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反撲

萬分感謝醉中淚同學(100)的!

*

裕王匆匆去了高拱那裡,又匆匆地回來,來回用了還不到半個時辰,裕王妃驚訝地問道:

裕王妃看到裕王臉上掩藏不住的喜色,不由急聲問道:“高師答應了?”

裕王搖頭道:“不是高師答應了,而是先生沒事了。”

“沒事了?”裕王妃有些迷惑地望着裕王。

裕王便眉飛色舞地將從高拱那裡得到的消息添油加醋地說給裕王妃聽,裕王妃聽完,便嘆息了一聲道:

“先生神人也,將內閣諸人戲耍於股掌之間。”

“是啊!”裕王自嘲地說道:“我還在替先生瞎操心,先生爲人又怎會需要我來操心?呵呵……”

裕王妃望着裕王臉上現出的那種溫情,神色便有些猶豫,最終還是擔心的開口道:

“王爺,您對先生……”

“怎麼了?”裕王含笑望着她。

“王爺,您對先生用情太深,您對父皇都沒有如此深的感情……”

裕王沉默了,半響,啞然而笑道:“愛妃,我這一生雖有父親,雖有兄弟,也有數位老師,但是卻依舊孤苦伶仃,碰到先生是我的幸運。”

說到這裡,目注陳氏道:“不怕愛妃笑話,先生雖然比我小,但是在面對他的時候,我卻有一種面對我做夢都在想象的那那種父親和長兄的模樣,我從心底想要和他親近,反而是真正的父親和兄弟讓我畏懼。”

“可是……您有沒有想過,您太信任他……將來你登上帝位……”

“我信任他!”裕王目光一凝道:“如果將來證明我錯了,那就錯了吧,人生如果連一個相信的人都沒有,也太過寂寞。那種寂寞的日子我已經過了二十幾年,如今好不容易碰到一個,我不想失去。

再說了……”

裕王的臉上現出了一絲苦笑道:“以我如今的局面,你覺得我有選擇的權利嗎?”

裕王妃默然。

杭州。

陸府。

六大世家齊聚於此。因爲他們都剛剛收到了來自京城的消息,便一個個都跑到了陸府,只是到了陸府之後,一個個都又沉默了下來。

他們說什麼?

他們以爲抓到了羅信的把柄,卻沒有想到是羅信擺了他們一道。半響,盧家家主才澀聲道:

“我們怎麼辦?”

陸鼎輕咳了兩聲道:“這件事情就算過去了,無論是錢和貨,我們都要不回來了。羅信不可能還給我們,他都我送出去了,倭寇那邊也要不回來了,反而我們還要準備那些倭寇會勒索我們。”

“勒索我們?”崔家主冷聲道:“我們可以不理會他們。他們還敢上岸攻打我們不成?”

陸鼎輕輕搖頭道:“我們目前還真是不能夠得罪他們。當然,如果我們準備徹底向羅信臣服便不需再顧忌那些倭寇。”

“臣服羅信?那斷無可能。”一個個家主義憤填膺地說道。

“那就不能夠得罪倭寇。”陸鼎凝聲說道:“我們既然不肯臣服羅信,那就必須和羅信爭上一爭,讓他知道誰纔是東南的真正主人。如果我們勝了,這東南依舊是我們東南。如果我們敗了,以後在東南我們就只能夠夾着尾巴做人了。”

“如何爭?”衆家主目光灼灼的看着陸鼎。

“即使是不能夠將羅信殺掉,也必須將其趕走。”陸鼎凝聲道。

衆人紛紛點頭,陸鼎接着說道:“我們就以這個爲最終目的,好好想想,一人計短,二人計長,我們六人總能夠想出辦法來。”

衆人便都收回了目光,擰着眉頭思索了起來。片刻之後,盧家家主擡頭道:

“待碼頭修建成功之後,羅信便會着手籌備貨物和藩國交易,我們要牢牢掌控市場,不予一絲一毫貨物給羅信,如此他的市舶司便運轉不下去,他便賺不到一份錢,陛下必定會責罰與他,到那個時候我們再讓京城中我們的人上奏,就說羅信和我們東南已經勢同水火,如果換個人來杭州經營市舶司,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陛下必定將羅信召回京城,令換一人。”

衆人紛紛點頭,陸鼎道:“這個還不夠,而且羅信手中有着一批從我們這裡搶去的貨物,夠他和藩國交易一次,所以這個計策雖然有用,但是耗費時間卻長。就算我們六大世家,也不能夠控制整個東南太久,否則那些絲綢,瓷器等壓在那些場主手中太久,那些人是不會答應的。”

“那我們再散播謠言!”崔家家主道:“就說羅信與民爭利,貪婪無厭,給東南各個場主的價格太低,是同搶奪,讓各個場主不得不停工,解散作坊。杭州層內數萬機工勢必譁然,到時候我們再在背地裡推波助瀾,杭州必定大亂。那個時候羅信不死也要脫層皮。”

王家家主也被激發了靈感道:“我們六家聯手,幾乎掌握了東南六成的土地,我們一邊屯糧,一邊擡高物價,一邊散佈謠言,就說倭寇從各地上岸,燒殺搶掠,莊稼都被燒光,今年秋季莊稼已經顆粒無收。如此必定會引起慌亂,當物價一路飛漲,糧店無糧可買的時候,杭州必定大亂,那個時候羅信就死定了。”

“我們只掌握了六成土地……其餘四成……”

陸鼎雙目一張,充滿了戾氣道:“我們六家不賣,我看誰敢賣。”

杭州城外的羅信莊園內。

羅信再次來到此處,前些日子他方自根那裡拿到了關於建立制度的文章,從周賢那裡拿到了關於立德方面的文章,從崔浩那裡拿到了關於稅收方面的文章。又花費了數日時間,將這三個人寫的文章吃透,然後再度花費數日時間,結合他前世的經驗,對這三篇文章進行了修改。

比如,在方自根的文章裡面,他刪掉了一些陳腐的東西,加進去了一些後世先進的制度。在周賢的文章裡面也根據後世經驗刪減和加入了一些東西,對於崔浩的文章他沒有加入他來自的那個世界的東西,因爲那個世界的東西太過先進,未必適合如今這個時代,他直接把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拿了出來,給崔浩的文章加以補充和刪減。以後文人將不會再享受免稅的福利,在羅信的過度裡,每個人都必須交稅,不是人頭稅,而是土地稅,你有多少土地,就要交多少稅。

做完了這些,羅信又花費了數日時間,將後世的一些科學方面的思路,比如造船,搶,炮,手雷,甚至蒸汽機等,凡是他知道的,不管知道多少都寫了出來和畫了出來。羅信對這些東西並不精通,很多隻是闡述了一個方向,或是畫一個外表,或是闡述了一個大概的原理。他知道自己雖然不懂這些,但是那些工匠有了這個方向,便一定會摸索出來。

此時他坐在書案的後面,崔浩,周賢和方自根正在那裡讀着羅信還給他們的文章,那些文章都是他們寫,不過此時的文章厚了許多,每張紙上都貼着一張紙,上面寫着羅信的修改意見。這些文章都是他們所寫,所以他們根本不用看原來的文章,只是去閱讀羅信修改的地方就可以了,他們越看心越驚。

周賢也就罷了,羅信是大儒,曾經寫過《孔孟合璧》,對於孔孟之道一定研究精深,所以羅信對於立德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就不會太令周賢吃驚。但是即使是如此,周賢對於羅信的文章中,能夠對道家也有着獨到的見解很吃驚。

連他都吃驚了,就更不用說方自根和崔浩了。來自後世的一些制度和執行力方面的監督等方案,特別是羅信還提出建立一個反貪局的設想,令方自根拍案叫絕。至於崔浩就更吃驚了,張居正親自操刀的一條鞭法如果還不能夠讓崔浩吃驚,那纔是奇怪了。

三個人幾乎是同時看向了羅信,他們感激羅信從流放之地把他們救了出來,他們感謝羅信給了他們一個展露才華的機會,但是在他們的心中對羅信卻並未敬服,他們爲羅信做事,只是爲了報恩。

但是……

今天看了羅信修改的文章,他們知道自己錯了,而且錯的離譜。他們還沒有見識過羅信在武將的方面,但是在文人這個方面他們今天是見識到了。只要看看羅信刪減和增補的地方,羅信絕對是一代宗師,非一代宗師達不到這個境界,他們感覺到自己的學識在羅信面前就是一個學生,此時他們在心裡對羅信已經不是簡單的報恩,而是敬服,這從他們的神色中就能夠看出來。

看到他們的神色變換,羅信的心中終於送了一口氣。這三個人羅信非常看重,可以說未來臺灣島的建設和管理就要放在他們三個人的身上,說他們三個就是臺灣島的內閣成員毫不爲過。

但是,羅信知道這三個人只是再報恩,有着這種心理,便會在很多方面,按照他們認爲是好的方向去做,即使是羅信不滿意,即使是羅信插手過問,他們也會不服,甚至陽奉陰違。而羅信又不能夠長久在臺灣島,羅勝一介武夫,耍心眼根本就耍不過這些文人說不定還會被這些文人當槍使,這是最讓羅信頭疼的地方。。

但是,現在他放心了。

文人有傲骨,但是他們一旦敬服某人,卻又很盲從,會認爲他們敬服的那個人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他們不理解,只是他們境界不夠。

羅信又與他們相談了一會兒,便又來到了工匠們居住的地方,將那些資料交給他們,然後丟下那瘋狂研究的工匠離去。

這一日。

羅信正坐在二堂處理一些公文,碼頭就要修建好了,和東南各個場主相談也要提上日程了。但是效果非常不好,幾乎所有的場主都拒絕向市舶司提供貨源,理由千奇百怪,但是羅信卻是心中清楚,這是東南六大世家開始反撲報仇了。

放下毛筆,揉了揉眉心,羅信也有些頭疼了。他不是沒有辦法,他當初留下了那些六大世家的庶出子弟和管家沒有殺,就是留着後手。只是一旦那樣做的話,太過血腥,不到非常時刻他並不想那樣做。

“唉……”羅信輕嘆了一聲,低聲呢喃道:“六大世家怎麼就這麼目光短淺,和倭寇海盜交易,價格被他們壓得極低,而且交易範圍有限。和市舶司交易,價格自然會大幅度提升,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市舶司必定會越做越大,來大明的藩國也一定會越來越多,那個時候六大世家賺的絕對不現在多。

原本可以合作發財的事情,爲什麼偏要作對呢?”

羅信搖了搖頭,再度嘆息了一聲。而就在這個時候,聽到了腳步聲,便見到賀年和王梓任快步走了進來,兩個的臉色都不是很好。見到羅信之後,施禮道:

“下官拜見大人。”

羅信擡頭,臉色露出微笑道:“兩位爲何如此匆匆?”

“大人,不妙了。”賀年眉宇之間鎖着憂慮道。

“何事不妙?”羅信的臉上依舊帶着微笑,從容不迫。

“大人,您還記得當初下官和您提出來的機工嗎?”

羅信臉上的微笑便慢慢收斂了起來道:“機工出了什麼事?”

“現在杭州謠言漫天飛,說是大人給本地的場主價格極低,讓那些場主不僅賺不到錢,而且還要賠錢。所以那些場主都準備破產了,如此那些機工便失業了,這些日子那些機工情緒很不穩定,很可能會爆發大亂。”

羅信的臉色就變了,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他在東南就別想待下去了。看到賀年欲言又止,便道:

“還有比這更壞的消息嗎?”

“有!”賀年吞嚥了一口口水。

“說吧,我倒要看看壞到了什麼程度?”

“大人,這次真的是禍事了。如今杭州盛傳倭寇四處上岸,燒殺搶掠,將莊稼盡都焚燬,今年的莊稼已經註定顆粒無收了。所以如今城內的糧食都在瘋狂的上漲,一旦這股風形成大事,杭州城就徹底亂了。”

羅信的臉色不由現出了一絲蒼白,如果因此杭州發生了暴亂,他就不是離開東南被罷官的問題了,說不定就被嘉靖帝給殺了。

*

求訂閱!求!求!

*

*

第五百章 一切順利第三百八十六章兵臨長白山第四百三十六章 舞弊第八百五十八章 挑戰第1555章 鳥盡弓藏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襲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去晉陽府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做戲第1303章 決定第二百九十九章 跟蹤第三百六十三章 夜襲第五百七十章 嘉靖的忌憚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躁動第十八章 只是二十八個字嗎?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懷疑第一千零二章 出海第1399章 途徑分宜第四百零二章 聖旨到第二章 我要讀書第五百七十五章 半日閒第1413章 都在等第五百一十七章 分析第一百四十章 遠慮第一千章 徐時行的怒火第1421章 誘餌第二百九十六章 聖怒第三百二十二章 心隱來訪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醉第二百七十七章 報喜第二百二十二章 這條路不好走第一千零五章 徐魯卿回東南第一百七十六章 亢奮第一百三十一章 等着吃棗啊!第1385章 火燒山寨第二十章 我要最好的筆啊!第三百三十九章 殺手第九百三十二章 一路下降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錦衣衛前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兵臨第1508章 從簡第1460章 輿論第1307章 佈局第1450章 天牢第1543章 皇帝親臨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意外的舉薦第一千零九章 對奏第六百零一章 混亂的朝局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禮部侍郎第一百三十九章 驚夢第二百四十五章 張榜第1414章 回家第1287章 南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嘉靖帝后悔了第1531章 徐階的陽謀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王翠翹正式露面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暴怒的景王第二百九十章 連勝第十四章 父親的決定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說服第九十一章 像老太太打哆嗦似的第十一章 畫金第三百九十五章月下急馳第七百五十一章 驚人消息第1530章 寶鈔第1292章 再見俞大猷第1436章 心亂第三百七十九章 你問我爲什麼第五百一十三章 欲鬧裕王府第九百九十三章 興奮的裕王第七百一十四章 渾水摸魚第129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四十四章 遠慮第二百四十四章 縣試第四場第三章 關刀第三百零八章 直逼第三十八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1505章 難題第四百一十五章 兩個條件第五百六十章 孤身而入魯仲連第二百零六章 指點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忽悠嘉靖第一百七十八章 周知縣的憂慮第1554章 遲遲不到的消息第五百七十五章 半日閒第九百四十一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退第二百三十五章 原由第四百一十章 老師的支持第五百四十二章 辦法第一百七十八章 周知縣的憂慮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審問第一百三十七章 拜訪第1469章 應對第五十三章 中秋第八十六章 書香斎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戲謔第1521章 內閣第一天第二百六十五章 婉拒第一百九十九章 叫囂的羅智第1334章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