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返回

求訂閱!

*

“是!”方自根的臉上現出喜色道:“正是因爲改善了他們的地位和俸祿,讓他們對陛下感恩戴德,沒日沒夜地研究各種……”他想了想,終於想起了羅信口中說過的詞道:“科學技術。”

“哈哈哈……”羅信大笑擺手道:“你們先去忙吧,今日我第一天上島,就殺了三十幾個人,他們空出來的位置需要有人去做,你們三個去安排吧,不能夠讓臺灣的建設停滯下來。”

“是!”

羅信擺擺手,向着大門外一邊走去,一邊道:“你們不用派人跟着我,我自己走走。”

羅信雖然這麼說,方自根還是趕緊派了一隊護衛遠遠地跟在了羅信的後面,羅信先是去了羅勝那裡,和他們商議了一番出兵的事宜,然後才陪着王翠翹在臺灣四處行走。王翠翹看着眼前翻滾的麥浪,熱鬧祥和的場景,不由讚歎一聲道:

“沒有想到,老爺您在海外還有如此一處桃園。”

“喜歡嗎?”羅信輕聲問道。

“喜歡!”王翠翹輕輕點頭。

“只要你喜歡,可以隨時來這裡。”

王翠翹偷偷看了羅信一眼,她的心中震動異常,原本她只是以爲羅信在海外養了一支海盜。但是今日一看,這哪裡是一支海盜的規模,這簡直就是一個小國。羅信這是要做什麼?

她不敢問,也不能問。但是卻細細觀察着一切……

第二日。

上午。

羅信親自在碼頭相送羅野,羅勝和王翠翹。

下午。

羅信便在方自根,周賢和崔浩一起來到了工部。工部佔地極廣,其它五部加起來也沒有工部大。

這一下午的時間,羅信都在參觀和指點一個個作坊。特別是對於槍炮,蒸汽機,船舶幾個作坊,當羅信看到他們已經研究出來一點兒基礎的時候,便將自己腦海中的記憶一點兒不剩地說了出來,讓那些工匠自己研究去。

這些工匠見到羅信,都十分激動,臉上盡是感恩戴德之色。在大明他們從來沒有賺過這麼多錢,更是從來沒有今日地位。這一切都是羅信給的,這讓他們的心中有一種士爲知己者死的心態。

到了晚上,羅信才倒出時間,將所有的釀酒和燒製工匠叫到了工部的一個大房間裡。這些工匠望着羅信,不知道羅信將他們這些人叫來做什麼。

羅信在昨夜已經寫出了不少的水果酒的配方和釀製過程,那這些紙張放在桌子上,招呼那些釀酒工匠道:

“你們過來看看。”

“呼啦……”

那些釀酒工匠便圍了過來,這裡有兩個原本就識字,而其餘的人在來到臺灣這數月的時間,也被方自根等人派人教他們識字,所以也都拿起一張紙看上去,不認識的時候,就問那兩個識字的人。

很快,他們就弄明白了,這些紙張上寫的都是釀製水果酒的方子,而且還有詳細的釀製過程。

“看明白了嗎?”羅信凝聲問道。

“看明白了!”衆人紛紛點頭。

“那就去做!”

“是,陛下!”

“去吧!”

“謝陛下!”

釀酒的工匠收拾起那些方子,一臉興奮地退了下去。羅信這纔將目光望向了那些燒窯的工匠。那些燒窯的工匠看到釀酒的工匠得到了新的方子,早就等不及了,立刻上前拜見羅信。羅信取出一些紙張,將那些工匠招呼過來,這次他沒有讓那些工匠自己看,因爲製作玻璃要複雜一些,尤其是後期造型方面,羅信便一點一點給他們講解,直到這些工匠在理論上都明白之後,羅信這才讓他們離開。

羅信知道自己這次是看不到釀製出來的果酒和燒製出來的玻璃,雖然有着自己給的方子和過程,最快也要需要數個月的時間,自己在這裡待不了幾天,便將果酒和玻璃之事放到了一邊,開始瞭解和梳理臺灣的政治和軍事方面的事情。他只是在臺灣呆了七天,便準備啓程返回大明。

這七天的時間,讓他的理念在臺灣貫徹了下去,也讓這裡的人都認識了他,特別是他斬殺的三十幾個文官,讓臺灣各方,無論是從大明來的人,還是收編的海盜和當地的土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在他離開臺灣的前一天黃昏時分,軍器監的工匠興奮地前來拜見羅信。一個老工匠雙手捧着一個盒子,激動地來到了羅信的面前,雙膝跪倒,將那個盒子高高舉起道:

“陛下,我們成功了。”

羅信伸手接過那個盒子,打開一看,眼睛就是一亮,在盒子裡靜靜地躺着一支短槍。

“燧發槍!”

羅信心中就是一跳,當初這些工匠還在杭州城外的莊園裡面的時候,羅信就讓他們研究燧發槍,難道這是研究出來了?

這個盒子分成了兩個部分,一大一小,大的那一部分放着那把短槍,小的一部分放着一拍紙包的子彈。羅信一把將短槍抓在了手中,拿起一顆子彈從後面裝進去,然後擡手瞄準遠處桌子上的一個花瓶,勾動扳機。

“砰……”

一聲槍響,那桌子上的花瓶應聲而碎。

“這麼準?”

羅信心中一喜,將槍倒過來,向着槍管裡面望去,果然有了膛線。之前大明的火器營被人詬病的地方就是那槍沒準,就是因爲槍管裡面沒有膛線。羅信欣喜地放下槍問道:

“製作了多少?”

那個老工匠道:“回陛下,製作了兩支,一長一短,這支短的送與陛下防身。”

羅信又將那支短槍拿在了手裡,欣喜地點頭,突然招手道:“你們過來。”

話落,他也站了起來,來到桌子旁,鋪開紙張,拿起毛筆,按照記憶中的左輪手槍的結構,將結構圖畫了出來,然後逐個零件講解,最後道:

“也許還有不周到的地方,你們多加研究。”

“陛下!”那個老工匠激動地說道:“您的意思是說,這個左……”

“左輪手槍!”羅信提醒道。

“對!就這個左輪手槍能夠連發?”

“當然,它關鍵的地方就在這幾個機關上……”

羅信又詳細地講解了一遍,那些工匠眼中露着興奮的目光,眼睛死死地盯着羅信畫的圖紙,已經沒有心思和羅信說話了。

“這就是搞技術的啊!”羅信嘆息了一聲,心中暗道:“以大明如今的科技水平,在世界上絕對佔據領先地位,如果不是太過看不起工匠,中國的科技水平會一直領先下去。那就讓我給這些工匠應該擁有的地位和身份吧。”

羅信離開了。

站在甲板上望着越來越小的臺灣島,心思回到了大明,回到了杭州。

“應該沒有人發現我離開了大明吧?”

在羅信離開大明的四十二天後。於一天夜裡,羅信和魯大慶重新回到了大明的疆土上。羅信和魯大慶沒有立刻回答杭州,而是回到了杭州城外的莊園之內。

回到了莊園,聽着手下的彙報,羅信長長地鬆了一口氣。從外表看,杭州的一切都十分平靜,並沒有因爲他的離開而發生任何混亂。但是,這只是表面情況,想要了解真實的情況,還是需要將萬大全招過來。派了家丁去找萬大全,又派了魯大慶去鏢局,讓他們把這四十幾天的消息整理一下,送到莊園內來。

萬大全來的很快,作爲羅信的心腹,羅信的事情他基本上都知道,他自然是知道羅信去了哪裡。這四十幾天他一直提心吊膽,誰知道羅信會不會碰上海上風暴?誰知道羅信會不會碰上徐海,辛五郎,或者王直?

如今看到羅信安全返回,他一直懸起來的心終於放下。

“拜見大人。”

“大全,坐下。和我說說市舶司的事情。”

“是,大人!”

萬大全坐下,詳細地將杭州在這四十幾天的時間內發生的事情對羅信講述了一遍。沒有什麼大事,倒是胡宗憲來過兩封信。羅信接過了胡宗憲的信,拆開信封看了起來,這兩封信的內容都是邀請羅信去總督府,研究一下如何針對現在王直和徐海他們發生的狀況。事情總不能夠這樣拖下去。

羅信搖了搖頭,將兩封信收了起來,他現在已經有了安排,自然不會再去幫助胡宗憲。胡宗憲不出兵,那就有羅野和王翠翹在明面上聯合徐海和辛五郎,正面迎擊王直。由羅勝暗地裡偷襲王直,削弱王直的力量。如果胡宗憲讓水師出兵……

羅信不由皺起了眉頭,如果胡宗憲出兵,那一定是幫着王直。哪怕是看到了這是一個滅掉王直的機會,胡宗憲也會先和王直聯手滅掉徐海和辛五郎。然後再酌情看看是不是有滅掉王直的機會。

“看來還是不能夠讓胡宗憲出兵啊!”

“先回杭州吧!”

羅信在莊園休息了一夜,然後帶着萬大全和魯大慶啓程返回杭州。萬大全和魯大慶在後面小聲嘀咕着,羅信知道兩個人在談論臺灣的事情,便沒有理會。

回到了市舶司,聞聽到消息的賀年和王梓任立刻就跑到了後面尋找羅信,三個來到二堂上坐下沒有一會兒,便見到杭州知府宋大年也趕了過來。幾個人寒暄了一番,宋大年等人就問他這一個多月都去了哪裡?

羅信就胡編了幾句,然後就轉變了話題。又聊了一會兒,那宋大年突然一拍大腿道:

“不器,你回來的正是時候。”

“正是時候?”羅信不解地望向了宋大年。

宋大年風騷地揚了揚眉毛道:“後日就是八月中秋啊!”

“中秋啊!”

羅信的神色變得有些悵然,他想起了遠在京城的父母和妻子,想起了遠在草原的大哥,想起了大伯,堂兄和王翠翹此時已經開始行動了吧?不知道成效如何?

“不器,不器,你怎麼了?”

耳邊響起了宋大年的聲音,羅信從悵然中醒了過來,看到宋大年等人關心的神色,笑笑道:

“有些想家了。”

宋大年恍然,輕嘆了一聲道:“是啊,每到佳節倍思親啊!”

羅信擺了擺手笑道:“別被我的情緒影響了心情,宋兄剛纔說到八月十五怎麼了?”

“花魁啊!”宋大年瞬間神色又變得風騷道:“不器,你不會連這個都不知道吧?”

“我……”

羅信不由尷尬,他年少成名,好處是未來的路會很長,害處是他錯過了成長過程中的許多風景。

你想啊,他參加科舉的一道考試,縣試的時候才十二歲。

這也就罷了。

歷史上也有許多人十二三歲就參加科考,但是卻不一定能夠成爲童生,有很多人都幾十歲了還參加縣試呢。即使考中了童生,卻又未必考中秀才,考中秀才,卻又未必考中舉人。

所以一個讀書人在考中進士之前,都不會像羅信這般才十五歲。

一個十五歲的進士,你讓他去逛青樓?

一個十五歲的進士,你讓他去捧花魁?

最重要的是,羅信科舉的過程太快,從童生一直到進士,連續奪魁,這就更是沒有時間接觸青樓了。

看着羅信尷尬的模樣,宋大年遲疑地問道:“不器,你……不會沒有去過青樓吧?”

羅信的臉騰的一聲就紅了,一個讀書人怎麼可能在一生中沒有去過青樓?

在大明這個時代,一個文人怎麼可能沒有去過青樓?

“丟人啊!”羅信的心中感覺鬱悶,但還是誠實地點點頭道:“我沒有去過。”

氣氛便變得怪異,宋大年怔怔地坐在那裡望着羅信。賀年和王梓任也是一臉怔然,慢慢地,三個人臉色便現出了一絲笑容,那笑容便慢慢地擴大,而且似乎還有着阻力在阻擋他們的笑容在臉上擴展。羅信看着三個人使勁兒忍着的模樣便氣哼哼地說道:

“想笑就笑吧,別憋壞了心臟。”

“哈哈哈……”

三個人衆人暢快地大笑了起來,羅信無語地坐在那裡,端起茶杯默默地喝着。看到羅信的模樣,三個人強自忍住了笑容,宋大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遮掩一下自己的尷尬,然後嘴角還掛着忍不住的笑意道:

“不器,這個……你當初可……”

*

求月票!求推薦票!

*

*

第一百六十四章 黛兒的提醒第六百二十八章 接旨第九百二十一章 徐階光臨詹事府第六百四十七章 兄弟相聚第四百六十七章 徐魯卿的反應第1412章 對策第一千零三章 敗第八百九十三章 歡聲笑語第六百四十七章 兄弟相聚第二百七十五章 結伴第三百四十一章 猶豫第一百八十四章 鬥將第五百四十三章 家人來京第1335章 教材第五百零三章 喜報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精髓第1377章 李珍道痛罵羅信第四百三十四章 臭號神器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羅信的憤怒第三百三十七章 忽悠第九百十十九章 召見第1343章 啓程第1495章 罷朝第1422章 風起第1281章 順利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罪第五百零四章 喜報連連第三百八十三章 努爾哈赤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應對陸庭芳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王畿第二百三十一章 來客第1507章 隆慶忽悠羅信第1499章 禮部尚書第1489章 熱鬧的朝堂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刺殺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聖意第二百六十七章 相助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年老的嘉靖第七百八十二章 俘獲第九百六十章 醞釀第二百二十九章 破題第五百六十二章 奔騰第三百三十五章 晉陽酒樓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過年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大勢已定第1507章 隆慶忽悠羅信第九十二章 俠客行第一百九十七章 斷糧第七百七十二章 對衝第八百八十九章 辭官歸故里啊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返京第十一章 畫金第三百六十三章 夜襲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意外的舉薦第四百五十二章 加一把火第十九章 高調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香香的小心思第九百一十四章 九個大字第二百四十章 暗室鬥第十章 露陷了?第八百八十九章 辭官歸故里啊第八百七十九章 聚會第六百三十七章 鏢局第1401章 上奏第九百三十三章 徐階投資第四百六十三章 你來錯地方了第八百六十六章 羅母要開廠第1370章 援兵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京趕考第九百零四章 謠言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煽動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何心隱進景王府第八百三十六章 衝突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邊關告急第六百九十二章 一幫子蠢貨第八百七十六章 看病第八百五十一章 自行車第八百八十四章 確定目標第四百一十章 老師的支持第1506章 投名狀第二百七十五章 結伴第四百九十二章 相贈第1434章 大勢難擋第五百一十九章 殿試(2)第二百九十九章 跟蹤第六百七十四章 後續的安排第九百五十八章 阻攔第二百九十一章 比槍第一百八十七章 爺爺的震驚第一百八十七章 爺爺的震驚第五百八十五章 火燒聯軍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徐階感覺到危機第八百七十六章 看病第1334章 確定第九百七十七章 相勸第1405章 廉政風暴第1435章 除夕第六百七十章 懷疑第1460章 輿論第四十四章 遠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