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酒館相談

求訂閱!

*

“不理解?”徐階的眼中露出了一絲苦澀。

“還請老師指點!”

徐階擡起手指指了指上空。張居正臉上現出一絲恍然:“你是說陛下……”

徐階輕輕點頭。張居正的臉色不住地變換,最後脹紅了臉道:

“可是……可是……如此朝爭不斷,大明日漸糜爛……”

“如果沒有羅信橫空出世……”徐階苦笑了一聲道:“說起來,大明還是要感謝羅信。正是他的橫空出世,搬倒了嚴嵩,也正是他的橫空出世,讓北方邊關最少平靜二十年。否則,如今的大明還不知道是什麼樣子。”

說到這裡,徐階嘆息了一聲道:“太嶽,收起你的性子,把裕王教導好。”

徐階的目光變得深邃,壓低了聲音道:“陛下老了!”

張居正霍然張目,他明白了徐階話中的意思,嘉靖帝活不了多少年,而裕王性格和嘉靖帝比起來軟弱了許多,只要裕王登基,那個時候纔是徐階和高拱真正相爭之時。

“高拱他……也是裕王的老師!”

“這就要看你的了!”徐階的眼中露出了信任之色道:“他高拱是裕王的老師,我也是,所以我們兩個對裕王的影響就可以相互抵消。餘下的就要看你如何做了,你的責任很大。”

張居正神思不屬地離開了徐府,車伕趕緊打開車廂門,請他上車。張居正卻是擺擺手,他有一個邊走路邊想事情的習慣,便負着手沿着街道走,一邊走一邊想着如何取得裕王的信任,將裕王拉到自己的陣營中。

在街道的另一頭迎面走來了羅信,此時羅信也是在邊走邊思索着嘉靖帝讓自己爲裕王老師的事情。而就在這個時候,張居正似乎走得累了,擡頭便想要上車,卻一眼看到了羅信,便脫口喚道:

“不器!”

羅信聽到有人喚他,擡頭循着聲音望去,便看到了對面的張居正,臉上便露出了笑容,一邊朝着張居正走去,一邊拱手爲禮道:

“太嶽兄,這是……”說到這裡,羅信向着張居正行走的方向望了一眼,那意思是這也不是你上班的方向,更不是你回府的方向,你這是去哪兒啊?

張居正張了張嘴巴,最終還是沒有說是從徐階那裡來,不過卻想起了徐階對羅信的評價,雖然知道徐階和羅信之間的恩怨不可化解,但是心中還是和羅信有了親近之意,便笑道:

“我只是四處走走,不如你我去喝一杯?”

“好!”

羅信對於張居正還是非常敬重的,當即欣然點頭。兩個人便四下張望了一下,然後向着不遠處的一家酒樓走了過去。

兩個人上了二樓,要了一個包間,酒菜很快就上來。羅信端起酒杯道:

“太嶽兄,不器敬你。”

酒過三巡,張居正的臉上現出了苦悶之色。他在羅信面前露出本色,一方面知道羅信雖然不是徐黨,但是也不是高黨,另一方面是他真心欽佩羅信。張居正是一個驕傲的人,整個大明朝沒有幾個他看得上的,就算是他的老師徐階,他的心中也有着失望。但是羅信崛起的過程卻讓他甚爲敬佩。

不管是作爲文人問世的《孔孟合璧》,《陽林百篇》,《陽林詩詞集》,還是作爲武侯縱橫草原,保家衛國,這都是張居正想做而沒有做到的,如此怎麼可能不讓張居正從心底欽佩?從他的心底,他覺得羅信纔是和自己一路人,才配和自己一起振興大明。再加上幾杯酒下肚,張居正便忍不住向羅信傾述自己心中的壓抑。

“如今大明朝堂一片混亂,先是彈劾鄒應龍任人唯親,然後他高拱卻更加地變本加厲,如此大規模地清洗官員,就是嚴嵩也沒有做得如此過分吧?”

羅信的臉上也露出了苦笑,實際上他心裡對高拱也很有看法。高拱有些過猶不及了,便點頭道:

“想不到高閣老會如此大手筆!”

“大手筆!”張居正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砰”的一聲,將酒杯重重地放在桌子上,冷哼道:

“還真是大手筆啊!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無能之士充斥朝堂,一個個尸位素餐,致使朝政不能夠暢達,誤國誤民。只因爲當今聖上獨裁……”

“太嶽兄慎言!”

張居正斜着眼看着羅信道:“怎麼?不器你也怕聖上?呵呵……”

張居正癲狂地笑了兩聲道:“是啊,如今誰不怕聖上?大明再也沒有直臣,再也沒有敢和聖上當面爭論,再也沒有死諫之士。這是大明的悲哀,這是文人之殤啊!

風骨!

文人的風骨呢?

呵呵……

如今的士林已經斷了脊樑!

呵呵……

當朝閣老……也不過是看聖上眼色行事的木偶……”

老師他……還毫不違言自己就是木偶,文人的風骨再也找不到了!

羅信目光一閃,這才知道張居正應該是去了徐階那裡,而徐階看得非常透,恐怕和張居正的理念完全不同,這才讓張居正心中鬱悶異常。

“不器,老師對你的評價倒是極高。老師他說……若不是你橫空出世,大明如今還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說句大言,能重振大明者,唯不器與太嶽爾!”

“這事急不得!”羅信嘆息了一聲,安慰道。

“如何急不得?”張居正臉色脹紅道:“我大明如今雖然北方禍患拜不器而消除。但是北方經歷大戰,已經是一片廢墟,百廢待興。還有東南,兩廣,巴蜀,依舊戰亂不休,民不聊生。國庫空虛,連官員的俸祿都發不出來,這是什麼?

這是亡國的徵兆。如果不下猛藥,亡國之日不遠矣。”

羅信沉默不語,回想起歷史上的張居正掌權之後,確實是雷厲風行,下了猛藥。一條鞭法改革大明腐朽。但是,也正是因爲藥太猛,做得太急,並沒有換來大明的中興,卻使大明進一步滑向了深淵。

“你怎麼不說話?”張居正醉眼朦朧地望着羅信:“你也怕了?怕聖上罷了你的官,殺了你的頭?”

羅信默默地望着張居正,凝聲道:“太嶽兄,我問你一句話,你要摸着良心回答我。”

“問!”

“對聖上死諫有用?”

張居正神色一怔,呆呆地坐在那裡,半響搖頭道:“沒用!可是……”

“沒有可是!”羅信打斷了他的話道:“我們在官場還能夠做些事情,如果我們被罷官,或者被殺,就什麼也做不了。比方說,黃臺吉兵臨城下的時候,我在京城爲官,所以我還能夠做些事情。如果我是一介平民,我又能夠如何?

死諫!有用才死得其所。沒用,那就是愚蠢!”

張居正神志一清,徹底醒了酒。呆呆地望着羅信半響,長嘆了一聲道:

“不器,我不如你!”

說到這裡,臉上現出了苦惱之色道:“如今朝堂紛亂,官員個個惶惶然,說不定什麼時候你我都上的這頂帽子就被摘了去。不器,你有何打算?”

羅信搖了搖頭道:“我如今倒是沒有什麼打算,就在剛纔,陛下召見了我,給我升官了。”

“升官了?”

張居正神色就是一愣,以他的智慧非常瞭解羅信的處境。嘉靖帝的忌憚,徐階的打壓,而羅信又不輸於高拱一黨,怎麼可能升官了?

“嗯!”羅信點頭道:“詹事府右中允,讓我擔任裕王的老師。”

張居正思索了一會兒,也沒有弄明白嘉靖帝這又是抽什麼瘋,不過還是端起酒杯道:

“恭喜!”

羅信也端起了酒杯和張居正碰了一下,一飲而盡,放下酒杯之後,臉上現出了苦澀道:

“你也不用恭喜我,我的處境你不可能不明白。我正有些糊塗呢?還請太嶽兄指點。”

張居正又認真地思索了一會兒,繼而搖頭道:“不懂!”

又看了一眼羅信道:“那你準備怎麼做?”

“先看看再說吧。”羅信嘆息了一聲道:“也許是甚至局中而不知吧,我準備過了年之後,便置身事外,也許到那個時候便看清了一切。”

“置身事外?”張居正望着羅信道:“你……難道想要辭官?”

“這倒不是!”羅信搖頭道:“過了年我就十七歲了,而黛兒也十四歲了,我要回鄉結婚。”

張居正點點頭,雖然如今羅信和陸如黛都在京城,但是結婚是人生中的大事,總要會祖地拜祖。就算徐階想要繼續打壓羅信,就算嘉靖帝有着什麼目的,但是也不可能不批羅信的婚假。

“那婚假結束之後呢?”

“到那個時候,也許我就想明白了,自然就會回來。”羅信淡淡地說道。

“那如果你還沒有想明白呢?”張居正問道。

“那就繼續休假唄!”羅信聳了聳肩道:“想出一個理由不回來,這對於我不算難吧?太嶽,你有何打算?你是徐階最得意的學生,恐怕高拱未必會放過你。”

張居正沉吟了片刻道:“趨利避害,不是大丈夫所爲。”

羅信便嘆息了一聲,張居正就是這個性子,便也不再相勸,端起酒杯道:

“那祝太嶽兄平安無事!”

“這話怎麼聽着這麼彆扭啊!”張居正瞪着羅信道。

“忠言逆耳啊!”羅信嘆息道。

“去你的!”張居正笑罵道:“祝你早生貴子!”

兩個人喝了杯中酒,羅信放下酒杯道:“你不怪我趨利避害?”

張居正搖了搖頭道:“你和我不同,你的處境實在是……而且我相信你的爲人,絕對不是一個趨利避害的人,否則你也就不會敢率領着兩千人深入草原。你只是想要暫時擺脫這個漩渦,靜靜地將事情想明白。當你想明白之後,一定會回來。哪怕這個漩渦會把你絞得粉身碎骨。”

兩個人又喝了一會兒,心情都有些不好,最終都有些醉醺醺的離開了酒樓。羅信步行向着自己的府中行去。回到了自己的府中,蝶兒和春花見到羅信醉醺醺的模樣,便急忙一邊埋怨跟着羅信的魯大慶沒有看好羅信,一邊燒水爲羅信洗澡,餵了羅信一碗醒酒湯,然後又扶着羅信上牀,爲羅信蓋好了被子,這才悄悄地退了出去。

午夜。

羅信從睡夢中醒來,喉嚨乾的很,便起身抓起桌子上的茶壺咕咚咕咚地喝了一個痛快,外間的蝶兒和春花聽到內屋的聲音,穿着小衣便急急忙忙地走了進來,看到羅信將一壺茶喝光,蝶兒便急忙端着茶壺出去,爲羅信沏茶,而春花則是拿起了長袍爲羅信披上。羅信坐在了椅子上擺擺手,讓春花出去。不一會兒,蝶兒也泡了一壺茶,還拿來了一盤點心放在了桌子上,這才輕輕地退了出去。

明日就要去裕王府了,羅信便在腦海中回憶着裕王的一聲。

歷史上記載的嘉靖帝對於裕王很冷漠。按理說,裕王的兩個哥哥先後死去,只餘下了裕王和景王兩個人,裕王年長,本應該立裕王爲太子。但是嘉靖帝直到他死,也沒有立太子。裕王和正常的親王一樣,生活在宮外的裕王府中,一邊享受着和妻子的幸福生活,一邊又生活在風言風語中。

滿朝文武都知道裕王是理所當然的儲君,但是嘉靖帝卻偏偏沒有立裕王爲太子,這便導致了朝堂之上暗流涌動,出現了非常大的猜測。朝堂中有堅守祖宗規矩的大臣,也就有想要火中取栗的大臣。所以裕王的一切都被這些人反覆研究。

裕王的母親是杜康妃,嘉靖帝並不喜歡她。但是景王的母親盧靖妃卻是十分受嘉靖帝寵愛。這不禁讓那些別有用心的大臣猜測,嘉靖帝是否有立景王爲太子的意圖?

這種猜測對於國家的穩定是十分危險的,同樣對於裕王也是十分危險的。自古便是一朝君王一朝臣,所以站隊就非常重要。朝堂的大臣難免心中便會猶豫,究竟是支持誰?而在這樣的局勢下,原本對太子之位沒有什麼想法的景王,也不禁做起了太子夢。

*

求!求!

*

*

第1583章 無果第二百八十二章 太行山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羅信的理論第九百一十七章 砸門第1355章 襲擊第九百零一章 嘉靖昏厥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進攻第1405章 廉政風暴第1465章 壽元不久第七百一十四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六十二章 憂慮第一百九十六章 對面第1361章 講道理第1493章 反擊第三百八十三章 努爾哈赤第四十四章 遠慮第1372章 收服第二百七十五章 結伴第1467章 逼迫第1398章 掌控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洞悉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面聖出差歸來第1479章 朋友相交第三百四十五章 羅信想遊歷第一百五十五章 相遇第十八章 只是二十八個字嗎?第六百三十一章 推波助瀾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器好手段第1315章 兵亂第一百五十六章 羅平的憂慮第八百一十二章 臣累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碰撞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說服第九百九十九章 東南亂第1512章 說服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對應第七百一十八章 這是善舉第1384章 強攻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渾水第1592章 隆慶昏迷第七百五十六章 驢頭嶺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個鍋高拱不背第八百九十二章 聯合做生意第二百五十一章 擠第七百八十四章 想不明白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朝第三章 關刀第六百零九章 購買第六百五十五章 突變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車水馬龍第一百五十章 陸庭江被抓了第十三章 傳刀第三百八十章 把漢那吉走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集體事件第五百零七章 裕王第1494章 影響第1371章 舌頭第1556章 升位第五章 認識這是什麼嗎?第三百六十七章 霍去病果然不好當啊!第八百六十五章 肥皂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出手第二百九十八章 土地雷第五百四十三章 家人來京第五百九十三章 鏖戰第1502章 建議第三百六十五章 攤牌第四百六十九章 練習第三百二十二章 心隱來訪第四百零九章 陰雲壓頂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壁上觀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徐府的決定第六百七十五章 妙棋和臭棋第1514章 拜訪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洞悉第一百五十三章 爭第二百八十七章 機會第七百零四章 夜襲第八十七章 制扇第1527章 海外局勢第1468章 決心第五百七十四章 退第二百一十七章 禮物第一百六十六章 黃石翁第七百五十五章 夜殺第1507章 隆慶忽悠羅信第五百八十九章 殺瘋狂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紛亂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理想第六百七十三章 聖旨第四百零九章 陰雲壓頂第八百五十七章 相爭第八百九十五章 理念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醉第七百八十九章 徐階之謀第一百四十七章 羅青習字第九百九十一章第1368章 下旨第一百六十九章 入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