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京城風雲

衆人心中都是一動,繼而便都反應了過來,一個個喜笑顏開道:

“羅信死定了!”

“好了!”陸鼎拍拍手道:“大家也別都在這裡待着了,趕緊回去派人望京城送信。”

蘇州。

總督府。

胡宗憲,羅信和戚繼光相談甚歡,胡宗憲得到了五十萬兩銀子自然是高興,而且沒有什麼後患,他纔不管羅信的銀子從哪裡來的,反正他是從羅信那裡得到的,而不是從六大世家那裡得到的,就算六大世家想要報仇,也找不到他這裡來。

更何況……

他對六大世家早就心裡憤恨他們,他作爲東南最大的官,而且是爲了抗倭,爲了保護六大世家,但是六大世家並沒有給他多少支持,反而在有些時候還扯他的後退,有很多次他的剿倭計劃提前都泄露了出去,他很懷疑就是六大世家給倭寇通風報信。這次羅信狠狠地擺了六大世家一道,他的心裡那是非常的高興。同時在心裡對羅信也非常的欽佩,因爲羅信做了他一直不敢做的事情。

有時候他也奇怪,若是論背景,他要比羅信強了很多,那羅信根本就不能夠算是有背景之人,父親和祖父都是務農之人,但是羅信爲什麼就這麼大的膽子,而且到現在還活得很滋潤,十七歲的年紀就已經做到了正五品官。

京城。

內閣。

徐階和高拱都接到了大量的奏章,這些奏章都是彈劾羅信的。徐階神色很淡然地看着這些奏章,因爲這裡有着很大一部分奏章都是在他的同意下才寫出來的。高拱也坐在那裡低頭看着奏章,實際上只要看過一兩份奏章,就已經沒有必要看下去了,因爲那兩份奏章的內容幾乎都是一樣,都是在彈劾羅信在東南亂殺無辜,高拱可以肯定,後面的奏章都是一樣的內容。他又拿起了第三份奏章,一邊翻開着,一邊在心中嘆息了一聲,心中暗道:

“這羅信真不會被稱之爲羅瘋子,羅殺神。無論他去了哪裡,都是腥風血雨。只不過他以前是殺蒙古韃子,如今開始殺貪官污吏了。”

至於他爲什麼斷定那被殺的兩個官員一定是貪官污吏,因爲他相信羅信的人品和智慧。

但是……

這些摺子怎麼辦?

壓下來?

他擡頭看了一眼徐階,那徐階彷彿能夠感覺到高拱的目光一般,高拱看向他的一瞬間,他便也擡頭向着高拱望了過來,兩個的目光在空中一碰,徐階便笑了起來道:

“肅卿啊,這件事你看?”

高拱知道既然徐階如此問了,這件事情就壓不住了。實際上他也知道想要壓住這件事情就是一個奢望,因爲這件事的背後推手很可能就是徐階。略微沉思了一下,回想了一下羅信的以往,他總是覺得羅信不會那麼容易給徐階這麼大的把柄,他既然這麼做了,就一定有着什麼應對,說不定還是在給想要害他的人下套。高拱便有了主意,隨後點點頭道:

“不如我們一起將這些摺子給陛下送去?”

徐階的心中就是一愣,原本他以爲高拱會爲羅信說話,最差也會想辦法拖延一下,卻沒有想到高拱答應得如此痛快,而且還要親手給嘉靖帝送過去。

他這是打的什麼主意?

難道這件事情他早就知道?羅信在東南動手之前和高拱溝通過?兩個人謀劃了什麼?

但是,是他提出來要把這些摺子送上去,如今自然不好退縮。他是內閣首輔,不能夠弱了氣勢。當即便含笑道:

“同去!”

“同去!”高拱也站了起來。

萬壽宮。

嘉靖帝正在看着一份密奏,這是錦衣衛送來的密奏。上面寫着羅信在東南連殺兩個貪官污吏,數百六大世家的走私家奴和海盜。

“殺得好!”嘉靖帝一拍桌子,心中暗道:“真的市舶司還沒有開始賺銀子,你們六大世家倒是賺的很。該殺。”

“陛下,徐閣老,高閣老求見。”

“宣!”嘉靖帝將那個密奏放到了一邊,便見到徐階和高拱走了進來,在他們兩個人的身後還有兩個太監搬着一個箱子。拜見完嘉靖帝之後,那兩個太監就退了出去,嘉靖帝目光落在了那個箱子上,心中就嘆了一口氣。不用問,那箱子裡面裝的都是奏章,而且嘉靖帝敢斷定那箱子裡面裝的都是彈劾奏章,因爲每次朝堂之上羣起彈劾一個人的時候,都是被內閣裝着一箱子送過來。

而且嘉靖帝還敢肯定,那箱子裡面裝的奏章都是彈劾羅信的。因爲最近朝堂之上除了每日都在愁發不出來俸祿之外,沒有什麼人值得大家一起彈劾他。唯一的一件算作轟動的事情就是羅信在東南殺了數百人。

“不知道這些人是怎麼彈劾羅信的。”

嘉靖帝的目光又落在了徐階和高拱的身上,淡淡地說道:

“這又是要彈劾誰啊?”

話落,又擺擺手道:“算了,我自己看吧。”

這個時候,黃錦已經走了過來,將箱子打開,從裡面把一疊疊奏章分批分次地搬到了嘉靖帝的御書案上,嘉靖帝打開一份份奏章,裡面的內容大同小異,都是再講羅信在東南亂開殺戒,如此失去了仁心,必定會引起東南不穩,會讓東南動盪等等。

嘉靖帝只是看了幾份,便將手中的奏章仍在了御書案上。他纔不關心羅信殺了多少人,至於會因此引起東南動盪,在他看來那就是荒唐。殺兩個貪官,殺數百個走私的,和海盜就會引起東南動盪?

那倭寇每年都在東南殺的人數過萬,怎麼也沒有看到東南動盪?

他此時的思想有些溜號了,他在想,既然羅信把那些走私的人和海盜都抓起來殺了,你們應該繳獲了一些金銀和貨物吧?

貨物就算了,但是那些金銀會有多少?羅信爲什麼還不給送來?難道他想貪墨?想到錢被羅信貪墨,嘉靖帝的眼中就泛起了殺意。

徐階和高拱一直在偷偷地觀察着嘉靖帝,見到嘉靖帝的眼中泛起了殺意,徐階的心中就是一喜,高拱的心就是一沉。

想到羅信可能收繳了一筆銀子,嘉靖帝的心中便有些急迫,擡頭看到徐階和高拱,這纔想起來這兩個人還沒有走。也想起來這兩個人是來做什麼,嘉靖帝的神色又變得高深莫測起來,凝聲道:

“兩位愛卿,對此事有何見解?”

“陛下!”徐階剛纔看到了嘉靖帝眼中的殺意,心中已經安定了下來,立刻凝聲道:

“東南原本就多災多難,倭寇在東南燒殺搶掠,這已經使東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如今羅大人又在東南大開殺戒,說不定真的會引起東南動盪。”

嘉靖帝點點頭,又將目光望向了高拱道:“高卿呢?”

“陛下!”高拱沉思着說道:“羅大人不會亂殺無辜,臣以爲那些人都有取死之道。而且事情的真相是什麼,我們並不知道。所以,臣認爲,朝廷如果真要追究的話,應該派人去東南調查清楚事情的原由。而且臣認爲,如果這件事羅大人沒有殺錯人,那麼那些彈劾羅信的人人就是在爲貪官說話,就是爲走私販說話,就是爲倭寇說話,必須得到嚴懲。”

徐階臉色就是一變,這些彈劾羅信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屬於徐黨,如果因此而受到嚴懲,他的勢力必定會大爲縮水,心中一急,便當即開口道:

“高大人又如何得知那兩個人是貪官?”

高拱淡淡地說道:“如果不是貪官,羅信殺他們做什麼?羅信覺得殺人好玩?還是那兩個人挖了羅信的祖墳?”

徐階張了張嘴,最後卻道:“那你又如何知道那數百被殺的人是走私販和倭寇?難道就不會是抗議羅信亂殺無辜的百姓?”

高拱淡淡地說道:“羅信想要運轉市舶司,就必須剿滅走私販和倭寇,剿滅倭寇是胡宗憲的事情,但是打擊走私販卻是羅信的事情。以爲不滅絕走私,羅信的市舶司就是一個架子貨。所以我斷定羅信殺的一定是走私販和與走私販交易的倭寇或者海盜。”

“好了!”坐在御書案後的嘉靖帝淡淡地說道:“這件事情暫時先往後壓一壓,我想東南會有陸續的奏章上來。

說到這裡,嘉靖帝突然一笑道:“我還沒有接到羅信的奏章呢。”

徐階的心就是一沉,他瞬間理會了嘉靖帝的話中意思,那就是朕不能夠聽你們一面之詞。他的心中不由想起了嚴嵩,心中嫉妒起嚴嵩,想當初嚴嵩的待遇可是比他徐階高出太多,嘉靖帝從來沒有對嚴嵩說過類似的話,通常嚴嵩想要做的事情,嘉靖帝都會同意。

帶着這種心情徐階和高拱離開了,兩個人都沉默不語,都微微皺着眉頭思索着今日嘉靖帝的表現,揣摩聖意。

今日嘉靖帝的表現很奇怪,剛開始目露殺意,後來話中的意思又在保護羅信。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慢慢的,兩個人的臉色都變了,徐階的臉色有些發黑,而高拱的臉上卻是露出了笑意。

因爲他們兩個此時都想到了,羅信既然敢殺那麼多人,就證明羅信抓了那些走私的現行,一定繳獲了不少的銀子和貨物。嘉靖帝不是在等羅信的奏章,而是在等羅信送來的金銀,只要羅信將繳獲的金銀送到京城,羅信便不會受到嘉靖帝絲毫的責罰。而且還會受到絕大多數官員的讚賞。

因爲能夠從東南走私中獲利的官員畢竟是少數,絕大部分官員現在愁的是生活,因爲朝堂已經幾個月都是發一半俸祿了,他們連飯都吃不飽了。

據京城,大不易。

沒有俸祿怎麼行?

但是,一旦羅信的銀子送來,他們就有了俸祿,這是每個人的利益,他們怎麼可能不感謝羅信?

那個時候彈劾羅信的人就是一個笑話,吐徐階也是一個笑話。

而且……

那個高拱剛纔還在嘉靖帝面前說了,要追查那些彈劾羅信的人,這一下損失大了。哪怕最終嘉靖帝沒有追查那些彈劾羅信的人,但是遭此重創,以後那些人還敢彈劾羅信嗎?

徐階能夠想到的,高拱自然也能夠想到。他此時很開心,他一開心是很快就能夠得到全額俸祿了,他倒是不缺那兩個錢,但是他的手下需要啊。他已經不止一次聽到屬下抱怨了。第二個開心,是他這次藉着羅信的勢又能夠打壓徐階一黨了。

兩個人就是帶着各自不同的心情下班回家了,第二天去內閣上班的時候,徐階雖然神色平靜,但是心中卻依舊是焦躁不安。翻了翻奏章,沒有羅信的奏章,便將內閣司值郎徐時行喚了進來。

“可有東南羅信的奏章送來?”

徐時行立刻搖頭道:“回大人,沒有。”

徐階點點頭道:“知道了,你下去吧。”

擡頭看了看高拱,正見到高拱笑眯眯地坐在那裡捧着茶杯,悠閒自得的喝茶。徐階是一個隱忍之人,只是在心中冷哼了一聲,低下頭繼續看奏章。

知道晚上下班的時候,依舊沒有羅信的奏章送上來,徐階有些心神不寧地回到了府邸,但是剛剛坐下不久,張居正和幾個官員就來到了徐府。

進入到徐階的書房之後,張居正便道:“老師,彈劾的事情?”

徐階便嘆息了一聲道:“過不了幾天,想必羅信就會送銀子進京城。”

雖然徐階沒有直接回答張居正的問題,但是書房內所有的人都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張居正此時心中也非常複雜,一方面,張居正非常欽佩羅信,不想羅信有事,更不想迫害羅信。另一方面,他也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他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就必須走上大明權利的頂端,但是如今的他還弱小,想要走入內閣,他的老師徐階至關重要,所以他不能夠讓徐階出事。張居正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凝聲道:

“老師,東南那邊又有信來。”

*

求全訂!求大神之光!

*

*

第1332章 計劃實施第七百九十一章 箭矢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強勢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暗子陸鼎第二百五十章 問對第1371章 舌頭第五百九十一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一十章 以退爲進第七百八十八章 王翠翹的選擇第九百五十三章 陸炳暴斃第一百五十八章 態度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嘉靖帝逃避第四百七十六章 徐公子且慢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警告第六百章 平靜的生活第四百五十九章 陽林詩詞集第九百二十五章 朝會第十九章 高調第1360章 投降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安心裕王第四百三十三章 考場百態第六百一十章 炒菜第1494章 影響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跟蹤第二百六十二章 拜訪知府第八百七十七章 娘娘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割韭菜第二百三十二章 月下魅影第一百零四章 關鍵時候孩兒再出手第五百七十六章 秘議第1509章 張居正失戀第五百五十章 紛亂朝堂第九百章 他要幹什麼?第1319章 摸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飲龍河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審問第二百五十一章 擠第1360章 投降第1437章 堵宮門第八百五十六章 個人心思第一百五十章 陸庭江被抓了第四百八十章 口若懸河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京城風雲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何心隱進景王府第二百一十一章 論國賊第七十三章 夜談第八百八十九章 辭官歸故里啊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倭使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君臨第七百二十六章 到達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相聚第二百二十五章 報名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數據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推動第九百零一章 嘉靖昏厥第1589章 帝問第五百一十八章 殿試第九十五章 規則第五百章 一切順利第一千零八十章 奸臣還是賢臣第1431章 熱鬧大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兒童車第五百五十九章 鍾金的困難第五百四十二章 辦法第七百八十七章 王翠翹歸來第三百八十四章蒙古來犯第九百七十章 裕王府第六百六十七章 宴席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商稅之謀第1577章 夜宴第七百八十七章 王翠翹歸來第八百八十五章 嘉靖召見第1460章 輿論第六百九十二章 一幫子蠢貨第1475章 嘉靖帝駕崩第八百零八章 回家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徐階的心思第六十九章 周玉隨行第二百三十二章 月下魅影第一百三十七章 拜訪第1462章 入獄第六百八十四章 嚇着了第九百九十九章 東南亂第1391章 直奔老巢第六百五十二章 戚繼光的驚喜第五百五十三章 羅信在此第八百八十八章 徐階告狀第七百四十六章 兵圍知州府第三百四十二章 孔孟合璧第一千零二四九章 裕王的兩位老師第四百七十七章 寂寞寒窗空守寡第1486章 大白菜第一百四十二章 進城(第二更)第九百七十八章 人命案第八百三十六章 衝突第一百四十二章 進城(第二更)第一百零七章 羅信上臺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做戲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借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羅青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