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5章 難題

說到這裡,羅信砸吧砸吧嘴道:“大家都知道,在先帝時期,經筳便給停了。”

衆人紛紛點頭,這經筳的初始是讓一些飽學大臣給皇帝講述學問和治國之道。但是儒家最擅長的是什麼?

是儀式感!

所以,弄着弄着,就弄出來一套完整,隆重,繁瑣的儀式。

既然完成,隆重,繁瑣,那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花錢,花大錢,極盡奢華。

嘉靖帝當初登基後,還是延續了經筳,第一次開經筳,便花了將近四十萬兩白銀。然後嘉靖帝就給停了。

太花錢了,有這些錢,嘉靖帝修道用多好啊!

嘉靖帝連朝都不上,停個經筳不是很正常嗎?誰敢說什麼?

這一停就是三十多年,當初置辦的那些儀式用的東西,早就丟的丟,壞得壞,如今重開經筳,勢必要重新置辦,這需要大量的銀子。

於是,羅信繼續說道:“如此重開經筳,必定需要大量的銀子,大家一會兒議議。我們再說這皇太子冊封。陛下已經下旨,要求隆重舉辦。這又是一筆大銀子。不知道大家對花費多少有沒有個數?”

陳以勤早就做好了準備,如今他已經決定緊跟羅信,不想在放棄機會。而且他和羅信在裕王府共事過一段時間,對羅信也有着基本的瞭解。知道羅信絕對不是一個無所事事的人,早晚會在禮部露出獠牙,所以這些日子他便做好了一切的準備,此時羅信話一落,他便立刻開口道:

“大人,下官查過先帝當初立皇長子爲皇太子的時候,花費了一百三十萬兩白銀。如今過去了三十多年,物價上漲,估計怎麼也要花費一百六十萬兩以上。”

“嘖……”羅信搓了一下牙花子道:“置辦經筳又需要多少銀子?”

“估計得六十萬兩吧。”陳以勤道:“不過這是首次,所以要置辦許多東西。等第二次就不用這麼多了,估計二十五萬兩就差不多了。”

“一百六十萬加上六十萬,就是二百二十萬兩銀子。”羅信微微皺着眉頭道:“恐怕現在戶部沒有那麼多銀子吧?”

“豈止是沒有!”陶興彥嘆息了一聲道:“原本戶部還是有五百多萬兩銀子的,先帝駕崩,加上當今聖上登基,便花去了三百四十多萬兩銀子,如今戶部只剩下一百多萬兩銀子。這還是戶部的情況。先帝的內帑被先帝修築祭壇,煉丹等等花了一個一乾二淨,特別是先帝最後那段時間……”

說到這裡,陶興彥閉口不語,但是房間內所有的人都明白,嘉靖帝在最後的時光,已經陷入了瘋狂,瘋狂的花錢,只要能夠幫助他延壽,幫助他修仙的東西,瘋狂的收購。倒是富裕了那批道士,卻給內帑花的精光,給了隆慶帝一個乾乾淨淨的內帑。

實際上,如今的大明是不缺錢的。有着北方互市,南方市舶司,每半年都會有數百萬的銀子送到京城。而且這筆銀子會分成兩個部分,一小部分爲皇帝的內帑,這是當初羅信建立市舶司和互市,就和嘉靖帝已經內閣達成的協議。如此戶部還是富裕的,只是嘉靖帝的瘋狂,讓內帑沒錢罷了。而且沒錢也是暫時的,也就是再等四個月,市舶司和互市的銀子會再次送來。

但是,那需要四個月後啊,現在怎麼辦?

別看戶部還有一百多萬銀子,但是等着花費的地方更多。這一百多萬根本就不夠。自從羅信建立市舶司和互市以來,戶部實實在在地過了幾年舒服日子,但是如今卻捉襟見肘了起來,這也沒什麼,緊緊巴巴地先過着,反正四個月後,市舶司和互市就會送銀子來。

但是,戶部能等,隆慶帝等不了啊!

這都當皇帝了,總得賞賜自己的妃子吧,宮裡的宮女和太監,也都要賞賜一些吧。這不是小銀子,真正的是一筆花費,而且也必須賞賜,彰顯皇帝的身份。

但是……

內帑沒錢……

皇宮內從上到下都知道新帝登基之後,一定會有所賞賜,這是必須的流程。如果皇帝不給賞賜,那便失去了皇家的尊嚴。

大家都等着呢!

隆慶帝沒有辦法,便和內閣商議,不是向戶部要錢,是借!隆慶帝答應,只要四個月後,市舶司和互市的銀子送過來,便立刻還給戶部。

內閣自然不會駁隆慶帝的面子,因爲徐階也好,高拱也罷,都知道四個月後,隆慶帝就有錢了。就能夠還了,只是拆借一下,這做臣子的還有什麼說的?

就先緊緊,從戶部給隆慶帝調些銀子吧。總不能讓皇帝失去了尊嚴。

但是,壞就壞在隆慶帝登基之後,和嘉靖帝的反差太大了。

嘉靖帝獨斷專行,隆慶帝卻優柔寡斷。

在以前,那些言官都被嘉靖帝給打斷了脊樑,給打怕了。沒有人敢彈劾嘉靖帝。但是隆慶帝登基之後,這些言官發現時代不同了哦!

隆慶帝是個面瓜哦!

隆慶帝什麼也不懂啊!

隆慶帝脾氣很好哦!

我們言官的黃金時代來了哦!

我們言官在這個時候,不博取名聲,什麼時候博取哦!

所以,還沒有等到內閣下令戶部調給隆慶帝銀子,聽到風聲的言官們,就像是聞到臭雞蛋味兒的蒼蠅,風起雲涌一般地上書彈劾隆慶帝,彈劾隆慶帝奢侈浪費,甚至還給隆慶帝講了紂王的故事。就是因爲一雙精美的筷子開始,最後王國了。而隆慶帝開始就要的銀子可是比筷子貴多了……

隆慶帝委屈的不行,也憤怒的不行。

我是借,又不是不還?

但是,言官聽到隆慶帝的解釋,卻更加洶涌了。言道,陛下的內帑應該減少,這一下隆慶帝真的怒了,但是那些言官更怒,更氣焰滔天,彷彿隆慶帝怒了,他們纔有了對手,精神更加的亢奮。

然後……

性格懦弱的隆慶帝就慫了!也不再提借錢的事,更不提賞賜的事兒,只是躲在後宮生悶氣。所以,禮部現在也很擔心,將經筳和冊封皇太子的程度和花費報上去,會不會迎來如今如同瘋狗一般的言官的彈劾?

*

*

第四百一十七章 冷血政客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做戲第一百零六章 算題第一百零四章 關鍵時候孩兒再出手第1304章 交接第四百一十八章 做下棋的人第九百七十三章 問長生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世傑見駕第七百四十一章 步步緊逼第七百一十二章 事紛來第八百五十九章 碾壓第六百七十二章 殺第1467章 逼迫第一百八十一章 流寇來了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謀劃第1401章 上奏第九百五十六章 印證第八百五十一章 自行車第1403章 聖怒第三百二十四章 尋找黃石翁第六十八章 陸忠的不喜第1308章 請調戚繼光第五百四十三章 家人來京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高拱探監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變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往晉陽府第四百四十五章 鹿鳴宴第五十五章 賽詩第1444章 對策第六百九十七章 搶船第二百零三章 喜訊第九百九十七章 東南亂第1546章 風雲第七十章 羅青的寂寞第1590章 進攻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第五百八十二章 兩路人馬第1354章 心服第六百三十四章 宮門前第1562章 銀幣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夜談第1487章 朝爭第1401章 上奏第九百六十章 醞釀第一百六十九章 入迷第三百三十九章 殺手第1499章 禮部尚書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張榜第1515章 大勢第七百八十七章 王翠翹歸來第七十八章 絲穿九孔第1441章 召見第二百三十五章 原由第二百六十四章 心學門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坐看風雲起第1383章 準備強攻第1479章 朋友相交第三百二十一章 歡喜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卷第六章 斯文敗類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皇宮門外第七百三十五章 徐階和高拱都蒙圈了第九百五十二章 畏懼第五百四十章 報道第三百三十九章 殺手第七百九十九章 應對第五百七十九章 行動起來的國子監第三百六十四章 遭遇戰第1587章 及時解救第四百七十一章 凌雲志第四百五十七章 出太行第五百八十七章 鐵絲網第九百六十章 醞釀第一百三十七章 拜訪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茶館第1329章 鄭若曾第1302章 擔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再製火器第四百二十章 陸庭芳的信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器好手段第七百五十三章 逃脫第四百二十一章 退婚第三十章 泛滄浪第九百五十三章 陸炳暴斃第二百四十五章 張榜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回京第五百八十一章 慘烈第一千零五十章 又到會試時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審問第1519章 再廷推第八百三十六章 衝突第六百二十七章 取得信任第1553章 隆慶發怒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爲兄弟謀福利第十三章 傳刀第四百三十四章 臭號神器第五百四十一章 軍器司第七百九十九章 應對第九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最後關頭