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府試案首

求訂閱!

就在他們四個人在書房內思慮北方局勢的時候,主考官帶着幾名副考官已經將所有的考卷全部評判完畢。所差者只是確定府試案首這最後一環。

府試也並非正規考試,只有到了院試的時候纔會實行糊名制。所以此時五份篩選出來的,有資格競爭案首資格的考卷就放在幾位考官的面前。

這幾位考官此時神色都有些糾結,因爲不是糊名制,五份考卷的名字都顯露在他們的面前。如果只是憑着文章的優劣,毫無疑問應該是羅信奪得案首。羅信的文章絕對符合陽林縣神童之名。

但是,如果不把羅信定爲案首也屬正常,也沒有人能夠挑出大毛病,畢竟剩下的四張考卷水平也不弱。雖有所差距,但是又不是將羅信落榜,想必羅信也不會鬧事。

那麼,他們在糾結什麼?

因爲他們都知道羅信和周庭玉的關係,更是知道周庭玉和嚴黨的關係。考官總共有五人,嚴嵩的勢力絕大部分都分佈在南方,北方這種苦寒之地,嚴嵩的黨羽願意來的並不多,所以這五人之中只有一個是嚴黨。

其餘的四個人卻有兩個是徐階的人,徐階是個隱忍之人,所以在朝堂之內表面上就如同嚴嵩的一個跟屁蟲,一切幾乎都是聖上和嚴嵩商定,所以徐階便只好爭取嚴黨不願來的北方安插自己的人。

如此還剩下兩個人,這兩個人就有意思了,一個是所謂的清流,他纔不管什麼嚴黨和徐黨,在清流看來,他們都是一路貨色,只有他們清流纔是大明的中流砥柱。最後一個卻是王學傳人。

王學的創始人就是影響了中國數百年的心學鼻祖王守仁,王明陽。他的理論中心就是知行合一。這種思想與當時統一大明思想的理學有着嚴重的衝突,因爲朱熹提出的理論是知難行易。所以在王守仁橫空出世之前,大明的讀書人便只是讀書,其餘的事情什麼也不幹。理學老祖都說了,知難行易,只要我悟道之後,豈不是治國平天下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但是理學卻如同已經腐朽的枯木,那心學卻如同吐綠的新芽朝氣蓬勃。竟然在很短的時間內在大明颳起了狂潮。大量的讀書人拜在了心學的門下,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如此一來理學門徒便對心學忌憚了起來,縱觀歷史,這信仰的信徒瘋狂起來,比強盜還要兇殘心狠。

嘉靖初年,掌握朝堂的楊一清和桂萼等人拉開了打壓心學的序幕。而嘉靖帝在一番權衡之下,也覺得理學更適合皇家統治,便毅然選擇支持理學。

於是朝野上下開始了對心學的清洗,在朝堂爲官的心學門人紛紛罷官,心學建立的學院紛紛被勒令關閉,心學進入到低谷。

但是,心學並沒有消失,心學門人也沒有消沉,只不過他們從明處轉入暗處,隱瞞了自己的身份,重新在爭取朝堂的權利。而此時這最後一個考官就是心學門人。

所以,這五個人當中只有那一個嚴黨門人是決心不讓羅信奪得案首之人,但是他人單勢孤,這也是他糾結的原因。

而徐黨中的那兩個人並不知道陸庭芳已經得罪了徐階,但是他們卻知道陸庭芳拒絕了徐階的好意沒有出世,只是他們兩個都在前些日子接到了徐階的幕僚肖無謀的信,心中說如果能夠將羅信落榜那是最好,如果阻止不了,那也不能夠讓羅信奪得案首。

這兩個人也在心中分析過,他們沒有往徐階怨恨陸庭芳那方面想,只是認爲陸庭芳得罪了肖無謀。這纔是他們兩個糾結的原因。而且其中的一個人還是北方人,北方在大明曆來沒有出現過才子,而羅信的文章表明他很可能會成爲和南方士子一爭高地的才子,這更是讓他心中糾結。

而那個心學門人此時心中所想的卻是能否將羅信納入心學門下,唯有那個清流認爲羅信當得案首。一方面是羅信的文章確實寫的好,這是清流最愛。另一方面也是知道羅信在文鬥爭水中的表現,更是爲羅信贏得了印象分。當然他的心中也在考慮找個機會將羅信拉入清流陣營之中。只是羅信從師陸庭芳,而在他和心學門人的心中將陸庭芳視爲徐黨,所以心中也在糾結。

最終作爲主考官,心學門人的楊顏清開口說道:“各位,這次晉陽府府試成績最好的五份答卷就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還是判定一個先後,定下名次吧。”

看到四個副考官都不言語,楊顏清再次開口道:“無論從書法上,還是從文章的內容上,我認爲羅信都應當定爲案首,各位同僚如何看?”

“我反對!”那個嚴黨副考官立刻開口道:“我覺得這張朱記的文章並不比羅信的差。”

“我同意定羅信爲案首。”那個清流考官蔣睿開口道。

“我也不同意定羅信爲案首。”兩個徐黨之一的考官開口,他還是給了肖無謀一個面子。

這個時候大家的目光便都望向了另一個徐黨考官,就是那個是北方人的考官毛德。毛德的眼中閃過猶豫之色,最終對北方的感情戰勝了和肖無謀的關係,開口說道:

“我同意定羅信爲案首。”

府衙張榜,羅信等人便早早地來到了學宮前等候着張榜。這只是一個童試,過了之後也只是童生,屬於讀書人中的最底層,朝廷不會給童生任何福利,所以這還不算是有功名在身,自然也就沒有報信恭賀的人,大家都是自己前往學宮前看榜。

羅信心中並不緊張,他知道自己一定能夠考中,所差者只是名次罷了。是否能夠奪得案首那得看運氣,更何況他的情況還要複雜一些。

這個時候還沒有開始張榜,學宮前的人漸漸地多了起來。距離張榜還有兩刻鐘的時候,學宮之前已經人山人海,要知道來看榜的可不是隻有考生,還有考生的親朋好友,這加起來近兩萬人,來得稍晚一些,根本就擠不到前面。

求!求!

第一百六十二章 憂慮第一百四十章 遠慮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緊急第1403章 聖怒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達成共識第八百六十三章 東市偶遇第1297章 徐高之爭第1296章 說服俞大猷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羅信的理論第1439章 升級第四百一十六章 賭第一百九十六章 對面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河道第1401章 上奏第三百五十五章 行動第四百九十六章 抵達京城第六百二十八章 接旨第六百五十一章 戚繼光第三百七十八章 嘉靖昏厥第四百七十五章 美聯會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翟東讓第六百七十二章 殺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捧殺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景王老戲骨第一百三十三章 醉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相聚第1399章 途徑分宜第1318章 圍城第八百五十七章 相爭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成名將,文成大儒第二百五十三章 開考第1428章 俸祿第一千零一章 暗流第一百三十五章 親事第九百六十三章 潛入第三百九十章羅信的苦惱第二百二十五章 報名第八百六十七章 見張玉山第六百五十一章 戚繼光第八十五章 由下至上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翻臉第1481章 登基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密談第八百二十三章 嘉靖帝后悔了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破壞氣氛的海瑞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王錫爵勸說高拱第五百五十二章 副樞密承旨(兩章和一章)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嘉靖發飆第二百八十九章 微動第四百七十六章 徐公子且慢第九百三十五章 面君第九百七十二章 提議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樂觀第1483章 入閣之論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兵亂第六百六十八章 殺意凜然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做戲第八百零三章 求和第八百二十一章 無奈的張居正第1314章 降服第八百四十四章 兒童車第三百八十六章兵臨長白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寂靜第一堂課第八百三十五章 十分突然第1337章 暗流第一百一十三章 開始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生活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世界第三百一十三章 陸庭芳的心事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男孩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強勢第三百二十一章 歡喜第六百二十一章 嘉靖怒第1420章 涌動第二百三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1435章 除夕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駁斥第六百零四章 計劃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堅挺第七百八十章 鱷魚島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上奏第1480章 入閣的希望第八百四十章 講課第三百三十八章 神棍第一百八十四章 鬥將第一百八十三章 迎戰第1374章 李珍道服軟第1295章 推演的結果第二百九十八章 土地雷第五百一十五章 和裕王吃飯第二百八十章 對撞第九百三十五章 面君第六百八十八章 羅信的承諾第六百八十七章 破局第六十五章 入城第七百八十三章 王直的新想法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何心隱進景王府第九百零六章 書局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