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建立的,可以說北京城比之元大都要北遷了不少。但是即便如此,皇城之中還有不少元代的宮殿。

宣宗皇帝在世的時候,修繕了一些。

但是還有一些處於未修繕的地方。

朱祁鎮忽然點在輿圖上一點,說道:“這裡似乎有一個園子,卻不知道什麼什麼園子?”

朱祁鎮首先選這個地方,並非這裡有什麼建築,因爲這裡合適。

首先,雖然皇城將紫禁城包裹在裡面,但是紫禁城並不是在皇城正中央,而是偏東一些。

三海,這三個彼此相連的湖泊將皇城分成兩部分。

皇城有四座城門,就是天安,地安,西安,東安,因爲紫禁城在宮城東邊,而天安,地安又是以紫禁城爲中軸線的。

這樣一來,皇城東邊建築物比較密集。還有官衙比較多。

朱祁鎮覺得,這裡不大適合這些學生出沒。

但是這個地方,就不一樣了。

這裡地方,就在皇城西南角西安門內側。

距離皇宮比較遠,即便是有些操練,也傳不到這裡來。

阮安見狀,說道:“這裡是兔團,乃是前朝宮殿。臣當時也勘察過了,這是金人修中都的時候,將前宋東京城都搬過來了。幾乎是按照東京開封府的樣子,一比一打造了中都。”

朱祁鎮卻不知道,這裡還有這樣的事情,說道:“這是當時留下來的。”

阮安說道:“這就是宋徽宗在開封府收集天下奇石,所營造的艮丘。遷到金中都的位置。甚至還有一則趣事。”

“奴婢檢查這才宋人遺留的物件,上面有一個工匠,名叫燕用。很多東西都是督造的,上面刻有名字。”

“皇爺,你想啊,燕用,燕用,豈不是北京所用?”

朱祁鎮一時間性質有些懶散了。

靖康之變,對朱祁鎮來說,似乎是很遙遠的事情了,此刻卻見到當時的東西,一時間有些唏噓。

宋徽宗惹得天下騷動,收刮東南,弄出來的園子,還不是被金人所用,只是金人轉瞬之間,爲蒙古人所滅。

此刻這紫禁城雖然是大明宮殿,但是二百年後,大抵就又爲清人所有。

真是世事無常。

宋徽宗決計想不到,他精心打造的園子,會爲燕用。

朱祁鎮心中一陣感嘆。但阮安見朱祁鎮臉色不是多好,一時間大氣也不敢出一下。朱祁鎮回過神來,只覺得肩膀上的擔子,一下子沉重了許多。看阮安的樣子,說道:“兔園情況如何?”

阮安說道:“多有打掃,只是這裡少有人去,很多房子都不能用了,皇爺要用的好,非要好好整頓一番不可。”

朱祁鎮說道:“好。這大本堂就建在這裡吧,不過除卻學生的課堂之外,其他園林保持宋元原貌,不要多做修改。照舊便是了。”

朱祁鎮對此地就有十分感嘆了,心中存心要讓所有在此上學的人,都明白,國破家亡,是一種怎麼樣的下場。

阮安立即說道:“是。”

第三十七章 漢城之戰第九十九章 不可讓楊士奇沒有好結果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第二十八章 工部兩尚書第八十八章 冼駙馬?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溥之死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圖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戰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五十八章 大寧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一百五十三章 經筵vs大本堂第一章 襄王金冊第九十六章 鎮守雲貴方略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二百一十七章 素衣臨朝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進派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渾不怕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三十九章 國事家事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七十章 父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十四年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二百一十九章 衛所腐朽的背後第六十二章 楊信的失望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辦事之道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四章 可憐的王振第五十七章 天下水利工程第五十四章 三邊總督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一百七十一章 束水攻沙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六十一章 鬆陰城第八十一章 錢家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五十二章 礦亂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機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的窘境第八章 張輔眼中的雲南戰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巡城二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試探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八十章 寇深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八十章 寇深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一百四十章 黃河決口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變化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一百四十章 黃河決口第一百零七章 會獵朝鮮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第六十五章 欲平安南,先定廣西第五十九章 松潘舊事地一百五十四章 傳檄可定藏地第八十章 寇深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十八章 瓦刺內亂的可能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十五章 禮樂第六十五章 楊士奇與于謙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麓川四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渾不怕第十四章 新任內閣班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五十七章 天下水利工程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九十七章 誰是小人第八十二章 武進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