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5章 鳥盡弓藏

張洵的書房內。

幾個人都憂心忡忡,海正滿臉憂慮道:

“子玉,如今不器被捧得太高了。”

“是啊!”張洵嘆息了一聲道:“如果羅信成功了還好,一旦失敗了,捧得越高,摔得越重啊!”

“那怎麼辦啊?”

“這裡恐怕有人在暗中推波助瀾啊!”

“你是說徐黨?”

徐府。

書房。

徐魯卿不解地問道:“父親,我們爲什麼要幫忙吹捧羅信?”

“呵呵……”徐階冷笑了兩聲道:“捧的越高,摔得越重嘛。如果羅信最終鎩羽而歸,你說那些對他期望甚高的老百姓會怎麼做?那些對羅信非常期待的官員會怎麼做?

現在他們怎麼捧的羅信,那個時候,就會用多大力氣去踩羅信。”

“那……如果羅信成功了呢?”

“功高蓋主嘛,呵呵……”

轉眼過去了三十八天,大明已經焦頭爛額。

錢荒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已經有多地開始抵抗一條鞭法。甚至發生了衝突。而北方草原的異動似乎更加明顯,有着入侵大明的徵兆。

更爲嚴重的是,之前經過了洶涌澎湃的徐黨和高黨之間的相互彈劾,讓兩黨之間的矛盾更加嚴重,彼此之間都有了牴觸情緒,就是正常的公務,雙方也都牴觸,扯皮,讓這個大明的機器運轉起來,困難重重。效率極其低下,讓大明上下,越來越混亂。

就連懶政的隆慶帝,也不得不按時上朝,雖然他什麼也不懂,心中也極其厭煩上朝。但是卻不得不爲之。

三十八天了啊!

羅信依舊沒有消息,這讓朝堂之上如同陰雲密佈,更加地沉默,連那些喜歡在朝堂之上爭吵草地言官,都沒有了興致。

“轟……”

寂靜的朝堂上,隆慶帝正煩躁地看着下面那些沉默的官員,卻猛然聽到皇宮外出現了騷動,而且聲音越來越大,向着皇宮的方向洶涌而來。隆慶帝臉色一變,朝中大臣也臉上變色。

這些日子,因爲錢荒的問題,大明各地出現了多次衝突,難道京城也發生了衝突?

或者是,北方的韃子打過來了?

“發生了什麼?”隆慶帝的聲音有些哆嗦。

“速探!”高拱喝道。

便有人匆忙離去,大殿內寂靜一片,每個人都豎起耳朵傾聽着。想要從皇宮外那紛亂的聲音中聽出一些什麼。

“陛下,似乎是……捷報兩個字。”

還是張居正年輕,豎起耳朵傾聽了一會兒,隱約聽到好像是外面再喊捷報。他這句話一出口,“轟”的一聲,朝堂就炸鍋了。隆慶帝的臉上也猛然現出了激動之色,轉頭對站在身旁的馮寶道:

“快去探查,你親自去。”

馮寶的臉上也現出了激動之色,小跑着衝出了大殿。隆慶帝的臉上激動得現出了紅暈道:

“如此說來,是羅師得勝凱旋了?”

“應該是!”高拱也是一臉的喜色道。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徐階也出班道:“羅大人立此大功,陛下應封賞。”

徐階這句話一出,朝堂就是一靜。各自目光閃爍。

如今羅信已經是內閣大學士,一等侯爺,還要怎麼封賞?

要知道羅信纔是二十八歲,這個年齡再封賞下去,便是賞無可賞,難道要讓羅信當內閣首輔?

這個年齡當內閣首輔,會讓其他有進步心的人絕望,羅信會在內閣首輔的位置上坐幾十年,更是有着架空皇帝的可能,甚至奪取皇權。所以皇家很忌諱讓一個年輕的人就走上高位,在首輔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幾十年。

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徐階這是在捧殺羅信。

踏踏踏……

一陣腳步聲傳來,便見到馮寶帶着一個滿身風塵的士兵走了進來,那個士兵進入大殿之後,便跪下磕頭,高聲喊道:

“陛下,大捷!”

“呈上來。”嘉靖帝大喜。

馮寶將竹筒接過來,取出了裡面的奏章,雙手遞給了隆慶帝,隆慶帝認真地看了一遍,然後放聲大笑。待笑聲落盡,將奏章遞給了身旁的馮寶道:

“念!”

馮寶那鴨嗓子的聲音在大殿內迴盪,朝臣都在認真聽着。羅信的奏章非常簡單,就是簡單地講述了一個結果,大明和華夏國聯軍已經徹底消滅了西方藩國的艦隊。俘虜都歸了華夏國,但是繳獲的海船卻是分給了大明水師三分之二。

這讓隆慶帝和所有的朝臣都非常高興,那些俘虜算什麼,要他們都不知道如何安排,而羅信卻用那些俘虜多換了海船,不由心中對羅信深爲佩服。

他們哪裡知道,羅信根本就看不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那些海船,反倒是那些俘虜可以增加華夏國的人口,而且還有不少人都有着一技之長。

羅信還在奏章上說,正在和華夏國簽訂國書協議,雙方會成爲兄弟之國,互不侵犯,而且雙方都會保證市舶司海貿在海上的安全。而華夏國也在灣灣建立市舶司,成爲大明和西方藩國的中轉站,開展廣泛的合作。一旦簽訂了協議,會立刻由華夏國使臣前往京城,換取國書。同時,市舶司也會立刻重啓。

整個大明陷入了歡樂的海洋,十一天後,華夏國使臣來到了京城。而羅信則是在江南已經開始重啓市舶司。

南方的戰事得到了徹底的解決,沒有了外患。同時市舶司的重啓,也讓大明的財政朝着好的方向發展。只是市舶司剛剛重啓,想要改善大明財政,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但是,就在這大明的一切朝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朝堂又一次亂了起來。這次事情的導火線來自山東,因爲一條鞭所產生的錢荒,讓官府和百姓衝突了起來,竟然致使百姓死亡過百人,官兵也傷亡三人。

這一下徹底引爆了一直壓抑的朝政,徐階把握住這個機會,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彈劾,對高拱和羅信發起了雪片一般的彈劾。

這一次他們沒有放過羅信,市舶司已經重啓了,而且羅信已經從江南啓程,開始回京。

鳥盡弓藏,羅信已經沒用了。

那就彈劾吧!

最好將高拱和羅信一起趕出內閣。

*

*

第五百五十六章 嘉靖帝召見第四百七十五章 美聯會第五百六十八章 殺俘之爭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嘉靖發飆第二百五十八章 喧囂歸寂靜第1547章 單刀赴會第六十七章 瀟灑凍人第九百七十三章 問長生第三十七章 母親的激動第八百一十三章 陛下,您幸福嗎?第三百三十三章 驅逐第八百五十三章 痛得兩條腿亂蹬第1329章 鄭若曾第三百二十二章 心隱來訪第二百六十七章 相助第一場第六百三十九章 回鄉大婚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赴任第二百一十八章 風塵僕僕第一千零六十章 徐階的心理變化第五百零七章 裕王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回京第七百零三章 東南各部第六百四十七章 兄弟相聚第1427章 聖意第七百零三章 東南各部第八百五十六章 個人心思第二百二十五章 報名第1374章 李珍道服軟第1349章 進山第1457章 嘉靖手段第一千零三十章 上奏前後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兵臨第1562章 銀幣第五百一十九章 殿試(2)第九十八章 睡着了第1337章 暗流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朝第七百六十一章 遺憾第1294章 強勢胡宗憲第九十九章 意外的人第七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五百零八章 君子不器第三場第六百八十四章 嚇着了第五百章 一切順利第八百七十六章 看病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遇刺第1411章 欽差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暗子陸鼎第六百五十二章 戚繼光的驚喜第八百零五章 胡寧再至第1312章 收服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襲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再談判第六百七十七章 人才第九百七十一章 通報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夜談第一百三十五章 親事第五百零九章 面聖第1490章 隆慶帝心思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夜談第1296章 說服俞大猷第一百五十二章 狠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紛亂第1436章 心亂第六百零九章 購買第四百六十章 嘉靖的糾結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再臨女真第四百四十章 挺身而出第八百一十九章 紛紜第七百七十九章 藩國商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斷糧第六章 斯文敗類第1585章 午門對峙第1578章 教材第1594章 威脅和安排第二百八十三章 拼命第七百九十二章 信第二百零四章 戰後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進程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理想第五百七十四章 退第1405章 廉政風暴第二百五十七章 張榜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樂觀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鬆一口氣第五百六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練習第二百四十七章 消息確定第一百零六章 消息傳回京城第三百八十五章大明做好準備了嗎?第三百八十章 把漢那吉走了第1385章 火燒山寨第八百二十章 沒自信的裕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裕王請客第二百八十章 對撞第四百七十章 開講第二百九十章 連勝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