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王翠翹暴露

求訂閱

*

羅勝的目光就冷了下來,凝聲道:“那些讀書人都反對?”

“也不是!”羅勝搖頭道:“像方自根他們三個,還有一少部分的讀書人還是支持信弟你的。也正是有着他們的壓制,纔沒有起大亂子。只是照這樣下去,我怕早晚會亂起來。”

“大哥那邊呢?”

“青弟那邊倒是沒有什麼事情,草原的情況和大明不同。那裡也沒有耕地,只是有着草場的好壞,好的草場都被貴族佔領。而且哪裡的人本身過得就如同奴隸一般,每個草場主每年都要向青弟繳納一定的物資。這就好比那些貴族每年也要交稅一般,青弟去了之後,實施了你的制度,對比來說,收的稅還要比他們以前進貢的物資少一成左右,這讓那些草場主十分感激,讓青弟獲得了很大的聲望。”

羅勝又吐出了一口氣道:“青弟那裡就是一個武力至上的地方,只要你有實力,把別人打服了,那你怎麼說就這麼是,沒有那麼多廢話,也沒有那麼多讀書人蔘合,就是有讀書人,也是讀書人去適合草原的風俗,而不是草原去適合讀書人的規矩,所以青弟那裡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但是,臺灣不同。那裡在我們去之前,跟本就沒有什麼成型的規矩,非常的落後。是我們給他們帶去了規矩,我們就是規矩的制定者。而我們一開始就將目光放的很長遠,重視讀書人,給了他們足夠的尊敬,所以讓他們成爲了一個相對高貴的圈子。

而且……如今臺灣的中堅力量就是我們這些從大明過去的人,特別是信弟你從北方招攬過來的那近一萬老兵,其次是俘虜的那些海盜,第三便是那些土著。但也正是因爲如此,纔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爲讀書人高貴的思想已經在大明根深蒂固。那些從北方招攬來的老兵見到那些讀書人就尊敬得了不得,甚至有些畏懼,這便讓那些讀書人更加覺得自己應該高人一等。既然都高人一等了,自然就應該有相應的待遇,所以他們就想要恢復大明那種待遇,讀書人必須免稅。”

說到這裡,羅青望着羅信道:“信弟,實際上我覺得給他們免稅也沒有什麼,他們就那麼點兒人,而且大明不也一直好好的嗎?”

羅信的眼睛便微微眯了起來,眼縫中閃爍着凌厲的殺機,這讓羅青心中一緊,同時心中也有些不理解,他是真的不理解,羅信自己就是讀書人,爲什麼還要如此對待讀書人?不就是幾個稅錢嗎?

“看來他們是忘記了你寧古塔流放的日子了,過了幾天好日子就得隴望蜀了。”羅信淡淡地說道。話落,又看了一眼羅青,心中嘆息了一聲道:

“堂兄,你覺得大明如今的局勢很好?”

羅青沉吟了一下道:“是不怎麼樣,但是我想有你信弟在,大明便不會有問題。”

羅信的神色一愣道:“你怎麼會這麼說?”

羅青道:“如果沒有你橫空出世,我們哥三個都不會進入朝堂,就別說兵臨城下的黃臺吉了,恐怕阿拉坦汗也不會死,而且還會把大明鬧得天翻地覆,倭寇也不會又杭州之難,朝堂連官員的俸祿都發不出來了。我看這樣下去,大明早晚要滅亡。”

說到這裡,他精神一振道:“信弟,我上次去草原已經和青弟聊過了,給我們兩個幾年時間,等我們實力強大了,我們就反了吧?”

羅信笑着搖了搖頭道:“這個事情先不談,我們首先要把草原和臺灣經營好。堂兄我問你,大明爲何變得如此?”

羅勝皺着眉頭思索了一會兒,最終卻是搖頭道:“不知道。”

羅信輕聲道:“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在位的時候,一年的稅收有八百萬兩,但是到了如今嘉靖年間,卻只有一百萬兩出頭。堂兄,一個家庭如果沒有了錢會是什麼樣子,一個國家就會是什麼樣子,所以繼續這樣下去,大明朝的滅亡是必定的。”

“差這麼多?那些錢都跑哪去了?”羅勝吃驚地問道。

“還能夠跑到哪裡去?”羅信淡淡地笑道:“自然是都跑到讀書人的口袋裡了。”

看着羅勝震驚的模樣,羅信給他解釋道:“大明建國近二百年來,讀書人越來越多,而每一個取得功名的讀書人都會被免稅,然後有着大量的農戶投獻,隨之也免稅,大明的稅收就這樣被讀書人侵佔了。

這還是金錢方面的損失,你想想,開國之處,讀書人佔有的農田不過兩成,農戶在八成。但是如今呢?

讀書人佔八成,農戶佔兩成。

如此造成的結果是什麼?”

大明的稅收就會全部壓在了這兩成土地上,也就是說大明是在用兩成的土地養活,農戶身上的稅便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就算是增加也不夠,所以就提前收稅。堂兄,你知道嗎?大明的稅都已經收到四十年後了。

這就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這也是爲什麼最近時間,大明的流寇這麼多的原因。因爲這種規矩下,讀書人就是大明的蛀蟲。

臺灣現在的讀書人是少,看着好像是給他們免稅沒有什麼了不起,而且臺灣的土地也很多,多得都沒有人種。

但是,堂兄你要知道,我們如今就和朱元璋一樣,只是剛剛開始建設臺灣。隨着時間的推移,隨着對臺灣人的教化,讀書人便會一代一代地多起來,臺灣的入口也會一代一代的躲起來。臺灣的耕地並不多,只是因爲人少顯得多。如果我們和大明一樣,臺灣會比大明衰敗的還快。畢竟臺灣和大明比起來,要小很多。”

聽到羅信的解釋,羅勝也明白了。明白是明白了,但是卻不知道怎麼辦?他是一個武人,對讀書人也有着發自心底的尊重和畏懼。這是大明用了近二百年的時間灌輸給大明百姓的思想。

“那……我們怎麼辦?”

羅信臉色一寒道:“既然他們忘記了是我們把他們從寧古塔那種水深火熱的日子中救了出來,那我們就讓他們想起來。讓他們知道臺灣是我們羅家的天下,不是他們的天下。我們不是大明,沒有皇家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規矩。堂兄回去告訴他們,如果再聽到此類言語,殺。”

羅勝的神色就是一呆:“如果他們還提出搖頭,真殺啊?”

“真殺!”羅信堅決地點頭道。

“有多少殺多少?”

“有多少殺多少。”

“那……當初救他們出來的錢不是白花了?”

“那也比被他們拖垮了強。”

“可是……可是……”

“可是什麼?”

“那些讀書人在臺灣的名聲都很高,我害怕到時候大家都求情,殺不下去,反而令那些讀書人氣焰更高。”

羅信便閉上了眼睛,臉色變得鐵青。他沒有想到自己救出來的那些讀書人竟然劣根性復發,想要把臺灣打造成另一個大明,打造成他們享樂的樂園。終歸是讀書人在大明人的心中太高貴了,已經高貴到了骨髓裡面。他的心突然一動:

“我要不要去一趟臺灣?”

來回也就一個多月的時間。將這次交易做完之後,估計兩三個月內不會有藩國商人來,而王直和徐海之間的戰爭也不是兩三個月內能夠完成的。這個時間段去臺灣,在海上應該是安全的,自己可以說是下去微服私訪,只是一個多月的時間,也能夠隱瞞過去。

更何況……

如今自己和陸炳結盟,錦衣衛也不會太關注自己。

毛海峰在碼頭沒有上船的機會,便也返回了杭州。他想着從船上下來的那兩個人一定是去市舶司了,便也向着市舶司而來。他想着先去和羅信要剛到碼頭商人的清單看看,在從羅信那裡問問那些商人的來歷。

在他的心裡已經把羅信當作了朋友,除了自己來這裡的目的沒有和羅信說之外,可以說對羅信沒有什麼隱瞞的了。羅信一個狀元公,一個把徐海,辛五郎和葉麻打殘了的人,對他毛海峰一直非常平易近人,只是這一點就讓毛海峰心中受用無窮,特別是他準備了一番說辭,去和羅信索要那些商人的清單的時候,沒有想到他準備的那些說辭根本就沒有用上,羅信很痛快地就把清單給他了,這讓他對羅信十分地感激。甚至在心裡覺得,自己沒有和羅信說實話,很對不起羅信。

他哪裡知道,羅信既然已經看穿了他的目的,知道他來杭州做什麼,爲了不讓他懷疑自己,自然痛快地將這些清單給他。

市舶司後院。

王翠翹在自己的房間內坐立不安,她之前端着茶壺去書房,就是想要通過此舉試探一下,羅信對她究竟有沒有防備,她在羅信的心中究竟是什麼地位。

但是……

試探的結果是令她沮喪的,甚至心中生出了一絲恐懼。

她連書房都沒有機會進去,魯大慶就像一個門神一樣,將她擋在了門外。

這愈加令她認定樑宇就是搶劫徐海他們船隻的海盜,只是把不準樑宇和羅信什麼關係。但是,看到樑宇能夠進入到羅信的書房秘議,就證明他們之間的關係一定不簡單。

“怎麼才能夠取得羅信的信任呢?”

以自己的身份背景,如果不能夠取得羅信的信任,只是成爲羅信妻子不在身邊時候的一個玩物,早晚會被羅信拋棄。就算羅信是個有良心之人,沒有拋棄她,但是等到羅信回到京城,她的妻子是大家閨秀,肯定容不下自己這樣一個人,把自己趕出來。那個時候,羅信會留下自己嗎?

不會!

絕對不會!

自己必須取得羅信的信任,成爲羅信的得力助手。

“那就先從取得羅信的信任開始吧!”

王翠翹來回在地上走着,怎樣取得羅信的信任呢?不能夠讓羅信只是想起了自己的身體,纔會想起自己,最起碼要讓羅信先對自己有感情。

作爲青樓出身的王翠翹,自然是知道如何抓住男人的心。

她取出了羅信給她的零花錢,準備出去買寫絲綢,親手給羅信做一件長衫。

毛海峰騎着馬向着市舶司行去,已經看到了市舶司的大門,突然他的眼睛微微一眯,他看到了王翠翹從大門內走了出來。

他怎麼可能不認識王翠翹?

他勒住了戰馬,愣愣地望着王翠翹從市舶司大門內走出來,然後順着大街走去。

“她怎麼會在這裡?看樣子門口的衙役還都認識她,而自己最近來過市舶司好幾次,卻都沒有看到她,難道她住在市舶司的後院?

後院可是羅大人居住的地方,她和羅大人難道?”

毛海峰眼珠子轉了轉,便跳下馬,牽着馬繮繩,跟在了王翠翹的身後,一邊跟蹤着,一邊想着王翠翹怎麼會出現在市舶司裡面,她的出現對自己有沒有用?

有用啊!

毛海峰突然心中一動,一個不可遏制的念頭突然從他的心底浮現了出來。自己從羅信那裡得到了清單都是真的嗎?

或者是說全嗎?

如果羅信和商人之間達成了什麼協議,弄出兩份清單,一份是公開的,一份是保密的,那自己之前得到了清單豈不是都是羅信有意給自己看的?

羅信會這樣做嗎?

毛海峰有些拿不定主意,一會兒覺得自己這樣想羅信,心中愧疚。羅信是一個多好的人啊,那麼大的本事,那麼大的學問,對他還那麼熱情,真誠,自己這麼想,真是混賬。

一會兒又覺得大明的官員都是貪婪成性,他和大明官員也接觸過不少,只要是有足夠的利益,沒有什麼事情他們不肯做的。想當初他們上岸打劫,不都是先從那些官員中得到消息嗎?那些人是大明的官員,爲什麼給他們這些海盜通風報信,不就是因爲他們這些海盜給了他們足夠的錢嗎?

羅信也是官,就算他是狀元,也是大明的狀元,千里做官只爲財,如果搶自己島嶼的那支神秘的海盜給了羅信足夠的好處,羅信憑什麼不幫忙?

*

求月票!求推薦票!

*

*

第六百二十三章 裕王師第六百零四章 計劃第三百八十四章蒙古來犯第五百二十八章 分配(兩章合一章)第八百一十三章 陛下,您幸福嗎?第1302章 擔心第二十二章 字好醜第二十九章 四大基礎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深談第1531章 徐階的陽謀第七百章 衝營第一千二百三十八 章 新的合作第七十六章 金蘭第八百二十四章 羅信要煉丹第三百八十八章鍾金哈屯的決定第五百一十八章 殿試第1532章 禮部尚書第一千零二四九章 裕王的兩位老師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再臨女真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招攬第六百九十四章 羅信的憂慮第五百四十一章 軍器司第一百四十四章 守夜(第四更)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平叛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招攬第1495章 罷朝第二百章 發蔫的羅智第1591章 展開第二百零五章 暮氣第一百二十二章 出題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五位老師聚王府第六百六十四章 說服第二百七十六章 簪花宴第八百零五章 胡寧再至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忽悠嘉靖第1391章 直奔老巢第1446章 虎已老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徐階再出手第九百六十一章 陳洪的反擊第七百二十六章 到達第1497章 恢復早朝第1526章 高拱受封第1572章 衝突第1396章 聖旨丟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陸炳報信第一百九十一章 從軍第三百二十五章 晉陽學府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天意第六百六十九章 傳言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茶館第九百八十三章 證據第五百三十三章 拜訪馬芳第1556章 升位第1369章 牢籠第五百九十二章 將是軍中膽第一百六十九章 入迷第七百七十七章 榮耀第一百九十九章 叫囂的羅智第1380章 夜襲第七百八十五章 消息第1315章 兵亂第七百章 衝營第九百零七章 會員卡第六百七十一章 收網第四百一十七章 冷血政客第1578章 教材第六百六十一章 和光同塵第九百四十章 偶遇張居正第七百三十五章 徐階和高拱都蒙圈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機會第五百六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零四章 關鍵時候孩兒再出手第1585章 午門對峙第一百四十九章 買田計議第六百一十六章 彈劾我第1425章 殿下英明神武第二百九十二章 謀劃第二百一十九章 擔保第四百七十九章 退還蓮逕返逍遙第一千零一章 暗流第七百零七章 銀行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談判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陸庭芳的智慧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爆與沉默第五百二十章 殿試結束第八百九十一章 憤怒的嘉靖第三百一十六章 嘉靖大悅第九百零六章 書局開業第六百八十一章 倭亂第二百七十一章 驚聞第二百二十二章 這條路不好走第八百四十三章 閒悶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娘子第1502章 建議第二百四十八章 羅青歸來第一千零一章 內憂外患第1477章 陪朕入宮第五十章 一巴掌第1349章 進山第六百零七章 徐階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